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12 17:32:24| 人氣8,0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歷史的人(1)---美麗島30週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的生日才過不久(射手座     )

看新聞時赫然發現,今年已是美麗島事件30週年了。三十年了呀~~

對年幼的我來說完全不瞭解這個事件,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看待這些歷史,

還是很有感喟,這是屬於三、四年級生的歷史。

在此,將這一事件的始末錄於下,並且衷心希望,不管看什麼事件,擺脫政治色彩的干擾,平心靜氣去想、去看,畢竟這都是台灣的歷史的一頁......



20091210是美麗島高雄事件30週年,當年重要的參與者,雜誌社發行管理人姚嘉文,雜誌社高雄副主任陳菊9日重回高雄市區,當時的美麗島雜誌社服務處,30年後舊地重遊,不勝唏噓。

歷經30年又回來了,重回這個和他們一起經歷黨外民主運動的城市,高雄,這一場重遊舊地的文物展茶會,大家再聚首,高雄事件30週年文物展茶會,地點在當年美麗島雜誌社的高雄服務處,陳菊,美麗島的受刑人,現在是高雄市的市長,台灣民主運動影像的紀錄者,邱萬興現場解說,重要影像黨外雜誌書刊,受刑人獄中手稿,紀錄活動如何從慶祝國際人權日,演變成警民衝突,最後是軍法審判叛亂犯,舉辦文物展茶會,一是紀念,二是向這段歷史致敬。(民視新聞 李惠美、廖錦雄高雄市報導)


 

*美麗島事件緣起

臺灣的反政府運動,常採發行雜誌的模式。新聞媒體長期由國民黨政府壟斷,在野勢力只有自行創辦雜誌來進行小眾傳播。五○年代,以『自由中國』半月刊最受矚目。到了七○年代下半葉,先有『臺灣政論』月刊曇花一現,其後『八十年代』月刊和『美麗島』雜誌各領風騷。

一九七五年八月,『臺灣政論』創刊,由黃信介擔任發行人,康寧祥出任社長,張俊宏為總編輯,宣稱要繼承『自由中國』與『大學雜誌』批判當道的傳統,「搭起民間輿論的發言臺」。當年年底黃信介和康寧祥參加二屆立委增額補選,『臺灣政論』也配合加強火力,在十一月號推出「選舉特大號」,提醒選民小心國民黨作票。十二月,再刊出陳鼓應「早日解除戒嚴」、以及邱垂亮「兩種心向」等文章。十二月二十七日,當局以「兩種心向」文中宣稱「臺灣人民要想當家做主,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是在臺灣本土人民武裝起義推翻國民黨的獨裁政權,第二是臺灣人民團結起來奮鬥爭取早日和祖國和平統一」等言論,是「煽動他人觸犯內亂罪,情節嚴重」,勒令『臺灣政論』停刊。

一九七七年底五項地方公職選舉,「黨外」獲得四席縣市長、二十一席省議員、八席臺北市議員、一百四十六席縣市議員、二十一席鄉鎮市長,可謂空前未有的佳績。選舉旗開得勝,使「黨外」人士深受鼓舞,逐漸組織化。首先是「黨外」議員互相串聯,準備以團體行動造勢。政府原定一九七八年底舉辦中央民意代表增額補選,黃信介乃在當年九月底宣布將組成「全省黨外助選團」巡迴全省各地助選。十一月二十四日該團正式成立,由康寧祥擔任主席,黃信介、余登發為總聯絡人,施明德為總幹事。十二月七日中央民代增選運動開始,正當選戰進入白熱化之際,十二月十六日,美國總統卡特突然宣布自一九七九年元月起正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將廢止「華美共同防禦條約」。同日,蔣經國立即援引「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發佈緊急處分令,勒令所有競選活動即日起全部停止。

選舉的停止,使「黨外」政治參與管道突然受阻,乃轉向街頭群眾運動發展。決定七九年二月一日,在高雄縣橋頭鄉余登發家舉辦集合一千多位黨外知名人士的生日晚會。警備總部乃在一月二十一日,以「涉嫌參與匪諜吳泰安叛亂」的莫須有罪名逮捕余登發父子。翌日許信良、張俊宏、施明德等黨外核心人士齊集橋頭鄉,發動在戒嚴時代甚為罕見的示威遊行。結果,臺灣省主席林洋港,將民選的桃園縣長許信良送交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處。四月,余登發被判處八年徒刑、其子余瑞言三年徒刑;另一方面,監察院則通過彈劾許信良。六月,林洋港記許信良大過,公務人員懲戒委員會則處分許停職兩年。

