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5-27 06:49:18| 人氣1,292| 回應4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南水北調

(陸水能北調,台水為何不能南調?

反中(國)反昏了頭?反(台)中電北送?

另參【圖博館】 「水深火熱」新解        大陸環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90447847"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90447847"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90447847"    《世界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026"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026"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026"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026"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026"奇蹟》)

南水北調山東 累積30億立方米2018-05-24聯合報 
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表示,22日9時許,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累計調入山東省水量達到30億立方米。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自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以來,已完成前4個年度調水任務,工程運行安全平穩,經環保部監測,調水水質持續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從江蘇省揚州市附近的長江幹流引水,通過13級泵站逐級提水,利用京杭運河及其平行的河道調水,經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後到達山東省。
   相關新聞
南水北調——一江污水向北流- BBC 中文网 
專家曝南水北調工程比缺水更可怕問題  大紀元
3年送走700個西湖,1億人喝上了長江水!北方人要感謝這個偉大的工程!
16年北京地下水位止跌回升 南水北調工程見成效
限水警報響  17年來最晚梅雨?台南、澎湖一階限水了2018-05-24 聯合報 
水情拉警報,水利署決定台南與澎湖今起實施一階限水,期待梅雨季解渴,但氣象局表示,至六月初都未見梅雨訊號,到六月中才知道有沒有機會,憂心今年恐出現「空梅」,水情更吃緊。
氣象局說,六月即使梅雨來了,若雨量未達正常,仍可能出現空梅,導致缺水、乾旱。根據二○○○年後的資料顯示,最晚入梅紀錄是二○○九年,當年梅雨自五月廿六日起,今年恐打破紀錄,成為十七年來最晚報到的梅雨季。
目前不僅南部水情吃緊,北部石門水庫蓄水量也僅剩約一半,水利署昨舉行全國水情會議,考量目前還無明顯梅雨跡象,加上台南、澎湖地區水庫蓄水率偏低,決定「為最壞做打算」,台南與澎湖今起實施一階限水,水情燈號改為黃燈。
氣象局預報員劉沛滕說,近期台灣都是移動性鋒面,不是滯留的梅雨鋒面,不能帶來顯著雨量。六月有梅雨可能,但降雨量存在「模糊空間」,若六月降雨量未達正常,就有「空梅」的可能。

重啟深澳電廠 中南部想按讚…2018-04-24 聯合報 巫秉瑋(嘉義市)
讀廿三日民意論壇「機車的環島吸塵記」一文,內心很感傷,原因是根據環保署的資料顯示,全國PM2.5濃度今年第一季平均為廿六點一,我所住的嘉義市為卅四點二,僅低於高雄市卅四點九,居全國倒數第二。
 面對這麼糟的空氣品質,很多嘉義市民都很不解;因為嘉義市人口成長停滯、已跌破廿七萬,市內大型公園林立,也沒像高雄市有大型石化工業區,市政府又不斷宣傳政績:推動汰換二行程機車,達成率全國之冠。
 探討其原因,還是嘉義市的上風處有不少的工業區排放,如台中火力發電廠與雲林麥寮火力發電廠,再加上受地形的影響,懸浮微粒難擴散。「北部吹冷氣,南部吹廢氣。」這就是住在中南部縣市民眾的悲哀!
 對於深澳燃煤電廠的重啟,我相信大多數住北部的民眾一定投反對票,但住中南部縣市的民眾,投贊成票的一定會過半數。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因為現在核能電力的來源愈來愈少,再生能源電力的成長還是有限,面對北部的缺電,台電一定會繼續加強「南電北送」,到時候受害最深的還是住在「台中火力發電廠與雲林麥寮火力發電廠」下風處的縣市民眾,尤其旁邊多山的嘉義市。
  回應
 自己白痴亂選民進黨,現在想要大家一起死。
 給中南部支持深澳煤電的綠腦殘們一個忠告:憨兒,問題就在廢核四! 
 這種說法,只是一種「要死大家一起死」的消極和仇恨心態! 
 民進黨的大票倉就在南部,南部人自己要支持這種燃煤廢核的總統,再來抱怨空氣品質差,自怨自艾,還要拖北部下水,為北部蓋煤電廠按讚,甚至如作者所述過半數南部人會支持深澳蓋煤電,正港南台灣人的壞心腸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南水北調工程-維基百科
朔天運河:南水北調西線的驚天工程,天方夜譚?還是科學構想
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中國長江流域豐盈的水資源抽調一部分送到華北和中國西北地區,從而改變中國南澇北旱,北方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工程,目的是促進中國南北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南水北調工程有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總投資額5000億元人民幣。此工程的規模和難度都超過三峽工程,工程已全面展開。領導機構為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水利部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中線工程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
  工程提出背景
中國南北水資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每年有富餘的水流入大海,北方地區長期乾旱缺水,尤其是華北平原,缺水已嚴重影響到工農業生產。與此同時,人們的節水意識依然較差,水資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也很嚴重。
從1952年10月30日毛澤東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後,中國大陸水利部門就對此召開了多次會議探討,並組織專家進行全方面的論證。經過幾十年研究,目前南水北調的總體布局確定為:分別從長江上、中、下游調水,即西線工程、中線工程和東線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全部建成以後,每年的調水量相當於一條黃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緊缺狀況,對於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西部大開發具有重大意義。
  東線工程
優點:東線調水,位於長江的下游,抽水量有保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同時,有現有的河道、湖泊可利用,工程費用小,修建較快,現已付諸實施。
缺點:抽水需要大量電能,運轉費用大。容易受污染,令水質轉差。單單是通水前的污染整治就花了不少錢來解決,而且難保日後沿線不會被非法排放污染。
  中線工程
優點:水質好,覆蓋面大,地勢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運轉費用可以大大節約。
缺點:要開挖和修築很長的專用供水渠道,工程量巨大。主要水源地陝南不得發展工業,極大影響當地1000萬人口的經濟發展。
  工程世界記錄
世界最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調涉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和十餘省,牽涉水量和距離均為世界最大水利工程。
世界上最大泵站群,東線一期工程長1467公里,全線共設立34泵站,總機流量每秒4447.6立方米。
世界首次大輸水隧道近距穿越地鐵下,北京西四環暗河工程從下方僅3.67米穿越營運中的北京市五棵松地鐵站。
世界上最大穿河輸水隧道,中線穿黃工程,長4公里多的兩層襯砌水隧道穿越黃河激流。
世界最深的調水豎井,中線穿黃工程將長江水穿越黃河的抽水豎井深76.6米。
世界最大水壩升級,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可相應增加庫容116億立方米。
  負面影響
南水北調的工程自提出後就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反對者主要認為南水北調工程耗資巨大,調水量太少,發揮不了經濟效益,也造成水資源污染;調水量過多,枯水期可能會使長江的水量不足,影響長江河道的航運,長江口的鹹潮加深,更有可能引發生態危機
  移民問題
南水北調工程造成河南省和湖北省33萬人搬遷,搬遷給移民生活帶來顛簸動盪。有些移民因為得到的補償款不足,在買下政府提供的住房之後,所剩款項只能購置一小塊耕地。而安置地工作機會匱乏,有些人不得不計劃背井離鄉到大城市打工。由於國家投資少、安置標準低、水電路校等生產生活設施不能滿足基本需要,造成大量移民遺留問題 。
  正面影響
支持者大多認為長江水量豐富,每年有大量的水流入大海,調一部分到北方缺水地區可解決北方的缺水問題,負面影響可以通過防範、補償和綜合治理開發措施,可以將影響減少到最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以解決沿線100多個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為主要供水對象,兼顧農業及其它用水,建成以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巨大。
  緩解汛期對長江地區的威脅
大量的南水北調將減小洪水對長江地區的災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完成後,漢江防汛形勢有望出現逆轉。丹江口水庫加高工程基本完成,而南水北調計劃每年從丹江口調水95億立方米。近些年類似汛情再度出現時,出現在中下游的洪峰將被「削」低30厘米。這意味著湖北宜城至沙洋之間的14個蓄洪民垸,遭遇百年一遇以下洪水可以不啟用。近80萬人、90餘萬畝耕地基本解除洪水威脅。
  促進北方經濟發展
較大地改善北方地區的生態和環境特別是水資源條件,增加水資源承載能力,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對於擴大內需,保持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實現全國範圍內的結構升級和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有利於緩解水資源短缺對北方地區城市化發展的制約,促進當地城市化進程。可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調整農牧業種植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還可改污水灌溉為清潔水灌溉,減輕耕地污染及對農副產品的危害。 
  改善北方水質及生態環境
能有效解決北方一些地區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質問題,如高氟水、苦鹹水和其他含有對人體不利的有害物質的水源問題,改善當地飲水的質量。避免北方一些地區長期開採飲用有害深層地下水而引發的水源性疾病,遏止氟骨病與甲狀腺病的蔓延,有利於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通過改善水資源條件來促進潛在生產力形成現實的經濟增長,逐步改善黃淮海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提高北方供水能力後,可以減少對地下水的超采,並可結合灌溉和季節性調節進行人工回灌,補充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質條件,緩解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和漏斗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控制地面沉陷造成對建築物的危害。使中國北方地區逐步成為水資源配置合理、水環境良好的社會。
  參考文獻...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B0%B4%E5%8C%97%E8%B0%83%E5%B7%A5%E7%A8%8B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為何遲遲不動工2016/06/28中國建築新聞網
朔天運河:南水北調西線的驚天工程,天方夜譚?還是科學構想
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究的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至今仍處於研究階段,尚未有開工時間表。崔荃從來沒有想到,南水北調西線工程進展會如此緩慢。這位1987年就到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會)負責西線工程的老專家至今仍在為此勞碌奔走。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再次被提起,已是16年後。
1978年,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提出:「興建把長江水引到黃河以北的南水北調工程」。
一年後,水利部成立南水北調規劃辦公室,統籌協調全國的南水北調工作,南水北調至此正式由內部想法落實到政策執行上。
為加快推進南水北調的前期調研工作,南水北調辦公室做了詳細的部門分工:黃委會負責西線工程、長江水利委員會負責中線工程、淮河水利委員會負責東線工程。 此後,黃委會重啟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勘察工作,在1978~1985的8年間又組織了4次考察活動,在梳理總結以往多次西線調研工作成果的基礎上更深一步規劃西線調水方案。
「此時的調水線路研究範圍大大縮小,放棄了以往提出的遠距離調水,改由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等3條距離黃河比較近的長江支流調水,每條河流研究一條調水方案。」崔荃說。
考察結束後,黃委會最終提出了從上述3條河流到黃河調水的條規劃線路,但這4條線路不是自流方案,均是落差500米左右的抽水方案,「自流方案的線路會比較長,為了降低壩高,減少長度才設置了抽水方案」。在黃委會結束此次調查的兩年後,當時的國家計委決定將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列入「七五」超前期規劃研究項目,要求「八五」期間繼續推進,並要求黃委會在1995年(後延至1996年)完成西線工程規劃研究綜合報告。 
彼時,按照國家計委的要求,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重點放在論證上述幾條調水工程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上,不再是此前多次重複的前期基本資料調查。國家計委為此還特別要求地礦部等四部委以及黃河中上游6省區積極協助調查。
也是在這一年,國務院審議通過關於黃河水資源分配的「八七」分水方案,確定了黃河實行水資源定額分配的原則,這是國內最早,也是目前僅有的大江大河分水方案。
分水方案的出台代表黃河水資源供需矛盾已經出現,且分水方案未能滿足沿岸各省區的用水需求,因此很多省區轉而將希望寄托在西線工程上,希望藉由西線調水來緩解用水緊張。」崔荃說。
此後,青海、山西、寧夏等沿黃省份曾數次向國務院請求加快西線工程規劃工作,直接推動了西線工程的規劃研究進度。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必要性
黃河是我國西北、華北的重要水源。黃河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580億立方米,20世紀50年代年均耗用河川徑流量122億立方米,到90年代,年均耗用河川徑流量已達307億立方米(其中流域外耗用106億立方米);20世紀50年代入海水量480億立方米,90年代僅120億立方米。嚴重缺水,造成黃河下游頻繁斷流,供需矛盾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水質污染加重,對河口地區的濕地和生物多樣性構成嚴重威脅,同時使黃河主河槽淤積增加,平灘過流能力減少,防洪負擔加重。 
1999年對黃河幹流實行水量統一調度以來,斷流的現象雖有緩解,但黃河流域屬資源性缺水地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西部大開發的實施,需水量不斷增加,黃河流域未來缺水的形勢更為嚴峻。據預測,黃河流域在充分考慮節水的情況下,下游流域外供水按國務院分水指標控制,正常來水年份2010年流域缺水40億立方米,2030年缺水110億立方米,中等枯水年份缺水更多。
  四川學者「上書」南水北調西線工程 九大問題拷問「人工天河」
它時而隱顯在崇山峻岭間,時而漂浮在漫漫草原中,時而遊走於戈壁黃沙,經過貫通巴顏喀拉山的總計長達490公里的輸水隧洞後,再橫跨雅礱江、大渡河,最後呼嘯至黃河。
按照規劃,西線工程主要目標是將長江上游大渡河、雅礱江支流和金沙江上游通天河之水調至黃河上游,解決黃河流域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6省(區)日益嚴重的缺水問題。
作為繼三峽工程之後中國啟動的又一項世界級工程,南水北調的主要目標是將長江水分東線、中線、西線調往嚴重缺水的華北和西北地區。 
東線、中線工程已於2002年底開工;西線工程計劃於2010年開工,分三期實施,調水規模總計約為170億立方米。
根據規劃,40年間西線工程將完成投資3040億元(2000年估價),也有人估算實際可能超過5000億,雖然,西線工程調水量僅占南水北調總調水量的37.9%,但工程投資額卻超過了60%。與東線、中線工程相比,西線工程要複雜艱巨得多、影響深遠得多。
  停滯的項目
5年後,經過多輪專家論證的《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規劃綱要及第一期工程規劃報告》(以下簡稱規劃報告)出爐。和5年前的研究報告相比,規劃報告改動較大。
規劃報告共規劃了12條引水線路,包括4條通天河引水線路、5條雅礱江引水線路、3條大渡河引水線路,比研究報告多出3條引水線路,其中9條自流線路、3條抽水線路。
除上述提到的3條推薦線路外,其餘9條規劃引水線路皆為重新設計,與之前的研究報告完全不同。
即便是上述提到的3條推薦線路,引水量的設計也更為保守。比如「雅礱江長須-黃河恰給弄」此前設計的可調水量是40億立方米,新版的改為35億立方米;大渡河此前設計的可調水量是50億立方米,新版改為40億立方米。 
規劃報告最終給出了5個備選方案,形成了兩種調水組合,調水量分別為160億立方米和170億立方米,「這基本能夠緩解黃河流域2050年以前的缺水情況。」
2002年,國務院正式批覆《南水北調總體規劃》,確定將從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引水到黃河上游,其中通天河55億~80億立方米,雅礱江35億~40億立方米,大渡河30億~50億立方米,規劃年均調水120億~170億立方米。
但這並沒讓崔荃和楊立彬興奮太久。此後,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工程陸續開工建設,但西線工程卻始終留在規劃階段。
直到14年後的今天,南水北調的東、中線工程都已建成通水,西線工程還未起步。
「這中間很多人提了意見,包括調水線路和調水量,我們一直在不停地調整方案。」楊立彬告訴本刊記者,黃委會甚至還邀請專業機構評估調水可能給水生物帶來的影響,「盡一切努力去完善方案。」
他認為,導致西線工程進展緩慢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調水區域屬於少數民族聚集區,民族宗教問題複雜;一是工程區內的地質條件複雜,建設難度高,投資大。 
當然,西線工程也引發了一些省份的疑慮,比如四川。因為目前確定的調水線路基本上都位於四川境內,由於擔心調水會影響其下游水電站的發電,四川一直並不積極,甚至激烈反對。
  西線工程目前處於停滯狀態的現實,短期內頗難改變。
「西線工程的建設方案至今仍停留在黃委會層級,尚未送達國務院審核。」楊立彬說,至於何時能夠進入建設階段,他也不知道。而他能做的,就是繼續完善西線方案。


