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特別鍾愛「死亡」意象,讀起莫渝先生詩集,都要下意識地要每首詩徘徊在黃泉路口,但未「拑」著太多永隔的悲傷。
而那正是詩意的。當死亡變成一種動態風景,都是下一首詩的開場白,戰爭的聲響交媾其中又漸漸隨煙硝消沉,許多思想似無處竄流又四處蒸散,然後它們又凝聚成一個回歸的主題。例如那些排列不甚整齊的苦苓樹,彷彿都懸掛著尋人啟事;莫渝先生安靜地思索什麼一般,像研究物理的學者藉著永恆定理之力,按下快門,洗出無盡的垂死風景。
《水鏡》裡多為情詩,前幾頁又映著〈爐火〉與〈水鏡〉,纖細雅淑的「美女」莊紫蓉的書法,如湖邊的水生植物含蓄地開著淡色花蕊,添增浪漫。那麼,容我這麼解讀《水鏡》吧,莫渝先生的這面鏡子,映照出圓的斜的、紅的點的、動的遠的生命百態,我卻試著搜集幾蕊垂死的花瓣,將它們拼貼成遊走的靈魂碎片:
然後
坐在路旁的苦苓林打盹
腦殼裡
沒有懷念的拒絕滋生任何一朵曇花--〈路〉
《水鏡》裡好幾首詩以「苦苓林」作為風景,我想起詩人莊柏林於九○年代初期寫的歌詩〈苦楝若開花〉:「苦楝若開花/就會春天來/苦楝若開花/就會結成籽/紫色的花蕊/隨風搖隨雨落」。「苦苓林」即「苦楝林」,(形似「台灣欒樹」)苦楝為落葉樹,早期於嘉南平原四處可見,然而在環保意識低落的社會中,苦楝的立足地逐漸縮減。這首〈路〉也有如此悼念,當路繼續延伸、當曾經拾過的花片枯乾、當熟悉的轉為陌生的、當歇過腳的逐漸遺忘、當打盹的記憶,可能永遠無法甦醒,詩人自己也開始有所踟躕:
像是「再哭,連淚都將是太陽豐盛的午餐/……/留下我/孤獨的想著家/想著如何安排乾癟的靈魂」--〈泥鰍之死〉;「不要有人來/靜靜的時間裡/我面水/端坐永生」--〈水鏡〉;「不如仍蹲踞廢墟上/讓風讓雨讓沒有太陽的羅馬/精雕細鏤那頭憂鬱」--〈懷杜伯雷〉……都有這類「症頭」,因反省而未跟上趨勢的步調,杵在哪怕是一處廢墟的原地,攤演著乾乾癟癟的死寂狀態,我們不妨視之為一祇等待吸水的海綿,在祈求更飽滿的未來同時,對某些雜質要有所拒絕。
而,又見「苦苓林」,這裡詩人將風景譜上旋律,那節奏是在停下腳步回頭看顧才得以找到的〈鄉音〉:
流浪的風在屋外嘯成一管秋笛
一管秋笛橫在一株被月光燒焦的苦苓林
幽
幽
地
哀出一支鄉音
破碎的鄉音是無渡口的風河
整首〈鄉音〉就如此短捷。儼然詩人對於「音感」在流浪的過程裡,雖不致完全失落但也「加減」散落,他是有所精確的反思。1995年美國「瀕危語言基金」董事會於成立宣言裡指出,「古往今來,屢見語言滅亡;然其滅絕之勢,卻從未如現下之浩大,陷世人於如此之險境……」,那「幽/幽/地」的秋笛,不就像是作著垂死堅持的籌碼?另一首〈黃昏語〉則愜意地描繪:「溫情且親切的/他們將語言流入空氣的乳河裡/慢慢跟著農村炊煙/一字一顆星的排,排滿/整個夜空」。「語言」做為民族文化的根基,當她成了「無渡口的風河」,繼續發展的可能便令人擔憂;我們當然毋需將詩人的每首詩解讀成其對土地強烈的眷戀與關懷,但他的確是有的。被林佛兒譽為「第三世界的詩歌翻譯者」的莫渝,以「閱讀世界文學,關心台灣文學,建構苗栗文學」自勉並加以實踐,他除了將世界文學帶進台灣,評介、譯介台灣文學到國外,《水鏡》也是個好的例子,僅一本小書,先以華文呈現,又將部份詩入譯為日文、英文、法文、德文、韓文,何嘗不是一種「找尋渡口」的可能。而莫渝積極搜集編纂其家鄉的地方文學,認真而踏實的耕耘,讓在地化的精神與內涵,紮根得更深更廣。
