(中國稅負遠超歐美?
中國宏觀稅負大概是20%,這個比例並不高。但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中國稅率高呢?1 在個人所得稅之外,還有很多政府性收費,例如每月五險一金的繳納,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拿不到的錢總覺得是損失。2 由於現行中國的稅收以間接稅為主,所以商品價格普遍偏高,會給大家造成稅負重的感覺。3 單純地從人性角度來看,稅收就是國家強制從企業或個人割走的肉,問十個人,十個人都會覺得稅負重,這是正常的心理學反饋。
另參【圖博館】:中共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92223"的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92223"國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92223"企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92223"社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92223"保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92223"與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92223"醫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92223"保改革 如此的三次稅改 節稅下有對策 避稅天堂 )
彭波:關於中國關稅稅率問題的幾點澄清
2018.3.23,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基於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佈的對華301調查報告,指令有關部門對華採取限制措施。這一舉動引起了全世界的巨大反響,尤其在中美兩國國內引起了普遍的關注,社會各界對此議論紛紛。
在這些分析議論當中,有些具有極大的價值,但也有很多錯誤。例如在關稅稅率問題上,就存在一些重要的誤解是需要澄清的。
一、關稅跟一國發展程度緊密相關
特朗普指責中國關稅過高,這一指責也得到諸多國人的讚同,很多人直覺地認為關稅越低越好,最好是降到零,讓自己可以更加便宜地購買外國商品。但是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關稅並非越低越好!
關稅的高低跟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發展階段存在密切的關係。德國著名經濟學家李斯特就認為,在一國工業體係比較弱小的時候,應該實行高關稅,而當其工業體系已經發展強大之後,就應該降低關稅。 對於本國產業的弱小部分應該實行高關稅,而對本國產業強大的部分則應該降低關稅。
很多貿易強國,如英國、德國和美國,在其發展的早期,都堅定地執行高關稅政策。在各大國當中,英國最早有意識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國產業。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被認為是英國第一位有意致力於發展本國羊毛紡織業的君主,他只穿英國的紡織品,還禁止進口羊毛紡織品,建立了英國強大的羊毛紡織業。德國自1834年開始建立“關稅同盟”,保護本國的工業,在半個世紀的時間內,推動德國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轉變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國。
美國在高關稅方面表現最為突出。從建國到20世紀初,美國的高關稅政策堅定地執行了100多年,長期將關稅稅率保持在40%以上。1828年,國會通過的關稅法把平均關稅率提高到45%,《1890年麥金萊關稅法》進一步把平均進口稅率由38%提高到50%。
在這個過程當中,為了執行高關稅政策,美國還堅定地打了一場被美國史學家稱之為史上最殘酷的內戰,在戰爭中傷亡的人數佔全國總人口的5%,其中南方的青壯年男子傷亡高達三分之一。按人口比例,相當於中國在解放戰爭中傷亡2500萬,而實際上在解放戰爭中傷亡人數大約是380萬,遠低美國內戰中的傷亡比率。為了打擊南方的意志,北方軍隊在南方實行了“三光政策”,“無情地摧毀我們見到的一切東西”,導致戰後美國南方幾乎完被夷為平地。
正是通過這樣殘酷的內戰,保證了美國高關稅政策的執行,和美國工業體系的發展。1897-1901 年任美國總統的威廉·麥金利承認:“我們成了世界第一大農業國;我們成了世界第一大礦產國;我們也成了世界第一大工業生產國。這一切都緣於我們堅持了幾十年的關稅保護政策。”
很多中國人希望降低關稅,但是他們有沒有考慮過? 自己的收入來自於國內的工業,每個人都購買外國商品,自己生產的東西又賣給誰? 假如中國的工業體系崩潰,自己收入從何而來? 又拿什麼去購買外國商品呢?
