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原文: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實實是樂。婆娑之苦,無量無邊,總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此八種苦,貴極一時,賤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種是過去世所感之果,諦思自知,不須詳說,說則太費筆墨。第八五陰熾盛苦,乃現在起心動念,及動作云為,乃未來得苦之因。因果牽連,相續不斷;從劫至劫,莫能解脫。五陰者,即色、受、想、行、識也。色,即所感業報之身;受、想、行、識,即觸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於六塵境,起惑造業;如火熾然,不能止息 ,故名熾盛也。又陰者,蓋覆義,音義與蔭同。由此五法,蓋覆真性,不能顯現。如濃雲蔽日,雖杲日光輝,了無所損;而由雲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斷惑業,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顯現,亦復如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諸苦之本。修道之人,禪定力深,於六塵境界,了無執著,不起憎愛;從此加功用行,進證無生,則惑業淨盡,斬斷生死根本矣。然此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實難。故須專修淨業,求生極樂。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蓮花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等虛空,身無災變;老病死等,名尚不聞,況有其實?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皆演法音,隨己根性,由聞而證;親尚了不可得,何況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舍,皆是七寶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則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樂。至於身則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離當處,便能於一念中,普于十方諸佛世界,作諸佛事,上求下化。心則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於一法中,遍知諸法實相,隨機說法,無有錯謬;雖說世諦語言,皆契實相妙理。無五陰熾盛之苦,享身心寂滅之樂;故經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也。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極樂之樂,樂莫能喻。深信佛言,了無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見,妄生猜度,謂淨土種種不思議勝妙莊嚴,皆屬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實境。若有此種邪知謬見,便失往生淨土實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
譯文:所說這個「信」字,即必須相信娑婆世界實實在在是苦,極樂世界實實在在是樂。娑婆世界之苦,無量無邊,總而言之,不出八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這八種苦,無論是富貴到了極點,還是卑賤到了乞丐地步的人,都會有。前七種是過去世所感之果,仔細思考自然知道,不須詳說,說則太費筆墨。第八「五陰熾盛苦」,是指現在起心動念以及身口意的一切行為,這一切都是未來得苦之因。因果相連,相續不斷,從劫至劫,不能解脫。「五陰」即色、受、想、行、識。色,即所感業報之身;受、想、行、識,即觸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一切存在,對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境,起惑造業;如大火那樣熾烈,不能止息,所以叫做「熾盛」。另外,「陰」是覆蓋的意思,音和義都與「蔭」同。因為這五陰的存在,覆蓋了真性,使其不能顯現。如濃雲遮蔽了太陽,雖然對於太陽的光輝,沒有一點損失,但是因為烏雲障蔽的緣故,大地就得不到太陽的光照了。凡夫未斷惑業,被此五陰障蔽,真如本性的智慧,不能顯現,也是這樣一個道理。這第八苦,是一切諸苦的根本。修道之人,禪定力深,對於六塵境界,沒有一點執著,不起憎愛。如果在此基礎上更加精進用功修行,進而證得無生,那麼惑業就全盡了,斬斷了生死輪迴的根本。可這種功夫,太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實難。故須專修淨業,求生極樂,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蓮花化生,沒有出生的痛苦。全是清一色的童男相,壽命等同虛空,身無災變。老、病、死等名字都不存在,何況還有其實嗎?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都在演說妙音。隨自己的根性,由聽聞而各有所證。愛的執著一點都沒有了,何況還有怨嗎?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舍,都是七寶所成,不用人力去建造,都是自動化現。把娑婆的七苦,轉變成了七樂。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用離開自己所處的地方,就能在一念中,周遊十方諸佛世界,作各種佛事,上求下化。心則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於一法中,遍知諸法實相,隨機說法,無有錯謬。雖說世諦語言,但都能契合實相妙理。無五陰熾盛之苦,享身心寂滅之樂。所以經上說,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極樂之樂,樂莫能喻。深信佛言,沒有一點疑惑,才叫做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見,亂加猜測,說淨土種種不可思議殊勝微妙莊嚴,都是寓言和神話,譬如心中所想,並非有實境。如果有這種邪知謬見,便失去往生淨土的實際利益。危害很大,不可不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