莫渝先生一向相當平凡而和諧,記得我初次與先生見面是在一個詩獎的場合,他與我鄰坐,我有眼不識泰山地向他問候,而他告訴我他是「路人」,我還真有「哪裡來的工友?」的感覺。在他文弱中庸的外表下,包裹著堅毅的古道熱腸,他極其謙卑溫和,對晚輩總給予十分鼓勵與提攜。而反映在社會關懷中,例如戰爭頻繁,許多詩人詩寫他們對於和平的擁護,莫渝也不例外,但他不發媚俗的吶喊或呼籲的口號加以宣洩,卻以膽大心細的力道撥開腐蝕中的傷口:「一連好幾個月/太限擰乾了土地的水份/又張牙舞爪地/吸吮人類多餘的血液」--〈殘腿〉,一條肢離無主的殘腿有點不堪入目,卻道盡了戰爭殘忍的現實,而詩人並非蓄意讓大家「嚈不下飯」,早在〈瘡疤〉中,他就要我們嚴陣以待:「大雨過後,河床滌盡殘渣/換上兄弟們剛穿不久的戒裝/死過的還要出發」,時時變相的冷酷社會雖令人驚悚寒慄,卻更警惕我們不因重挫而墮落,瘡疤既清晰可見,內底的鮮血便是繼續顫流,自我凍結只有與希望相抵觸。
另外,《水鏡》中,有多首懷念親人的描寫,無論生離或死別,時間總魚貫流動,詩人不斷反芻一般,每次整肅記憶與愛的點點滴滴,都較「儀式」更加莊穆而深沉:「濛濛的雨絲/無力地撐起天空/很像送祖父時的那把/黑傘」--〈今天或明天〉;「您儘管放心閤上眼瞼/這條路,我還熟悉/還能順利地護送您」--〈秋雨〉;「寒冬踩腳踏車好吃力/希望換摩托車/繼而想想,又得花一筆錢/還是讓腳踏車的生鏽鏈條/依舊演唱/讓破車心疼如絞」--〈腳踏車〉;「任憑用力撫摣/也產生不了暖意的枯手/意然是當年織過春天/握過情愛/揉捏我們長大的/一雙溫潤的手」--〈枯手〉;「翻讀昔日張張照片/也讀過母親的青春/清秀的少女」--〈舊照〉等等,莫渝毫不避談傷感的自然現象,更時時挖掘世人視如輕羽的過往,尤其詩裡對於時間有所辯證,在新舊之間、在已逝與來者之間、在冷卻與重溫之間……,倘若我們擴大思考,緬懷歷史並非一種耽溺,倒是成就一種檢驗是非與反省現今的勇氣。
《水鏡》裡有首〈撿骨〉特別引起我的注意,「『不要進去。』/太遲了……我們細心地/把懷念您的思緒/一塊一塊地/放進甕裡/永存」。我也曾寫過一首〈撿骨〉思念阿公,「……揀一個好天的日/打開柴箱,看你的秘密/無siaN5我的 chhit-tho5物/無你定定騙阮的稀微/賰一寡四散/袂閣開花的柴枝/才相信你已經/往『生』的路途,行去。」而顯然,我和莫渝先生的「儀式」不太一樣,他選擇「火化」,我們習慣「土葬」,(有點不敬,但請寬待我無禮的幽默。)卻都有在「停格」與「繼續」之間,擺渡的惆悵。我總認為死亡做為人生必經之途,其必然鋪展著樂觀。記得我親睹阿嬤「往生」時的短暫,她眼底雖漫溢著不捨,我卻讀出她提醒著我,預備坦然解脫的必要。那不是無情,反倒是會心而徹底的尊重。
又,〈黃昏鳥〉中,卻刻意再冷靜而嚴肅地遊戲:
不為迷失,而是沒有歸途
我們瞇起眼睛
茫視蜃樓般誘引的前端
前端,沒有燈火的
冷冷
生命的確沒有歸途,佛經中也提及人在死後的剎那,便有一道光線指引靈魂通往來生,但「前端,沒有燈火的/冷冷」,倒揭示著生命中各種衝突與面對黃昏逼近時的茫然和無助,總要換個角度思想:「或者,繼續前程/投向燈盞亮處」。詩人對於逆境和現實當是有所迷惘和焦慮,但他也似乎樂於在我們未找到出口時,與我們分享「碰壁」的趣味,沒有「臨暗」焉得曙光。
也許是過度一廂情願地詮釋,但整面《水鏡》,我攑照起來盡是傷感卻不致過於沉重,即使詩人展示著不斷的垂死狀態;而福佬話中的「死亡」,我們會說「過身」,有更多避諱的說法譬如,「去蘇州賣鴨蛋」、「chhoah 起來」、「無去」、「過往」等等,其實不過是一朵靈魂從一個軀殼過渡到另一個軀殼的動作,無所謂悲慘反而像旅行那般,每個階段都是未竟的,偶而嗅到一絲絲淒美的戀愛滋味,然後遇到四季不同的風景,實在真「嫷」(美)。而其中莫渝先生加入一些理性關懷與生命哲思的調味,讓旅行不流於慵懶而走出一道凝視力量,使整部《水鏡》充蘊「活著」的生機。在那靜謐的水面、蠢動的水底,詩人又是不經意釋放著〈鄉愁的聲音〉,他說:「那聲音/從極遠極微處/化作鄉愁/深內你的心事/隨時困住你/癱瘓你」,那死亡的旅行像有個標的路線,終究要等著他回去。
2004/10/30
◎圖:2001年與莫渝先生初見於文建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