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
文明相對於野蠻而言,就生存經驗(理性、智性)而歸納出法則。例如:器物、精神。
文化史
器物的發展、演進,進一步詳述文明的內容及其變化。文化進一步比較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差異。
思想史
不同文化的發展,其內在的思想為何。 例如:中國制度、倫理秩序(忠孝)。
孝的根源(敬畏之情)、朝代更迭(政權穩定與否),歸之於天。 天人關係,由民意解釋天意。天,最後的保障。
哲學史
進一步討論這些觀念對人有何看法,對人的價值有何限定、預設。先問預設,再問其首尾相貫,一致與否。何為思想主軸。
對思想史的反省,何為主軸?何為附帶?幫助我們思考思想史預設問題後的價值。
哈哈哈,其實課名是「中國思想史」,我老師謝仁真,當初教授的卻是哲學史。
聽同學說她當時是教國軍的!
想想,可以震懾未來軍官,她當時多肅穆上課。
第一堂課下馬威,嚇跑很多人,讓他們退選。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