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有生命的,是人們讓它離開大自然,成為人們居家觀賞的藝術品,而把植物種在盆栽內,本來就違反自然常態,更為了它能夠展現和模擬出最佳的大自然縮影,人們刻意的減少了它能夠吸收的養份,並且控制和改變它的成長過程,剝奪了最適合它生存的天然環境,為了藝術欣賞,為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對於盆栽植物,人們用相對的愛心耐心付出,除了給予適度的日照場所,和注意平時的澆水灌溉,定期保養,這就是人們照顧盆栽的主人,最主要與注意的工作。
一、植物南北環境的差異
一般園藝市場上對於植物問題的回答,大部分均忽略了台灣氣候南與北環境的差異,植物的問題在台灣南部與北部,各方面都存在著許多明顯的不同差別。
二、換土時機:換土是盆栽的簡單說法就是→斷根整理和更換新土壤之兩項工作。
盆栽保養性質的換土
為了讓盆栽植物表現出年齡和維持它最小體積,我們截斷它許多根部,也用了很不足夠的土壤來種植它,只為了控制它體積過度成長,人們又刻意的減少澆水量和次數,只是為了讓它表現出滄桑;育生活搏鬥的痕跡,有如走在鋼索之上,只要一個不小心疏忽,都可能對植物造成無法補救的永遠傷害,而如何讓盆栽植物,能夠維持在安全與人們最滿意之苛刻環境下生長;則是專心於盆栽藝術的人們重要的課題。
生長需要不斷的新陳代謝,盆栽植物的根部生長,是被限制在一個有限的盆栽裡面,很容易就會擁擠老化,而漸漸的失去活力,而土壤中的養份和一些微量元素,也在這段期間內被吸收殆盡變得貧瘠,整理和斬除老化根部,換上健康營養的新土,就能讓植物開始另一輪的新陳代謝,和持續它的生命,而視盆栽植物生長情形的不同,一般的極限最少每二年需要整理根部和換一次新土。
南北差異的換土
在台灣的盆栽生態裡,由於中南部氣候較北部更適合植物生長,因此在中南部,其土壤相對的比較不具重要性,在處理過的中南部盆栽當中,用土取材都比較簡單,但如果這些盆栽移植到日曬不夠,氣候濕冷、生長環境較差的北部,經常見到植物開始慢慢萎縮、生病、甚至死亡,這就是為何北部的盆栽,需特別講究用土原因,所以從南部購得而移到北部栽種的盆栽,換土是相當重要的工作項目之一。
急救性的換土植物有些疾病是起因於﹝介質﹞土壤,而土壤下的情形,從外表根本看不到,等到發現由土壤引起的植物病變已經顯現出枝葉上時,通常都是病到相當急迫了,這種情形之下,通常會不管節氣立即進行換土來搶救它,更嚴重時會將它植回山區大地,但是搶救回來的植物,多半都會失去不少培植多年的美麗枝幹的情形。
次急救性的換土
上述急救性的換土是屬於緊急且放手一搏的搏命手術,是不管盆栽的外在損失只管救回盆栽的生命,但遇到比較不急迫的植物病情,我們仍然希望最少的外在損失下救回盆栽,由於病情不具有立即的致命性‧因此我們通常是將盆樹連同根團土壤 一起提出,將之置入四周已經布置好的健康土壤更大的種植盆內,以引誘植物的根往新土壤中生長,等樹勢恢復健康與強壯之後,在安全無虞的時機情況下再進行斬根換土作業。
換土適合期
最適合換土的季節就是植物展開生命力最旺盛的春、秋兩個生長季節,在台灣的換土適期,可依種植樹種的寒熱帶不同之屬性,得提早或晚數日(週)予以斟酌調整。
春分換土:需提早七至十五天﹝15天為驚蟄﹞,需視植物的生長速度的快慢來調整,過早更換;生長較慢的植物可能未發根就先死一半,春分後七至十五天﹝15天為清明﹞過於晚換土容易遇上潮溼的梅雨季節,對植物的生長產生較大的變數,例如敗根、爛根或突長快而無法控制樹勢之平均。
秋分換土為機動性換土,適用於在年初錯過換土時期或在培養時間因故造成植物傷害;或是生長過於旺盛而導致盆根飽合等等,不得不換之盆栽。
秋分換土:需提早十五天﹝15天為白露﹞,要有足夠的時間讓枝葉及根部成長至成熟,來渡過寒冬之休眠期,以防止在休眠期間造成枝葉部分乾枯失枝。
上述為最適合的換土時間,然而生長活力最旺的盆栽,在最不適期的大寒、大暑其實也可以換土﹝請勿輕易嘗試﹞;只是在不同的時期換土須配合不同的照顧方式,如加遮蔭網、封袋、溫室、陰室、取暖等等,除了硬體設備之外給水、施藥、防風、防曬、與濕度的保持也都是注重的項目。
某些迫切與致命性的原因,也會不適時的以換土來拯救盆栽,如爛根、透水太差、藥害等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