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系 林哲誼
內容簡介
「恐懼」是什麼?恐懼是用來控制人民的手段!
「恐懼」是怎麼產生的?恐懼是掌權者精心設計出來的!
這是麥克.克勞頓的最新小說『恐懼之邦』中,藉由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口中說出的理論,也是這七百多頁小說,最重要的思想。
藉由大量的論文佐證,說明許多自然異變的現象都是被斷章取義、過度渲染。一般人在接受媒體的情況下,有了錯誤的認知。
這本書屬於懸疑類型的小說,內容主要透過一連串的事件,描述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也勾勒出環保團體不為人知的一面。然而,這一切的一切也只是為了透過恐懼而進行人類統治。
姑且不論書中舉證的研究報告其真實性,但作者提出的觀點也已足以提供人們另一個思考方向。
長久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都是透過媒體,而媒體也予人報導事實與真相的印象。然而,若是媒體受到操控,則真相可以被謊言取代,而人們也將因此受到矇騙,相信那自以為是「事實」的謊言,更甚者,可能起而挺身悍衛它,閥韃那些真正知道真相的人而不自知。
作者花了不少篇幅來說明所謂Global Warming(全球暖化)的未必與不可盡信,進而批評不少PLM來炒作這個議題。
所謂PLM,是指Politics(政客)、Legal(律師),以及Media(媒體)。
甚至小說結束後,作者以appendix方式補充說明世界上常有一些眾人皆以為如此的觀念,其實是無比的錯誤,因為都被PLM相關人等給誤導了,那是經不起科學方法驗證的觀念。但是人類卻因為某些因素,也許是愚昧、也許是自私、也許是死不認錯、也許是天生的偏見,讓錯誤觀念橫行多時。比如20世紀初的”優生學”概念,有多少政客,大學教授,甚至諾貝爾獎得主都一窩蜂的侈言支持優生學。
發展至最後,納粹德國秉此觀念,幹下了以集中營大屠殺猶太人的悲劇。
因此,本書對於眾人皆約如此的所謂溫室效應等全球暖化的觀念,做了明確的挑戰與質疑,因為人類仍然未能掌握地球的氣候變化趨勢。作者認為目前人類有限資料裡,無法證明地球正處在兩萬年前冰河時期以來天氣模式的哪個位置。是谷底而更熱?是更冷?更何況人類對於一週氣候都無法準確預測,怎能證明長期的氣候趨勢呢?那些高論全球暖化的人,在Michael書中,似乎成了騙子。這是很嚴重的指控,明顯牴觸不少自由派的觀點。只是這些暢銷書作家,很顯然對於選擇小說主題,都有意去挑逗部分讀者的企圖,比如Dan Brown的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挑戰耶穌與上帝信徒的觀點。造成話題,進而吸引讀者購買小說來一探究竟,似乎才是這些暢銷作家的商業意圖。
這本小說一開始跟海嘯有關,2004年12月中發行,12月下的耶誕節就發生南亞海嘯,驚人的相似!書中的人物角色的功能是有點誇張,有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國安特勤人員,有幾近無能卻又可以在南極存活、在南太平洋小島上食人族倖存的律師,有看似迷糊卻又命大的漂亮女秘書。甚至有一位顯然是影射電視影集「白宮風雲」中飾演總統的演員馬丁辛的角色,作者讓這個自由派環保份子演員被食人族生吃。好萊塢賣座電影元素,如海嘯、南極冰河、暴風雨與閃電、俊男美女冒險除惡、科技(環保)、食人族,顯然都已放入書中,以為日後改編成電影之準備,場面之大將不輸賣座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作為小說,本書我認為不及格,太多的單邊論述;但是作者要表達的環保議題,卻是蠻有趣的。豐富的數據資料,可看出Michael Crichton一貫要求精準的寫作模式。
《恐懼之邦》是本很特殊的小說,書中引用非常多氣溫圖,並且參考了相當多文獻,更在書末整理出作者對氣候暖化、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等的觀點,以闡明作者的整體論述。所以這本書號稱「知識小說」,乃是藉著故事的鋪陳,提供讀者相關議題的知識,同時也藉著書中角色的口,來指導讀者如何理解這些知識。若以幾句話來概括作者的思路,那就是:藉助於有限的知識來探討人類無知的領域,人類很可能被誤導,無論是有意的或是無意的。因此,在如此基礎下所做的決策,是無意義、輕忽、浪費的,甚至會造成無法彌補的錯誤。
不過,一個銅板永遠有正反面。作者對於任一項議題的討論,總是以更多的知識來指出有限了解的謬誤,這或許呈現出作者的淵博學識,但也自然可引伸為:作者是否僅是以其有限的知識,來做擴大的申論,而且其中仍可能有許多錯誤的了解存在。更何況,何謂正確的了解?