朔天運河:南水北調西線的驚天工程,天方夜譚?還是科學構想 2017-04-05
朔天運河:南水北調西線的驚天工程,天方夜譚?還是科學構想
南水北調示意圖
朔天運河:南水北調西線的驚天工程,天方夜譚?還是科學構想
規劃中,東線、中線和西鄉的調水總規模是448億立方米,其中東線148億立方米,中線130億立方米,西線170立方米。
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約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衡,人均擁有量少,僅有22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13個貧水國之一。由於中國的水資源時空分佈差異大,加劇了一些地方的水資源短缺的嚴重程度。
自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提出南水北調的設想以來,中國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工作者為了研究這一工程,持續進行了50年的研究工作,做了大量的野外勘察和測量,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成果,在分析比較了50多種方案的基礎上,形成了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和西線調水的基本方案。
南水北調總體規劃推薦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3條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聯繫,構成以“三縱四橫”為主體的總體佈局,一利於實現中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合格局。
朔天運河:南水北調西線的驚天工程,天方夜譚?還是科學構想 
東線工程:利用江蘇省已有的江水北調工程,逐步擴大調水規模並延長輸水線路。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揚州沿江抽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背誦,並連接起調蓄作用的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出東平湖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北上,在位山附近經隧道穿黃河;另一路向東,通過膠東地區輸水乾線經濟南輸水到煙臺、威海。
 æœ”天運河:南水北調西線的驚天工程,天方夜譚?還是科學構想
中線工程:從加壩擴容後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側過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後,經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孤栢嘴處穿過黃河,繼續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朔天運河:南水北調西線的驚天工程,天方夜譚?還是科學構想
朔天運河方案示意圖
西線工程: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築壩建庫,開鑿穿越長江與黃河分水嶺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西線工程的供水目標主要是解決青海、甘肅、寧夏、內蒙、陝西和山西6省的黃河上游地區和渭河關中平原的缺水問題。結合興建黃河上游幹流的水利工程,還可以像想河西走廊地區供水,必要時也可以向黃河下游補水。
  從長江上游引水如黃河是決絕西北地區和華北部分地區乾旱缺水的戰略性工程。子1952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考察隊開始,經過40多年的大量勘察測量和規劃研究工作,1987年國家計委將西線調水工程列為超前期工作項目,要求用10年時間回答西線調水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問題。黃河水利委員會等單位在邊遠的青藏高原地區高寒缺氧的艱苦環境中做了大量基礎工作,先後提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初步研究報告》和《雅礱江調水工程規劃研究報告》,經國家計委和水利部評審驗收。通天河、大渡河調水工程規劃研究工作也基本完成。20世紀50、60年曾考慮從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瀾滄江、怒江等5條河的調水方案,但工程規模過大,目前實施的可能性和條件較小,可作為遠景設想。
朔天運河:南水北調西線的驚天工程,天方夜譚?還是科學構想
西線工程中,黃河與長江之間有巴顏喀拉山阻隔,黃河河床普遍高於長江相應河床80-450米,調水工程需築高壩壅水或用泵站提水,並開挖超長隧道通過巴顏喀拉山,引水方式考慮自流和提水兩種,無論哪種引水方式,都要修建高200米左右的水壩和開挖100千米以上的隧道。
朔天運河:南水北調西線的驚天工程,天方夜譚?還是科學構想
  引水線路初步研究如下:
1雅礱江引水:從雅礱江長鬚附近修建樞紐,自流引水到黃河支流恰恰弄,築壩175米以上,線路全程為隧道,全長131公里。
2通天河引水
此方案系與雅礱江引水聯合開發,即在雅礱江引水先期開發條件下的二期工程,在通天河同加附近建樞紐自流引水到雅礱江,再由雅礱江引水到黃河支流恰恰弄,樞紐築壩高302米,線路全程為隧道,全長290公里,其中同加到雅礱江158公里,雅礱江到黃河131公里。
3大渡河引水
在大渡河上游足木足河歇爾尕附近修建樞紐抽水到黃河支流賈曲。樞紐壩高296米,線路全長30公里,其中隧道29公里,泵站抽水提水500米,年用電量71億千瓦時。
  工程效益
西線工程3條河調水200億立方米,可為青、甘、寧、蒙、陝、晉等6省市區發展灌區3千萬畝,提供省市生活生產用水91億立方米。
  技術可行性
西線工程地處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在此高寒地區建造200米的水壩和開鑿深度近千米,長度達100公里以上的隧洞,同時這裡又是我國地質構造最複雜的地區之一,地震烈度大都在6-7度,局部8-9度,工程技術複雜,施工環境困難,當今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條件對解決這些難點還有所欠缺,還需加強前期工作。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可以給西北乾旱地區提供工農業用水,更重要的是對保持黃河中下游生態水量意義。但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對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3條河流下游的生態、水利、水力發電及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和大,應該高度重視,積極研究。
https://www.zixundingzhi.com/yalongjiang/26d8167a78485830.html
十問“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  2018-03-08  東北新聞網

自2017年11月以來,S4679課題組陸續發布了“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視頻和文字資料。 此後,多家媒體、自媒體大量轉發或加工後轉發,同時也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熱烈反饋。 然而,在這些新聞傳播和信息反饋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不理解甚至質疑的聲音。 為此,課題組希望以客觀、負責的態度,對“紅旗河”相關的重要問題和尖銳質疑進行說明。
  一問:“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真的能做到全程自流嗎?
“紅旗河”主體線路包括一條主線和三條支線(紅延河、春風河、漠北河),在此首先對主線的設計進行說明。
“紅旗河”主線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將青藏高原東南部的水自流調往廣大的西北地區。 中國的地形總體上為三級階梯,其中青藏高原為第一階梯。 因此,從地形上看,青藏高原周邊必然可以找到一條高程依次降低的環繞線路。 當然,青藏高原周邊並非規則的坡面,特別是黃河以南線路所經過的青藏高原邊緣,多為高山峽谷,因此,我們採用了隧洞和水庫相結合的方式輸水;而過黃河以後,我們設計的高程位於祁連山、崑崙山的山前平原上,因此找到高程逐漸降低的線路比較容易,且地形平坦,因此以明渠方式進行輸水。
“全程自流”是“紅旗河”最重要的特色,也是整個方案的基礎。 因此,在選線之初,我們就堅持“測繪先行”,以測繪、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為基本手段,基於多種獨立數據源,對線路進行了詳細比选和多次確認。
“紅旗河”三條支線的選擇均是基於相關區域地理特點的最優選擇,即以自流為基本要求的地形研究在前,然後才確定支線的佈置。 因此,“全程自流”是必然能夠保障的。
  二問:“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從工程實踐的角度具有可行性嗎?
確保所有單體工程建設難度均低於已有案例是“紅旗河”設計的重要原則。 而從保證“全程自流”且盡可能縮短隧洞長度的角度來看,只有繞行青藏高原邊緣的線路才能實現,也正是利用了高原邊緣山谷較多的特點。 由此,形成了最大壩高不超過280米、最長隧洞55公里的繞行青藏高原線路。 其中,除最長隧洞外,其他隧洞長度均不大於40公里,平均長度17.2公里。 同時,青藏高原邊緣的地形條件,還給隧洞長度的進一步縮減或者局部具體走線方案的調整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紅旗河”線路規劃堅持測繪先行、地質緊隨的基本思路,在對地形進行充分的研究以後,又進行了詳細的地質分析。 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地質條件複雜,地震、地熱、煤系、斷裂、破碎、崩塌、滑坡等均有可能發生,其中有些會影響施工,有些則會影響穩定運行。 基於對每一段具體情況的分析,對各種威脅進行分類分級,然後利用地形方面留有的彈性空間,對線路進行了具體調整。 同時,也對線路沿線的已建隧洞和水庫應對地質災害的能力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和分析。 總體而言,不可能完全避開地質問題,可以從工程設計和運行管理兩方面進行應對。
此外,雖然“紅旗河”工程系統巨大,但能化整為零,分解成一個個在現有技術能力下可以完成的單體工程。
“紅旗河”的研究絕非“紙上談兵”,而是厚積薄發。 課題組的院士、教授和博士,長期從事相關地區或相關工程的研究,具有深厚的經驗積累和認知,同時也開展了一系列實地考察和研究。 因此,“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是現實可行的。
  三問:“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會導致次生鹽鹼化問題嗎?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不斷加強國土綠化和防沙治沙,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沙退人進”的歷史性轉變。 多年來,中國走出的保護生態與發展經濟並重、治沙與治窮協同推進的有中國特色的荒漠化防治道路告訴我們,沙漠可以治理,可以實現生態資源逐步增長,區域生態明顯改善,沙區經濟不斷發展。 “紅旗河”工程實施後可為西北地區帶來大量水源,將與現有治沙手段相結合,產生更加偉大的轉變。
目前,我國西北存在不同程度的因灌溉而產生的次生鹽鹼化問題,“紅旗河”是否會產生類似問題,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在這裡我們想強調的是,鹽鹼化是可以預防和治理的。 在未來的綠洲規劃方面,將綜合考慮灌溉和排水系統的佈局,依託大量的窪地作為排水尾閭,防止鹽鹼化的發生。 今天,我國西北地區已經在鹽鹼化的成因、預防和治理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治理方法。 比如,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田長彥經過三十五年探索、研究,提出了以生物修復技術為核心的鹽鹼地生態治理之道(吃鹽植物)。 甘肅省景泰縣提出了“井排結合、抬田造地、挖塘降水、漁農並重”的鹼水漁業發展思路等。
  四問:“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能夠保障穩定供水嗎?
此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回答:
其一,水源保障能力。 “紅旗河”的水源來自以“五江一河”(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為主的青藏高原南部的中華水系。 這些河流水量充沛、水質優良卻利用率極低。 比如,雅魯藏布江年出境水量超過1600億立方米,目前開發利用率不足1%;怒江出境水量超過700億立方米,開發利用率不足1‰;瀾滄江出境水量超過740億立方米,開發利用率僅3 %。 對於這三條外流水系,“紅旗河”總取水量不超過取水點處的21%。
其二,工程系統抵御風險、穩定供水的能力。 “紅旗河”將藉助所流經的大江大河上的一系列梯級水庫,進行藉水補水的綜合調控。 這樣,當某一點發生故障中斷時,這點以後的保障水源能夠發揮作用。 此外,在受水區也設計了大量的調蓄空間,保障穩定供水。
  五問:“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利弊如何評價?
“紅旗河”的主要生態效益包括:改善西北地區荒漠化狀態;為我國中東部地區構建強有力的生態屏障;通過河網輻射,還可以改善黃淮海平原的生態問題;為三江源地區撐起保護傘,涵養中華水塔。
“紅旗河”的主要生態影響可能表現為:其一,在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暫時性影響,比如水庫對相關區域的影響,明渠對野生動物遷徙的影響等,在這些方面,目前已有多種成熟的方案來降低影響。 同時,“紅旗河”在山區部分的線路以隧洞為主,生態影響有限。 由於施工海拔較低,不涉及青藏高原生態脆弱區。
“紅旗河”是一條人工河流,是可精準控制和適時調整的,通過科學規劃運行方案,可以最大程度發揮其效益,應對不可預知的風險。
  六問:我國需要拓荒和開發新的農業用地嗎?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我國的吃飯問題只能靠自己解決。 為此,我國實施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並不斷致力於提高糧食產量。 然而即便如此,我國的糧食自給率也只有80%多一些,食用油則80%以上依賴進口。 我國已經進口了國際上能夠流通糧食的大約50%。 此外,受土壤污染、水污染等影響,我國糧食質量不高(根據2016年的數據,全國調查耕地超標率達到19.4%)。 即便如此,我國東部地區用地矛盾依然嚴峻,發展空間受到了嚴重製約。
“紅旗河”實施以後,將在西北地區增加2億畝左右的高標準灌溉農牧良田,將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提高農產品質量,置換東部過度利用的土地,拓展發展空間。
  七問:從投資與收益的角度看是否合算?
經初步估算,“紅旗河”主體工程投資約為4萬億元,建設週期大約十年。 2017年中國GDP為82.7萬億元,“紅旗河”工程總投資約佔年GDP的4.8%。 分攤到建設期,每年4000億元,不到千分之五。 而“十二五”時期,我國水利建設完成總投資超過2萬億元,鐵路投入3.58萬億元。
“紅旗河”實施後,將在西北地區創造20萬平方公里的綠洲、2億畝灌區和牧場,形成一條幾千公里長的運河,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為上億人提供就業機會,創造巨大的市場規模,產生百年、千年的綜合效益,將遠遠超過投資本身。
  八問:如何看待調水與發電的矛盾?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我國人均水資源量不足世界人均佔有量的三分之一。
“紅旗河”經過的主要河流是我國水能資源富礦,調水不可避免地對水電能源開髮帶來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能源可以升級替代,水資源卻無法替代,發電服務於供水,供水服務於防洪,水量開發利用一定要優先於水能開發利用。 當然,所有能量都不會憑空消失,只是以別的形式或在別的地方發揮作用了。
  九問:“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對下游國家有何影響?
中華民族必須合理管控和利用中華水系,減輕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 西南地區各大水系下游水量都極其豐沛,每年都面臨著嚴峻的防洪壓力。 2000年4月9日,雅魯藏布江支流易貢藏布發生了巨型高速大滑坡,形成了蓄水量三十餘億立方米的堰塞湖。 6月8日大壩潰決,六十米高的洪峰持續六個小時,在下游形成了嚴重的災害。 特別是印度境內,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沿岸各邦均遭受特大洪水,94人死亡,25萬人無家可歸。 雖是自然災害,卻引起了印度的誤解。 “紅旗河”的修建,將在洪旱綜合調節上發揮重要作用,造福各個流域的人民。
  十問:“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是騙局嗎?
“紅旗河”西部調水將是中華民族最為重大的戰略之一,符合我國的一帶一路 、深度脫貧攻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態文明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等發展方向。 “紅旗河”與任何騙局都沒有關係,應以課題組或課題組成員署名的視頻或文章為依據,科學、理性的研究“紅旗河”的可行性和戰略意義。
“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是課題發起人在兩年多的實地考察調研和大量探索思考的基礎上,又經過課題組兩年多的研究才形成的,前後歷時五年多時間,是與藏水入疆、朔天運河、大西線等迥然不同的全新方案。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3-01/8457268.shtml