二、中國的關稅水平總體上並不高
特朗普在講話中拿中美汽車進口關稅作比較。他說美國汽車進口關稅稅率是2%,而中國的汽車進口關稅是25%,成功地給世人傳遞出一種中國關稅高於美國10倍的印象。但是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是一種選擇性的表達,與事實相差很遠,具有極強的誤導性。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對世界承諾的約束關稅是10%,到2010年實際關稅已經降到9.8%,實現了我們對WTO所有成員的承諾。這個數據不但得到了WTO的承認,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美國指出存在錯誤不實之處。
這一水平不僅低於很多發展中國家,在金磚國家中也是比較低的。如果再考慮到貿易結構的因素,中國的實際貿易加權平均稅率只有4.4%,不僅低於其他金磚國家,也接近發達國家,例如美國的總體水平是2.4%,歐盟是3%,澳大利亞是4 %。 近幾年,中國政府為了進一步鼓勵進口,又先後四次對部分商品降低進口關稅,其中2015年涉及749項商品,2016年涉及787項商品。 這些也是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
不同國家產業結構及資源禀賦不同,所以不同產品的進口關稅各有高低。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發達國家,在其需要保護的產業領域,關稅比中國高得多。比如乳製品,日本的平均關稅是95%,歐盟是37%,美國是16%,而中國祇有12%;另外,美國的卡車關稅是25%,中國則只有20%;美國的襯衫關稅平均30 %左右,中國祇有15%左右,這也可以理解,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比較低。
根據上述分析,中國當前對進口汽車設定的關稅為25%,這是與中國當前汽車工業的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並無不妥。 當然,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汽車的進口稅率也必然不斷下降。
因此,中國總體上的關稅稅率並不高,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中國工業實力的不斷提升還在不斷降低,特朗普指責中國關稅過高的說法是以偏概全的,是不准確的,是嚴重誤導大眾的。
三、關於貿易對等
特朗普反復強調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當中處於不利的地位,說美國汽車進口關稅稅率是2%,而中國的是25%,這是對美國的不公平,要求中美之間實現貿易條件對等(reciprocal)。 這個提法也迷惑了很多人。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貿易條件上的完全對等。 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協議,無非是用自己之強,交換自己之不足。在優勢產業方面作出一定的讓步,同時在劣勢產業方面適當加以保護。
中國在加入WTO的時候,與美國進行了艱苦的談判,美國提出的交易是以工業換農業,允許中國工業製成品出口美國,同時進口美國的農產品。這個要求的背景是在當前世界各國,如歐洲、日本、韓國和美國,都是對農產品市場進行高度保護。美國在要求中國對美國開放農產品市場的同時,並沒有對中國,也沒有對其他國家開放農產品市場。美國在指責中國搞補貼的時候,從來都不提美國自身對於農業的補貼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
按照美國的如意算盤,中國加入WTO之後,工業不可能競爭得過美國,如果中國對美國開放農產品市場,而工業又競爭不過美國,美國就可以兩頭受益。 但是美國沒有想到,甚至中國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中國的工業體系居然增長這麼快,在10年左右的時間內,就在總量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於是美國發現自己吃了虧。
現在,美國在指責中國,很多中國人也在跟隨指責中國。 但是,他們有沒有考慮過,加入WTO,中國的農業和農民是受到了損害的? 特朗普為什麼不要求與中國在農產品的貿易方面也實行對等呢?
特朗普還有一個故意不提的的是:美國對進口汽車徵收的關稅為2%,與此同時,日本的汽車關稅則為零,這是因為日本的汽車生產體系最有效率,他國無法競爭。 甚至在日本把汽車進口關稅降到零的時候,美國的汽車工業還是無法競爭,不得不強行要求日本必須對汽車出口美國進行自動限制,不得超過一定數量。 特朗普也故意不提的是:美國對卡車進口徵收的關稅是25%,也相當高。 特朗普為什麼不跟日本在汽車貿易當中也實行對等呢?