一九七九年夏天,「黨外」人士黃信介等創辦『美麗島』雜誌。九月八日,『美麗島』雜誌在中泰賓館舉行創刊慶祝,酒會當天國民黨勢力之一發起「疾風行動」,聚眾包圍中泰賓館,幾乎釀成嚴重衝突,人稱「中泰賓館事件」。其後接連三個月,『美麗島』雜誌於全臺各大城市分別設立分社及服務處,每在一地成立服務處,便在該地展開群眾性演講會。「疾風行動」人士則組織「反共義士」前來對峙反制。美麗島雜誌社的一些辦事處被砸毀,而黃信介的住所更遭人縱火。

『美麗島』雜誌在各地設立服務處所造成的聲勢,以及來自右翼人士的挑釁與刺激,使局勢越來越僵。『美麗島』雜誌社乃決定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國際人權日,在高雄舉行「人權大會」和示威遊行。





(左起)張俊宏、姚嘉文、施明德、黃信介(今已故)、陳菊(現任高雄市長)、呂秀蓮、林弘宣、林義雄


***********************

*美麗島事件紀實

1979年十二月十日在高雄市參加慶祝聯合國發表「世界人權宣言」卅一週年紀念會的二萬多名民眾,一場原為表達言論的演講集會,到最後演變成警民對峙;原為了慶祝國際人權,到最後卻被當作叛亂犯遭到軍法審判。這就是美麗島事件。黨政出動鎮暴部隊、鎮暴車和催淚瓦斯全面圍剿之後,暴發了自中壢事件以來黨外民主鬥士和蔣家政權間最大的衝突。

一、 黨外的團結

黨外人士作全國性的串聯是一九七八年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時「全國黨外助選團」成立開始的。這是卅年來黨外人士對蔣家政權合法鬥爭最具轉捩性的突破。蔣家的恐懼是必然的,因為獨裁政權的頭號死敵就是反抗力量的組織化。儘管蔣家打出「溝通」的虛招,但是橫在大家跟前的仍是同樣既不自由又欠公平的社會現實,衝突的基因並未稍減。因此在溝通的同時,衝突的頻率與幅度實際上是快速而公開的跳升。

七月廿八日「台中事件」,到九月八日「中泰賓館事件」、十月十七日查禁「美麗島」雜誌、十月廿五日慶祝「美麗島」台中服務處成立的茶會會場及服務處被警察以大批拒馬及鐵絲網圍封,以及十月卅一日「美麗島」高雄服務處舉辦的「勞工座談會」、十一月四日高雄服務處舉辦「陳菊旅美座談會」、十一月七日「美麗島」屏東服務處舉辦「農村毛豬問題座談會」、十一月廿日台中服務處在太平國小舉行「吳哲朗惜別晚會」等衝突,和十一月廿九日六名暴徒闖入台北市黃信介立委的服務處,用斧頭擊毀玻璃,搗壞辦公設備,十分鐘後,「美麗島」高雄服務處也發生八名手持斧頭、武士刀的暴徒衝入搗毀的「意外」事件,十二月八日「美麗島」屏東服務處遭六名暴徒襲擊。就在這一連串的暴力事件中,埋葬著無窮的殺機,不可避免的大衝突已勢在必發了﹗

二、鼓山事件

像以往每次集會的籌備一樣,由黨外人士所組成的「台灣人權委員會」慶祝國際人權日的集會申請,從開始即飽受騷擾。十一月卅日陳菊和周平德向管轄美麗島高雄服務處的高市第一分局申請將在十二月十日下午六時至十一時在大統百貨公司對面的扶輪公園舉行人權日紀念會,試了幾次都未獲准,最後決定依原計劃進行籌備,因為過去經常發生這種申請不准但生米煮成飯後「照准」的奇怪現象。

十二月九日蔣家在電視新聞宣佈冬防將自十二月十日實施,為維持秩序及避免妨礙交通,任何群眾集會將嚴加取締。「美麗島」高雄服務處開始被警察包圍。九日下牛四時許,二輛由「發財」小貨車改裝的「美麗島」宣傳車要出去廣播紀念會的消息時,駐守警察圍成人牆將門口塞住不讓開出,雙方動手打起來。混亂中,姚國建和邱勝雄(邱阿舍)被補,衝突擴大,釀成鼓山事件。

三、大軍壓境

十日中午,高雄憲兵司令部、岡山保安總隊、高市警察局、南區警備總部等情治單位分別在高雄市區擺出如臨大敵的鎮暴架勢,藉口是九日晚上臨時宣佈的冬防「春元演習」。下午三點開始交通管制,學生提早放學、生意人提早提銀行,形成一種全面戒嚴的緊張、恐怖。各主要路口都站著黑衣白盔的憲警,裝備有胖頭大耳、嘴襄像咬個煙斗的防毒面具,三人一組,其中一人身上掛著催淚彈和放射槍。軍用大卡車忙著運送擋路的拒馬和鐵絲網。