「引大濟湟」開閘 青海增百萬畝耕地2016-12-15 聯合報 
中新社報導,青海省「一號」水利工程「引大濟湟」調水總幹渠,14日正式開閘放水;該工程於1958年首次動工,至今歷時58年,攻克世界水利史上多項建設難題,青海省超半數人口將因此受益。
「引大濟湟」是從水資源相對豐富的青海省境內大通河引水,通過橫穿大阪山的調水總幹渠,引水至黃河上游最大支流湟水河流域。
該工程估算總投資141.82億元(人民幣,下同),待全面完工後,湟水流域將新增「旱改水」耕地100萬畝,提供青海省300萬人飲用水和各工業園區、特色農牧業以及生態用水。
橫穿大阪山「胸腔」的調水總幹渠系「引大濟湟」關鍵性控制工程,累計完成投資超15億元,其引水隧洞全長24.16公里,最大埋深超1千公尺,洞徑5公尺,一輛大卡車可穿梭自如。
青海雖被譽為「中華水塔」,但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人口重點集聚區青海省東部乾旱少雨。1958年初,青海省決定建設「引大濟湟」工程。
當年8月,7000多名建設者用鋼鍬、鐵錘、炸藥,開啟了引水隧洞開挖序幕,但翌年8月就因工程龐大而停工。1980年代,青海省再次開展勘測、規畫、論證等前期工作。2006年,調水總幹渠利用潛盾機啟動掘進,2008年,潛盾機多次卡機、工程停滯,2013年,新增TBM潛盾機啟動掘進。
青海省引大濟湟工程建設管理局局長王海平表示,調水總幹渠攻克了世界水利史上大深埋、高應力、長斷層、海拔高、長隧洞等多項世界難題;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張世豐表示,這一跨世紀工程,凝聚著幾代水利人的艱辛和汗水,承載著湟水河流域各族民眾的期盼。

陸重大水利工程 長江水經秦嶺入黃河2017-01-17中央社 
中國大陸正在秦嶺開挖一條近百公里長的地下輸水隧道,將從長江最大支流漢江調水到黃河最大支流渭河,這項被稱為「引漢濟渭」的水利工程每年可將15億立方公尺的漢江水調入關中,目前已在秦嶺山底完成60多公里輸水隧道。一期調水工程計劃投資人民幣191億元,主要由98.3公里的秦嶺輸水隧道、黃金峽水利樞紐、三河口水利樞紐三大部分組成。
  在秦嶺修建輸水隧洞,是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橫穿世界十大主要山脈。隧洞最大埋深離地面達到2012公尺,需要攻克超長距離通風、湧水、突發湧泥、岩爆、高溫地熱等難題。無論是工程量,還是技術難度,都是中國水利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報導指出,陜西是中國大陸水資源最短缺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大陸全國平均水準的一半,且水資源分布極度不均。陜西省決定從陜南漢江調水到渭河,啟動省內的「南水北調」工程。
西藏投資最大的水利樞紐國慶前截流,印媒緊張

2016-10-01 國慶節前一天,西藏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拉洛水利樞紐提前完成截流。這個以灌溉功能為主的工程位於西藏最大的糧食產區日喀則境內,建成後將讓當地農田灌溉保證率達到75%。由於該工程只是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夏布曲上,印度政府無權將其列入中印有關雅江水資源分配的對話機制中,引發印度媒體擔憂。
  由於近期印度與巴基斯坦邊境衝突不斷,印方已揚言要加大印度河等兩國共享河流的用水量。印度最大通訊社印度報業托拉斯認為,中國此時做出這項宣布是為了警告印度,不要以截流河水的方式報復中國的友邦巴基斯坦。
  《印度斯坦時報》注意到,全長185公里的夏布曲並不是一條跨境河流,因此它不會被納入中印關於河流問題的雙邊對話機制中。
  也有印度媒體指出,中國近年來一直保證其水利工程不會影響印度方面的河水流量,這次也沒有證據顯示,拉洛水利樞紐會造成什麼短期改變。
  回應
當前印巴局勢緊張,印度人先拿水資源擠兌巴鐵,結果咱們反手就以其人之道……(滑稽)
幹得漂亮!不許欺負巴巴羊
好好的日子不過,非得欺負我們巴鐵,打雷挨批了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印度人一定不知道這句話
“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針對中國的水壩工程對下游國家水量的影響,不同專家得出的估算差別很大。其中,也有印度學者曾經估計,由於印度境內水量對布拉馬普特拉河的貢獻很大,就算中國在上游把雅魯藏布江完全截斷或轉移到其他河流,對整條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流量影響也不會特別大。” 雅魯藏布江比較經濟的調出量是乾支流2800m以上的年均800億m3,從印佔藏南巴昔卡仍流出境外年均854億m3+藏南諸河年均流出1860億m3,合計2700億m3/a以上,且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處於喜馬拉雅迎風坡,降雨量極大,解決季節性用水問題的關鍵是平原水庫建設而非雅江下泄量。而我們稍微用一點點水,阿三就唧唧歪歪,這是慣出來的臭毛病,得治。方法就是大力宣傳雅魯藏布江~黃河調水工程,讓他們逐漸習慣和適應,並找到建設自己國家的正確道路。見《大西線調水和大西北土地開發的戰略選擇》

莫迪考慮截流印度河報復巴基斯坦“水戰”一觸即發?
據界面網2016.9.28報導,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一處印軍基地於9月18日突遭4名武裝分子襲擊,造成至少18名印度士兵死亡。印度指控鄰國巴基斯坦應對此負責,兩國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印度總理莫迪考慮通過控製印度河上游水量對下游的巴進行報復。
  巴稱印度這種挑釁行為違反了《印度河水條約》(Indus Waters Treaty,IWT),目的是“為了給巴基斯坦施壓”,同時轉移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穆斯林民眾的注意力,從而緩解內部的不安。
  印度河(Indus River)流經區域示意圖
  新德里防禦研究與分析所的研究員烏塔姆·辛哈認為,“如果印度廢除條約的話,不僅會違反印度本身的利益,而且有損印度的國際身份和形象。因為印度與其他鄰國包括孟加拉國、尼泊爾都簽訂了水資源共享的條約,廢除與巴的條約也會引發它們的憂慮。”不過,另外有一些專家稱印度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可以實施水電站計劃,因此不會立即對巴的水供應問題產生影響。
  目前,印度在克什米爾建設的水力發電站達到了30億瓦特的發電能力。印度計劃達到180億瓦特的發電量,所以不斷加大使用上游水量。
  印度河水域的控制權問題是兩國長期面對的一個爭議問題。1947年印巴分治,經過1949年的印巴戰爭,雙方在克什米爾的分界線基本上按照實際控制線而固定了下來。這樣,印度河下游的廣大流域都劃入了巴,而上游的主幹道和主要支流都在印控的克什米爾境內。兩國為水資源歸屬問題不斷爭吵,印度曾經幾次切斷上游水流,造成下游巴的農業受損。
  1960年,在世界銀行的協調下,雙方簽訂《印度河水條約》旨在減少爭議,但是印度宏大的灌溉計劃以及在印度河上游建設上千座蓄水大壩的行為一直困擾著巴。不過印度方面對外表示一直在嚴格遵守條約使用上游水量。
  回應
 靠,將起源於西藏,流經印度的水全部截斷
 中國該修建南水北調大西線就修,.......以管控和調度跨國河流流域為契機,建立共同的管控調度水資源機構,叫亞洲水資源調控局。
 三哥感覺這是想要向巴俄軍演示威,打的是小巴,實際上是橫給大毛看。似乎是在表示要擺脫對俄的軍備依賴。三哥跟大毛反目會把大毛進一步逼向中國,可算是一件好事。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6_09_28_375729.shtml
越南遭遇百年來最嚴重旱災雲南開閘放水27天解救2016.3.16中國網
  記者從國家防總獲悉,應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請求,我方啟動瀾滄江梯級水電站水量應急調度,緩解湄公河流域嚴重旱情。3月15日8時,瀾滄江景洪水電站下泄流量已加大至2190立方米每秒,標誌著應越方請求,由我方實施的瀾滄江梯級水電站水量應急調度正式啟動。
  據越媒體近日報導,受強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來最嚴重的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乾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個月出現海水入侵現象,鹽水已入侵三角洲主河道40-93公里,115萬公頃冬春作物中30%受到威脅,沿海多省份將可能經受較長時間的缺水。除越南之外,湄公河流域其他國家也遭受干旱襲擊。近期越方向我遞交照會,希望我方進一步加大景洪水電站下泄流量,以助緩解湄公河下游旱情。
  據國家防總分析,今年以來在流域來水偏少2成,入庫流量僅5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情況下,我瀾滄江梯級水電站洩流達1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累計為下游補水27億立方米,較天然來水增加94%,有效地改善了下游枯水期供水條件,調豐補枯作用明顯。為回應越方關切,國家防總、水利部商外交部決定,我方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努力克服流域來水偏枯、河道航運安全保障、電網調度、電站機組檢修等一系列困難,實施瀾滄江梯級水電站水量應急調度,進一步加大景洪水電站下泄流量,以助緩解越方旱情。3月13日,國家防總下達調度令,要求3月15日至4月10日期間按日均2000立方米每秒加大景洪水電站出庫流量。
  3月14日,水利部負責人應約會見越南駐華大使鄧明魁,向越方正式通報我方實施瀾滄江水量應急調度的安排,並希望加強中越雙方在瀾滄江-湄公河水資源方面的合作。鄧明魁大使表示,中方在自身遭受旱災影響的情況下,克服困難,付出了巨大代價向下游應急補水,助越緩解旱情,對此深表感謝,並將第一時間向國內報告有關情況,向公眾客觀介紹中方為此做出的積極努力。我外交部也及時向湄公河流域相關國家通報了此次水量應急調度安排。雲南省防指成立了瀾滄江梯級水電站水量應急調度溝通協調工作組,召開專題會議,並發出緊急通知督促指導有關地方和相關單位落實具體工作措施。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等單位也迅速制定了應急調度具體工作方案,保障了水量應急調度的順利實施。
  另據了解,瀾滄江—湄公河流經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等6國,幹流全長4880公里,流域面積81萬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4750億立方米;我國境內乾流長約2161公里,流域面積16萬平方公里,約佔瀾滄江—湄公河全流域面積的20%、多年平均徑流量的13.5%。瀾滄江流域總體屬於西部型季風氣候,其顯著特點是旱、雨兩季分明。一般5~10月為雨季,11~4月為旱季。我國瀾滄江乾流建有景洪等水電站,汛期將部分洪水蓄留在庫內,枯水季節加大放流,調豐補枯,在防洪、抗旱等方面發揮了顯著效益,也改善了下游國家防洪、供水條件。


水危機-維基百科

水危機是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用來泛指自1970年以來世界性的水資源相對人類需求的狀況,主要的危機來源是可用水的匱乏以及水體污染。不少現象均顯示出水危機的存在:
約十億人得不到可安全飲用的食水。
地下水缺乏令農作物減少。
過度使用及污染水資源危害生物多樣性。
地區關於稀少水資源的衝突有時引致戰爭。
與水有關的疾病和缺乏衛生的家用食水是世界上死亡個案的一大原因,與水有關的疾病更是兒童死亡的最大原因。在任何時間,世界上躺在醫院病床上的病人有一半是染上與水有關的疾病。根據世界銀行資料,88%疾病是因飲用不潔食水導致。
世界人口在二十世紀急增,因而導致水危機越趨嚴重。旱災令人關注安全食水供應的平衡,但主要令人類受旱災威脅的原因卻是人類本身不愼重考慮而實行的行動。
  水的政治
世界上約260個不同的河流系統,不時有因越過邊界的衝突發生。赫爾辛基規則(Helsinki Rules)幫助解決國家之間的用水權,不過有些紛爭激烈或關係到基本生存而觸發戰爭,在很多情況下用水紛爭只是增加局勢緊張的其中一個原因。
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系是其中一個沿河國家衝突的例子,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各自聲稱擁有河流使用權,但三個國家的總需求量超越河流的水量。1974年伊拉克派遣軍隊到敘利亞邊境,並威脅要破壞敘利亞幼發拉底河上的al-Thawra水壩。
1992年,匈牙利和前捷克斯洛伐克因多瑙河河水調配和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這是極少數能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的例子。
其他例子,如南北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埃及和衣索比亞在尼羅河上的爭端,都證明談判往往都是困難的解決方法。
  受水危機影響地區
加州水資源部指出,若2020年前未能尋得新水源,該區短缺的水需求量將會跟今天總耗水量相當。位於西岸沙漠洛杉磯最多能供水給100萬居民,當局預測2020年和2030年人口會增至220萬及480萬,缺水問題將在2020年前出現。
缺水問題已開始困擾許多小型農業國家,不久也會擴展至大國如中國或印度。有些地方的地下水面,如中國北部、美國和印度因過度抽水而不斷下降,其他國家如巴基斯坦、伊朗和墨西哥也有類似問題。持續下去,將使水源匱乏,穀物收成也會因此減少。在中國,過度仰賴含水層已造成穀物收成逐漸減少,穀物價格可能因此上漲。預料到了廿一世紀中期,有水源短缺問題的國家還會增加三億人口。若不能透過增加女性識字率及家庭計畫來減慢人口膨脹,屆時可能被迫採取粗暴、不人道的方法來解決世界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台長: jsoujsou
人氣(1,292) | 回應(4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事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別再與中共比排名
此分類上一篇:新零售

