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書本是素材,維持原狀只會是材料,你必須使用它才有意義,所以我才會指導學生盡量把書弄髒。
★如果你不喜歡看書,那就看看雜誌或部落格也好,總之要習慣文字。
★我認為看書是所有學習的基礎。若你輕視此習慣,在生活或工作方面都不會有長進。鍛鍊生存之力的最佳素材,正是閱讀。
★每個人的閱讀或感受方式,永遠都很自由。
★基本上,應該先從自己有興趣的書下手,因為自身的喜好更容易觸動心弦,這比任何事情都來得重要。
★世上沒有無趣或派不上用場的書。因為那只是當下的感受罷了。當一本書讓你感到無聊時,這本身就是一種學習。進一步來說,本來就沒必要讀完書中全部的內容。
★正因為我們接觸相反的觀點,自己才能有新的認識或發現,並發覺自身的弱點,讓自我更加成長。
★原來,偶爾閱讀其他專業領域的書籍,也是一種選書的方式。而這也表示,人類的本質會跨越專業領域,最後抵達相同的終點。
★實現夢想與個人的本領沒有直接的關係。反倒是你過去的經驗、生活方式、環境差異或意念強弱,帶來的影響比較大。
★市面上的書籍,大都只傳授如何實現夢想的方法,但我希望讀者們也能關注一個問題—夢想成真之後,你該如何生活?
★實際來看,真正能表現功用的是有「涵養」的人,而涵養的基礎正是乍看沒用的哲學、歷史或文學不是嗎?
★評論家小林秀雄曾說,每一本一流著作都很艱深,因為這是由絕頂聰明的天才,描繪他們抵達一流境界的作品,所以凡人無法立刻理解,他說:「艱澀是理所當然的,所以要反覆讀到看懂為止。」
★閱讀就從今天開始行動,在有限的人生中,選擇吸收什麼樣的知識,必然會改變你的生活。
★書本維持得越乾淨,越表示那永遠都是「客人」,不會成為自己的「親人」。
★書本的骯髒度和理解度成正比。
★加快速度的好處,在於能夠大量吸收知識。閱讀的次數越多,累積的智慧就會一同成長,而且快速閱讀會增加負擔、鍛鍊大腦,所以請試著限制時間,練習迅速閱讀。
★書本是思考的素材,閱讀是為了加深自己的見解。
★我們在看東西時,有分「細部」和「綱要」,讀書也能利用大致看過的方法。剛開始可能會不協調,但習慣之後,就能把三到五行當作一個區塊,並確實領悟其內容,這真是不可思議。
★西方有句格言:「重複是學習之母。」因為重複參考同一本書好幾次,可以磨練自己的想法或思索方式。
★沒有派不上用場的閱讀,即使當下無法立刻發揮具體的作用,或許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會產生幫助,並為自己的人生帶來意義。世界上有很多乍看是徒勞無功的事情,卻提供許多價值。人生是由「有效的徒勞」構成的。讀過馬上就忘記的書,其閱讀經驗肯定會改變型態,累積在自己的心中,為自己的人生帶來意義,所以沒有派不上用場的書籍。
★生命的價值在於生活的過程。邁向死亡是個結果,自己在這段時間內能有什麼成長,如何感到快樂,其總量就是人生的幸福。要在哪裡有效發揮閱讀的結果也很重要,但不光是輸出,看書這個行為和過程本身,其實也有非常大的涵義。如果能這樣思考,閱讀就會變得更加愉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