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21 18:51:50| 人氣5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希望公衛學者別誤解420遊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些知識份子,身為大小遊行的旁觀者,已經麻痺了對抗議人的同情,而逕用批判方式,論起對錯,道人是非。

要知道,上街遊行抗爭者,多是"被逼的",身受不公不義,且體制內無法解決的弱勢。而不是想像中,陰謀掠奪利益的強勢。他們需要的是了解與同情,若是誤解,更造成其傷害。

(見: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5062100367,00.html)
在今(6/21)中國時報裏,有位學者把420遊行形容成"要脅+會吵+要錢",讓當天走在萬人遊行隊伍中的我,感到忿忿不平。這位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說:

\"屈服於兩度上街遊行抗議、基層地區醫院及診所醫師要求廢除健保總額預算制的壓力,行政院院長謝長廷日前竟然宣布要以納稅人的血汗錢,編列一筆五百億元的「基層醫療重建基金」補貼醫界收入。\"

如果正確一點說,這筆錢是\"政策受害者賠償金\",該學者也許會恍然大悟;但是太不給人面子的事,是不能出現在弱勢請求強勢的場合的。但是謝長廷院長不同於游錫坤之流,他懂為什麼政府要出錢救基層;旁觀者不懂,也請別撰文挑撥。

身為公衛學者也不能表現出太不懂的樣子。故該文認為,\"醫療機構將資本投入醫療市場,主要目標是藉由醫療商品的提供以賺取利潤。在強大競爭壓力下,醫療機構必然會使出渾身解數、以五花八門的奇招,招攬病人、刺激創造醫療需求、衝業績,以搶食健保大餅。\"

可惜該觀點是以財團或是商人的觀點去看,而不是從醫師欲救人以行醫的觀點去看。兩個觀點都看到健保制度下的部分事實,我也不能說財團醫院憑著良心,沒有吃健保或搶病人。但是該學者也不能說\"台灣的醫療體制是以極度商品化、市場化的邏輯運行的\"。畢竟醫療法規範著醫師,不能以商業方式廣告或推廣醫療行為!而身為基層健保醫師的我們,也是抗拒著,盡量不做商人。要把我們與財團醫院並稱,要等我們的良心被健保局一點一滴消磨殆盡才行。

所以,以該看法認定\"台灣醫療體制若仍按現存的、無節制的、極度商品化、市場化方式繼續運行下去,健保總支出絕對是個無底洞。\"雖是有幾分道理,還不完全正確;我同意問題在政策。

其實說穿了是,政府沒那個卡窗,丟賣甲ㄏㄟ烙賽藥啊。沒錢,別裝凱子。

而該文把420基層醫療大遊行說成\"資本雄厚的醫學中心及大醫院多處於競爭優勢,而規模較小的醫院多處於劣勢。基層醫療機構醫師的兩度街頭抗議,反映的是,他們有著被醫療市場淘汰的危機感\",可真是錯了。

事實不是這樣,是主管單位健保局欺人太甚,扣款賴賬,欺上瞞下引起的公憤。請該文作者陳美霞女士親口問問您週遭的醫師數人,為什麼420當天要上街頭,是受了什麼不平待遇,您的高論才不會遭人譏諷為高調。或見本台看法數篇,或閱網友留言。

對於\"調高部分負擔\",該文作者也提到有三個錯誤的假設,導致錯誤推論,造成結果不理想。該文說:

\"它是墊基在錯誤的假設上:首先,它假設病人有充分的醫療資訊,而醫療服務的種類及數量僅由病人一方決定;其次,它假設「濫用」只是病人造成;再其次,它把醫療服務看成病人的終極目標,而不是「中間商品」。
而這三項假設在現存體制中都不存在的:一、病人比較醫生擁有的醫療資訊是極不對等的,他們沒有充分的醫療資訊,因此,醫療服務的種類及數量主要是醫生決定的;二、也因此造成醫療服務濫用的主要因素是醫師,而非病人,抑制醫療濫用,找病人下手的部份負擔是找錯對象;三、對病人而言,醫療服務僅是「中間商品」,不是他的終極目標,他的終極目標是他的健康,在他還沒有獲得他所認為的「健康」之前,很可能不斷的尋求醫療,直到這些醫療能幫助他恢復健康為止。\"

在我看來,調高部分負擔只是當局在\"不調高保費費率\"的前提下,省錢的手段。並沒有一定想去有效遏止浪費,也不是立論於所謂三個錯誤的假設之上。如此一來,健保局每年可以少給大醫院四十幾億。

就只是省支出,要病人掏錢,如此而已。

最後,該論結尾竟然不是\"調高費率\",而是:

\"台灣社會能否走出醫療文明的坦途?健保政策領導者的眼光與智慧是關鍵。所有關心全民健保的人士應該共同督促、造就這樣的領導人物。\"

您不知道這十年換了幾個衛生署長,健保局總經理甚至行政院長啊?問題層級更高更複雜,非一人一黨統一天下,事情不能解決。

還好該文結論,不是\"抑制醫療浪費,消弭藥價黑洞\"這種雞毛蒜皮。甚幸!

台長: ORList-drz04
人氣(5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