顯示全部46則回應

jsoujsou
中國提前警告雅魯藏布江水位達150年最高,印度躲過洪水

《南華早報》2018-9-9報導《洪水預警扭轉了中印關係?》,以下為全文:
一年時間中,中印關係發生了多大變化啊!去年,印度東北部的一場洪水被認為是中國造成的。今年,中國因幫助印度將損失降到最低而受到稱讚。
中國8月向印度發出雅魯藏布江水位上漲——達到150年來最高水位——的預警,給了印度當局足夠時間進行準備,阿薩姆邦等數十個地區的成千上萬人在最近的數次洪水中受到影響,但與去年的破壞相比,損失微乎其微。
  新德里曾指責中國違反早些時候就共用水文資料達成的協議。2006年,印度和中國曾簽署一項協定,根據該協定,中國每年5月15日至10月15日與印度共用發源於西藏的布拉馬普特拉河和薩特萊傑河(參考消息注:在中國境內稱朗欽藏布江)的水文資料。雙方在2013年和2015年的諒解備忘錄中續簽了這一協議。
  但是,當去年洪水襲擊印度東北部的時候,有報導稱中國沒有遵守協定。有人猜測,為了報復印度和中國軍人當時在洞朗地區的軍事對峙,中國沒有向印度提供這些資料。
  中國則表示,其水文系統被洪水沖毀,因此無法分享資料。
今年情況完全不同。印度總理莫迪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舉行“非正式會晤”,重啟關係,標誌著雙邊關係達到頂點。
  阿薩姆邦災害管理局的官員一致認為,中國發出的警報“起了作用”。中央水資源委員會和阿薩姆邦災害管理局的官員說,儘管印度開發了本國的高科技衛星成像系統,可以發現地面上的擾動,但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地面資料,這些資訊是不夠的。
2018-09-12 09:03:56
圖博館
英媒:中國研氣象控制系統 用衛星"搬雲"在各地降雨

  英國《鏡報》2018-11-07,中國科學家已經提出一個有點匪夷所思的氣候改變計畫:利用衛星改變雨雲。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該項目將使空中水蒸氣從該國相對潮濕的地區向更加乾旱的地區流動。據報導,中國將使用6顆衛星在空中打造一條能使雲在其中移動的大氣通道。
  該專案被命名為“天河工程”。開展該項目的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計畫2020年完成“天河一號”首批雙星發射,並開展應用示範;計畫2022年完成六星組網建設,屆時將實現三江源地區一小時衛星監測重訪能力,為構建“一帶一路”水汽傳輸的“空中走廊”提供技術支撐。
  中國“天河工程”一旦建成,該系統將通過使雲水轉向很少下雨的青藏高原,並惠及經常乾旱的北方地區。屆時,衛星攜帶的感測器將監測向乾旱地區運移的水蒸氣;與此同時,安裝在地面的設備將向空中釋放能在其周圍形成雲的銀離子。負責該項目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在中國上空發現“水汽輸送通道”。如果該系統按計劃發揮作用,每年將為中國帶來相當於其年用水量7%的降雨。
  “天河工程”並非中國首次使用氣象控制技術,這個最新項目只是中國更廣泛利用其“雲水資源”行動的一部分。2016年,北京為在2020年前每年增加600億立方米降雨的“播雲”項目撥款3000萬美元。
  回應
英媒直接說氣象武器就完了唄
這個為星主要是監測水汽的,降雨還得地面配合
2018-11-10 08:20:15
圖博館
氣象學家實名批“天河工程”不顧質疑倉促上馬:荒誕幻想項目

據科學網2018-11-21日報導,最近,“天河工程”啟動星箭研製的消息引起氣象學家們的注意。
我們陸續收到了多位氣象學家的意見——
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教授陸漢城:這是一個既沒有科學基礎也沒有技術可行性的荒誕幻想項目,居然得到立項支援,是不可思議的。人民的血汗要珍惜!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孫繼明:科學上對人工影響天氣的雲降水物理過程的認識還不完善和全面,還沒有人工干預晴空大氣形成雲和降水的理論和技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科學家有責任向公眾和決策部門進行科普,讓大家作出正確的判斷。
一位在人工影響天氣領域工作多年的資深院士:
在氣象學界集體缺席前期論證的情況下,決策部門不顧氣象學家的諸多質疑,執意迅速推動“天河工程”。重大工程上馬應徵詢各學科科學家的意見。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研究員杜鈞:為了不浪費寶貴的資源和誤導公眾,在沒有得到氣象部門的充分論證之前,希望有關部門三思而行,切不可好高騖遠!
  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先看看,“天河工程”都幹了啥。
最早的公開信息可追溯至2015年8月,清華大學、青海大學、青海省氣象局聯合開展“天河工程”人工增雨科學試驗進入作業實驗階段。佈設的五個作業點共開展地面作業15次,其中火箭作業4次,耗用火箭彈8枚;燃燒爐作業11次,耗用碘化銀1100克。
“天河工程”是我國南水北調西段工程中的的科學實驗專案。項目利用三江源區天然的水汽輸送格局,採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把一部分天然落入長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誘導到黃河流域,實現空中調水。
可見,最初的計畫是人工影響天氣技術。
2015年底,科技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共同建設了“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從經費上看,2016-2017年,青海省科技廳投入1200萬,青海大學投入3890萬配套建設經費(包括中央財政800萬,省級財政3090萬),清華大學水沙科學和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夥伴實驗室每年投入100萬。
…….
  回應
每年這點錢,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科學需要探索,探索就難免要被質疑,質疑沒有問題,但不應該去阻撓限制。反對科學問題政治化!
氣象科學問題不請教氣象專家,你還好意思說科學問題政治化?
我只想說,科學界不是沒有利益之爭的,而且爭奪還更加激烈。
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8_11_22_480594.shtml
2018-11-23 09:29:07
圖博館
李會超:天河工程真能實現“空中調水”嗎?
空間物理學博士,科普作者 2018-11-20 觀察者網

從目前公佈的新聞看,天河工程將採用重量為20-30公斤的微衛星執行觀測任務。小衛星具有成本低、部署靈活的優勢,特別適合多顆衛星組網運行,形成衛星星座。這些衛星的軌道可以相互配合,使得一顆衛星劃過感興趣的區域不久後,另一顆衛星就接著造訪同一地區,從而能減小衛星的重返週期,在保證圖像精度的情況下不斷獲得新鮮資料,從中分析天空河流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天河工程所使用的衛星只搭載了波溫濕度計、降水測量雷達、雲水探測儀這些被動探測水汽和降雨情況的儀器,不具備任何主動釋放能量干預天氣變化的可能。同時,這種微衛星要滿足自身工作對電能的需求都要精打細算,更不可能由額外且足夠的能量來干預天氣。在使用衛星探測資料探明天空河流的變化規律後,還要靠人工增雨將水汽轉換成我們實際能夠利用的水資源。
  天河工程並不謀求通過人類的能力在天空中“搬雨”,而是用人工增雨截斷已經存在的天空河流。當研究者們搞清天空河流的出現和演化規律後,就能在水汽傳輸的路徑上實施人工降雨,部分截流天空中的水汽輸運,使他們以降雨的形式轉化為可利用的水資源。據該工程的科研工作者計算,三江源地區的水汽含量約6000億噸,在水汽在其區域內轉化為降水的效率不高,大部分水汽都被輸運到了區域之外,因此具有較強的應用潛力。
  由於技術難度較大、預計投資較高,南水北調工程規劃中的西線工程仍處於論證截斷。如果天河工程的構想能夠取得成功,通過截流“天空河流”來增加西部地區黃河流域的降雨,則可極大的緩解西北地方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天河工程基於全新的設想和概念提出,難免會面臨科學、技術乃至社會問題層面的不確定性。然而,目前天河工程實際將要實施的建設內容僅僅還是用於探測的衛星和發射衛星的火箭。微衛星的一大優勢是製造和發射的成本都比較低,因此目前提出的從兩顆星到六顆星的探測計畫,相比於一般的空間專案投資並不會十分高昂。
  同時,對於三江源地區的衛星探測,即便真的不能使天河計畫“更立西山石壁,截斷巫山風雨”的構想實現,也能給有關的科學研究帶來高時空解析度的珍貴資料。因此可以說,天河計畫的衛星系統將帶來確定性的回報。
https://www.guancha.cn/lihuichao/2018_11_20_480314_2.shtml
2018-11-23 09:29:55
圖博館
可哥西裡鹽湖告急!青藏公路告急! 2018-12-05 新浪科技

  位於可哥西裡腹地的鹽湖近年來迅速擴張,預計未來1至2年內將發生溢水潰決,引發的洪水可能會直接沖毀青藏公路、青藏鐵路和蘭西拉光纜,並對保護區內其他設施造成危害。
  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冰凍圈觀測研究站副站長謝昌衛聯繫《中國科學報》,展示了這一地區的環境壓力和潛在危機。
  他呼籲有關部門儘快開展鹽湖潛在的湖水外溢途徑地質條件調查,並設計防治措施。
  2011年9月,卓乃湖發生了潰決。形成寬100多米、深6~7米、長10多公里的沖溝。與此同時,大量湖水外泄,4個湖通過河流聯通,面積持續增大。
  其中鹽湖的變化最為顯著。2016年至2018年期間,湖泊水位上漲了8.3米。其中2016年上升了1.95米,2017年上升了2.35米,2018年上升了4.0米,目前水位仍在持續上漲。
  另外,湖泊面積增加了42平方公里,湖水儲量增加了14.1億立方米(相當於格爾木河兩年的年均徑流量)。
  目前湖泊面積僅比估算的溢出面積小30多平方公里,湖泊水位僅比分水嶺最低處低4.0米左右。
  呼籲有關部門儘快行動
  根據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兼職教授王宗禮等人的研究,鹽湖面積前期緩慢擴大的主要原因是可哥西裡地區氣候暖濕化,而後期面積急劇擴大的主要原因正是卓乃湖潰堤。
  冰川和凍土融水也可能是引起鹽湖面積擴張的原因之一。
  協力廠商專家參與討論
  《中國科學報》進一步採訪了姚曉軍,他的團隊從2011年開始對卓乃湖等可哥西裡地區湖泊進行研究,並曾首次對鹽湖變化、湖水外溢條件及其可能性進行分析。
  “我不贊成使用‘潰決’一詞,建議使用‘湖水外溢’一詞可能更為恰當。因為根據鹽湖周邊的地形情況,即使鹽湖的水出來,也首先是湖水外溢,而潰決則意味著壩體在短時間內垮塌或潰壩,而鹽湖並不存在天然壩體。”姚曉軍說。
  當被問及如果鹽湖發生湖水外溢,是否會向青藏鐵路、公路方向流動,並且危及這些工程設施時,姚曉軍做出了肯定回答:“鹽湖的水一旦出來,將會進入清水河水系,而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橫跨清水河。”
  回應
多年說新疆乾旱無雨,黃河流域少雨乾旱,上游可計畫放水潤農啊。
滄海桑田,是人類無法抗拒的,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2018-12-18 11:11:35
圖博館
中國企業參建海外水電站約320座 占世界水電市場份額超70%

據中國電力新聞網2019-01-22報導,近年來,中國水電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碩果累累,相繼建成了巴基斯坦NJ水電站、緬甸瑞麗江一級水電站、柬埔寨華能桑河二級水電站等等,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最高標準打造出一個個所在國的‘三峽工程’。
中國水電企業業務已經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投資水電超過2000億元,。截至2018年底,我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約3.5億千瓦、年發電量約1.2萬億千瓦時。除了量變,更重要的還有質變。“112項世界之最,934項發明專利,135項工程品質標準,三峽工程在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推動引領著我國由水利水電大國變成水利水電強國。”回顧2018年,三峽工程在防洪、航運、水資源利用、生態保護等方面綜合效益顯著,全年累計發電首次超過1000億千瓦時,創造了新的發電紀錄。
去年10月份,亞洲第一長壩、柬埔寨最大水電工程———華能桑河二級水電站全部投產發電,年發電量占到全國發電量五分之一,並創造了在柬已建大型水電站最低上網電價,進一步推動了當地工業、農業等產業的發展及人民生活用電的改善。截至目前,瀾滄江水電公司境外水電裝機已達到了100萬千瓦。已經參與到湄公河流域上丁(160萬千瓦)和松博(240萬千瓦)水電站兩個專案中,初步計畫送電越南。同時,已委託完成湄公河老撾-緬甸界河段水電規劃報告,提出規劃相臘、孔康、孟喜三級水電站,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近年來,中國水電建設者正在一步步佔領世界水電市場。以中國能建集團為例,他們先後建成了以巴基斯坦NJ水電站、緬甸耶涯水電站、埃塞特克澤水電站為代表的一批大型海外水電工程,備受海外市場認可。
  回應
另外30%裡面就有導致老撾數百人死亡的韓國大項目
我關心的是那剩下的30%啥時候讓中國企業拿到手。
兄弟,還讓不讓人活了,其實,美帝最怕的就是中國的高科技一旦佔領了世界市場優勢,其他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都得排隊破產。
也給別人留口飯吧。吃獨食招人恨。
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侵華日軍、“聯合國軍”、“五眼聯盟”,誰曾想著給我們留條活路
目前願意爭這個市場的國家很少,這種工程很苦。不能簡單地高興的。
誰教你不苦就可以賺到錢的?
2019-01-24 09:37:59
圖博館
巴西媒體:水壩潰決兩天前 淡水河谷已知問題 2019-02-07 中央社

巴西聯警在淡水河谷礦業公司與布魯瑪基紐礦場水壩安全認證的兩家公司員工交換的電子郵件中發現,淡水河谷在水壩潰決兩天前,已經發現監測水壩結構的感應器資料有問題。
巴西環球電視台(TV Globo)今天報導,聯邦警察調查指出,巴西礦業巨擘淡水河谷(Vale)與水壩安全認證公司的員工從元月23日下午2時38分開始交換電郵,至隔日下午3時5分結束。布魯瑪基紐(Brumadinho)礦場水壩在25日中午潰決。
雖然如此,在負責水壩穩定性報告的TUV SUD公司任職的工程師難波(Makoto Namba)的證詞中,並沒有關於這些電郵的內容。
根據環球電視台報導,難波說,他只在水壩潰決後才知道感應器提供的資料發生變化。
布魯瑪基紐礦場水壩潰決造成逾百人死亡。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民防廳今天公布最新統計資料指出,迄今已尋獲150具屍體,仍有182人失蹤待援。
2019-02-08 09:10:00
圖博館
印度報復喀什米爾恐襲:揚言建水壩限制對巴鐵供水

  印度交通部長尼廷∙加德卡裡2019-02-21表示,“莫迪總理領導下的我國政府決定限制向巴基斯坦供水。相反,我們將從我們的東部河流引水,以便向我們在查漠-喀什米爾以及旁遮普邦的同胞供水。”其中一座水壩——在拉維河上的Shahpurkandi地區的建設已開始。
  印巴關係危機在2月14日之後急劇惡化,當時一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在印北查漠-喀什米爾邦的准軍事化員警部隊車隊旁自爆。伊斯蘭主義組織“默罕默德軍”宣稱對此次襲擊事件負責,本次恐襲造成45人死亡。
  襲擊後印指責巴支持恐怖主義團夥,從伊斯蘭馬巴德召回其大使進行磋商,同時還將來自巴商品的關稅提高至200%,實際上以此禁止了這些商品的進口。巴方堅決反對在未經任何調查的情況下將伊斯蘭馬巴德與恐襲聯繫起來,並建議與印度共同對事件進行調查。
  回應
印度兩條河都發源於中國,你敢截我就敢改道,搞岩土工程,誰堪與我。

