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陸航直-18的正式亮相 看解放軍直-8型直升機的魔改之路2018-01-07
近日據央視勵兵2018節目中報導,中國陸軍某空中突擊部隊某新型戰機入列首次飛行,可搭載30餘名全副武裝人員飛行1000公里,具備晝夜和複雜氣象條件和全地域飛行能力。從外形上看,應該就是此前曝光的國產新一代大型直升機直18,其具備強大的運輸能力。
直18,應該就是幾年前我國在直-8基礎上進行的魔改,製造出來的民用型AC-313,而後又在AC-313基礎上改進,形成了如今解放軍裝備的直-18系列。而不同於海軍反潛和預警型號的直-18,陸軍這次曝光的直-18A在外形上看與AC-313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區別,機頭、發動機艙等地方也進行了重新設計,整體布局上更加類似於歐洲的EH-101多用途直升機,整體形象瞬間高大上了起來。
提到直-18和AC-313,那就不得不說一下他倆的原型,國產直-8。直-8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的「718」配套工程項目,從1973年開始我國陸續從法國宇航局引進了14架SA-321「超黃蜂」。雖然說當時存在艱苦條件和經費不足等多種原因,但是在中國軍工的艱苦努力下終於在1989年正式定型了國產直-8直升機,同時也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多項空白。但是出去近幾年的直-18和AC-313以及中期的直-8F外,產量非常的小,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原因就是由於直-8的價格高、性能差、維護保養苦難且昂貴、部件供應也存在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直-8在國內的定位一直有問題,比如早期的海軍驅護艦隻能搭載直-9或者卡-28系列,根本沒有那麼大地方來存放龐大的直-8,而陸軍更加偏向於性價比更高的米-8、米-17系列,所以造成直-8的基本型產量很少。
直-9C艦載型
卡-28
到了2004年,為了達到高原飛行能力,直-8換裝加拿大的PT6B-67A發動機,代替了原先可靠性較低的渦軸6A,改裝成功了直-8F。直-8F直升機相對於基本型可靠性有了極大的增強,並且由於換裝的發動機比渦軸6A的功率提高了30%,使得直-8F直升機的性能也有了顯著的增強,而直-8F直升機總算是獲得了解放軍的認可,開始進行了大批量的生產和裝備,基本上在直-18服役以前,我軍裝備的直-8直升機大部分都是直-8F這個型號。
到了2010年,對直-8的機體氣動外形,內部航電設備,旋翼槳葉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進,研製出了民用型的AC-313,也就是直-18的原型。AC-313直升機通過大幅度改進使得其整體性能已經接近這個噸位的國際主流水平,而其中改進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換裝了多產大功率的渦軸發動機,使得直-18外部調運能力達到了5噸,航程達到了1000公里,可以搭載國產3.8噸的超輕型155毫米榴彈炮在青藏高原上進行遠程機動。不過目前關於直-18發動機是何種型號也是眾說紛紜,第一個就是國產仿製版本的PT6B-67C,另外一個就是魔改的渦軸-6C,不過無論是哪種發動機,就目前來說這個發動機可以幫助直-18達到了EH-101的性能,在就是這個發動機已經可以大批量的生產,而不至於再像以前那樣受制於人,這是關鍵所在。
從上個世紀的「超黃蜂」到直-8,再到後來的直-8F,一直到現在的直-18,一路走來一路魔改,估計法國人自己都沒有想到,我們中國軍工在這個上個世紀60年代老舊直升機的基礎上,魔改出如今無論外形和性能都不輸EH-101的產品出來,估計能和他媲美的只有我們中國的轟-6系列了。(馬卡洛夫)
歐洲多用途直升機EH101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5xjajm3.html
解放軍空中突擊旅接收直8G 機艙內為何要裝一大鐵罐2018-05-23新浪軍事