晚上六時半,施明德、姚嘉文等帶領二、三百名群眾在中山一路的大圓環進行演講,四周卻受到憲兵與保警層層包圍,包圍線外更有潮水般的好奇人士圍觀,使得現場緊張氣氛升高。根據多名現場人士口述指出,當晚八時四十分時,有白煙冒起,現場立刻傳言是瓦斯而引起群眾驚慌與騷動,於是有激動群眾提議攻擊附近警察局,黨外人士擔心兩年前的中壢事件再度重演,又帶領群眾回到原演講現場。在移動過程中,軍警與民眾至少發生四次衝突。晚上十點多,鎮暴部隊下令強制驅散,曾有鎮暴人員衝進群眾中被反包圍,雙方各有負傷,十一點多活動才全部結束。

這次人權日的演講活動後,活躍於黨外陣營的主要人物幾乎全數被逮捕,台灣反對運動受到嚴重挫傷,也因此牽引出以受難家屬與辯護律師為主的另一反對主軸。而當時由於戒嚴,黨外從政者皆有坐牢的心理準備,政治運動的悲劇色彩頗為濃烈。美麗島事件成為在野政治人物每每回憶都難抑激動與掉淚的沈痛記憶。

另根據有關人士口述,事件發生時現場人士遠比想像中複雜,雖然現場名義上是由南區警備司令部坐鎮指揮,但各個情治系統仍各自行動。尤其,不少立場不同的受訪者都強調,發生在兩年前的中壢事件,令當時黨內外人士的不安全感十分強烈,雙方已無法互相信任,而當時卻又是黨外人士進行組織串聯的開始,因此更加速情治、特務人員的蒐證行動,使雙方關係更為對立、惡化。

四、海外同鄉強烈抗議

美麗島事件爆發後,黨政以美麗島事件為藉口,從事黨外勢力的撲殺,政權的瘋狂逮捕,激起海外同鄉一致的反抗蔣家。海外的辦事處多受到抗議民眾的破壞,辦事處急忙向警力求助,請來警察駐守,以防遭受攻擊。在紐約,海外各台灣人團體正式宣佈成立「台灣建國聯合陣線」,集中力量推動倒蔣政權勢力的急速發展和營救島內的民主鬥士。聯合陣線的成立使海外台灣人的推動民主力量步入一個突破性的新階段。

*結語

其實直到今天,發生在近二十年前十二月十日晚間的「美麗島事件」(或稱高雄事件),有若干真相依然尚未明朗。而就在李登輝總統高聲倡言「新台灣人」論、強調族群融合的同時,這段被認為帶有族群抗爭政治意涵的「美麗島事件」,不愉快的歷史記憶,正隨著台灣政治社會的變遷而加速流失。與今日台灣政治開放的情況相比,甚至有人認為挑起這段悲情記憶就會刺傷族群間的和諧。然而,基於對這段台灣共同經驗的尊重,我們更企盼的是能誠懇面對歷史,透過對歷史的真相的探討,令人對此一政治事件有更多的理解與同情,也讓我們攜手走出悲情,迎向真正屬於我們的新台灣人世紀。

http://content.edu.tw/local/kaushoun/dazen/country/38/index.htm (上文引用來源)

 

 

http://blog.udn.com/wilsontien/736676 (另可參考此網站《美麗島雜誌的意義》—一個早夭的黨外組織化工程)





施明德當時的前妻艾琳達,當年被驅逐出境。


 

30年前,一本雜誌引發了一場著名的政治事件,成為臺灣政治發展史的分水嶺。在30年前“美麗島事件”中,黃信介、施明德、呂秀蓮、陳菊、姚嘉文等因此進了監獄,當時的辯護律師陳水扁、謝長廷由此步入政壇,宋楚瑜作為國民黨官員開始嶄露頭角。今天臺灣政壇上的風雲人物,在30年前的這場事件中扮演著不同角色,輪番登上了政治的舞臺。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們正視著,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懷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原野。

我們這裏有勇敢的人民,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這裏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

這首叫《美麗島》的歌曲是臺灣校園民歌運動先鋒李雙澤的遺作,由他好友胡德夫和楊祖珺在其逝世後發現。歌曲裏彌漫著濃重的原鄉情結,體現著那代臺灣人對家國與人生的思考。此曲雖在當時被當局以鼓吹“台獨”為由禁掉,但它生命力卻越來越強,竟成了一代懷抱民主理想的臺灣人的聖歌。

