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周秀娜現象”被人解構再解讀、社會上的學者文人忙着置喙於這“小城大事”之際,到底普羅大衆對於消費和慾望之間的微妙關係了解多少呢?生活在一個以視覺效果取悅大衆的年代,我們的城市空間早被形形色色的海報、廣吿和標誌所佔據,我們眼球前的視野,無非消費與慾望!
消費,除了因為城市人的口袋有幾個閒錢外,還因為資本主義下的經濟體制有着生產過剩的問題,科技進步推動了資本主義,供應與需求從此也不再平衡;我們對貨品的需求,到底是生活所需,抑或被廣吿吸引?撫心自問,除了日用必需品,誰沒有買過家裏用不着、不管用又不切實際的東西呢?需求,是經濟學家硏究市場時所衍生的名詞,需求本身是內在的,在需求與消費之間,存於想與做之別,從慾望到實際行動,就需要推動力。推動着購買行為的慾望,很快就被硏究市場者發展出廣吿或市場推廣之類的學問,從我們生活的四周,盡一切可能,提醒着我們,善用口袋裏的閒錢,為自己的生活添上一點點“不同”。消費,代表着選擇的權利,在市場中的所有貨品,都是為我們服務並供我們選擇的。消費的意義,至此已從生活所需升格為人生的選擇。消費源於需求,連繫着它們的,就是想要擁有貨品的“慾望”。
“周秀娜現象”,除了出寫眞,過分暴露,挑戰道德底線外,還存在着供給與需求,消費與慾望的市場定律。供給周秀娜現象的模特兒公司,看準市場上的需求,將暴露女性身體隱含的性象徵,高調地輸出,大收宣傳之效,也賺個“滿堂紅”。消費“周秀娜現象”的顧客,包括貨眞價實買了模產品的消費者,也包括對此事“指指點點”的普羅大衆,沒有輿論的支持,周秀娜也成不了一個現象。從資本主義角度看,消費是我們生存的最大意義,人們消費,經濟才得以完成循環;不要忘記,如果沒有了消費背後的慾望,是沒有人願意掏出錢包,慷慨解囊的。
生活在商業社會,對於供給與需求,消費與慾望毫不知情的話,周秀娜現象只會是茶餘飯後的話題,但是,如果明白慾望是怎樣被供給者利用並推動的話,下次掏出錢包之前,還請閣下三思消費的眞正意義。
==文章原載於2009年11月5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文章定位:
人氣(505) | 回應(1)|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