近日,解放軍陸軍“唯二”空中突擊旅之一,第75集團軍空突旅機動至西北大漠戈壁開展空地聯合突擊演習。從公開報導來看,這可能是我軍空突旅自組建以來,首次遠端機動幾千公里,到荒漠地帶進行實彈演習。這表明經過2年多的緊張磨合,這支陸軍全新作戰力量已初步形成戰鬥力,可以進行成建制的戰術訓練,並具備“拉出去就能打”的能力。
直-8G給人感覺只是直-8B的小改型號。這是為何?因為直-8G雖然相比直-8B在高原飛行性能、最大航程、最大載運量等方面確有本質提升,但卻與直-8B一樣,仍然不具備一個關鍵能力,那就是裝載空運特種機動戰車的能力。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是,直-8G直升機只是“裝”人厲害……
空突旅士兵全副武裝從直-8G上繩降而下。
相比直-8B直升機,直-8G主要性能指標全面提升。它的最大升限超過8000米,基本可以在我國所有有需要的高原地區正常飛行;可一次空運一個排、超過30名全副武裝的突擊士兵;最大有效航程可達1000公里!這最後一個指標對於直升機來說是相當可觀的。此前直-8B的理論最大航程僅為800公里,而且在滿載士兵後,還會再減少一兩百公里。
空突旅目前仍裝備有直-8B。
然而,就是為了達到1000公里的驚人航程,直-8G直升機卻放棄了空運“山貓”全地形特種戰車的能力。從央視此前播出畫面來看,直-8G直升機航程的大幅提升,除了換裝更省油、效率更高的加拿大PT-6系列發動機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機艙內加裝了巨大油箱。
由此可見,至少在目前,解放軍陸軍對運輸直升機大航程的看重,可能要高於機械化設備的裝載能力。當然,這只是因為國產直升機設計能力仍然有限,無法做到大航程與高適裝性全部兼顧。
直-8G機艙內設有大型油箱。
可以看出,對直-8G來說,優先提升的是高原飛行能力、最大航程、絕對裝運量。也就是說,直-8G從絕對載重量來說,是可以空運“山貓”全地形車的,但由於機艙寬度相比直-8B沒有絕對增加,又設置了內油箱,所以徹底捨棄了裝運“山貓”車的能力,只能通過吊運方式進行空運。只不過相比較裝機空運,吊運的難度更高,對飛行員技能要求也更高,所以不如空運的便利性強。
直-8G吊運“山貓”全地形車。
對於空突旅的突擊步兵來說,在搭載直升機抵達任務區域後,仍然需要機動相當一段距離才能抵達戰場。如果沒有“山貓”全地形車這一唯一機動戰車可用,空突旅突擊步兵機降之後就變成了純步兵,無論機動性還是支援火力,都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山貓”全地形車對於空突旅、山地旅等特殊區域作戰部隊而言,既是前線快速機動的工具,也是可以搭載重機槍、反坦克導彈、迫擊炮等重武器的載具。
空突旅士兵落地後進行實彈射擊演習。
要解決大航程、大載重量、高適裝性等所有問題,可能得等10噸級的直-20通用直升機形成戰鬥力,以及由13噸級直-8G直升機再次重大改進而來的直-8寬體運輸直升機服役了。屆時,解放軍空突部隊、陸航部隊的運輸直升機才稱得上真正滿足了要求。(作者署名:百戰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5-23/doc-ihawmauc2935518.shtml
多山地區,機械化大兵團運動較慢,運用到處能降的直升機,運載部隊在山區機動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機降部隊落地後,還需靠人力步行機動,那在時效上又耍大打折扣了, 採用米171直升機運載山貓全地形車8x8全地型車組合就比較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1.它體積小,可以直接開進米171機艙空運1-2輛;2.可運6名全副武裝的戰士和12.7大口徑重機槍或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組合超輕型機械化部隊;3.體積小便於隱敝,採用8x8驅動,越野性能超強,爬徒度高。
直-8 維基百科