後來,一本雜誌用這支歌名作刊名,由這本雜誌引發了一場著名的政治事件,成為臺灣政治發展史的分水嶺。

30年前“美麗島事件”中,黃信介、施明德、呂秀蓮、陳菊、姚嘉文等因此進了監獄,當時的辯護律師陳水扁、謝長廷由此步入政壇,宋楚瑜作為國民黨官員開始嶄露頭角。今天臺灣政壇上的風雲人物,在30年前的這場事件中扮演著不同角色,輪番登上了政治的舞臺。

“美麗島事件”在後來成了民進黨的政治資本,也成為黨內爭權奪利的砝碼。民進黨不僅用此事件來反映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專制,也彰顯民進党爭取民主的歷史功績。能否搭乘上“美麗島”號這趟政治列車,成為日後政治人物的重要指標。




當年的施明德.  可是很瀟灑且轟動......他在全島大逮捕時期逃亡26天,賞金從50萬跳到500萬,印象中好像李昂當年似與他戀愛,曾資助他,而前台中市長張溫鷹幫他整型逃亡(下巴,裝成戽斗),結果隔天就被抓了,下巴的墊片還被拆掉,一天之內開兩次刀,還上了當年的頭版頭。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19795月,黃信介準備申請創辦一份新雜誌。他們從傳唱一時的歌曲裏找到靈感,決定新刊就叫“美麗島”。

之前,黃信介像臺灣早期所有黨外人士一樣,通過辦《臺灣政論》、《這一代》雜誌來宣傳政治主張。他在雜誌被禁後又聯合林義雄、姚嘉文等人組成“黨外人士助選團”,通過選舉機制來要求進一步民主。他們不但舉辦各種座談會、記者招待會等,還不斷發表政見並印發傳單。這時呂秀蓮在哈佛深造,聞訊後放棄深造機會,回台投身風起雲湧的黨外運動,參選桃園縣“國大”代表。

然而,1978年年底,美國突然宣佈與台“斷交”,蔣經國獲息後,宣佈停止一切選舉活動。像黃信介、呂秀蓮這樣的黨外人士,雖然在地方參選掀起了不小波瀾,但隨著當局終止原本明年舉行的增額民意代表選舉,他們不得不改變策略,尋求更廣泛的合作和鬥爭。

197962,這些黨外人士所創辦的《美麗島》雜誌在臺北正式掛牌,一場挑戰權威的新民主運動發軔了。在7月的一次會議上,雜誌社確定由許信良任社長,呂秀蓮、黃天福任副社長,施明德任總經理,姚嘉文、林義雄任發行管理人,張俊宏任總編輯。這個雜誌網羅了臺灣各派的知名黨外人士,幾乎涵蓋大部分本土反對精英,包括了當時傾向統一的“夏潮”以及以康寧祥為代表的穩健派,但是主要還是以施明德等激進派為骨幹。雜誌成為黨外勢力的大本營。

這時的施明德重獲自由才一年多,他此前因1962年在小金門擔任炮兵軍官時企圖軍事政變推翻政權,被以首謀叛亂罪遭投入監獄裏15年之久。他在監獄裏受盡嚴刑,牙齒和脊椎受損,從22歲開始就滿口假牙。

然而,正是這個剛剛被釋放的施明德,卻又再度投入對抗臺灣威權體制的《美麗島》組建中。施明德和《美麗島》的目的是,“要形成沒有黨名的政黨,主張實行‘國會’全面改選與地方首長改選”。民主化目標非常清楚,直指臺灣黨禁、報禁和30年不改選的“萬年國會”。

這年8月,《美麗島》,創刊號即一鳴驚人。在當時臺灣尚未開放報禁、黨禁的沉悶氣氛裏,這份充滿異議色彩的政論刊物,猶如在密不通風的暗室撕開一道裂口,這束光亮立即吸引來無數渴求的目光,一時一紙風行。

當然,《美麗島》的目標不僅僅是辦一份宣傳“異端”思想的雜誌,他們還要以此為平臺成立一個沒有名字的政黨。隨著雜誌銷售的節節攀升,施明德等人四處遊說地方人士,催生了多處雜誌社地方服務站,廣泛吸收有志青年,並借著集會、演說等活動宣傳要求民主的政治主張。

雜誌知名度不斷提高,至197911月,雜誌發行量已過8萬冊,雜誌社只經數月就在各縣市成立了十一處地方服務站。一個“沒有黨名的黨”已初具規模。這在當時,無疑是以身試法,《美麗島》與當局在政治權利與意識形態上矛盾迅速激化。






