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貢寮音樂祭看台灣地方產業商機
史慕斯
2008/07/18 12:27
這幾年各地縣市政府陷入財政上的危機,不斷以辦活動來拼經濟,活動經費不足使的活動規模太小;沒有特殊的活動誘因,效果不佳,無法提升人潮量,讓財政缺口更嚴重。如宜蘭清水公園的童玩節在去年因為人數遞減,入不敷出之下也劃下休止符,企圖轉型成為另一種活動方式,多年的品牌經營付諸流水,不勝唏噓!但是這次的貢寮音樂祭卻是突破往年的人數,從去年的41萬到今年的51萬人次,以平均每人700元的消費,總計帶來3.6億元的商機,帶動週邊的觀光產業發展。
從貢寮音樂祭突出的表現中,誘發了各地縣市政府,也積極投入音樂祭活動的規劃,如台東太麻里金針山的台東音樂祭,利用當地金針花之美希望能吸引觀光客來參觀,進而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在眾多的活動舉辦中,往往因為特色不足或宣傳不夠等因素,造成活動彼此之間重複性過高,無法創造活動的賣點吸引人,使的很多活動舉辦往往流於形式化,辦了一次或兩次就銷聲匿跡了。台灣之美是舉世公認的,有高山有海洋,有數量眾多的生態之美,以及親切的人情味,這些都是台灣的優勢所在。但是卻敗在資源無法有效整合,讓各地政府競相競爭,以極少的預算希望創造更多的活動收入,試問沒有規模盛大的活動,又怎能吸引國內或國外的觀光客到台灣活動現場來參觀呢?
台灣是一個島型國家,人口數量不足,市場性過小,往往讓多數的活動到最後消失無蹤,如職棒的市場,因為人口數量過少,票房不振,讓企業不敢涉入經營。而現在全球不景氣,企業經營越來越困難,不論出走或倒閉,均使的中央或地方的財政收入捉襟見肘,陷入財務的困境,一但看見其他地方有商機可以賺錢,就一窩蜂的競相模仿,導致於活動的重複性過高,無法刺激有效的市場需求,使的活動人潮量無法提升。如果地方跟地方之間能合作,採取區域整合,從地理特色、特色小吃到人文整合,方能創造有效的區域發展,而不是像現在的你爭我奪,小預算是無法開創大型活動所帶來的經濟規模。
創造台灣永續,是我們全民的責任,如果以大區域發展來看,整合全台資源,創造出台灣的特色,不僅吸引到島內民眾,更能吸引到國外的觀光客,創造更多的觀光價值收入。如何將市場無限延伸呢?可從兩個角度來看,一則讓外部的人進入台灣創造觀光收入,一則為島內的活動團體到各地巡迴演出或者銷售周邊的商品,一進一出之間盡是品牌的延伸。世界是何其寬廣,在網路的年代,更需要懂得善用網路的快速傳播,從技術與商品的創新研發中,找出特色商品,利用「網路行銷」的力量,將產品傳播給主題客戶,進而做到資料庫有效行銷,方能創造更大的市場商機。
馬英九政府在拼經濟的過程中,更需要懂得利用資源整合的力量,不論從地方政府的活動舉辦,或者農產品的銷售推廣,進而幫台灣廠商創造平台,推廣區域型的品牌,方能走出經營上的困境。油價高漲的年代,物價逐日攀高,百姓如何增加國民所得是其關鍵,而更核心的地方仍然是企業的經營管理;幫助企業走出外銷的危機,打入市場中,方能使百姓免於裁員的風險,進而提升國民所得,創造富足的生活享受。
轉危機為商機的業務拓展
史慕斯2008/07/14 15:32
看著股價不斷下跌,倉庫的庫存量不斷增加,歌林、東元兩家老牌家電業者共同投資的新態輝煌公司(簡稱SBC),終於向美國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將進行自願性重整。
當初兩家業者共同成立的因素,歌林是轉投資的子公司,而東元投資SBC,所考量因素則是品牌通路拓展。結局卻是歌林以6千萬美元認賠賣給TVC集團,從那斯達克下市,也退出了北美液晶電視市場;東元則是認列投資損失,也間接影響到公司的獲利;購買者TVC集團則承擔了歌林的權利與義務,包含1.8億美元未回收應收帳款。這兩者一進一退的認知,一個是看到危機處理,一個則是認為有利可圖,孰是孰非尚難料。不過我們卻很清楚看到當初歌林的投資是一個失敗經驗,如何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到商機知識,才是本次主題要突顯的。
北美是全球市場一個舉足輕重的大餅,競爭者來自於四面八方,有重量級的高知名度大廠,有急於出頭的小廠;為了業績成長,有人拼廣告曝光量衝高人氣,有人拚量殺低價,競爭手法五花八門。
就一個沒國際品牌經驗的廠商自然很難在這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拚出一條活路,其結局不外是認賠殺出,輕則影響母公司獲利,重則拖垮母企業集團需要賣土地資產,才能加以止血。在競爭法則中,勝則為王,敗者為寇,勝者銷售量提升,敗者裁員被併購。因此當公司進入另一個市場時,必須多元角度謹慎考量,舉凡競爭者能力、消費習性、貨款回收能力等等。
