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生活要有收入才有辦法生存下去,因此每個人都要工作。前一陣子,長官都會在開會時提到,工作是長長久久的事情,他想講的事情是,暗指同仁最好不要因為一時的負氣,然後就離開工作崗位。來到職場工作也有好多年了,生活中總是會出現各種各式各樣不如意、惱人的事情,很多人一時氣不過,就會選擇離開工作崗位、或申請調離工作崗位。因此,長官瞭解這樣的工作型態而講了這些話,希望底下工作的同仁們不要意氣用事。
生活就是這樣,不管自己多麼小心,還是會犯錯,人也會因為處理事情,很難真正的圓滿,而得罪了不少周遭的人。因此心態上一定要養成「允許一切不如意的事情發生」,要能看事辦事,見招拆招就好。讓自己心平氣和,把事情好好溝通、好好做好就好。反正不要犯法,也不要過度的發脾氣,久了之後,別人就瞭解你的心態。因此心態上真的不要因為一些難過或挫折的事,就想不開、就用負氣離職的方式去處理。
以前聽過一位教導情緒管理的人說,如果你今天的遭遇讓你很難過,你要先去想想,自己心中的情緒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因為你自己的期望很高?你覺得你能力很好,所以你應該絕對不會犯錯?那麼這樣想真的會很可怕,因為只要你一犯錯,錯的一定就是別人對你很挑剔。我常想,犯錯才會讓我們有修正、反省、調整的機會,老闆罵你,讓你很難過,但至少可以跟自己說:「沒關係,至少我有領到薪水。」至於沒有意義的批評,就不去過度理會。真的做得很不開心,就找機會,再去尋覓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就好了。
來到精舍修行,修的就是心。修什麼心呢?忍辱的心,要如何調伏自己接受恥辱的心態。就我自己的經驗談,就是先好好面對自己的心裡,到底裝著什麼想法?有什麼樣的情緒?我該如何面對自己這個情緒?該採取哪些行動?如果自己都不瞭解自己的心態,要如何談修忍辱的心?接受挫折與失敗就是忍辱的開始,然後再試著與自己的失敗與錯誤來和解,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是聖賢大德,也不是天生就是心中清淨、不自取煩惱的人恰恰相反,我覺得有時小小事情的失敗也會敏感、也會放在心上、也會很在意,我只是知道了試著練習怎麼找到好的想法和心情去接受它,然後調整它。
最後我才發現,這些都不過只是人之常情,或者只是人生旅途中的小坑小洞的一小段路。此時就會覺得情緒不再這麼大,煩惱也該放得下。佛經中的話語自然而然就認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此回到工作是長長久久的事情這個想法上,就能覺得應該先照顧好自己的心,再來好好面對事情,生活很多時候,就是需要忍著脾氣面對人與事,然後等待風雨過去。
(分享完畢)
修行要修忍辱,然而很多人誤解了「修忍辱」的意思。以為修忍辱是別人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然後自己在心裡氣得要死。實際上,修行沒有那麼多高深的道理,修行也無法改變生活狀態,不會讓人從沒錢突然間變得有錢;不會讓討厭的人突然間消失不來煩你;不會讓早上趕上班煩人的紅燈一路變綠燈;修行也不會讓個性急急急的人,突然間放下緊湊的腳步。既然生活狀態一如以往,既然生活一樣會雞毛掉滿地,那為何還要修行?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修行不是改變生活狀態,而是改變我們面對生活的心態。隨著時間過去,每個人都會成長,但這「成長」非常有意思,有的人長身高,但腦袋裡的東西還是一樣;有的人身高不變,但腦袋裡的想法卻變了!修行的道理亦然,日復一日的誦經、唸佛、持咒,看似數量增加了,但囫圇吞棗、不解經義,腦袋裡的思維模式還是跟沒有修行前一模一樣,面對討厭的人、面對煩人的事,處理方式還是跟沒有修行前完全一樣,如此的修行僅僅是「名詞」上的修行!
反之,所有的生活狀態一樣糟,但「心態」不一樣了,以前討厭的人現在看起來,居然發現他也有優點,他看起來也沒有那麼差;以前煩人的事,現在處理起來發現也沒有那麼煩,只是多了幾個步驟而已。心態沒變的時候,以前看見討厭的人、遇見煩人的事,會感覺如同走了地獄一遭;心態變了,會隨緣、合理的待人做事,忍耐、委屈的感受沒有那麼無限放大了,會發現自己還耐得住,感覺也沒有那麼難受了,此時的修行才是「動詞」上的修行,也代表著自己的心性漸漸提升了!
會感覺有「辱」需要「忍」,代表我們正在用相對待的方法,去克制、對應自己心裡面的不甘與忿恨。種種不健康的感受只是被強壓下來,看似穩定,其實暗潮洶湧。如果再遇上更重磅的炸藥,那時就塌了、垮了,不甘受其侮辱,種種抱怨,排山倒海而來!當我們有了「辱」這種感受時,已經離開自心了,所以要用「強忍」、「硬忍」來撲滅,這時身邊都是隱藏的炸彈,如此,怎能修得好呢?「強忍」、「硬忍」,只會讓自己的黑氣越來越多、魔性越來越重;「強忍」、「硬忍」,好比吃止痛藥,藥效過了,疼痛依舊!
忍辱最究竟的方法,還是「觀念上的突破」,亦即現代人常說的「改變心態」。心態變了,這時的忍辱不再只是強忍、硬忍,不再只是表面平靜,實際內心吐了好幾口血。心態變了,這時候的忍辱「不覺得」有辱需要忍,這時的「不覺得」,正是《金剛經》上的「應無所住」。心境不同,天堂地獄由此產生;改變心態,心性自然提升,智慧自然彰顯,此時「而生其心」,慈悲心、歡喜心自然生起。
學佛不是等老、不是等死,學佛是勇往直前,永遠看到希望,這是我們在日日誦經中學習要得到的受用。內心修得怎麼樣沒有人知道,但一天的心情怎麼樣,別人看你的臉一看便知。「臉」是我們對外的窗口;對外的窗口要時尚、要優雅、要會笑,有誰願意看到一張苦瓜臉呢?所以對外窗口要亮、要歡喜相,要跟佛菩薩一樣笑口常開。新的一年自我期許,要讓自己比過去的一年心量更大,能包容以往不能包容的人和事;期許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要更強;期許自己天天能有佛菩薩的歡喜相。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