美麗島事件圖片--當今綠營政壇上曾經或現在活躍的人物。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19791210,國際人權日。

這天的高雄顯得格外的擁擠,《美麗島》各地服務處成員和支持者源源不斷地湧來,他們慢慢向著扶輪公園方向彙集,仿佛受到某種神秘的力量的召喚。而與此同時,荷槍實彈的防爆員警,也如臨大敵般集合起來把守住各個路口。

山雨欲來風滿樓。

原來,在1114,《美麗島》雜誌組織了一場聯合祈禱會,施明德在會上聽從幾位神甫的建議,決定在1210日國際人權日舉辦大規模紀念活動。時任高雄服務部負責人的陳菊協助施明德準備進一步籌組“人權紀念委員會”,並打算在紀念活動當天正式成立。

1130,《美麗島》雜誌社以“人權紀念委員會”名義,向高雄市警察局申請在扶輪公園舉辦“世界人權紀念日大會”,遭到當局拒絕。就在人權日前一天,國民黨當局以將舉行演習為由,宣佈次日禁止任何示威遊行活動,很明顯是想扼殺這次遊行于萌芽之中。

當局為了嚇退這幫“烏合之眾”,襲擊了黃信介住宅和《美麗島》在高雄、屏東的服務處。沒想到《美麗島》人員依然我行我素,駕車號召民眾參加翌日集會。兩名《美麗島》義工在發傳單時被員警逮捕,並遭到毆打和拘留,一直到次日淩晨才被釋放。

不斷升級的暴力活動沒有震懾這些人,他們毅然決定按原計劃在高雄舉行遊行。很多原本沒準備參加遊行的群眾被之前的迫害事件激怒,也不顧一切加入遊行隊伍中。隊伍裏最引人矚目的自然是施明德,他手持火把站在車上,和姚嘉文規劃著路線。面對著神情嚴肅的員警,黃信介要求提供演講場地,遭到拒絕。

在施明德的引導下,遊行隊伍拉著布條、喊著口號,浩浩蕩蕩地向扶輪公園集中。然而等他們快到達集會中心時發現,扶輪公園已被封鎖,他們臨時改變集會地點,即中山一路與中正四路口的大圓環。

這時,隊伍遭到大批員警的阻攔,一時間如洪水被阻塞,烏壓壓的人群越積越多。呂秀蓮從人群中站出來大聲疾呼:“幾百年來,臺灣人從來沒有機會像今天用這麼大的心聲喊出咱的勇氣、咱的正義感,喊出咱對人權的要求,今天是偉大的一天,希望大家用最熱烈的掌聲,來挽救大家的生存命運。”

下面口號聲、掌聲一片。

遊行群眾氣憤填膺,按捺不住的怒火讓他們騷動不安,場面已經完全失控了。全副武裝的員警越來越多了。當局的高壓姿態讓對立愈演愈烈,民眾長期積怨演變成暴力相對。員警這時手持盾牌逼近行隊伍,群眾還以石塊和棍棒。奉令打不還手的員警受傷慘重,主要街道一片狼藉。

為了避免事態的擴展,警方決定施放催淚瓦斯,最後以全面鎮壓收場。這場“美麗島事件”,成了臺灣自“二·二八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場官民衝突。





美麗島事件審判庭.--左起黃信介、張俊宏(戴眼鏡者)、姚嘉文、陳菊(姚後,只有三分之一)、永遠笑嘻嘻的施明德、林弘宣。





美麗島律師辯護團--這群人才是後來民進黨在政壇上「真正享有」最高權力的人。(有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張俊雄等)

************************************************

歷史要記住教訓,但是悲情要讓它過去~~

一起來聽聽這首很不錯的「美麗島之歌」

雲門舞集2006年的舞碼「美麗島」, 由卑南族音樂家胡德夫與卑南青年舞蹈家布拉瑞揚共同創作。胡德夫 於演出終了後,還現場演唱台灣民歌時代流行一時、卻又隨後被禁的 曲子「美麗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0t5ix3YtUE  (胡德夫與小孩同唱「美麗島」)
 
 
 
美麗島 2008 詞:陳秀喜 改寫:梁景峯 曲:李雙澤 音樂製作:陳柔錚 演唱:蘇婭 影像音樂授權提供:野火樂集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覆地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覆地叮嚀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 懷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 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蘭花
 
 

 

台長: 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人氣(8,00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大眾文化、網路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麝香貓咖啡由來(轉貼)
此分類上一篇:金士傑的情書及其他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