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7-08 13:14:59| 人氣71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您有人生目標嗎?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聖嚴法師《本來面目》:「生命的目標,需要有一個大的方向,作為自己永恆的歸屬,能夠建立這樣的目標,人生不管是短或長,都非常有尊嚴。」

 

你這一生中,有沒有什麼目標,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傾盡一切,都一定要達成?

 

看這段話感觸很多,在20多歲經歷人生困境,直到遇見佛法,很多問題在佛法中找到答案。當時就決心此生要努力唸經銷業修行。「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對我而言,世間應該不會在有甚麼事,比這還重要了。10多年過去,依然在唸經銷業,對「修行」落實有多少呢?從近日與家人的互動去觀察省思,反饋給自己。

 

父親今年71歲,公務員退休已有6年之多,父親雖有唸《藥師經》,一天一部,近日因精氣神萎靡到生活只剩睡覺、吃、看電視,最後懶到連動都不想動,為此也請示,是否是因為業力或甚麼因素造成?開示:沒有,是自己懶散關係。

 

懶惰散漫是種習性,貪吃貪睡、懶得動,甚麼事都不想做,做起來有氣無力。一旦養成,來世果報是智慧越來越闇鈍。意味著不好的習性,自己會不自覺,也很難發現,習以為常。

 

舉例:豬好像整天吃飽了睡,睡飽吃,貌似沒有思想,其實牠也有思想,也會怕痛,也有境界,只不過是昏沉睡覺的境界。

 

記憶裡父親非常勤勞踏實,從求學到出社會、成家,家裡沒給什麼幫忙,是依靠自身擔起家庭和工作的重擔,堅毅耐勞可以是大半輩子的寫照。看到父親退休後的生活,很難跟以前聯想在一起。這幾年家裡人不斷嘗試各種方式,鼓勵培養興趣,多出門多走動,但都被父親一一搪塞掉。直到近日,身體退化危及健康生命,我語重心長地對父親說:「老爹,您再這樣下去,很快就要提早回去了!您很年輕,明明可以有很健康的身體,能走不走,放著擺爛垮掉。」此時,父親默默聽我說。

 

我向父親說:「不知道您對『生死』有甚麼看法?很多、很多年以前,我因為身體狀況,可能只剩7年壽命,當時一個人躲在房間裡哭很久,覺得還年輕,有很多事想做,一旦死後,還能依靠誰?何去何從?如果您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生死都覺得無所謂,很佩服,您可以將生死看得那麼透徹。」

 

說完後,我當晚也在房間省思和懺悔:

 

一、自身修行也有懈怠,甚至會想放輕鬆,但人生留了很多空閒時間是幹什麼呢?意志力常常抵不過惰性、習性,才會惡性循環。督促要常精進、常懺悔,跟上高僧大德的步伐。

 

二、《六祖壇經》:「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痴眾生,將正見度。」

 

深省在看人事物,總會有個人觀點、喜好、好壞、善惡之分,反觀心中的各種眾生(毛病),是否真的度了?內觀自省,我改正了嗎?在自己還沒達到明心見性前,仍有很多錯誤觀念、思想,需要一一發掘、導正。佛陀是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方能修淂智慧和福德的圓滿,我們跟隨著佛菩薩的腳步修行,在此之前,必然還有很多不足處,有很多盲點待修正。

 

三、家庭和工作就是父親此生的人生目標,當孩子長大,屆齡退休後,就放下身上的擔子,這或許是父親的人生觀,也因如此,退休後才會失去重心。我何嘗幸運,年輕就接觸精舍、佛法,早早確立此生投入修行,不怕將來沒事情做。每個人的因緣不同,經歷不同,觀念自然也會不一樣。對自己說,要敞開心胸接納別人,也要用慈悲心善待,對於父親後半輩子與來世,是否想修行轉變,也是要看因緣和造化,同時提醒自己修為還不夠,要努力學習佛菩薩的智慧、慈悲和普渡精神。

 

六祖慧能大師:「一切爭端的生起、矛盾的產生,都是源自我們的內心對不同價值取捨的結果。」阿伯說:「與人相處時,臉要笑、嘴要甜、腰要軟、量要大。」受教了!