因此,特朗普指責中美貿易不對等的說法,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四、總結
一國實現產業體系的升級是非常艱鉅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一定的貿易保護是必要的。當然,有貿易保護未必一定會成長,但是不保護必定不能成功。 所以,在當前的發展階段,中國採取一定的關稅手段對自己的產業進行適當的保護,是理所當然的,也是非常合理的。
其實,當前世界各發達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都或多或少對自己的某些領域進行保護,他們採用的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並不比中國少。因此,特朗普對中國的指責是沒有道理,也是應該澄清的。
當然,隨著一國產業的成長,的確需要逐漸降低關稅,促進國與國之間產業更加緊密的聯繫與合作。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尤其是加入世貿以來,與世界經濟的融合程度不斷提升,關稅稅率持續下降,也得到了世界普遍的認可。但是,這個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就可能會出現問題。 對此,國人既需要有清醒的認識,更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與定力。
回應
真理越辩越明。
http://www.guancha.cn/pengbo/2018_03_30_452054.shtm
中國稅負遠超歐美的說法是否屬實?2017-11-25
真理越辩越明 ?胡扯淡! 1、比如現代社會兩大主要原料:鋼鐵和農產品。 以鋼材為例,相當部分原料來源是進口,澳大利亞鐵礦商的貨款,向你中國納增值稅了嗎? 以農產品為例,農產品是免稅,但仍然可以視同已經納稅而予以抵扣,所以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商品,各環節加總的稅負根本不可能有17%。 2、納稅人和負稅人是兩個概念。 你買個蘋果手機,裡面含稅,大頭都交給美國了,你中國消費者就是美國納稅人嗎? 可以去美國投票選總統? 3、中國個稅納稅人2800萬,約佔人口2%,而700多萬公務員、4000多萬老師、醫生等事業單位人員,佔了這2800萬個稅納稅人的大頭,真正體制外交個稅的有幾個? 美國交個稅的又是多少? 4、中國企業稅負到底多高? 別看什麼增值稅17%,所得稅25%,消費稅45%。看起來嚇死人! 而實際上中國民企500強,交納的亂七八糟所有稅,除以其營收額,其稅負不過才4%。 ——真有你們以為的那麼高嗎? 國企稅負大約8%,比民企高一倍,——不過,國企稅負再高,你們會為國企吭一聲嗎?
這種就是拿中國的情況套美國了,中美2個國家徵稅情況完全不同徵稅的覆蓋面:歐美交易以通過銀行類為主,中國存在大量現金交易而無法徵稅。 比如說我家請的裝修工,問了一下,平均月收入在8000塊以上了,這些人交過一分錢的所得稅嗎? 而歐美由行業協會存在,這種情況不可能逃稅的。 對於中國而言部分行業存在徵稅過高,但是也存在很多行業基本上不交稅,或者很少交稅的! 還有統計的口徑問題:比如說美國人要交醫保,這個錢很多。 在統計時,很多人把這個不算稅費,而中國則計算到稅費里面。 歐美的亂七八糟的稅費更多,比如說:“消防稅“,你不交這個稅,失火時可就沒有人救你了。 中國征稅,目前是以流轉稅為主,這個徵收容易,但是容易造成不同行業負擔不平衡! 歐美以所得稅和房地產稅為主,負擔很平衡。 但是這個平衡需要很強的執行力度才能達到,比如說少交一分錢把你的房產直接拍賣,像意大利這個中型國家,配有幾萬員稅警,連直升機都有。
稅收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稅收像個人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增值稅這種。 廣義的稅收包括所有政府財政收入,除了上面的稅以外還包括社保收入、賣地收入、行政收費等等。如果比較狹義稅收,中國的稅率在世界上還是平均水平的,和發達國家比的話可能是中等,或偏低的樣子。如果算廣義稅收,那中國可能算較高的:
1 中國2013年GDP 568千億元,稅收收入110千億元,財政收入(包含非稅收入等)129千億元,那麼宏觀稅負大概是20%,這個比例並不是特別高。 (就像樓上所說的,一些北歐的國家要交很高的社會保障費,這樣其實他們的宏觀稅率也不低)
2 中國現行的稅制結構以流轉稅為主,所以也就是間接稅佔中國稅收的主體,2013年的110千億元稅收中,增值稅28.8千億元,營業稅17.2千億元,企業所得稅22.4千億元,而一些人詬病的個人所得稅只有6.5千億元(數據來自百度)所以單純地從個人稅收負擔來看,所得的稅負是並不高的。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中國稅率高呢?
