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這個續集真的是隔的有點久啦。不過,好像有一篇永遠待續的遊記也還在漂浮…。沒辦法,心情不適合嘛。
趁著最近天天吃送別飯的當兒,胃總是充血,似乎不太適合做太重的思考,就努力來續集一下好了。(也不知道能撐多久)。
(好,我開始嚴肅了,不看嚴肅內容的人可以點一下「推薦」及「鼓勵」之後自動轉台,嘻嘻~)
<學習客觀批判性思考>
資格考有一部分題目要回答在博士班裡學到影響最深的事。對我而言應該就是批判性思考吧。在過去求學生涯裡,我已經自認比起大部分台灣教育「訓練」出來的學生有反思的習慣了。但到了美國,或說是開始博士班課程之後,才發現台灣教育對於批判性思考的訓練真可說是完全沒有!即使我自認為是頭黑羊,老是跟別人想法不同,但說到批判性思考能力,真的還是差遠了。尤其是在讀學術論文及做出回應時。臣服於「權威」的力量,在讀學術文章時,只有點頭稱是的份,要做出批判,或是從中聯想,甚至反覆辯證,都有很大的障礙。當然,這跟程度可能也有關係吧。台灣的教育很少鼓勵「哲學」閱讀或思考,因此在老美同學可以隨手舉出哲學理論或學者時,感覺上我就只能躲在一旁希望自己瞬間隱形… 在資格考口試間也被問過對於某理論的反派學說。並非沒有閱讀那些學說,但我卻只選擇不提起;而這當然也被委員們提出並機會教育了一番。幾年下來,我所學習與了解到的批判性思考真義便是,不該只聽從一派看法,而是盡量有不同來源的資料;經由這些資料有自己的看法,並且可以從中提出具有說服力的支持點。當然,「自己的看法」難說對錯,或是根本沒有對錯。甚至當支持論點不同時,必要時改變看法也是有可能的。重點在於,要「有」想法,並能夠說出原因<1>。
<相信自己的直覺與熱情>
所以連接「批判性思考」,就是要有相當的熱情,並且相信自己的直覺。所謂相信自己的直覺,其實應該說是「相信自己的相信」。我想每一個博士生決定自己研究題目時一定「相信」這東西有趣或是有益。這相信應當來自於熱情吧。例如說,我相信研究少數族群可以減少因不瞭解所產生的不平等或是敵意,我相信這樣的研究對於整個社會以及教育都是有益的。那麼當有人挑戰或是質疑時,我可以蒐集足夠的資料來辯證。我認為如果對自己的相信都抱持著可有可無的心態,那麼實在不需要走上這一條辛苦的研究訓練過程。對於長久的研究生涯,個人相信一定是由直覺與熱情引導出研究方向,才能堅持不斷有新的想法,不斷的研究<2>。
<跨領域學習>
鳥人認為跨領域學習有困難度,因跨到別的領域會感覺「虛」,我倒覺得這要看所謂「跨領域」的定義。我的經驗告訴我從不同領域尋找同樣的關鍵字,常有不同收穫。所以重點是「學習」。試著從不同領域的角度去看研究的主題,或是試著由不同的研究方法去看不同的解釋或著重點,常常可以帶來許多靈感以及增加研究質量的文獻。我自己就覺得研究初期有時也太拘泥於某些角度,其實是很可惜的。但是知識永遠學不完,也不需要太在意,只希望有機會就多擴展自己吧。
<善用同儕資源,擴展社交圈>