公司經營要有預算,而收入是來自於業務收入,當收入沒進來時,卻要不斷拿老本支出公司的經營成本時,就會造成財務危機,直接影響到股價,甚而影響到債權銀行緊縮銀根,讓公司雪上加霜。何謂收入?收入不代表東西賣出去就算收入,要能落袋為安才叫收入;歌林在這次危機中所面臨的1.8億美元未回收的應收帳款,就直接影響到公司經營。未達獲利目標另一個要素則是市場競爭激烈,造成生產過量,堆積的存貨損失無以計數,雙重打擊下讓投資人失去信心,股價從高一路往下殺低。
在面臨生意不好,倉庫的庫存逐漸堆高的時候,廠商往往想到要降價求售,或者透過廣告活動來提升公司商品銷售量,進而讓公司有片刻喘息機會。然而現在廣告媒體數量眾多,在每天的資訊疲勞轟炸下,消費者已經厭惡這些擾人的廣告,慢慢遠離廣告的刺激,廣告有效性已經逐漸在降低。此時廠商又怕不做廣告會影響到公司商品銷售,又怕廣告預算一丟進去,看不出該有的業務績效,在業績與廣告預算兩難中,如何取得平衡正在考驗廠商的智慧。
市場在擴張時可以採取「蠶食鯨吞」,公司規模小更要注重小區域經營,組織規模小服務的範圍相對性也會受限,小資本有巧方法來執行策略,如何有效整合資源來面臨週遭的競爭者,更是經營者要去面對的課題。客戶服務是未來業績拓展的不二法門,客戶資料庫行銷在低成本行銷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行銷手法,掌握主要客層,善用現代人常用的媒體管道「網路行銷」,當能逐漸掌握住消費需求,透過關鍵行銷手法,將公司品牌植入消費者的記憶中,提升消費者對公司品牌認知,將能創造出公司未來商機。
從心了解觀光客 創造台灣行銷
史慕斯
2008/07/04 00:13
最近兩岸包機直航帶動全國民眾的商機熱潮,舉凡旅行社、夜市、飯店都積極在籌備中。但是倉卒的政策真能有效整合資源,為台灣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嗎?當政府一面喊大陸觀光客要來的同時,是否也做好商店輔導,有效把台灣最好的一面讓觀光客能留下良好印象。千萬別真的把「大陸人不來台灣會遺憾」當作是大陸人來台的必要條件之ㄧ,唯有找出自己優勢,走出自己的一條路,讓全球觀光客都能進入這福爾摩沙,才是真正強國經營之道。
創造形象就要從了解自己開始,找出自己優勢的地方,包裝自己的優點;找出自己缺失的地方,加以調整改善。因此如果真要做到台灣行銷,就要找出各地方的特色,由中央政府統整,中央要適度輔導地方,地方與地方之間也要彼此互相支援。前一陣子,地方政府為了要去大陸推廣自己當家的城市,希望中央單位均能放行,產生了一些口角,有人能去,有人不能去,我就懷疑這標準在哪?能否公平對待?試問在地緣面積不大的台灣內,均不能有效整合,更不用談如何把商品行銷到中國,甚至於全世界了。因此口號是要喊出來,但是在過程中請先好好瞭解自己所在地的資源特色,是否該加強或者有效包裝?
來自於中國的觀光客,習性與飲食習慣不盡相同,滿足一方,又怎能滿足全部。也許有些人的習慣差,說話大聲,甚至於吐痰,業者如果心中只想賺錢,而不加以規勸,試問那我們又如何去滿足更高層次的客人,以至於讓有為有守的客人嚇到,回去他們國家做負面宣傳。因此真正要創造商機,不是只有一個政策開放,就以為「人潮就會來,錢潮就會進入口袋」,相關的措施必須加以深思熟慮,從規劃、執行到考核均要有一定的遵守流程,才能讓政策做到持之以恆的執行,而不是一頭熱的燒。
福爾摩沙台灣是一個美麗的寶島,在這美麗的背後卻又帶了很多的原罪,如果政府一直歸咎在走不出這世界,無法被其他人認同時,又豈能帶來百姓未來的希望,真正帶來有用的商機呢?台灣曾經創造了驚人的台灣經驗,再把臺灣經驗移植到中國去,創造了世界工廠的中國,讓中國經濟水平大幅提升。曾幾何時,在短短二十年間,我們期待的傲人台灣,居然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營養午餐吃不起,百姓薪水不再看漲,生活痛苦指數不斷提高,現在政府期待的是當初我們幫助的中國,時空物移,不勝唏噓。
只要全國有心,困境總是能走出來的,更期待大有為的政府,在強勢的政府中,要能讓百姓看到體諒民情的那顆心。政策是要來改善大數的民眾,而不是圖利於少數的人;也許丟入四大基金讓股票漲了,但是老百姓所面對的痛苦卻未能降低時,到時民怨是否又再度加深?當心理層次無法認同國家,業者只顧著自掃門前雪時,又豈能做到真正了解觀光客心情,做到真正的台灣行銷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