1 在個人所得稅之外,還有很多政府性收費,例如每月五險一金的繳納,雖然是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拿不到的錢總覺得是損失。
2 由於現行中國的稅收以間接稅為主,所以商品價格普遍偏高,加上工資如果趕不上CPI上漲的話,也會給大家造成稅負重的感覺。
3 單純地從人性角度來看,稅收就是國家強制從企業或個人“割走的肉”,因為稅收導致他們的效用降低了。 問十個人,十個人都會覺得稅負重,這是正常的心理學反饋。
中國減稅“禮包”將及時送達 內外資同等受益2018-03-31中國新聞網
近日召開的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實施三項措施,全年將減輕市場主體稅負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內外資企業都將同等受益。
中國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表示,此次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作為政策發力點,會使製造業稅負進一步降低,有效改善市場預期,激發企業加大投資、升級改造的積極性,也能增強企業盈利能力和發展後勁。
許宏才介紹,製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加之,相關改革措施疊加,製造業享受到的減稅紅利會更大。出臺上述改革措施後,現行17%、11%、6%三檔增值稅稅率將調整為16%、10%、6%。
許宏才指出,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後,大量製造業小微企業可選擇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享受按3%徵收率計稅的優惠。同時,退還部分企業的留抵稅額,對部分先進製造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可以直接增加相關企業當期現金流,改善企業經營。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當天亦在北京表示,此次深化增值稅改革聚焦實體經濟、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同時,還聚焦小微企業、聚焦公平待遇。
王軍說,將工業、商業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統一提高至年應稅銷售額500萬元,這就意味著更多企業將能按照低徵收率計稅,企業稅負將大幅減輕,這一舉措既惠及服務業,也惠及製造業,更好地促進創新創業。此次減稅優惠,內外資企業都同等受益。
王軍表示,相信今後還會有更多促進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陸續出臺。稅務部門將採取有力措施,把減稅“大禮包”及時送到每個企業手中,助力企業更好發展。
此次深化增值稅改革之前,中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通過營改增,實現了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對推動構建統一簡潔稅制和消除重複徵稅、拉長產業鏈條擴大稅基、促進新動能成長和產業升級等具有一舉多得的積極成效,也有效減輕了企業和個人負擔。營改增試點改革,實現了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是近年來中國實施的減稅規模最大的改革措施。截至2017年底,營改增已累計減稅2.1萬億元。(完)
相關新聞
中國增值稅改革措施獲好評 持續減輕市場主體稅負2018-03-30
全球稅負大比拼:20多國稅負超50% 減稅成趨勢2017-12-07
營改增試點一年減稅近7000億 企業談稅負變化感受2017-07-14
楊散逸:兩會後的稅改政策,體現了哪些利好?2018-04-02 觀察者網
自從2017年底美國減稅以來,世界各國紛紛效仿,跟進減稅。由於美國這次稅改的最主要措施是將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由35%降低到20%,再加上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稅制都是以所得稅為主體,所以這輪世界性減稅基本上都是減少企業所得稅,例如:
——香港其《2018年稅務(修訂)(第3號)條例》將於4月1日開始實行兩級稅率,將利潤200萬港幣以下的法人企業利得稅稅率由16.5%降低到8.25%,獨資或者合伙的非法人企業利得稅稅率由15%降低到7.5%。實施利得稅兩級稅率將預計減稅58億元,佔2016-2017年度利得稅總額的4%