印度又揚言要切巴基斯坦水源,這項中國援巴工程早料到了

2019-02-14喀什米爾恐襲事件,印巴之間緊張的弦再次繃緊。2月21日,印度表示要建水壩,阻止印度河上游東邊3條河流的水流向巴。一些專家分析稱,這是恐襲事件發生以來,印度發出的最大威脅。
不過,雙方在河流水源上的爭論從印巴分治開始就已經存在了,印度用水作為“外交武器”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援巴建造的N-J水電站似乎有望成為巴基斯坦抵禦印度水源威脅的重要“武器”。因為根據《印度河水條約》,如果巴方在屬於該國的河流下游建設水電站,印度在上游的水電專案就不能影響巴方取水。該專案全部4台機組去年已實現投產。
2019-02-23 10:05:31
阿楨
印媒:水資源比中國多近4倍 但印度應向中國學用水

  印度金融商業網站2019-05-28印度應向中國學習用水 印度曾頻頻報導稱中國為了水資源恐會用幹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要理解這種狀況,不妨看看圖表(如圖)。儘管中國幅員遼闊,但水資源缺乏。印度的水資源要比中國多近4倍。事實上,印度是世界上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正因缺水,中國被迫做出印度懶得做的一些事。中國可能曾覬覦跨界河流。但2010年中國成功降低太陽能板的成本,圍繞水資源與印度的危機似乎已緩解。
  過去20年來,中國展開種種改革,確保了在農業不降低生產率的前提下使用更少的水。這是印度應學習的經驗。印度水資源豐富,從沒有教農民如何節制用水。且在印度,河流湖泊被污染後,管理者和企業都不會受到懲罰。
  印度總是說土地分散影響農業。可看看中國,土地分散比印度更嚴重。但看看農業生產率,雖然中國的水資源比印度少得多,但從農業產值來看,中國打敗了印度。中國的農業產值至少比印度大6倍。中國在這方面創造了奇跡。
  首先,中國教育農民如何少用水多種植。這意味著要安裝相關系統,測量用水量,然後對過度抽水加以處罰。其次,中國擬定了一份高耗水(工業)生產清單,然後制定措施減少此類產品的國內生產。第三,中國對用過的水進行回收利用,如今是世界上在這個領域做得最有成效的國家之一。此外,中國還制定了防止“因水而戰”的政策。如此一來,印度就不用擔心與中國因為水發生紛爭了。而印度國內的水戰卻是個大問題。印度在這方面反應太慢。最後,中國會嚴懲污染水的企業,甚至對過度用水也不放過。中國有許多值得印度學習的地方。而在用水經驗上,印度尤其需要向中國取經。(作者RN•巴斯卡爾,喬恒譯)
2019-05-30 08:33:32
阿楨
氣候變遷!大陸西北正變濕變暖 戈壁也泛綠意 2019-09-18 聯合報

千百年來,中國西北給人的印象都是冬季酷寒、全年乾旱少雨。但大陸長期的研究卻發現,受氣候變遷影響,一個日益明顯的趨勢是,大西北正在變暖、變濕,曾經寸草不生的戈壁,如今也開始泛出綠意。
據新華社報導,早在1980年代,中國科學院院士施雅風就注意到,中國西北降水增多的變化。他後來並提出,西北氣候可能正在向「暖濕」轉型的推斷。
大陸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丁一匯說,「30多年來的情況證實了這一推斷。降水增多主要由於氣候變暖,趨勢預計持續到21世紀中葉。」
根據陝甘寧青等省區氣象部門的資料顯示,1961年以來,中國西北地區呈升溫趨勢,大部份地區降水也增多。2000年之後,「暖濕化」更為顯著。
以甘肅為例,1961年至2015年,平均每十年升溫攝氏0.29度,降水則是東西有異,河西走廊每十年降水增加4毫米至12毫米。2018年甘肅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7度,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多27.7%。
丁一匯表示,「自然變暖的正周期與人類活動導致全球變暖的正趨勢疊加,導致這一情況。這是趨勢,而非周期震盪。」
甘肅省氣象局副局長張強指出,西北地方對全球變暖的回應更敏感,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也更顯著。如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祁連山,1973年至2016年平均每十年升溫0.45度,明顯高於全國和全球平均水準。
新華社稱,專家認為,這將是西北發展和生態改善的大好機會。蘭州區域氣候中心的資料顯示,2018年甘肅省植被覆蓋度為近18年來最高,戈壁荒漠面積減少,生態環境顯著恢復。
在海拔超過1,500公尺的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鎮建立農業合作社的何甲奇說,經濟作物適種區正在向北、向高海拔地區移動。「現在高海拔地區也能種菜,錯季上市菜價高。」
但專家也警告,氣候變化是「雙刃劍」。目前中國西北地方出現「旱澇並存並增」的新情況,極端天氣增多、加大了防災、減災壓力。
中科院副研究員李宗省說,氣候變化為西北帶來新機遇,但西北乾旱的本底環境不會改變,應協調好可持續發展與水資源短缺的關係以應對新挑戰。
2019-09-19 08:12:27
阿楨
中科院之聲:我國西北變“暖濕”了沒?

2019-09-30,“中科院之聲”就此前熱傳的“中國西北變暖變濕”發表了文章,指出天氣是短期的,而氣候是長期的,某一兩次的天氣過程並不意味著長期趨勢的扭轉,需要多考察幾年。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西北區域溫度的增幅遠超全球平均,由此帶來的潛在蒸發量增加巨大,遠超降水增幅,會導致這些區域乾旱化更為嚴重。而植被能夠恢復,部分是因為雪線衰退導致融水增加,還有部分是因為國家的治理工程改善了生態,這些應該繼續堅持,但對西北的幹濕狀況不可盲目樂觀:儘管近20年這個地區降水增加趨勢明顯,但其增加絕對值並不大,並不能說明這個地區的水資源承載能力發生質的變化。這個認識後來基本就成了業內共識。
  回應
林木把水分從底下蒸騰到大氣了,怎麼保?
照你的邏輯,亞馬孫森林應該早就成沙漠了啊!那麼多參天大樹,豈不是把水早就蒸發光了嗎???哈哈!

百萬年前,是什麼力量讓亞馬遜河流向逆轉 2019-09-30 科技日報

  今年夏天,巴西亞馬孫地區持續的大火,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亞馬遜河河底的鋯石年齡在13億到21億年,但安第斯山脈只有幾百萬歲,這表明亞馬遜河流域的礦物質不可能來自年輕的安第斯山脈。亞馬孫上游雖然緊靠安第斯山脈,但河底的岩石顆粒與安第斯山脈的岩石並不一致,反而與河流中下游的岩石屬同一種類。
  美國科普作家希德•帕金斯在《亞馬遜河為何會倒流?》一文中說,數百萬年前,自東向西流淌的河流在今天的巴西北部轉而流向大西洋,才誕生了偉大的亞馬遜河。
  巴西聖保羅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維克多•撒希克認為,該山脈的中間部分形成於6500萬年前,而山脈北部則在稍後的幾百萬年中逐漸形成。滿載安第斯山脈的泥沙橫穿美洲大陸流向大西洋的亞馬遜河成型於1000萬年前。在那之前,在如今的亞馬孫盆地,雨水向西流入安第斯山脈東部邊緣的眾多湖泊,然後向北流入加勒比海。
2019-10-01 08:09:31
日本藤素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1 15:26:09
阿楨
中國成“植樹狂魔”,40年種660多億棵樹,“地球之肺”或易主? 2020-04-20 新浪科技

  不久前,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破天荒讚揚起中國,認為自進入21世紀後中國已造出1/4個亞馬遜雨林,正在引領全球的綠化。事實上,這只是中國植樹造林成就的“冰山一角”。
  中國是全世界沙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近1/3的國土被黃沙掩埋。本世紀初,漫天風沙更是幾度肆虐平津等華北多地。為了對抗沙漠擴張,中國人啟動了世界級“三北防護林”工程,短短40年間就種下了驚人的660多億棵樹,被國外網友驚歎為:植樹狂魔。
  沒想到的是,中國人的“無心插柳”,竟一夜間完成了“人進沙退”驚世壯舉。剛進入2000年時,中國大陸沙漠每年還擴大10400平方公里,相當於吞掉寶島臺灣1/3的面積。然而到2017年時,大陸沙漠面積反而每年會減少2400多平方公里。這其中最傑出的代表無疑就是中國第八大沙漠—庫布其沙漠。
  庫布其沙漠原有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但隨著中國大規模推進植樹造林,如今庫布其沙漠被“欺負”的僅剩下不足200畝。庫布其治沙模式大獲成功,甚至引發了全球關注。2015年,庫布其生態創造模式被巴黎氣候大會標舉為中國樣本。
  如今,中國森林覆蓋率已達22%左右,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明顯改善,連頻頻“光顧”北方的沙塵暴也明顯減少。中國治理沙漠的成功經驗,更是沿著“一帶一路”造福各方。
  然而,受到NASA點贊的中國造林運動,也招致了不少非議,其中調門最響的就數英國《自然》雜誌。針對中國在西北大規模植樹造林,《自然》質疑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環境下,這些工作“可能會加劇水資源短缺”。給出理由無非是,許多樹木並非原產於西北,如果強行把它們種植在雨量稀少的西北地方,肯定會消耗很多水。
2020-04-21 07:58:51
阿楨
事實上,《自然》關於植樹造林可能不利於環境保護的觀點,對中國顯然是找錯了對象。經過多年治沙摸索,中國早已積累了豐富的植樹經驗。自然不會低級到把南方的高大喬木,種到西北荒漠裡去,否則也不會全球獨一份實現“人進沙退”。
  以我國黃土高原為例,隨著1999年“退耕還林”的推進,黃土高原因地制宜種上了數百萬棵樹,以修復被破壞的生態和不斷的荒漠化。結果成效很快就顯現出來,黃土高原的沙漠化趨勢得到了控制:毛烏素沙漠80%面積得到治理,甚至榆林也由“沙漠之都”變為了“大漠綠洲”。壓根兒沒出現植樹造林還讓水枯竭的現象。
  如今中國森林覆蓋率已經超過22%,不出意外,植樹造林大業還會繼續進行下去。未來我們會造出整個亞馬遜雨林出來,屆時“地球之肺”或許真要易主了,你覺得可能嗎?

假如把沙漠全部改造成森林,地球會發生何種變化?專家:恐龍時代 2020-04-17 新浪科技

  生態就像是一個天平一樣,是需要保持平衡的,植物的增加也必然會使得動物增加。
  綠洲的環境與恐龍時代的環境十分的相像,無論是茂密植物的森林,亦或是大氣層的環境,都極大的還原了恐龍時代。所以,科學家才會說綠洲的出現也許會重現恐龍時代。
2020-04-21 07:59:14
阿楨
中國在湄公河興修水利 動了誰的乳酪? 2020-05-04 余鵬鯤

…….
湄公河的水能資源豐富,自1950年開始便有眾多國家及國際機構計畫開發下湄公河水資源的水電、導航、灌溉、防洪功能。但是從1950年開始到1994年幾十年間,眾多發達國家及專業國際機構進行實地勘察及論證後,最終都沒有實施的湄公河幹流大壩專案。一方面是因為當時中南半島的局勢不允許進行這樣的水利開發,另一方面也是西方的低效率和貪婪使得沿途國家不支持西方公司主導的大型水利工程。
  但是中國率先在瀾滄江上修建了漫灣水電站(1996年),而且逐步地達到了今天15級水電站的預定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發生災難性的工程事故和生態後果,使得西方打“生態牌”威脅發展中國家的理論不是這麼可信了。
  現在老撾還打算在中國的技術支援下,用十幾年的時間在湄公河幹線上修建9座水電站,並完成70餘個支線水電站的修建。這更是為西方環保“小將”們所不能接受的。
  對於中國而言,開發湄公河並不全是為了發電,灌溉也是重要目的之一,但最重要的目的是促進和保證通航。早在2000年中老緬泰四國交通部長就正式簽署了《瀾滄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協定》。根據協定各方的合法船舶可在中國思茅和老撾瑯勃拉邦港之間自由航行。
  商船能在湄公河上自由航行對中國而言意義重大,湄公河是雲南省最重要的出海水路,通過湄公河與陸路的配合,還可能直接與印度洋的貿易通道相溝通,這是第一島鏈和麻六甲海峽所控制不了的。
  拋開這些戰略意義不說,發展湄公河的水運有利於促進出口,有利於延緩低端產業向東南亞進行轉移的速度,有利於雲南和貴州的經濟發展。這些也不是唱衰中國的西方媒體願意見到的。
2020-05-07 07:46:22
阿楨
湄公河沿岸經濟的往來,還會帶動周邊國家的發展。東南亞國家平均受教育水準在發展中國家相對較高,是最有希望借鑒中國道路、中國方案的地區。如果說越南的發展西方還可以用普選勉強解釋過去,那麼隨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發展就很難解釋了,這將促使其他發展中國家認真考慮中國道路。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西方媒體經常抹黑中國在東南亞的行動,挑撥東南亞國家和中國的關係。這種行為是註定要失敗的,這是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和東南亞多邊機制的有效性決定的。這種能力在過去的萌芽階段,就能完美處理“10•5湄公河慘案”這樣撲朔迷離、紛繁複雜的突發事件。十年過去了,這種能力只會更加強大。
  但是《紐約時報》中文網的這種抹黑還是給了我們一些啟示,首先就是要警惕極端生態主義。當極端生態主義以瑞典環保少女桑伯格這樣的形象出現時,人們普遍能認清其荒謬性。但當其以一種溫情脈脈的面孔參與到有環境風險的工程決策中時,迷惑力還是很強的,《紐約時報》在東南亞人民面前扮演的就是這樣一種角色。
  《紐約時報》的這種表演,以及最近發生的中泰網友之間的“罵戰”,說明在湄公河沿岸政府合作異常火熱的大背景下,民間交流還是非常貧乏。國之交在民相親,只有民間交往也跟上去,才能讓東南亞民眾都知道是誰一直在做大發展的蛋糕,又是誰一心要動地區和諧的乳酪。
https://www.guancha.cn/yupengkun/2020_05_04_549183_3.shtml
2020-05-07 07:46:48
阿楨
密歇根州兩大壩決堤,上萬人在洪水中撤離

美聯社2020-05-19報導,17日開始,密西根州中部就開始下大雨,水位上漲後,位於米德蘭縣的伊登維爾大壩,以及下游的桑福德大壩發生潰壩事故。隨後,聯邦氣象局發佈了位於兩座大壩下游的提塔巴瓦西河沿岸的洪水預警。早在2018年,州政府就判定其中一座大壩品質不佳,而運營公司也被吊銷了執照。目前,這兩座大壩都在出售之中。2018年,密歇根州有19座狀況不佳的高危大壩。
  回應
自由的洪水
民主的大壩
美國的豆腐渣水壩
你看,人家的壩用了100年,修都沒修過,現在才出現問題,美帝良心!哈哈哈哈,公知大V噴子在哪兒!
2020-05-21 08:35:49
阿楨
柬埔寨洞裡薩湖無魚可捕 可能與大陸11座水庫有關 2020/07/22

路透社報導,東南亞最大湖泊洞裡薩湖(Tonlé Sap),以往在夏季會遇到定期的擴充,但是卻連續第二年推遲,嚴重影響了當地漁業,也威脅了超過一百萬人的糧食供應。
泛濫延遲,歸因在2019年降雨減少,以及湄公河上游太多的水壩,其中2座在寮國,11座在中國大陸。就寮中的立場來看,這些水壩帶來了重要的經濟利益,調節了水流量,有助於防止嚴重的洪水和乾旱。但是,對下游的國家來說就造成悲劇了,湄公河水量減少,不止影響漁業,也影響農業和飲用手。
  回應
去估狗地圖,這也能黑中國?
現在最夯神經病「甩鍋中國」!
大陸現在水很多,你要多少都會放給你!