 

或許是因為那天跟父親說了重話,他也開始願意每天跟著母親出門健走,我們兄弟也著手規劃,定期帶父母親出去走走,玩樂是其次,只是要讓他走出家門。雖然個人覺得究竟的方法,是唸經訓練精氣神集中,同時補福德資糧,可以讓元神壯旺,加上運動保養,慢慢恢複。況且還有靜坐調身、調息、調五臟六腑此大秘寶,不過父親現況已經是進步了。

 

(分享完畢)

 

人生有許多階段要經歷,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生活期望的重心與目標,每個人在追求自己人生的各種目標時,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什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標。

 

聖嚴法師在《人生與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是什麼》提到一些不同型態的人生觀,摘錄如下:

 

一、動物本能形態的人生觀: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乃是人的本能。不論是文明人或野蠻人,都會有其求生的本能,便是飲食;也都會有傳宗接代的本能,便是生兒育女。這被稱為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因為跟其它動物如狗、貓、老鼠甚至魚類等均十分相似。很多人對人生的目的感到茫然,認為人生是件無奈的憾事。既然接受了生命,便唯有凡事聽天由命,苟且偷安地活下去。基本上,這還是屬於動物本能層次的人生觀。

 

二、癡迷的人生觀:很多人誤解地認為,人生就是為了無止境的追求滿足感而打拼,所以只有亂打瞎拼,懵懂一生。

 

三、踏實的人生觀:踏實的人生觀,也可以說是禪的人生觀。此當先從肯定自我開始,然後提升自我,到達消融自我。

 

四、超越的人生觀:指的是已經徹底得到解脫的聖人。《六祖壇經》云:「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心念不受外境所污,每一念都能明淨無染,離主觀也離客觀,心中無一物牽掛,便是超越的人生境界。(引用結束)

 

我們想想自己目前屬於哪一種人生觀?其實每個人要選擇哪一種人生觀或人生目標,都是自己的決定,沒有人可以阻擋,但能學佛修行的人,卻能在佛法的薰陶下,提前了解人生的意義,盡早看清楚人生中最重要的目的。

 

有緣人的父親在退休後頓失重心依靠,失去人生的主要目標,變得懶散起來,這是因為有緣人父親沒有再建立起新的人生目標,忘卻人生除了階段性的任務,仍有各種有意義的目標可以實踐。想想我們不也是這樣,經常迷失人生的目標!當我們在追求食、衣、住、行、育、樂這些目的,達到後,或許會短暫感到快樂、滿足,但心靈依然空虛,對於生老病死、無常,我們依然是束手無策,來生會變成怎樣,是渾然不知又不覺。

 

因此我們的人生,無論處在哪個階段,都需要有正確的人生觀,才不至於墮落與迷惘。人生,切莫只看當前這一生。我們的生命是一種無限地延續,它延續過去世,承下當世,創造來世,因此當下這一生的所做所為非常重要。如何建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觀,以下提供一些觀點參閱:

 

1.符合五戒十善的人生目標:人無論何時、何地、做何事情,心念善惡皆會被上天如實的勘查與紀錄,起心動念與所做所為,皆會影響此世與來世的因果,所以時時奉行五戒、十善,我們生生世世的人生,才能走在正道上。

 

2.虛懷奉獻的人生觀: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許多事情、人事要親身去經歷與歷練,過程有甜有苦,做中學、學中做,這些都是讓心志成長的養分,要從中不斷地淬鍊自己,不計較得失,讓自己的能力、處事、待人都能更加圓融,並運用自己的力量,學習佛菩薩的胸襟,盡可能地服務眾生,幫助眾生但不求回報,讓人生虛懷若谷。

 

3.酬業與提升的人生觀:《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人生是來酬業的,雖是來酬業,也是要修行。人有累世習性和隔陰之迷,須透過修行把累世習性導正,將好的習氣養成,才不至於在酬業的當下,因為升起種種的無明習氣,而再犯下種種的罪過。習性導正後,嶄新的光明人生才會開始。」

 

阿伯說:「人生的意義在哪裡:要無時無刻做對回饋社會有意義的事情,要懂得對他人無私地貢獻。人生要有目標:修回原本的清淨自性及本來面目,以出離六道輪迴直到回淨土為目標。」我們要經常想想,這一世為何而來?如何把握這一生,才不至於空過?經常去反問自己,自己就能漸漸覺悟,該如何去過好這一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您有人生目標嗎?

您有人生目標嗎?

您有人生目標嗎?

您有人生目標嗎?

台長: 淡雅
人氣(71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2-15其他 |
此分類下一篇: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此分類上一篇:攀緣沒好事

何時歸
生存是基本需求,快樂是生活目標!http://www.tadarise.tw/
2024-07-09 16:38: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