——日本政府討論將積極加薪和投資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由原定29.74%降至25%左右,根據草案,積極加薪和投資的企業,以及投資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致力於創新技術和提高生產效率的企業將獲得更多減稅紅利,所得稅稅率將降至20%左右。
——英國已計劃將企業所得稅率由20%調為15%,到2020年稅率調至17%。
——印度今年2月宣布將消費稅從10%調至8%,服務稅下調至10%,對於年收入在25萬盧比到50萬盧比的人群,個人所得稅稅率從10%下調至5%。
——法國新當選總統馬克龍在競選期間就曾表示,將企業稅稅率由33%調至25%。
我國在應對美國稅改的時候,最初只是對外商投資企業再投資給與免稅(我國企業股息紅利收入免稅)和境外企業所得由分國不分項變為不分國不分項,抵免層次由三級變為五級。
但是自從兩會後,重磅稅收政策不斷出台,力度之大與美國稅改相比毫不遜色。
國地稅合併,減員增效
一個重磅消息是國地稅合併,這比減稅更能直接減輕納稅人負擔,而且並不減少國家財政收入,反而能夠減員增效。
1994年的國地稅分立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但是時至今日,僅僅就稅款的不同級次劃撥而已,系統後台完全可以直接劃撥,根本不用維持兩套這麼龐大的人員班底。
根據2015年中國稅務年鑑,2014年國家稅務局系統從業人員總數為458091人,地方稅務局系統從業人員為411087人。兩者加總,中國稅務系統從業人員總數大致為87萬人。同時,根據人社部2016年5月30日發布的《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公務員716.7萬人。稅務系統占公務員總數的12.14%左右,是公務員系統中除了公安系統之外的第二大部門。
與此同時,我國的稅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2009年,新華社旗下媒體《經濟參考報》曾報導,中國稅收徵收成本率已接近8%。橫向對比來看,美國2009年稅收徵收成本率為0.50%,即每100美元的稅收收入中有0.5美元花在了稅收的徵管上,而這一數據在2014年降低為0.38%。在1980年到2014年的35年間,美國聯邦稅收成本率的最高值為0.60%。據此估算,中國的平均徵稅成本是美國的10倍以上。
而從另一個衡量徵稅成本的指標稅務人員人均徵稅額來看,中美的差距也不可謂不大。2017年全國稅收收入為144360億元(不含關稅),人均徵稅額約為1659萬元。根據美國聯邦稅務局數據,2017年美國聯邦財政收入約為3.32萬億美元,聯邦稅務僱員為9.1萬人,人均徵稅額為3648萬美元。以2017年美元兌人民幣6.7的比率計算,2017年我國人均徵稅額約為247.66萬美元,美國人均徵稅額約為中國的14.73倍,即使考慮美國人均GDP是我國的6倍,那麼美國的稅務局工作人員人均徵稅額是我國的兩倍以上。
當然,美國極低的稅收徵收成本是靠其發達的涉稅中介業和數以十萬計的稅務律師來維持運行的,企業的稅收合規成本並不低。詢問稅務局涉稅事項,稅務局卻回复:“請諮詢相關中介機構”。這種事情在美國很正常,在我國稅務局是想都不敢想的,分分鐘就被納稅人舉報了。
所以,可以肯定國地稅合併後大量重疊部門的整合必然帶來人員的精簡,有效降低了我國稅款的徵收成本,減少財政支出。
此外,國地稅合併同時徵收社保對納稅人來說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別的不說,每個月國稅申報、地稅申報、社保繳納排一次隊就夠了。可以說這次的國地稅合併是最大的簡化行政流程,惠及上億的納稅人,每個月可能會減少千萬級次的申報排隊等候,極大的減少了大量人力成本。我國以前的思路很多時候是注重結果大於過程中所花費的人力資源,這次的國地稅合併,甚至可以看做我國在政府機制改革中的一個理念變更。
最後,國地稅合併後對納稅人的監管也有好處。一方面,納稅人只由一個稅收機關管理,只被一個稽查局檢查,這樣對類似事項就能有一個統一的執行口徑,也避免了有時候國地稅同時檢查給財務人員帶來的壓力,降低了合規成本;另一方面,稅務局一次可以檢查所有稅種,避免像以前那樣,國稅檢查不看個人所得稅,地稅檢查不看增值稅,使得一些納稅人在一些項目中有偷漏稅的機會。有時本應可以通過數據比對發現偷漏稅行為,但是國地稅數據不流通,帶來了稅收盲點。特別是社保基金由稅務局收取後,通過社保、個稅社保、企業所得稅工資薪金扣除等方面的數據比對,可以極大緩解目前多個省市出現的養老保險倒掛運行和醫保年底資金不足限制報銷的行為。
總之,國地稅合併有諸多益處,但是由於大量歷史遺留問題,實施這項利國利民的舉措也需要極大的魄力。而從中,也可看出中央對深化改革的決心。
從增值稅減稅,不打“稅率戰”