書中舉的一個例子是美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長期以來,管理人員為保護生態,在此執行了一些認為是對的策略,最終卻顯示為「無知、無能、破壞性的介入」。初始,麋鹿快要絕種,所以就滅殺麋鹿的天敵。爾後,麋鹿的數量急增,河狸就消失。河狸興築天然水庫的工作沒有其他生物取代,草原就開始乾枯,然後鱒魚和水獺消失,土壤嚴重流失。不久,公園管理者開始大量捕殺麋鹿,但生態的改變卻是永久的,以前的樹種和草原並沒有回來。而且,引進虹鱒,卻把原生種的鱒魚消滅。因此,作者重複強調:印地安人塑造「原始荒野」的方法,才是合理的,更在書中多次強調「田野調查」優於草率決策。
不過,人類本身就是一個生物物種,且已主宰了地球的發展。但是,這個物種並不是非常具有組織協調性,每個人或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都各有其看法與做法。這個物種的總數持續增加,且為了多種原因,又持續擴張開發,長期進行侵略、奴役與滅絕其他物種的行為,更大量破壞與掘取地球資源。現在,人類開始反向操作,也就是要保護環境與保育其他物種,無論是基於善意或是恐懼。可以確定的是:保護環境與保育生態不是人類擅長的工作,這是需要時間與經驗來學習改進的。是以,黃石公園的失敗經驗,正是其他千萬個國家公園能夠成功的基石。
那麼,地球資源與生物物種是否正在快速減少呢?本書作者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而指出:「還有人相信資源會用光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更認為:「2100年的人會比我們有錢得多,耗費更多的能源,有更少的世界人口,而且比我們享受更多的荒野大自然。我不認為我們要為他們擔憂。」這樣的論點依據就是:缺乏強而有力的科學數據,證明地球資源正在耗竭。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為何作者無法同意「無悔策略」,積極鼓勵減少資源浪費、減少能源消耗與保護物種生存呢?問題就在於:是否要為下一代人類擔憂?