7月颱風不見影 天氣風險公司一張圖看今夏為什麼特別不一樣 2020-07-22

「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說,夏天本來就是太平洋高壓的主場,但今年6至7月的太平洋高壓已經是異常的強勢。以往太平洋高壓平均的勢力範圍大概在中緯度的洋面,低緯度讓出空間讓颱風可以發展,西南季風進入南海,梅雨鋒面則依照時節南北擺盪。但今年高壓的勢力範圍已經完全壟罩到台灣、華南甚至南海一帶,西南季風難以吹送到中南半島附近。
為什麼今年的高壓如此異常?目前初步有幾種看法,包括印度洋海溫偏高,尤其是西印度洋一帶的上升對流雲系很旺盛,讓東印度洋、靠近中南半島和菲律賓一帶出現下沉氣流,增強高壓勢力。有研究指出,聖嬰年的隔年,菲律賓至南海一帶的高壓勢力都會比較強,讓高壓容易往低緯度伸展。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720335
2020-07-23 08:03:39
阿楨
超購247倍,農夫山泉成“大自然的印鈔機”

2020-08-25,農夫山泉獲得1443億港元認購,超購247倍,創始人鐘睒睒或也借著此次IPO,躋身全國十大富豪行列。本次發行完成後,農夫山泉總股本將擴大至111.88億股,總市值約為2182億。
  農夫山泉近年來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 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174.91億元、204.75億元、240.2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7.2%,高於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5.8%以及全球軟飲料行業3.1%的增速。
  盈利能力也相當亮相,農夫山泉三年分別實現淨利潤33.9億元、36.1億元以及49.5億元,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1.0%。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增速在5.5%左右,全球軟飲料行業增速約為3%。
  2019年,農夫山泉綜合毛利率高達55.4%,占比最大的飲用水產品毛利率高達60.2%,諸如茶飲料、功能飲料和果汁飲料的毛利率也在30%-60%之間。農夫山泉每賣一瓶兩塊錢的水,就能賺取1.2元。因此有網友借用其廣告語戲稱農夫山泉是“大自然的印鈔機”。
  農夫山泉的分紅也格外闊綽。,農夫山泉共給原有股東派息103億元,僅2019年就完成派息96億元,比此次上市募資金額還要多。
  根據招股書,農夫山泉此次募資主要將用於購買冰箱、暖櫃及智慧終端機零售設備等、用於在吉林長白山生產基地新建廠房並增加產線所需的資本開支、用於加強業務運營基礎能力建設、用於計畫於無菌技術、發酵技術及感官優化等領域提升基礎研究、應用型研究、產品創新等、用於計畫強化對各級員工的培訓和賦能等等。
2020-08-28 08:21:40
阿楨
為什麼塔拉灘的地表以前很缺水,建了太陽能電站就不缺水了? 2020-10-03

其實很簡單:因為扶貧建了太陽能電站後地表有了水了。
這地方以前是荒漠。因為:1.缺水。也就是天上基本不下雨。2.巨曬。啥生命都能迅速曬乾曬死。
1.架起來的太陽能板提供了遮蔭。2.太陽能板需要清洗維護,洗太陽能板的水流到地面後滲入地表,地表有了水,撒上草籽後,草就長出來了。
  回應
近些年來,中國西北內陸的降水量普遍明顯增加,這是全球氣溫變暖的同步進行的一個現象。歷史上的王朝盛世跟較高的平均氣溫有高度的正相關。可以預料,中華盛世再臨,是有生之年看得見的。
機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西北假如沒有人綠化,不照樣還是荒漠?有了綠植也就固定了沙土,涵養了水分,久而久之變成了草原,再持之以恆幾個百年過去說不定就是森林。

世界糧食計畫署駐華代表:中國樹立扶貧領域光輝典範2020-10-03

2020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近日,世界糧食計畫署駐華代表屈四喜高度評價中國在扶貧領域的成就:中國的耕地面積和草原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一,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四分之一。中國整個耕地面積只占全球的9%,但是人口占到20%,中國很好地利用了9%的耕地,解決了全球20%人的吃飯問題。
2020-10-04 09:24:34
阿楨
給宇航員的好消息:月亮上的水比想像中多 2020/10/28 中國科學報

  本周發表于《自然—天文學》的兩項研究給出了證據:月球極地真的存在陰暗的大坑,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
  2008年,人類在月球探索到水的痕跡。大多數水會蒸發,但還有些水會通過稀疏的大氣層直達月球上的那些陰暗角落。
  此前,洪尼伯等人使用NASA紅外天文學的平流層望遠鏡,發現,月球表面的窄帶上,每公斤月球土壤可能含有100-400毫克水。這不僅能讓NASA決定將宇航員送往何處,還可以減輕有效載荷,攜帶更多科學設備到太空中。

中國已有耕地紅線政策保證糧食安全,為什要建紅旗河?2020/10/28

新疆氣候很適合種植高質作物,白天熱光很足,夜晚氣溫低,糖分很足。而新疆乾旱少雨,是靠高山冰雪融化水。
橫斷山脈在豐水期是大量降水的,東南亞也是雨水期,通常都形成洪災,中國利用通過紅旗河運水是合適的,對東南亞也是有利的。
紅旗河運水不只是新疆的,甘肅,青海,等地也可以抽調部分水用於滴灌種植,實質上有利於西北部發展,只是因為成本這方面需要考慮。
  回應
 勞民傷財的想法,硬要搞就是國運的轉折。
 當初南水北調時也是這麼說的,結果現在呢。
 有紅旗河的施工量,你從渤海搞海水淡化往上抽不好麼....
 紅旗河是永久型工程,建好後也不消耗能源,哪一樣不比海水淡化強?紅旗河工程量是巨大,但和鄭國渠/都江堰一樣,建好後沃土萬里,況且開工後,會帶來多少的就業機會、材料設備需求?

水熱聯供:「零能耗」海水淡化新方向 2020/10/28 中國科學報

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提出「水熱聯供」利用北方東部沿海地區火電與核電餘熱為動力,將海水製取為100℃~120℃的熱淡水。通過單管長途輸送,不僅能用於建築供暖,還能在終端分離出常溫淡水,滿足城市淡水的需求,實現了零能耗海水淡化。從連雲港到大連沿海地區的1億千瓦火電和核電,可滿足這一地區40億平方米建築冬季供熱需求,占我國北方供熱建築總量的四分之一;在供暖期產生的35億噸淡水,還能滿足20%的淡水供應需求。
2020-10-31 10:22:25
阿楨
NASA去年那張說中國讓地球變得更綠的照片 又有後續了

2020年10月29日,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的學術文章《從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估算出中國陸地碳匯量巨大》引發媒體關注。
  2010-2016年,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尤其是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新種植森林)年均吸收約11.1億噸碳,吸收了同時期人為碳排放的45%。

  簡言之,至少近六年來,中國人為排放二氧化碳總量的近一半,都被我們所種植、培育的森林吸收掉了。據文章指出,其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中國重要林區,尤其是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新種植森林。
  作為一直以來被公認 “全球碳排放量最大國家”,一旦所排放二氧化碳的近一半能夠被日益茂盛的森林所直接吸收,那麼這麼多年來圍繞碳排放等氣候議題而形成的話語場無疑將發生深遠變化
,對國際社會長期以來借中國碳排放量說事兒的一次有力回擊。
  而有了這些資料的支撐,無論是在曾被發達國家佔據主場的氣候談判中,還是對未來中國承諾的踐行中,中國的底氣和信心都會更足——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中國領導人作出鄭重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回應
全世界只有中國做到了讓沙漠面積逐年減少,為此我感到自豪!
法國人說:中國推廣的環境綠化不符合科學,對環境保護有害。公知們也可勁的吹捧轉發,看到這篇文章,公知們又要忙了。
2020-10-31 10:24:29
阿楨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澆築到頂

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裝機總容量1600萬千瓦,單機容量100萬千瓦世界第一)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2020-11-26澆築到頂,為2021年7月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最大壩高289米,壩頂弧長709米;壩身佈置有6個導流底孔、7個泄洪深孔和6個泄洪表孔,大壩主體混凝土澆築總方量達800萬立方米,共分為31個壩段。2017年4月大壩開始澆築以來,沒有產生過一條溫度裂縫。

抗百年大旱 全台擬建3新水庫 2020/11/29 中國時報

明年嘉南一期稻作休耕,台灣缺水危機不斷升高,讓水庫興建必要性再次浮上檯面。經濟部已進行或規畫,預計在北中南各興建一座新水庫,分別是新北雙溪、苗栗天花湖與台南南化二(第二水庫)。另在短期內,將先進行全台7座水庫「壩體加高」計畫,兩者完成後,將可抵抗百年大旱。
  回應
 說不缺水不缺電的菜渣症腐,現在一直要蓋火力發電還要蓋水庫,倡導非核家園廢掉核電卻偷偷啟用.高雄很缺水,美濃水庫才是最佳選擇,為什麼不建?
 DPP當年領頭反對美濃水庫,環團都不反對3新水庫了?
 環團是的側翼組織,DPP都完全執政了還能指望他們放個屁嗎?
 喔,DPP建水庫,是為百年大計。共產黨建水庫,是禍國殃民。
 白癡的官員,現有水庫不解決清淤,不做水土保持,光一直挖做新水庫,破壞環境又耗費民脂民膏。817誰選這政府真是愚蠢到了極點.
2020-11-30 09:46:25
阿楨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輸電

2020-11-27,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向電網輸出第一度電。這對中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華龍一號是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其創新性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雙層安全殼等技術,可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要求。華龍一號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實現國產,國產化率達85%以上。每年預計發電近100億度,相當於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出口一台機組,相當於出口30萬輛小汽車價值,可創造約15萬就業崗位,全壽期可以創造約1000億元人民幣產值。

嫦娥5號2020-11-24成功發射:開啟大國未來新能源爭奪戰

月球上蘊藏豐富的氦三,用氦三的反應爐沒有中子不會產生輻射,也就不會危害環境。月球蘊藏至少一百萬公噸的氦三,足以供至少一萬年發電所需。美國國安事務教授福瑞希指出,就算真的有辦法把氦三運回地球,打造出能使用氦三的熱核反應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月球挖礦是政客為太空計畫爭取經費而自圓其說的藉口,這招美國以前就用過,現在被中國拿來用。英國RAL太空實驗室主任說,中國具備相關技術,也有財力延攬相關人力物力,更有戰略動機這麼做。歐洲太空總署ESA專家︰月球採礦成本太高,就商業角度而言不切實際。
  相關新聞
中國探月採氦三礦?專家嗤之以鼻
川普政府計劃聯合他國制定規範月球採礦的太空法律框架,俄指美違反了冷戰時期簽訂的外太空條約,俄宣布與中合建月球基地跟美NASA打對台
2020-11-30 09:49:37
阿楨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超三百九十四億立方米

  2020-12-12,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6周年,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348億立方米,6900萬人受益;東線向山東調水46億,人口5800萬。目前,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
  東中線累計實施生態補水超52億立方米,推動了沿線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華北地區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區止跌回升;沿線河湖生態得到有效恢復。2020年9月末,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平均22.49米,與2015年同比回升3.68米。東線工程增加了沿線河湖水網的水體流動。
  回應
東線調水成本比海水淡化貴好幾倍,中線時間一長必然影響秦嶺生態.
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東線末端每噸兩塊多錢,海水淡化5塊,中線緩解漢江汛期對長江地區的威脅。
  相關新聞
水利部:南水北調西綫工程啟動新一輪綜合查勘 2020-04-20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_百度百科

南水北調西線位于中國青藏高原東南部的川、青、甘、甯、蒙、陝、晉等長江上游支流雅礱江、大渡河,壩址處海拔高程2900-4000米。採用引水隧洞穿過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調水入黃河,長距離隧洞輸水採用自流方案。三條河調水170億立方米,能緩解黃河上中游地區2050年左右的缺水。工程分三期實施,工程規劃於2001年通過審查。
2018-08-20 黃河水利委員會西線規劃方案比選論證中標公告(預算4892萬)
2019-11-18 李克強主持南水北調後續工程會議表示,開展西線規劃方案比選論證等前期工作。
2020-04-16 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綜合查勘出征儀式。

“禹龍”號潛水器亮相,可搭載工程師近距離“問診”大壩 2020-12-13 科技日報

我國現有水庫9.8萬多座,大型水庫近800座,壩高100米以上超過200座,高壩大庫安全運行極為重要。
  回應
咱們連萬米深潛都有了,禹龍號算不上什麼吧
不算重大科技成就,但也是一個很有實用價值的科研成果,也是值得祝賀的。
2020-12-15 07:09:41
阿楨
多數國家電費和輸電費是分開的,中國卻是統一計算 2021-06-29