另一個重磅消息就是這次的增值稅減稅。主要從三個方面減稅:
“一是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 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
首先比較一下中美主要稅種的構成:
從上面的圖表可以看出,美國最大的稅種是個人所得稅,佔總收入的一半以上。由於美國稅制中大量有限責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LLC)可以直接穿透到個人繳納個人所得稅,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所以其企業所得稅僅佔12%,同時流轉稅只在最後銷售環節徵收,只佔稅款的2%。所以美國減稅主要是對個人所得稅提高扣除標準,減稅扣除項目實際上可能變動不是很大,而對企業所得稅大幅減免,因為這樣對稅收影響程度較小。
在我國,增值稅收入可占到稅收總額的將近40%,而所得稅由於缺乏金融監控、納稅人舉證責任等立法支撐和信息監控手段,所以有較多漏洞。目前企業所得稅的主要承擔者還是以國企為主,對企業所得稅減稅,可能對減輕市場主體稅負效果有限。
由於增值稅連環抵扣只對產品價值增加額徵稅, 從增值稅減稅更能讓整個市場的參與者,在原材料生產—產品加工—交通運輸—批發零售—最終消費者這整個鏈條上,都可以享受到稅負減輕的利益。整個鏈條的每個環節在納稅時,都可以對自己所產生的增加額少納1%的增值稅,最終使整個生產鏈條的稅負降低。
所以我國按照自己的國情,從增值稅減稅,而不是通過降低企業所得稅來進行國際間稅收惡性競爭,既讓企業個人享受到了稅收減免的利益,又不會背上“稅率戰爭”的惡名。
“二是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並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
調整一般納稅人標準是本次增值稅減免的又一大利好,我國一般納稅人標準為:
從事生產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或以其為主兼營貨物批發或零售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50萬元;
從事貨物批發或零售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80萬元。
但是這個標準已經制定多年,“營改增”後服務類企業的一般納稅人標準為500萬元,而增值稅的起徵點目前已經是每月3萬元即全年36萬元了,如果起徵點進一步上漲,就達到甚至超過生產企業50萬元的標準了。現在將起徵點統一調整到500萬元,有利於不同行業企業的稅收公平,為進一步提高小規模企業的起徵點留下了空間。
眾所周知,我國實行以票控稅,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管理嚴格程度遠超過小規模納稅人。如很多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實行核定徵收,不要求建立賬簿,而一般納稅人如果不建立賬簿,就只能按照17%繳納增值稅不得抵扣進項稅了。
隨著社會物價成本的不斷提高,假設一個路邊的小商店按照毛利率30%,其中房租佔銷售20%的公式來反推的話,只要年房租超過16萬的商貿企業,其銷售額都可以達到一般納稅人的標準。但是在一線城市,這種房租可能就是沿街一個十幾平米的小舖子,根本不可能具備一般納稅人的條件,因而給核定徵收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本次調整中,國家提高起徵點,同時在一定時期內允許一般納稅人轉為小規模企業。這樣,大量未達到500萬標準的小型一般納稅人企業都可以轉為小規模企業核定徵收,企業可以不用僱傭會計建賬申報,直接每個季度按照定額申報稅款,大幅減輕了小型企業的稅收申報成本。
但是事情是雙面的,小規模企業核定徵收雖然方便快捷,但是管理相對粗糙,屬於“抓大放小”,特別是普通發票不進行比對,“大頭小尾”的情況普遍存在。而且隨著增值稅核定對應的企業所得稅核定、合夥企業一人獨資企業的個稅核定所產生的避稅問題,可能會對現在的稅收徵管體系提出極大挑戰。
“三是對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由於營改增後,建築房地產業也納入增值稅範疇,企業開辦工廠或者增加機械設備可能一次獲得大量進項稅,甚至在未來幾年都不會抵扣完畢。這部分進項稅留抵,理論上是企業的資產,但是卻無法使用。而且,由於企業清算時對未抵扣的增值稅不予退稅,所以這部分資產甚至無法在銀行用於抵押貸款。因而,這一方面的修改,鼓勵行業特別是重資產行業進項稅退稅,可以使企業增加流動資金,減輕資金壓力,在重視現金的當前,使企業的對應資產得到盤活。