直-8(Z-8)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法國SA321「超黃蜂」直升機的仿製版本,由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昌河機械廠(現為昌河飛機工業公司)等單位共同研製。1976年開始研製,1985年12月11日在江西景德鎮首飛。1989年,首架生產型直-8交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使用,有掃布雷和反潛能力。1997年該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直-8量產後產量一直不大,可能有技術瓶頸,因此總量約15-20架之間,直到2004年後直-8F型較多於媒體和航展上曝光,外界猜測量產技術獲得突破,2007年後直-8F大批量出現,目前已超過百架,並出現了名為AC313的民用機版。
機型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直8K-H駐港型直升機
AC313民用機
直8反潛警戒型:法國購入的SA-321Ja之改裝型,裝有雷達和魚雷掛架。
直8遠程偵查型:法國購入的SA-321Ja之改裝型,裝有光學和電子偵查設備,曾用於南極科研。
直8國產運輸型,即直-8A:70%左右零件國產化的中國自製版,90年代少量配於海軍和陸戰隊。
直8救護醫療型,即直-8JH:2008年公開的救護機,配有醫療設備。
直8通用運輸型(直-8F)。
直8海上防衛型:直-8F改裝的武裝機在亞丁灣派遣艦隊中亮相,裝有紅外線裝置和12.7mm機槍、魚雷掛架。
直8空中預警型:直-8F改裝的艦載空中預警機型,裝有折疊式大雷達。卡-31、MK42是目前國外主要的預警直升機,卡-31的平板式天線收納在機腹下方、工作時候打開旋轉,MK42的銅鼓式天線布置在機身單側,工作時放下旋轉,相比這兩種直升機,直八改型機采取的布置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氣動阻力。卡-31上的Oko雷達可探測110-130千米處的空中小目標。MK42的索恩-EM1雷達可探測100海裏外的空中、水面小型快速目標。直八預警探測能力應該高于上述兩型機。
卡-31預警機
MK42預警機
直-18F有4排8列聲吶浮標投放口,共可攜帶32枚聲吶浮標,超過了美國SH-60直升機的25個。該機還有兩個懸臂式外掛架,可攜帶4枚反潛魚雷,也可以攜帶4枚鷹擊-9空艦導彈,非常適合用來打擊小型艦艇。
直-8在演練機艦配合懸停加油
浮水試驗
直8空降搜索型,即直-8K/KA:配備空軍的直-8F改型,加強紅外線和夜視能力,多數漆為藍色迷彩。
AC313:直-8的民用型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B%B4-8
中國直19配備毫米波雷達 可在上百公里外探測敵坦克2018-06-26新浪軍事
配備毫米波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陸航直-19偵察直升機
偵察直升機是陸軍航空兵重要裝備,它擔負著為陸航乃至陸軍部隊進行戰場偵察、目標指示等重任,我們最熟悉的偵察直升機就是美國陸軍航空兵的OH-58D,它與AH-64武裝直升配合作戰,中國陸軍航空兵也裝備了多種偵察直升機,實現對戰場大範圍態勢感知,提高陸航和陸軍作戰能力。
美國陸軍航空兵OH-58與AH-64配合作戰
毫米波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配備提高直-19戰場探測能力
直-19另外一個升級可能就是引入了無人偵察機,從珠海航展公開資料來看,國產直升機已經具備操縱無人偵察機的能力,例如國產直-11WB偵察直升機就可以操縱SW-6無人偵察機,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進一步增加了偵察直升機的覆蓋範圍,能夠探測更遠的目標,同時也可以讓無人機偵察機進入高威脅環境執行任務,提高偵察直升機的戰場生存能力。
掛載SW-6無人機的國產直-11WB偵察直升機
國產SW-6小型無人機,機翼展開狀態
它可以由直升機掛載,自主執行任務
不過直-9WZ和直-19探測範圍都比較有限,只能執行一些戰術級任務,即便是配備毫米波雷達的直-19探測範圍擴大,能夠覆蓋範圍仍然比較有限,現代戰爭日益廣闊,要求偵察直升機具備更加廣大探測範圍,為此中國相關單位又研製了具備遠距離雷達系統的偵察直升機,它在米-17直升機上面安裝了國產合成孔徑/動目標指示雷達,可以探測地面上百公里外的目標,然後將相關目標資訊疊加在數位地圖上面,這樣就可以覆蓋大範圍戰場,提高陸航戰場態勢感知能力。