【本文來自《發改委:我國居民電價偏低,下一步將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評論區】
電價高低是相對于居民收入而言的。世界發達國家1000度的電能的費用占月工資的6.9%:韓國3.19%,美國2.67%,挪威2.29%,法國4.1%,瑞士4.36%,波蘭12.35%,芬蘭4.24%,英國5.77%,葡萄牙13.44%,日本8.19%,盧森堡5.46%,愛爾蘭6.63%,荷蘭6.94%,奧地利7.14%,義大利11.13%,丹麥10.68%。中國是20.68%,是發達國家的2.52倍。
首先,你不考慮峰穀以電價較貴的廣州市為例,用電260度內為0.58/度,261-400度為0.63/度,每月401度以上的電價0.88元/度,1000度電的價格為777元,而全國月工資約為7500元,折合10%。
其次,多數國家電費和輸電費是分開的,而中國的電價是包含輸電費用的。
最後,發電的主要成本(燃料、設備折舊)各國其實都差不多,收入低的國家電費比例自然也就高了。
  回應
嗯,你收入只有1000塊,所以糧食只能賣一毛一斤,五星酒店只能100元一晚,LV的包包只能200塊一個,不然就是這個世界的錯!
同樣道理,為什麼有人要拿中國通信資費占收入的比例去和發達國家對比來說事呢?
  相關新聞
白鶴灘水電站2021/06/28投產發電,共安裝16台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輪最大的發電機組,僅次於三峽工程,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968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160萬噸、二氧化硫17萬噸。將與三峽工程、葛洲壩工程,以及金沙江烏東德、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一起,構成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
  回應
不要臉的中國在雲南把上游的水攔截造成下游東南亞四國的河水乾涸生物滅絕,人民也難以維生。骯髒 齷齪的中國人
愚蠢无脑蛙,这条河跟东南亚四国没一点关系,完全流经大陆境内。
不要臉的1450,整天在網上造謠。造謠的1450死全家!
台灣的燃煤發電的總裝置容量不到1500萬千瓦。
台灣可以用愛發電,2300萬人能產生可觀生物電,豈是燃煤或水電可比呀!
綠畜政府趁著疫情火速簽約,中火又榮升世界第一大火力發電廠
2021-06-30 10:27:41
阿楨
老撾拒絕中國基建,70億找韓國建大壩,潰壩後又求中國出手,咱幫不幫?
  回應
潰堤的是副霸D,高16公尺黏土霸,不是主霸。
自2014年,中國水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穩居世界第一,水電成為我國第二大能源。2020年,中國水電發電量1.35萬億千瓦時,水電裝機容量3.7億千瓦超過全球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16MZg6nEM

是誰在幫助寮國實現「水電富國」? 2017-02-14

湄公河全長的44.4%流經寮國,60%水力資源在寮國,據亞行估算,流經寮國的湄公河蘊藏電力約為1.8萬兆瓦,寮國的利用率還不到4%。寮國60-70%的水電站都由中企承建,目前共10項,投資額9.9億美元。目前,泰國和越南等「大湄公河圈」的電力需求, 7-8%通過寮國來滿足。
  相關新聞
值得信賴!中國幫助寮國南歐江流域打造一庫七級(座)水電站 2020/10/13
習近平2021-09-21週一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說:停境外建煤電項目 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
限電危機伴隨產業轉型陣痛 陸強推減碳目標代價不斐 2021/09/28 中時
中國資助的菲律賓Kaliwa大壩2019年8月動工
從「緬甸菲律賓水壩興建受阻」看中國主導的亞洲建設投資問題 2015/04/08 阿潑
國際河流組織2008年《新的長城》:「中國水壩行業指南」說:「目前,中國的水電企業和銀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水壩建造者。」2012年版《新的長城》,中國海外水壩建設增加了100個,在全球74個國家參與建設304座大壩。但與此同時,受到環保團體與民意施壓,中國在緬甸密松/菲律賓Kaliwa大壩,也被叫停。

中亞油田 各方勢力競逐 2008-09-18 Steve LeVine,譯者:陳曉夫

在里海東岸,以美國Chevron石油公司為首的一個團隊,正在超巨型的坦吉茲(Tengiz)油田為五十座新油井開啟閥門。在取得哈薩克境內石油開採權十五年之後,Chevron終於能將這處油田的產量,至少倍增到每天五十四萬桶。
只是如何將石油運出閉鎖於內陸的哈薩克,一直是難題:俄羅斯不斷刁難,阻止、限制穿越俄境的石油運輸作業。
2021-12-28 08:25:38
阿楨
Chevron曾設法跨越裡海,取道亞塞拜然首都巴庫(Baku),經由油管與鐵路,繞過俄羅斯運出部分石油。近年來,Chevron已經經由俄境運出大部分石油;但基於安全考量,它希望經由喬治亞建一條新油管,出口更多石油。問題是,這條運油走廊的興建,因俄突於今夏出兵喬治亞而變得風險倍增。哈薩克已經取消在喬治亞海岸建煉油廠的計畫,將運油走廊擴建到喬治亞的黑海沿岸,幾乎已經不可能。
對於石油與天然氣需求三分之一仰賴俄國進口的歐洲而言,莫斯科今後在政治與經濟議題上,很可能遠較過去更加需索無度。
早在喬治亞衝突前,裡海地區每天出口的六百三十萬桶石油,85%以上經由俄油管運交。從上個世紀九○年代起,俄屢次運用它的石油與天然氣管線,1993年關閉土庫曼對西方的天然氣出口,迫使土庫曼降價向烏克蘭輸氣,就是例證。
在Chevron於1993年接管前,坦吉茲油田日產六萬桶,Chevron計畫增加十倍。但莫斯科以俄國油管輸運量有限與環保為由,下令減半。Chevron不得已,只得寄望於透過喬治亞、高成本的鐵路運輸。
Chevron希望坦吉茲產能最後達到日產百萬桶,但得十年才有望實現,問題是,俄不願配合將境內油管流量加倍,除非Chevron支持莫斯科建一條經希臘通往地中海的新油管,以挑戰美國支持的亞塞拜然、喬治亞與土耳其的BTC油管。Chevron雖拒終屈服,但還需三年才能完成,於是哈薩克與Chevron恢復所費不貲的鐵路運輸,經由烏克蘭與喬治亞,每天用一萬三千個油罐車運三十萬桶石油。
哈薩克仍然保持樂觀,總統女婿、石油主管的提穆爾.庫利巴耶夫(Timur Kulibayev)指出,中國2009年將完成從哈薩克通往中國新疆、每天運油四十萬桶的油管。經過十五年明爭暗鬥,俄美都嘗不到甜頭,卻讓中國拿走了中亞的石油與天然氣,倒是一大諷刺。
  相關新聞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全長一萬公里,土庫曼188公里,烏茲別克530公里,哈薩克1300公里,中國境內8000公里,至2020-12-31,累計輸氣量達3359億餘標方,安全運行4034天。
BTC油管2011-08-25正式啟用,預估到2010年,裏海地區產油量日可達500萬桶,亞塞拜然靠BTC獲得500億美金,喬治亞與土耳其也有6到25億進帳。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升級波及能源市場 2020-09-27兩亞在納卡武裝衝突,外界擔心會影響BTC油管,美國天然氣期貨跌超5%。BTC日送能力為120萬桶石油,但實際不到一半。
2021-12-28 08:39:03
阿楨
俄增兵烏邊境 俄烏危機 歐洲天然氣漲4倍 普丁咎由自取

美國總統拜登與俄國總統普亭2021-12-07的視訊峰會歷經2小時後結束,普亭要求北約停止東擴和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
普丁2021-12-24表示,歐盟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只能歸咎於自家政策,因部份歐盟成員國以高得多的價格在區內轉售俄羅斯的低價天然氣。 普丁還呼籲歐盟批准北溪二號管道,以緩解價格緊張狀況。
歐洲指標天然氣價格14日大漲至紀錄新高,較年初水準飆升近800%。該價格在上週五有所回落,但今年迄今漲幅仍超過400%。
北溪二號管道遭到美國,特別是幾個東歐國家的反對,他們說該管道將使歐盟更加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目前歐盟35%的天然氣需求由俄羅斯滿足。
從俄羅斯到德國的北溪二號管道已於9月建成,目前仍在等待德國和歐盟監管部門的批准。
德國天然氣輸送網絡運營商Gascade的數據顯示,通常向西歐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亞馬爾-歐洲管道週日連續第六天出現反向輸送,將天然氣從德國輸向波蘭,這使價格緊張狀況加劇。
  相關新聞
普京稱北約曾承諾不東擴,北約:從未承諾不擴張
2021-12-28 09:02:02
阿楨
法媒:瘋狂的工業,中國的這座大壩用3D列印建設

法國《新工廠》週刊網站2022-05-30,在青藏高原上建設的一座180米高的水電站大壩將在2024年成為地球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將取代位於阿聯酋迪拜的一棟辦公樓,成為史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

中國最高水壩列表-維基百科

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興建了超過2.2萬個高度超過15米的水壩,占到世界總數的約一半。最高的水壩是坐落在四川省境內的錦屏一級水電站大壩,屬拱壩,高305米,也是世界第一高水壩。最高的土石壩是雲南省境內的糯扎渡大壩,高261米。最高的重力壩是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龍灘水電站大壩,高216.2米。湖北省境內還擁有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高233米的水布埡水電站大壩[4][5]。目前,四川省境內正在建設的雙江口大壩預計高達將達到312米,建成後將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高壩。
 世界十大已建高壩-維基百科
名稱 高度 類型 建成時間 國家 河流
錦屏一級大壩 305公尺(1,001英尺) 混凝土拱壩 2013 中國 雅礱江
努列克壩 304公尺 土石壩 1980 塔吉克 瓦赫什河
小灣大壩 294.5公尺 混凝土拱壩 2010 中國 瀾滄江
溪洛渡大壩 285.5公尺 混凝土拱壩 2013 中國 金沙江
大迪克桑斯壩 285公尺 混凝土重力壩 1964 瑞士 迪克桑斯河
英古里壩 271.5公尺 混凝土拱壩 1987 喬治亞 英古里河
瓦伊昂大壩 261.6公尺 混凝土拱壩 1959 義大利 瓦伊昂河
糯扎渡大壩 261.5公尺 心牆堆石壩 2012 中國 瀾滄江
奇科森壩 261公尺 土石壩 1980 墨西哥 格里哈爾瓦河
特里壩 260公尺 土石壩 2006 印度 帕吉勒提河
 世界十大在建及規劃中高壩
羅貢壩 335公尺 土石壩 塔吉克 瓦赫什河
巴赫蒂亞里壩 315公尺 混凝土拱壩 伊朗 巴赫蒂亞里河
雙江口大壩 314公尺 心牆堆石壩 中國 大渡河
松塔大壩 313公尺 混凝土雙曲拱壩 中國 怒江
兩河口大壩 295公尺 心牆堆石壩 中國 雅礱江
布拉西河汊煤漿蓄水壩 290.7公尺 壓實煤矸石壩 美國 煤河
白鶴灘大壩 284公尺 混凝土雙曲拱壩 中國 金沙江
龍盤大壩 276公尺(906英尺) 混凝土雙曲拱壩 中國 金沙江
坎巴拉塔一號壩 275公尺 土石壩 吉爾吉斯 納倫河
迪阿莫-巴沙水壩 272公尺 碾壓混凝土重力壩 巴基斯坦 印度河
2022-06-03 08:04:05
阿楨
專家:三峽汛限水位是145米,長江委預估旱情後抬高了5米 2022-08-24中國新聞週刊

【導讀】 基於氣象、水文等種種跡象,以及今年全球整體大氣環流情況,水利部在6月、7月間已經對今年乾旱可能性進行了推演,並命令各地水庫適度增加蓄水量。前述水利專家指出,三峽汛限水位是145米,這次長江委根據對未來旱情的預估,適當抬高了五米,“只能說是一種有限的防範手段”。“如果蓄多了,防洪庫容不夠了,來一場突然的洪水怎麼辦?而且也會影響下游的供水和航運;如果蓄少了,真的遇到一場持續很長時間的乾旱,又怎麼辦?”
  回應
沒有預報準確,造成國民經濟重大損失,國家氣象局該不該負責?專家們的看法是不應該負責。
天氣預報一周還比較準確,預測幾個月那是胡說八道了!

45℃刷新記錄,重慶回應“能否人工增雨” 2022-08-24 重慶日報

這輪高溫究竟有多強?還要持續多久?8月23日,重慶市氣象局副局長譚暢譚暢說,截至8月22日,重慶35℃以上高溫日數全市平均為39.2天,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多,超過2006年同期(36.9天);日最高氣溫突破40℃以上的區縣有31個,較2006年多2個。
“也有市民關心能否通過人工增雨作業來緩解旱情,但這需要一定的條件。”譚暢提到,降水天氣系統的出現需要四個條件:一是作業區雲厚至少要2到3公里;二是雲底高度2公里以下;三是雲的面積達到幾十平方公里;四是有一定上升氣流的雲。
9月上旬將迎來兩次降雨
2022-08-25 07:02:35
阿楨
中國西北暖濕化,能重回漢唐嗎? 2022-10-17 中國氣象局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強

在過去三十年時間內,我國科學家逐漸得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結論:歷史上寒冷乾旱的西北地方,正在逐漸“暖濕化”!
科學家發現,從上世紀 80 年代到2002年,西北降水一直在增加的趨勢。以西北地方西部為主的克孜河、疏勒河等許多內陸河流量也在增加;還有就是阿牙克庫木湖、鹽湖、青海湖、烏蘭烏拉湖、阿其格庫勒、西金烏蘭湖和庫賽湖等一些內陸湖泊的面積也在顯著擴大,另外還在塔克拉瑪幹和庫姆塔格沙漠東緣地區出現了一些新的湖泊。
在過去的30多年時間,每十年大概增加6毫米左右。這個地區的平均降水量以前不到200毫米,現在已經到230多毫米了。同時,2009-2012年, 湖泊面積增幅大於10.0 km2的湖泊共有27個, 其中7個湖泊面積增加超過50.0。
降水量增加對乾旱地區的葡萄和棉花種植是有利的,但是棉花和葡萄實際上抗旱能力比較強一些,適合在相對比較乾旱的地方生長。如若降水太多的話,反而對葡萄生長不利,但目前西北地方降雨少,增加也比較有限,因此變濕總體比較有利於葡萄的種植。
當然,在西北種植棉花或者葡萄,主要依賴灌溉,自然降水的貢獻相對比較小,所以西北降雨增加對農業是有積極影響,但是影響應該不會很大。
2022-10-24 07:08:07
阿楨
中國西北“暖濕化”究竟真的假的? 2022-11-30