但是,在增加便利的同時,相應的稅收管理也可能會成為新的稅收風險點:出口退稅每年都有大量騙稅過億的大案,甚至刑法中都專門有騙取出口退稅罪。雖然隨著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底賬系統和海關完稅證唯一抵扣標示等信息化手段的建立,增值稅虛開抵扣基本上被控制,但是退稅的騙稅風險仍然存在,稅收部門的鬥爭還會一直持續下去。
總之,我國通過降低稅收申報成本和減輕增值稅的方式,既使納稅人能夠享受到減稅的紅利,又不通過降低企業所得稅來“以鄰為壑”,參與全球稅收惡性競爭。通過這種方式應對美國稅改,才真正是負責任的大國所應有的擔當。
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0805
另附【新圖博館】《實然觀》:
不只高鐵、幾乎中國所有的「超級工程」「大國重器」(高鐵/大橋/摩天樓/大壩/南水北調/水電/核電/煤化工/光伏太陽能/風能/特高壓電線/超級電腦/量子通訊/北斗導航/天宮太空站/嫦娥登月/火箭飛機軍艦汽車引擎/智能機床機器人/碳纖維等超級材料/半導體/互聯網+/大眾創新萬眾創業/2025中國製造/2049建國百年中國夢/一帶一路/南海填島采油裝備… ),若非前述:中國高層(的高鐵政策)是理性客觀務實的(開放式改革、知己知彼、故能主動回應挑戰)將無法扭轉理性民意常有的「沈默螺旋」下沈陷阱、並壓制非理性民意常有的「喧囂龍捲」,都很難成功。
噴子「口水」之髒、路人皆知,但公知大Ⅴ邪者磚家叫獸「心絲」之歹、可就可就難了、因為他們有一套一套的合理化理由,但只要把握前述〈政〉〈經〉對其之析判、便可了解他們就是「民主選舉自由市場」教派之信徒、只要依「民主自由」教義、幹壞了也是好事,反之、中國的「廉能高效」「舉國體制」不論有多少「良政」全都是異端邪事。
所以他們才會丑化中國成功的「創新創業」(如深圳)「產業政策」「中國智造」(不勝枚舉)「舉國體制」(如2008京奧)「中國夢」、美化其所哈者失敗的「產業空洞化」「資本賭博市場」「金融投機危機」「美國夢碎」,他們的雙手雙眼:挑盡中國軍民產業政策之秋毫瑕疵,卻看不到美國軍費隱藏於私人波音公司、馬斯克的民營化大空火箭背後之NASA(美國太空總署);挑盡中國體育競賽「舉國體制」之秋毫瑕疵,卻看不到美國各州各大中學的「舉國體制」、更無視英國靠2012倫敦奧運「舉國體制」之餘威「超中趕美」勇奪2016奧運亞軍;他們的雙手雙眼連「中國高鐵亮麗的女乘務員」也能挑出制服底下的「物化女性」、而「日本卑躬的電梯小姐」則是「貼心服務」……
大陸的「新城鎮農村建設」有土地公有之條件、再加廉能政府,以現有建設成績來看、也能比台灣後發先至(台已進行過N次農改但因老農私有地之零碎化加農地炒作而失敗),但大陸嚴禁耕地炒作、而只能移轉耕作權給、交付保證金的專業農戶(政府培訓有照證的職業經理人),如此一來、既解決了農村老農空洞化、加速農村城鎮化、吸引出外打工/藍白領回家、加速農業現代化更有本錢應對外國農產品競爭(故比台日更敢與東協等簽自貿、大陸是單向對東協農產品零關稅)。
由上析判可知並無所謂應然的「普世價值政治制度」,果真有、也要從實然來看,前述〈序〉自然科學的經濟性原則曾言:經濟性似難解,因一般以為宇宙物質豐富不匱乏,但了宇宙構成大多為暗物質、即使明暗加起來、在無界的宇宙中、其密度也很低。看似豐富的陽光空氣水之自然生態、在文明濫用下、已成匱乏,同理,看似富裕的已開發經濟、一樣存在發展之陷阱,故陷阱不只存在中等收入,任何階段不廉能勤儉的話,都會是陷阱(故「廉能」與否是「良劣政」之關鍵,而勤儉則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各盡所能各花所需、既不苦學過勞也不過度消費、老幫子養孫/子助老養老),只可惜,匱乏生態下演化出來的、盡可能地食色、以利傳宗接代之生物本能(貪得無厭、好逸惡勞),成了資本主義的民主政治自由經濟下、政客奸商利用之人性弱點。故「國際」透明組織所謂的貪腐指數要包括因選舉執政的惡鬥無能所付出的成本,如此來看,歐美日台等之貪腐指數可能不下於中共。
至此有人會問「廉能勤儉」只不過是「中國模式」自古以來的盛世特色,問題是盛世少見。真正的問題是中共正處少見的盛世、且可能不再重蹈中國過去「一治一亂」改朝換代之宿命、只要能持續「廉能/勤儉」的話、就能「天命無常有德得之/天道酬勤」,這才是西方要正視的問題。
中國過去之所以陷於改朝換代的宿命,是因農業文明生產力跟不上人口增速、統治訊息上下溝通不易、選賢任能機制失靈,如今已工業4.0、大數據人工智能、公務員文官制再加領導人任期制(即使沒明文規定也不可能像過去做到死),所以真正的問題反而是富裕後的中國人不再「勤儉」/「理性」、畢竟「貪得無厭」「好逸惡勞」/「沈默螺旋」「喧囂龍捲」是人性弱點,這最可能發生在後文〈經〉〈軍〉所要析判的「要求遠超過生產力的資本利潤、工資和福利」「喊打喊殺」、而這又是民粹之常態(工業文明生產力也跟不上人心貪婪增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