人的生命僅止百歲,我們能關心的就是自己、孩子與孫子的生命能否延續。擔心的與可控制的也僅止於自己能做什麼,才能降低孩子與孫子的生存困境。無悔策略的推動,在我國傳統社會裡稱之為「積陰德」,但是作者卻認為未來只會更好,何需為子孫(他人)杞人憂天?這乃是「美式個人主義」的極致,也是在閱讀本書時必須深刻揣摩的:那種美國人高所得、自以為是、個人價值優於群體與好辯的生活哲學,其所企圖說服的對象,並非是深受儒家傳統影響的我們,所能理解。
本書舉非洲殺人蜂、千禧蟲、美國人的犯罪率等,來說明這些政治–媒體炒作的危機警告議題,其實都是與事實發生相反。而媒體與政客僅需很短的時間,就可以銷售一個概念。如1983年一個五天的研討會,就推銷給全球「核子冬天」的概念。全球暖化的說法,則是1988年美國NASA的氣象學家韓森(James Hansen)所提出。更指出「在DDT禁止以前,瘧疾已經變成次要疾病,全球一年五萬人死於瘧疾。之後,一躍成為全球性的疾病。5000萬人在DDT禁止了以後死亡。」而DDT致癌的疑慮,其實是不存在的。「物種滅絕也沒有被證實。1970年梅耶(Norman Myers)預測有100萬種物種會在2000年時滅絕。埃利希(Paul R. Ehrlich)預測所有物種會在2000年時消失一半,但這些只是意見而已。實際的物種調查研究,並無法驗證這些想法。」
作者在文末尚指出:二次大戰前優生學的觀念盛行,提供了有心人士執行種族歧視、人種滅絕的合理基調。而優生學的引申其實並無科學的支持,其在今日更早已被遺忘,所以是個科學受政治力影響的典範。作者認為今日對於全球暖化議題的操作,就類似當年優生學觀念盛行時的重現。特別是重複強調:在全球暖化議題為主流思考下,科學家為了爭取研究經費,會有意地調整長期觀察結果,如冰河面積、氣溫變化等資料;也會在相關論文或報告中,蓄意暗示人為影響氣候變遷的趨向。更且,作者引申出:「今天的大學是恐懼的製造工廠,它們發明新的恐懼,製造新的社會焦慮,規範所有新的限制。現代的恐懼國沒有大學的幫凶不可能存在。」
有關科學家蓄意扭曲科學資料與有意製造恐懼的指控,是這本書的主要基調。但是,作者並未指名道姓的責難,所以只能視為作者的偏執。這就是小說與學術論文的最大差異,在小說中作者可以虛構的情節與人物來表達個人的理解,而不需提出任何有效的證據;但在學術論文中,每一句話同儕都會用放大鏡檢視,任何實驗或圖表,都可經第三者重製驗證。作假或無根據的推理,在學術領域裡就等同於自殺,而若說為了爭取研究經費必須不擇手段,這些科學家早就轉行從商了。
至於強調學者或大學為「新恐懼的製造者」,其實就更不了解文人相輕的天性。某學者在媒體的公開發言,往往正是同儕攻擊的主要依據,而且都是引經據典如本書般一樣具有說服力。因此,學者或是大學正式發表研究成果,絕對都是以其學術論文為依據,而不至於逾越其所理解的範圍。但是「政治–法律–媒體複合體」,確實有可能利用這些資訊做擴大的解讀與運用,但這並非全然可解讀為學者或大學的初始企圖。
有關科學家蓄意扭曲科學資料與有意製造恐懼的指控,是這本書的主要基調。但是,作者並未指名道姓的責難,所以只能視為作者的偏執。這就是小說與學術論文的最大差異,在小說中作者可以虛構的情節與人物來表達個人的理解,而不需提出任何有效的證據;但在學術論文中,每一句話同儕都會用放大鏡檢視,任何實驗或圖表,都可經第三者重製驗證。作假或無根據的推理,在學術領域裡就等同於自殺,而若說為了爭取研究經費必須不擇手段,這些科學家早就轉行從商了。
至於強調學者或大學為「新恐懼的製造者」,其實就更不了解文人相輕的天性。某學者在媒體的公開發言,往往正是同儕攻擊的主要依據,而且都是引經據典如本書般一樣具有說服力。因此,學者或是大學正式發表研究成果,絕對都是以其學術論文為依據,而不至於逾越其所理解的範圍。但是「政治–法律–媒體複合體」,確實有可能利用這些資訊做擴大的解讀與運用,但這並非全然可解讀為學者或大學的初始企圖。
A:美國和澳洲不參加【京都議定書】的原因
1. 美國
美國作為京都議定書的參與國之一,既不批准該條約也不從條約退出。條約只有得到美國政府的批准才會對美國有效。
在京都議定書的談判之前,1997年6月25日美國參議院就以95票對零票通過了「伯德•哈格爾決議」(S. Res. 98),要求美國政府不得簽字同意任何「不同等對待發展中國家和工業化國家的,有具體目標和時間限制的條約」,因為這會「對美國經濟產生嚴重的危害」。但1998年11月12日參加談判的副總統戈爾仍然象徵性的簽了字。考慮到參議院當時的態度不可能通過該條約,柯林頓政府沒有將議定書提交國會審議。
1998年7月柯林頓政府公佈了一份經濟顧問委員會的報告,這份報告認為通過和附件I/B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間按照清潔發展機制進行排放交易,可以使美國減少原先估計花費的60%就達到京都議定書規定的2012年排放要求。除此之外其他部門的經濟評估,包括國會預算辦公室、美國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等,卻都認為履行京都議定書有可能會大幅降低美國GDP增長。
