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18 17:12:48| 人氣9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限延伸的地獄 ─ 從存在主義觀點看《大逃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沙特(Jean-Paul Sartre)曾經說過一句話:「他人是地獄。」當我看到城岩中學三年B班的四十二名同學,陸續從沖木島分校的教室裡醒來時,這句話突然從我腦海中冒了出來。

沙特這句話根本的意義是什麼?這要從他的劇作《無路可出》來談起了。

這齣戲的人物不多,除去一個像是服務生的帶路使者外,基本上只有三個角色,一個自以為英雄的假道學記者、一個因愛生恨手段毒辣的女同性戀,和一個愛慕虛榮情感受挫的女人。

這三個人死後來到地獄,被分配在同一間像是客廳的籠牢裡,他們各懷心機地想擺脫對方,離開這個房間,可是卻透過對彼此的了解,發現自己真實的虛偽,於是,他們就這樣不斷地彼此折磨,卻又彼此需要,陷入一個永恆的惡性循環,無路可出。

最早發現這個萬劫不復現象的,是那個女同性戀者,她的一句經典台詞,是這樣說的:「我們在地獄裡,這屋子除了我們三人之外,不會再有別人來,連傳說中的施刑者都不會出現……我想要說的是,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就是另外兩人的施刑者!」

換句話說,「他人是地獄」這句話,儼然成立。

《大逃殺》裡,三年B班的同學們,面對著同樣的處境,他們彼此都是對方的施刑者,而那個看起來就像是個搞笑藝人的坂持導師,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帶路使者,將四十二名同學帶進地獄。

縱使在細節安排上,《大逃殺》和《無路可出》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廣義上來看,兩部作品仍是極為類似,我無意詳細提出其中異同來比對,只是想透過沙特的「存在主義」觀點,來看《大逃殺》這部作品。

沙特的哲學概念很悲觀,兩個最基本的重點就是「人生必然孤獨」與「人必然會死」,同時他認為,每個人的個性都是獨特並自以為正直的,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調應該是羞愧而恐懼的,所以人們會武裝自己,保護自己,以掩飾自己本質上的懦弱,衝突是正常的人際關係,愛是因為希望被愛,是一種需求,人與人之間並不存在高尚純潔的關係。

上述概念,我認為幾乎完全符合《大逃殺》內所有關鍵人物的心態,無論是一開始就莽撞殺人的赤松、因怯懦而選擇殉情的小川和山本、陰陽怪氣卻謹慎異常的月岡、聰明過頭而面臨信任為機的三村、或是一步步冷靜陰狠剷除對手的光子與桐山,都是相當外顯的典型。

至於撐到最後的川田、秋也和典子呢?

其實,已經參加過一次「計畫」的川田,根本就是將秋也與典子帶進下一個地獄的帶路使者。秋也需要典子的愛,典子也必須依靠秋也生存,他們將繼續在小說中的大阪延續這場生存遊戲,無止境地折磨對方,而且永遠也不會獲得勝利。

理由很簡單,因為他人是地獄,並無限延伸。

台長: 曹稿紙
人氣(9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稿紙撰稿─各類專欄 |
此分類下一篇:古也奇幻 之 開明獸
此分類上一篇:古也奇幻 之 貫胸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