可能是米-17加裝國產戰場偵察雷達的圖片
它似乎與法國地平線戰場偵察直升機相近
從整體來看,陸航和陸軍未來空中偵察手段可能並不僅僅局限於偵察直升機,可能還包括其他系統,例如偵察機、無人偵察機等等,例如中國陸軍已經列裝了無人機,它也可以獲得較大範圍戰場資訊,同時還應打通陸軍、空軍、海軍等軍兵種資訊系統,形成綜合資訊系統,從而進一步增強我軍戰場態勢感知,提高部隊整體作戰能力。(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6-26/doc-ihencxtu5927530.shtml
俄在敘部署米8電子戰直升機可干擾400公里外敵雷2018-04-26參考消息
俄軍米-8MTPR-1電子戰直升機資料圖。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發表了題為《電子武器:敘利亞境內的靜默威脅》的文章。
2018年3月,網上出現一張手機照片曝光了裝備新式Rychag-AV干擾機的俄羅斯米-8直升機。這架米-8當時在敘利亞西北部執行任務,負責干擾有賴於無線通信的敵方飛機和導彈。俄羅斯於2015年首度公開了該型乾擾機,2016年宣布裝備了Rychag-AV的改進型米-8電子戰直升機(俄軍編號米-8MTPR-1)交付在烏克蘭附近執行任務的俄軍部隊。2017年,有人看見米-8MTPR-1在克里米亞執行任務,當地烏克蘭黑客使用定制的硬件和軟件測定了在克里米亞上空活動的Rychag-AV干擾機的細節。俄羅斯聲稱,Rychag-AV干擾機可以自動探測並干擾400公里以外的敵方雷達和其他電子信號。
Rychag-AV干擾機按照設計是從飛機、卡車和船隻上操作的,但如果機載或將其傳感器和乾擾器安裝在艦艇的桅杆最高處(已裝有雷達),它就可以探測到更多、更遠的電子信號。除了烏克蘭黑客之外,北約幾年來一直有電子戰人員在烏克蘭境內監測俄羅斯在當地的電子戰活動。這些監視者檢測到的細節大多未予公佈,因為電子戰能力只有出其不意才最有效。目前尚不清楚俄羅斯是否真的在敘利亞或烏克蘭使用過Rychag-AV干擾機,也不清楚他們是持續使用還是僅僅為了測試設備而短時使用。
俄羅斯仍在努力升級換代其冷戰時期的許多軍備,電子戰裝備是為數不多的重點類別之一。這些升級版在過去10年裡開始出現,俄羅斯將其中大部分派往敘利亞或用來對付烏克蘭以獲得一些實戰經驗。像Rychag-AV干擾機這樣的系統類似於美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直在開發的干擾吊艙。俄羅斯在這項技術上向來落後西方10餘年。Rychag-AV旨在奮起直追,它使用一個電算化信號庫,這樣無論Rychag-AV探測到什麼,它都能進行識別並發出最有效的干擾信號。Rychag-AV或可探測到400公里以外的信號,但米-8直升機的最大有效載荷為4噸,發電能力有限,因此干擾範圍可能更接近100公里。
到目前為止,俄羅斯訂購了大約20個Rychag-AV干擾系統,其中大部分似乎安裝在米-8上。這些電子戰直升機將為武裝直升機和對地攻擊機提供干擾服務,那似乎正是它們在敘利亞所做的事情。迄今為止,它們只被人看見出現在敘西北地區,顯然是在守護那裡的俄羅斯主要空軍基地(赫梅米姆)。
米-8MTPR-1取代了俄羅斯上世紀80年代在專制米-8上使用的一個類似但差得多的系統。現在的米-8重約14噸,有效載荷4噸,與數量更多的米-17出口型幾乎一模一樣。米-8/17以每小時260公里巡航速度飛行的續航里程為800公里,最高時速是280公里。它有3名機組人員,可以擠進盡可能多的乘客(最多40人,但通常為20-30人)。下面的吊索也可以吊起4噸物資。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總共生產了大約1.7萬架米-8/17直升機,其中約20%已出口。米-17跟它的前身米-8一樣,堅固耐用,價格不高(每架不到1000萬美元),更適合不太富裕的國家。但俄羅斯陸軍仍在大量使用,因為它們堅固耐用、性能可靠、易於維護、價格便宜。由於這些原因,米-8被用來攜帶和操作像Rychag-AV這種複雜而昂貴的干擾系統。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04-26/doc-ifztkpin66960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