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畫面後製 / Jo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因為聆聽金茲伯格和查阜西的音樂演奏,使我對時間以及存在的特質有了新的體認。我將斷斷續續在家裡和捷運車上書寫的筆記,抄錄於下。
這不是學術性的探討,談不上任何理論基礎,而是相當即興直覺的思維與想像,請各位看官就當作好玩的遊戲來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時空與當下】
存有是一項挑戰,沒有挑戰即無存有。
故需某些情境將存有襯托出來: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夜叢林裡,濕氣和氣味襯托出樹的存有。
我們感覺到樹,因為看不見的巨大的黑,和黑影背後的虛空,實與虛的空間,對比氣味和時間的變化。
在移動中,除了空間的改變外甚麼是時間的變化?是其連續性?
時空是一體的。
零碎和片段的時空構成歷時性。
完全和無垠的時空構成共時性。
零碎的空間在片段的時間內,隨時間流動,就是歷時性。
無垠的時間在完全的空間內,隨空間固定,就是共時性。
共時,才是真正的時間,只有固定狀態、沒有流動;換言之,只有永恆、沒有片刻與剎那。時間,唯有在凝凍的一刻,才顯現出來。
剎那是錯覺,是無法把握的。
其實我們都在永恆之中。
永恆就是變易,就是流動不止;但,我們不可只注意到流動。
如果所謂的「當下」指的是『此時此刻』,則也沒有這個「當下」。
有的是什麼?我們在眾生之中。
我所能攜帶的,僅是我的身體所佔的空間;我所能移動的,也只是我的身體,除此之外,我無能為力。
我所能把握、知覺到的世界,恐怕只有我週遭三、五公尺,更遠的只能憑視覺接收;再遠的則於時間範疇內憑記憶和想像呈現:像去年或昨天、明天或下一刻…;以及對身外事物的猜測…
既然所能把握的只有這身軀,那麼先把身體打造成如這身體中的靈魂思想所想望的,把它建構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存在與當下】
所謂的當下,不是片刻。
片刻是時間之流的一個切片。
當下,既是部份也是全體;當下,就是全體、就是永恆。
我們成長過程中,被知識環境教育成:沒有永恆、只有無數的片段、無數的現在,串接成有限或無盡的時間概念。
現在不等於當下,因為現在是時間之流的一個取樣 ( 過去、現在、未來 )。
當下=永恆
把握當下,就是把握永恆。試想,你活在永恆之中:你不可能只活在此時此刻,難道下一個此時此刻就不活了嗎?當我寫完或你讀完這一句,無數的此時此刻過去了,另一時另一刻接著來,哪有剎那呢?
只有無數剎那連續成的永恆,示以一個流變的面貌。
再想想,我們活在永恆並隨「永恒流動的面貌」流動,隨永恆的凝凍而不變;
因此,我們的存有,既是變也是不變。
既然永恆無法終止,生命也無法終止。
當下,不是時間的名詞或形容詞。
當下,是指一個存在狀態,一個共時性的存在。
在此狀態下,過去與未來被極小化;不能說與其沒有聯繫,當下是在包含過去與未來的脈絡下發生,但這一當下,卻把過去與未來摒除了,呈現的是一個共時而非歷時的存在。
可以說,無限的時間在此共時中發生,至於空間的要素則消失了,一個無垠的空間感同樣摒除有限的空間狀態,個體與環境週遭完全融而為一,沒有一般三維空間的概念可以作用。
這就是「當下」。
所有真正的存有就是存在於當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音樂與當下】
音樂是絕佳的例子。
我們一般以為音樂是歷時的,我們依憑旋律的進行或中斷、前後速度的快慢及音的高低並強弱的關係來聆賞音樂。這是審美經驗外的音樂、悅耳的音樂、滿足和發洩情緒的音樂。一旦進入審美經驗中的音樂,或者說一位演奏者、詮釋者是存在者時所演譯出來的音樂,就不再是歷時的,反而是「共時」的存在。
例如 Ligeti 的構想:追求靜止的音樂,便是建立在共時性的基礎上。這也是他對音樂本質的深刻體會──共時性。( 見:時間的幻覺 (四)──固體的時間 )
這時的音樂在於每一個發生的音當中(或,當下),不管這個音多長多短、多高多低、多強多弱,一但發生了,就和我們的當下溶合,一起存在於特殊的審美「時空」,幾乎與生命同一的音樂。當它與生命同一,也就與我們同一了,如果我們找到了那生命的竅門。
查阜西的古琴演奏、以及柯爾托和金茲伯格的鋼琴演奏,就是最佳的寫照──
真正的音樂是共時性的呈現。
固然它的存在建立在前後音的關係,在這樣的脈絡裡,它一旦存在、發生,便有了圓滿俱足的單子生命,和我們互通款曲。
從這一角度可以理解,為什麼莫札特作曲可以一氣呵成。
因為一開始,整首曲子已經在他的當下把握中。他只要將共時態中的所有內容剖析出來成歷時的鋪陳。
所以真正的音樂一如真正的存在,只在共時的當下。
這當下,宇宙、自然、世界、生命等所有全部的存有集中在此,生機勃發而最終超脫生死:
以查阜西彈的古琴音樂為例,即使在休止無聲時,依然充滿鮮活的思緒情愫,在其中挪移、翻驣──是這樣
超脫了生與死!
(Joe)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