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08 14:16:33| 人氣2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經營管理-25>研究老闆。(2007/02/08)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企業經營以組織為重,整個組織的運作方能創造最大的經濟價值,若只是個人單兵作戰,縱有通天本領,也不會有多大的經濟價值產出,這是非常重要的法則,組織分工越精密越龐大,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可能越大,這裡用「可能」指的是,這樣的法則只是理論上成立,在實際的環境下,會有很多影響變數,像老闆昏庸、組織士氣低落、組織經營不善…等等,不然順暢的組織運作一定會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其實也不是在企業中的組織是如此,在一個經濟体系的運作中又何嘗不是如此,若全球整個經濟体運作得以更順暢,那所創造的經濟利益一定會無窮。

可見組織的運作是非常地重要,這其中有很多可以探討的,而且非常地有趣,若能將組織的運作以經濟價值的創造視之,則將更能看到組織分工這件事在企業經營中,一定要精密掌握的經營策略,而組織運作會不會很順暢,當然有很多的主客觀因素,而其中最為重要而且關鍵不可或缺的是,組織的領導。所謂「徒法不能行」,也就是說在組織運作中,縱使有完善明確的典章制度,若沒有全力的推動,若沒有各層級嚴格把關,那再多的「法」也沒有用,而組織的推動者,一定是領導者,若不是領導者的推動,那很多組織的運作都會處於推不動的狀況。若領導者不重視組織,甚至於帶頭違法亂紀,那組織將永無寧日,企業經營一定會失敗。

我們常常會聽到,領導是一種藝術,這話一點兒也沒錯,所謂「藝術」就是不可以常理論之,純粹是感受的問題,老闆的感受和員工之間的感受的交互作用,因人、事、時、地、物而有所變化,不可一概而論之,但有一項不能有所變動者,那就是領導者的所作所為,絕不容許有分毫的縱容,這也是當領導者在組織中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時,必需相對付出的代價,諸如生活上的言行舉止都要相當的自我克制,甚至於要修身養性,不能隨便亂來,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若不能如此,或者深知自己無法做到,那就最好不要當領導者,不然就會害了很多人,當然也會害到自己,終至身敗名裂。

筆者在職場上,算一算自1985年開始至今也20多年,不多才待過4家公司,當然就是遇見至少4個大老闆,直屬主管也有數個,這些老闆們,都是觀察研究的對象,可以瞭解他們的行事風格,做事的能耐,個人的品格是好或壞,這些年下來,確實也可以看到,經營一家公司沒有那麼容易,業績好也要喬分配的事,業績不好也要煩惱,總之當老闆並不是那麼容易,公司沒資金周轉,更要東西奔波想辦法,平常在公司也是人跟事煩著,那麼多雙眼睛看著,就等著你說一句話,或下決策,或鼓動人心,真的是不輕鬆,當然打混的老闆是除外,三流的老闆也是除外。

筆者遇過的這些大老闆,親身接觸過的才算,大至都還OK,都很有才華,道德良知也還可以,可是真正會照顧大多數員工的並不多,也就是說通常還是會有一些親信,其他都是局外人,當然這些老闆們都會用很細膩的手法掩護著,一般不仔細看會是看不出來的,話說回來,這樣經營公司也沒有什麼不對之處,就是「用人」的問題,也是親信和局外人的佔比多少的問題,聰明的老闆是以員工的才華為區分標準,有才華就是可倚賴的親信,笨的老闆才會以親信為心復,不論其才華為何,但不管如何這也只是老闆的風格,還不會產生致命傷。

這其中筆者也有幸遇到一位沒有誠信的老闆,這問題就嚴重了,當一個老闆講話不算話時,對組織的傷害就相當地嚴重,當一個領導者可以信口開河,然後把說過的話不當一回事,那跟無賴並無兩樣,這就是一般學者或企業大老所言,人品上的瑕疵,這種企業遲早會出問題,這是一個很重大的警訊。當老闆怎麼可以無誠信,真奇怪!這是研究經營管理有必要探討的議題,為何會有心術不正的老闆,走正路對老闆的好處不是更大嗎?又為何要走壞路,這不是自取滅亡嗎?

台長: 阿舍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