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三天到書展當義工,眼看不同的人們往來,心裡的感覺很特別,雖然每天都帶着酸軟無力的雙腿離開,但心裡總是被滋潤和充滿着。
今年的書展,「温暖人間」租用了兩個不同位置的攤位,一個在熟悉的佛教坊,另一個位於大會堂其中一角,這不是推廣佛教書籍的區域,行人大多數不是佛教徒,可是在這樣一個地方推廣一本淨化人心的雜誌,更能達到「淨」和「化」的意義。
第一天,我被安排到「公眾塲地」–大會堂的一角,負責向人們推廣「温暖人間」。最初,和經過的人們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覺得和他們接近有點困難,唯有依賴着一本本素食食譜名信片作為見面禮,以便打開話匣子。路過的人們反應不一;看見我們面上的笑容,人們大多數都會同樣報以微笑,有的揮了揮手,匆匆的走開了;有的會應邀走到我們的攤位參觀,其中一些聽過了簡單的介紹,耐心的翻閱了好幾期的「温暖人間」,更把它們搜羅成為己有;當然也有一些人們不耐煩的逃跑了;請原諒我用「逃跑」兩字,如果你也在塲,我相信你也會同意這兩個字的意境。
看着不同面孔,不同服飾,不同年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把我自己的形象和顧慮放下了,遂一邀請他們開啓其心窗的一線,接收迎面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的介紹,這份連結的發生可能是在乎於我們的熱心,誠意和友善,可能是因為人們的一份好奇心,一份希望被靠近和接觸的聯系…無論如何,今天這份機緣令我們相遇了。人生每一分、每一秒都伏下了無數的機會和緣份,令我不禁問自己一句:你有去珍惜,捉緊這些機緣嗎?還是視若無睹,一切像流水般,頭也不回地錯失了,任由它溜走了。
在短短的三小時裏,嘗試到被拒絕,被忽視的感覺,也有被接受,甚至互相交流聯系的觸動。
第二天,回到了熟絡的環境–佛教坊。有趣的是,不論是當中的左鄰右里,連經過的人們都帶着一副平易近人的笑容,感覺很好,可能是大家有着共通的語言吧!這也許是我的執着,我的習性吧!事實上,在大會堂的經驗已經印證了事情的發生未必如自己所料;面前的這個人,本以為他不會感興趣,誰知他卻坐下來把訂閱表格填妥,並二話不說地掏起腰包來付錢呢!
第三天,再到大會堂駐守,今天沒有了素食食譜名信片為媒,只有一聲聲直接簡單地邀請經過的人們進來参觀,卻又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應,到來參觀購買的人們也多起來。其中一位同樣是義工的師姊快慰地說:每向一位人們介紹「温暖人間」就像在他們心中注入一粒種子,很高興看到他們把這粒種子帶回家,有機會他們再影響其身邊的親友,把這種淨化人心的力量傳開去。
每天,我們每個人都為生活勞碌奔波,本來的純和真沒埋藏了,被遺忘了,心靈難得保持其清和淨。恭喜你,此時此刻,你正為他/她把塵埃抹掉,你能感受到他/她嗎?聽到他/她的呼喚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