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14 16:05:16| 人氣1,0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錢潮就有人潮,中國之磁吸效應也。(2009/10/1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磁吸效應,這個名詞用得相當好而且很傳神,指的應該就是中國近30年來經濟的崛起,所帶來的一種經濟排擠效應,把世界各地的人才和資金通通吸過去,為中國的經濟建設效勞,這就好像磁鐵那樣,具有很強的磁力,把周邊的鐵器之類的東西都吸住,當然這也只是一種比喻,用以說明中國經濟的崛起,世界各國的人才和資金湧入中國市場的現象,但仔細想想,這也是蠻奇怪的說法,廣泛地說任何的一個經濟體,應該都是如磁鐵一般,除了可吸住本地的人才和資金外,那也或多或少可吸取外來的人才和資金,何獨如此地說中國的磁吸效應,尤其是台灣,打從中國的經濟崛起之初,政府就怕台灣被中國這塊經濟大磁鐵吸光光,所以,三令五申的,對外走中國的人才和資金幾乎可說是半哄半騙地阻撓,甚至於祭出法律以規範之,雖然大都是無效之舉,但也多少有些嚇唬的作用,而最後的結果,不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台灣該去中國的企業也都去了,留不住就是留不住,不是嗎?

 

經濟的事,終究就是要回歸經濟,就經濟論經濟,就別想用政治的力量干涉之,結果證明都是無效之操控,徒增大家的困擾而已,而此事情的道理也是相當清楚易懂的事,勢之所趨,縱有千軍萬馬也擋不住,但為何政府又要勉為其難而為之,說得好聽一點,就是政府帶頭抵抗中國的磁吸效應,說得難聽一點,不就是政府的無能,搞經濟無法搞得有聲有色的,才會怕這個所謂的磁吸效應,說也奇怪,好像也未曾聽說過美國或日本還是說韓國對此那麼害怕的,搞不好還是相當地鼓勵,巴不得趕快大舉經濟「入侵」中國,恨不得趕快跟中國搞好關係,在中國經濟的崛起過程中,「巧取豪奪」一些經濟利益,這是筆者的推論,中國經濟的「磁吸效應」這樣的名詞,應該是台灣專用的名詞,至少是台灣的一種特有的感受,甚至於有可能是掺入一些政治的意識型態操弄,將之污名化,不然,金磚四國,何獨只說中國的磁吸效應呢?為何就不怕其他那另外的三塊磚頭的磁吸呢?對其他的三塊金磚的市場,或是說另外的其他新興市場,據稱還有鑽石十國,台灣政府的態度,大概就是巴不得台商趕快「入侵」之,就不怕其磁吸效應,反而是笑迎其「入侵效應」。

 

經濟歸經濟,在一個市場經濟的競爭平台上,最終還是要照著市場的競爭法則,不能說打輸人家就稱人家是「匪寇」,搞經濟稿不過中國,就說中國的經濟有什麼磁吸效應,好吧!就算中國的經濟崛起有什麼怕人的磁吸效應,阿中國可以吸取各方的人才和資金的匯入,那為何台灣就不能也來吸取各方的人才和資金?要吸大家就來吸,看誰厲害,誰怕誰啊!所以,這是經濟競爭的事實,牽涉到的是每個經濟體搞經濟的能耐問題,自己沒辦法搞出磁力,就乖乖認輸吧!也不消講那些五四三的,故作姿態,裝模作樣,反而指控什麼磁吸效應,又何必如此呢?想想中國都不怕外來的人才和資金的「入侵」了,為何我們就要怕中國的磁吸效應?

 

有人潮就有錢潮,做生意經商,這樣看就對了,有人的地方才會有商機,越有人氣的地方,生意就越好做,此乃眾所皆知之事,而搞經濟的事,剛好相反,有錢潮才會有人潮,簡單地說,那邊可以賺到錢,或者說期待可賺到錢,人才和資金就會在此匯聚,搞經濟的道理也就是這麼簡單,只要可賺到錢的地方,一定可以吸引人潮,經濟的事說簡單就是這麼簡單,有錢潮就有人潮,跟我們一般在經營市場賣東西的法則,有人潮就有錢潮,剛好是倒過來。這個現象,也可以用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比喻之,台灣的經濟不要老是怪中國的磁吸效應,當自我反省,為何台灣不能有比中國更大的磁吸力?

 

台長: 阿舍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