現總統布希已經說他不會把條約提交國會批准,他表示原則上他並不反對京都議定書的思想,但是他認為議定書規定的要求太高會損害美國的經濟,他強調目前科學界對於氣候變化的研究還沒有定論。此外,他對條約的一些細節也不滿意,例如,他對把附件I國家和其他國家區別對待表示不滿,他說:
「世界第二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是中國,但是中國卻被排除在京都議定書的限制之外。這是一個需要全世界付出100%努力的問題,我們以及世界其他所有國家。美國還要在對付氣候變化的問題中擔任領導地位,但不願意被需要承擔義務的這一有缺陷條約所束縛。相反,美國政府一貫樂於在有關氣候變化的事務中擔任領導角色。我們現在的做法必須和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這一長遠目標相一致。」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公佈的資料,2003年中國人均排放二氧化碳0.74噸,比1990年增長了40%,但與此同時美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5.44噸,將近中國的八倍。全球已有141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京都議定書》,其中包括30個工業化國家。美國人口僅占全球人口的3%至4%,排放的二氧化碳卻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
• 2005年6月,美國國務院的文件顯示當局認同了埃克森石油公司管理層的觀點,拒絕氣候變化的政策有利於公司擺脫財政困難更好的發展,這其中也包括對於京都議定書的態度。另外遊說團體「全球氣候聯合」(Global Climate Coalition)在此也發揮了一定的影響。
會議上,美國政府正式宣佈願意承擔「已開發國家可以做到的實際承諾,但前提是不損害經濟發展」。其實這一承諾和美國政府以前的一貫承諾——到2012年前把「碳密度」降低18%是如出一轍的(碳密度並非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而是指以GDP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人指出「碳密度」降低18%的實際情況是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在增加。
2. 澳洲
澳大利亞已經拒絕了簽署京都議定書。澳大利亞總理約翰•霍華德聲稱該條約會減少澳大利亞人的工作機會,澳大利亞為減排做的已經夠多的了。聯邦中的反對黨——澳大利亞工黨,卻完全支持京都議定書,現在這已成為澳大利亞政治中最嚴重爭論的議題。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均溫室氣體排放國。
2005年7月28日澳大利亞政府和美國在一起簽署了《亞太清潔發展和氣候伙伴關係》。
參考資料:
http://blog.roodo.com/google/archives/531694.html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9179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42103055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110213073
http://www.sciam.com.tw/book/bookshow.asp?FDocNo=725&CL=12
***************************************************
環保組-恐懼之邦
做了這份報告後有種感覺,應該有不少國家都是操縱在PLM手上,隨便一個發言都會深深的影響到人民。
溫室效應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對自然界動植物的傷害也越來嚴重,明知道溫室效應的情況愈來越嚴重,可是總是有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把自然界的傷害視若無睹,總是說為了人民著想,可是仔細頻估起來,其實幾乎都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經濟利益為主。
不管我們能做的有多少,從現在開始一起為了地球的未來做努力,除了是為自己負責,也是為了下一代來負責,我想任何人都不希望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景象,永遠都只能放在回憶裡、電腦的圖片資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