個人認為人文學科沒有討論實在太慘了。我非常感謝老闆一開始就把大家拉~啦~拉~拉在一起。雖說有時候並非每個讀書會裡的成員都可以很麻吉,雖說有時候難免也會有勾心鬥角或是是非狀況,雖說有時很自閉一點也不想跟任何人打交道。但是因為這個讀書會,上自老闆、大師姐,幾乎同時期的貴子(和不太想承認但是不能避免的老土以及泰國人姬)到後來的金珍黑珍,其實都讓我有很多大聲思考的機會,並且可以試著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得到一些回饋。這對於之後要面對正式的口試,或是研討會的問題,都算是很棒的「職前訓練」。當然更不用說與其中一些培養出革命情感,不只學業,在生活方面也互相支持幫助。很多時候我還是很不想麻煩別人,尤其對於自己需要幫忙修改英文寫作的時候,總會隱約有些羞愧,覺得好像在佔用別人時間來增強自己英文。但是真正不得已時,發現大家的協助真的很重要。所以真的要認真擴展社交圈,也要認真付出,才好善用同儕資源哪~
<培養(堅持)自己的興趣>
這一點好像不怎麼切實際。所以囉,還是老話一句,是我個人「經驗」分享,完全不負責任… 為何會說要堅持自己的興趣呢。研究生涯可能是一場長期抗戰,而且即使拿到了那張學位,這樣的生活可能也就要持續一輩子了。老闆就常用那種看著待宰豬隻的眼神看著我說,「There is no life…。」這句話,午夜時分可能都會嚇醒驚出一身汗。確實,看看老闆拿了正教授之後,套句她自己的話,還是「工作得像隻狗」。開始時為了拿終身職,為了升等,不斷地拼命;等到有點作為,可能變成外界(出版商,學術界)推著你一刻不停。根據我的觀察,這些很棒的老師真的都非常有自制力<3>,而且對學術對教育有過人的熱情(這當然先呼應了選擇所愛,愛所選擇)。不過,相對來說,在我的支持團體中,也常聽到大家在學術環境中,為了配合大生態而所需的掙扎,或是取捨。要支持走這樣一條路,需要強大的後備。家人、親友的精神鼓勵斷不可少之外,培養或堅持自己的興趣更可以延長壽命(不管是學術或是人生)。我到很後面的階段才漸漸悟出這個道理,還是常常陷入「我這樣是不是太混了」的自我折磨。也許有人可以意志堅定,一路咬牙念念念寫寫寫,我卻需要有不同的火花。所以,對我來說,偶爾的出走,或是完全的擺爛;對有些人來說,持續的運動,或是撞球,或是音樂,或是電影,或是跳舞,或甚至是所謂的「第二專長」,打毛衣,做蛋糕,都好。就是別做成了書呆子<4>!因為,我還是相信,人生不應該只有一種,或是說,學術不該只限於一種模式吧。
還是待續…<5>
061214
老童呱呱呱:
1. 話說敝系泰國人姬就曾讓我非常吐血。不知道該說是年紀還是文化的不同。她總是要求我們告訴她她的研究該是什麼學說,而每當我們讀書會討論一種新學說時,她便會宣稱她的應該是此種學說。如果一個研究已經到了寫完稿階段,還在探討應用理論為何,並且永遠決定在最後的「老闆說」。更誇張的是要求別人也跟她一樣,「不可跟老闆爭論」云云… 這樣的學者,我還真是沒辦法對他有任何敬意哩。
2. 我覺得我的中文開始變差了。越寫越力不從心哪。感覺上好像在用中文寫英文哩,最好大家是看得懂啦~ 不過我真的盡量不在新聞台用混合文寫文章,所以啊,我盡力了。
3. 生活作息超級規律,定期上健身房運動,或游泳或跑步,即使一個月飛一次到兩次做研究或演講的老闆,一星期也至少游泳兩次!
4. 其實,這是我切身之痛。(請參照「我是一個嚴肅的人」。)幾年下來,我已經變得言語無味,面目可憎。連我老媽都說我「變得跟老哥一樣」。此話意思=「很無聊的人」。唉。因此這是給未來研究生的建言啊~
5.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很稿威吧。
圖片:
本月大事:敝鱷魚足球今年拿下了區冠軍,將於明年一月爭奪全國冠軍!!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