近年來,新疆的洪水災害呈現多發態勢。2018年7月,新疆哈密市伊州區突降特大暴雨引發洪水,造成20人遇難,8人失蹤。2022年7至9月,新疆塔里木河的洪水持續了80天。洪水的背後是異常的高溫融雪和多次暴雨的襲擊。
“西北暖濕化”最早是由著名地理學家、冰川學家施雅風院士在21世紀初提出的。隨後,大量針對西北的氣候變化研究陸續展開。1979到2019年,西北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顯著,尤其是新疆每10年降水的增加趨勢超過15mm。
西北暖濕化的原因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顯著提升“全球變暖”,“西北暖濕化”正是全球變化的小小縮影。
  回應
小時候,都是一片片的黃土坡。兩年前返回老家上墳,發現山上的野草沒入腰間,最多的一條建議是:千萬別點燃山火。最後,我沒敢按照老傳統給老爹燒紙錢,只是在墳頭獻了點果蔬和鮮花了事。
西北暖濕化和植樹造林的雙重加持是顯著可見的。雖然到甘肅西部和新疆地表植被還是少一些,但是內蒙、陝北、甘肅東部變化真大。
2022-12-02 09:00:48
阿楨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建成! 大陸白鶴灘水電站全機組投產 2022/12/20 中時

大陸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最後一台機組20日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至此,該水電站16台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全部投產發電,象徵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在長江之上全面建成。陸媒指出,該水電站在建規模世界第一、裝機規模全球第二大。
白鶴灘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州甯南縣和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境內,是三峽集團在金沙江下游投資建設的4座梯級電站中的第2個梯級。水庫正常蓄水位825公尺,控制流域面積43.03萬平方公里,占金沙江以上流域面積的91%。電站主體工程於2017年7月全面開工建設,2021年6月28日首批機組投產發電。截至12月20日,白鶴灘水電站累計發電量超過530億千瓦時,主要輸送江蘇、浙江等區域,助力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品質發展。
白鶴灘水電站工程規模巨大,地質條件複雜,綜合技術難度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三峽集團攜手國內水電建設和裝備製造企業,創造了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300公尺級高拱壩抗震設防指標、地下洞室群規模等6項世界第一,推動大陸水電全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水準顯著提升,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持。
報導指出,三峽集團在長江幹流建設運營的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共安裝110台水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7169.5萬千瓦,形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這條走廊跨越1800公里,形成總庫容919億立方公尺的梯級水庫群和戰略性淡水資源庫,其中防洪庫容376億立方公尺,占2022年長江流域納入聯合調度範圍水庫總防洪庫容的53%以上。
隨著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全面建成,6座巨型電站聯合調度、協同運行,年均發電量達3000億千瓦時,可有效緩解華中、華東地區及川、滇、粵等省份的用電緊張局面,為「西電東送」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045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2億4840萬噸,對改善大陸能源結構,助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2022-12-21 09:52:31
阿楨
黃河水竟然變綠了?原因是什麼? 2022-05-14

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在黃河流域,最近有遊客發現黃了幾千年的河水竟然變成了綠色?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黃河每年水中含有的16億噸泥沙。
自2000年開始,我國就針對黃河“水少沙多”的癥結採取了“攔、排、放、調、挖”的治黃措施,一些幹流的河水顏色逐漸清澈,黃河下游河床的泥沙平均高度也降低了2.6米,優質水占比80%以上。
黃河壺口瀑布河面寬40米,高度落差達到30多米,流量最高可達2700立方米每秒。黃河平水期的流量約為1000~1700m³/s,枯水期只有300~800m³/s。在自然和人工的黃河上游萬家寨水庫蓄水兩重因素之下,壺口瀑布的水位不斷降低。
河水變更清澈,光線就能夠進入河底,水中的藻類變多,所以清澈的河水看起來自然就變綠了。河水的變綠促進了黃河流域魚類繁殖和經濟發展。
對於黃土高原的整治,國家提出了二十八字方略:“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米糧下川上原、林果下溝上岔、草灌上坡下坬”。具體就是將當地的降水儲存起來,然後在黃土高原上進行開墾種植,恢復土地活力,以此達到整治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隨著方針的貫徹落實,黃河河水變黃的根本原因也在逐步解決,當黃土高原真正的實現了“青山”,黃河自然也就會變成“綠水”。昔日的“塞上江南”也將煥發生機,為我國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帶來極大的改善。
2022-12-30 07:31:40
阿楨
天下長河劇情簡介

自康熙十五年一場巨大的水患之後,年輕的康熙帝設科開舉招納治河賢才,二十四歲的落第舉子陳潢脫穎而出,長於治河。年輕的康熙帝不拘一格,將他簡拔而出。陳潢與同樣有志於治河的靳輔搭檔,跨越半個世紀的櫛風沐雨,歷經了康熙朝幾次大政治風波。年輕敢言的陳潢死于奸臣結党的污蔑之下,臨死前留下治河名著——《河防述要》。康熙五十一年,臺灣收復,准格爾平定,黃河安瀾,河水轉清。康熙帝探訪揚州,見到了河神廟。廟中塑著靳輔、陳潢的像,仁人志士,遺愛自在民間。

看完7集《天下長河》,我連發感嘆,國產劇都這麼拍何愁沒觀眾 2022-11-13 晴晴

一部電視劇好不好看,其實只看前幾集的質量就知道了。
先說題材,雖說是歷史劇,但《天下長河》,卻只是借用了這些歷史風雲人物作為背景。而是將真正的主角光環聚焦在了兩位治河大才:一位落第書生陳潢,一位安徽巡撫靳輔身上。藉著這兩位治河大才的視野,講述了一段從康熙十五年大雨過後,清朝長達40餘年的治河大事。可以說這一個題材,這樣一個故事,確實新穎,獨到。
再說這部電視劇的演員陣容,羅晉飾演的康熙大帝,奚美娟老師出演的孝莊,還有公磊飾演的明珠,樑冠華飾演的索相。雖然這些演員,都是第一次挑戰這種歷史風雲人物,但是他們的演技,確實開場就立住了腳跟。特別是公磊和樑冠華這一瘦一胖的組合,他們一出場,真的就是觀眾想看的那個味。
當然還有這部劇的質感,也是相當了得!這部劇《天下長河》大部分戲都是水戲。而為了呈現最真實的一個水戲場景,導演組花了5個月的時間,真的挖出來一條“黃河”,而第一集中大堤決口。最後呈現出來的浮屍遍野的場景,真的讓人一秒入戲。別的都不說,就沖這部劇的質感,這部劇就值得一追。
所以說晴晴不得不感慨一句,芒果臺是真的會挑劇,一挑又是一部年終爆款。那麼這部劇具體有哪些爆點呢,請聽晴晴慢慢說!
第一個爆點:演員選角,絕了! ……..
第二個爆點:題材新穎,立意深遠!……
第三個爆點:細節戳人!……


《天下長河》2022-12-07 柯志遠

感動值一路飆昇的歷史大戲《天下長河》開低走高,口碑爆棚。造成「現象級」紅火熱潮的歷史正劇已經斷炊一段時間了,…….
2023-01-29 07:23:22
阿楨
《天下長河》5大看點再現一場場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 2022/11/21 潘怡豪

看點一:康熙招納賢人,與災難水患驚心搏鬥
看點二:羅晉霸氣感十足,演繹另一款康熙帝皇族魅力
看點三:還原歷史,考究實地洪水施工
看點四:新穎吸睛,高評價史詩工匠劇
《天下長河》書寫了一段大河工匠的治河史詩。在敘事上除了令人震撼的畫面效果,也因融入民間的人情世故,顯見悲歡離合,與小人物的生動幽默,並行節奏讓原本以為少了宮鬥情愛的主線後,是部稍嫌沉悶歷史劇的觀眾大為改觀。
看點五:老戲骨演員加盟,新演員奪目演出

中國水災史--維基百科

中國水災史,中國水災頻仍。其中黃河水災為烈,江淮水災之次。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從黃土高原帶走16億噸黃沙。因此黃河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1194年至1855年間黃河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史稱「黃河奪淮」。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決口」於今滑縣東北,河道向東遷移80公里,由今黃驊入渤海,史稱漢志河。

黃河水竟然變綠了?原因是什麼? 2022-05-14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黃河每年水中含有的16億噸泥沙。自2000年開始,我國就針對黃河“水少沙多”的癥結採取了“攔、排、放、調、挖”的治黃措施,一些幹流的河水顏色逐漸清澈,黃河下游河床的泥沙平均高度也降低了2.6米,優質水占比80%以上。

南水北調工程 --維基百科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一項運營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抽調中國江淮流域豐盈的水資源送到華北和西北地區,旨在改變中國南澇北旱、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該工程橫穿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總投資預計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工程由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組成,其中東線一期工程已於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中線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截至2021年初,南水北調工程已累計調水超過400億立方米。
2023-01-29 07:28:24
阿楨
讓十四億人水果蔬菜自由,需要付出什麼? 2024-05-26

2022年,中國鮮蔬消費量高達6.16億噸人均440公斤,美國祇有0.27億噸人均77公斤,中國人均消費水果221.68公斤,美國110.67公斤。中國水果蔬菜的消費量,碾壓全世界第二名到第十名之和,絕大部分所謂“發達國家”,連我們的零頭都不如。
中國人均每天蛋白質124.92克,超過美國122.88克,世界第九,遠超德日、南朝鮮、某島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中國花錢還比美國少,美國人每年約5,000美元,中國只1,622美元。
中國,從物質匱乏的90年代到現在,也才30多年而已,這一切是因工業化,世界第一的化肥產量,不斷發展的農業科技,全世界無敵的水利電力、基礎建設、交通運輸……是因為高瞻遠矚的「菜籃子工程」。和「積極性」沒關係?因為中國數千年農地都是私有的,但並沒有讓農民吃飽飯,能讓農民吃飽飯,靠的是社會主義工業化。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大型水利工程,化肥工廠。
  回應
搞公社搞了不到一年,農民吃不飽飯,而搞承包才十年,農民就吃飽了,緊接著就是農民進城,中國工業化起飛。把承包和農業科技水利建設對立起來,也是奇怪的邏輯。全世界在農村搞「一大二公」的,就沒有成功過的,蘇聯,朝鮮,東歐都如此。
中國飲食至少有以下要改進:1,吃飯太多,結果就是碳水太多蛋白不足。2,蛋白質過於依賴豬肉,雞魚太少,奶製品不足,身高肌肉量和西方有差距。3,油和鹽太多,因為蔬菜多炒制下飯,所以很多人不胖也高血壓。4,海產品不足。5,水果不足,我們的水果消費跟發達國家比依然有不小差距。6,白米飯和麵條也太健康,缺乏全穀物的攝入。7,醃制不健康的食品攝入過多。對比公認最健康的日本/地中海飲食,中餐很不健康的。
公認個鬼,也就那些所謂的實驗和論文,大多是廠商贊助的,這你也迷信? 現代中國人,受西方所謂的「營養學」洗腦,大量吃牛奶、水果、肉食、蛋類,不重視主食,喝汽水、各種飲料、冷飲,重油、重鹽,大量的調味料。中國傳統的七分飽,“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才是最適合國人的飲食習慣。幾十年觀察,用中醫傳統飲食的中年以上人群,普遍健康。
中國的蘋果/西瓜世界第一,中國人均消費水果221.68公斤,美國110.67公斤。和東南亞自貿區之後,一開始以為會大量進口導致逆差,結果溫帶水果蘋果梨桃子之類大規模返銷東南亞,好吃是不分氣候的。
2024-06-03 02:32:53
阿楨
洞庭湖合龍「喪事喜辦」 中國官方帶頭搖旗吶喊慶賀Yahoo新聞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國湖南省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決堤,潰口寬一度達到226公尺,淹沒47.64平方公里,撤離超過5千人,中國官方緊急加固並封堵,於8日晚間10點半左右完成合龍,現場更是搖旗吶喊慶祝,媒體閃光燈狂拍,再展「喪事喜辦」中國特色。

  回應
合龍當然是喜事,這可以有效避免災難擴大!
台灣的天災造成人命損害就不用咎責嗎?
一輛火車司機員錯愕出軌交通部長就下臺了!
笑死人,吳宏謀10月請辭被慰留,是後來選舉不利才下臺的,沒多久還跑去當中華郵政董事長了,這也好意思說是咎責喔?
所以呢?花蓮人什麼時候會有一條安全的回家路?

洞庭湖堤垸為何容易出險情?湖南省水利廳回應:歷史上的堤防建在沙洲泥灘上 部分還跨越原有河道水面

2024-07-05日16時許,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發生管湧險情,引起大堤塌陷,于17時48分許,緊急封堵失敗,導致堤壩決堤。此次潰堤的團洲垸屬於洞庭湖區24個蓄洪垸之一。
  相關新聞
決堤77小時後,洞庭湖決口成功合龍封堵,預計花17天排水

  回應
要麼按照武漢江堤的標準修建現代化高標準提防,人定勝天。 要麼退田還湖,尊重自然規律。
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退耕還湖,1000多萬人搬到你家裡去?高標準堤壩,3000多公里又要多少錢?
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黃淮平原,都有洪澇問題,那些動不動說要退田還湖,平垸還湖的人,要麼是無知,要麼是別有用心,是假把式,是科學偽道士,是公知。殊不知,中華文明數千年,就是建立在這些湖流交匯的土地上,離開了這樣的地理環境,沒有洪澇之利弊得失,中華文化的根基就不存在了!
2024-07-11 02:30:56
阿楨
洞庭湖決口引熱議!民眾質疑374億資金用途 官方回應了 2024/07/10 中時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10日報導,民眾質疑85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374億元)專項資金加固堤防,為何洞庭湖團洲垸還是發生決口?湖南省水旱災害防禦事務中心綜合部部長易知之回應:洞庭湖堤垸分成重點垸、蓄洪垸和一般垸三種。網友反映的85億投資的工程項目指的是重點垸的堤防加固一期工程。而此次出險的團洲垸,是屬於蓄洪垸錢糧湖垸中間的一小部分,不在重點垸堤防加固的實施範圍之列。
2022年9月,洞庭湖區重點垸堤防加固工程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工期45個月,總投資85億元。既然有此專項資金,團洲垸為什麼還是發生了決口?
易知之稱,洞庭湖非常複雜,一共有226個堤垸,一線堤防長度3000多公里,比北京到海南的距離還要遠。這些垸又分成了重點垸、蓄洪垸和一般垸三種類型。網友反映的85億投資的工程項目指的是重點垸的堤防加固一期工程,主要是針對11個重點垸其中的6個進行加固處理。此次出險的團洲垸屬於蓄洪垸錢糧湖垸中間一小部分,不在重點垸堤防加固的實施範圍之列。
作為第二道防線的錢團間堤,跟團洲垸相比更短更窄,又是土堤,而且20多年都沒有遇到洪水,現在能不能守得住?
易知之指出,截止到9日晚上6點,錢團間堤已共發生35處險情,已採取應急措施,險情基本控制住了。
對於第二道防線的防守,一方面是抓好巡查,一方面也做好物料準備。巡查人員總共已增加到3500多人,分段分班組安排到每一段地方。在物資保障方面,每公里配備物料,同時還保障有一台挖掘機,人員跟物資基本上都準備到位了。此外,還配備1000多名搶險隊員駐紮在附近隨時待命,盡可能做到險情早發現、早處理。
2024-07-12 03:03: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