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現場開示─阿伯的話精華節錄》:「會成為一家人,不是報恩就是報仇,不是討債就是還債;若與家人有相欠,還完相欠業障後,再補善緣,彼此的關係會漸漸改善。」
「若有相欠,討債的人與被討的人都痛苦;遇到此事係自己的人生功課,要逆來順受,尤其是本身有修行的人,無論是被討的、還是討債的,不要閃躲,都要學會放下,歡喜做、甘願受,否則以後再遇到對方會討得更嚴重,因對方怕您會跑掉。」
之前母親跟奶奶的婆媳問題惡化到無法相處,甚至無法居住在同一個屋簷下,讓我覺得很無解,也不知道如何幫忙,當時徵求母親的同意前往精舍請示,開示結果是:「因為母親前幾世虐待奶奶,把年幼的奶奶趕出家門、霸佔財產,才造成今世母親為奶奶做牛做馬,仍無法得到奶奶的一句稱讚。」母親身心俱疲,三十多年來痛苦不堪,而我們這些子女,只能常常安慰她,並勸她要放下。
但是,當自己面對婆家一樣的對待,才真的知道內心有多痛苦。自己是被討債的人,有時真的會很難過、痛苦,甚至要去看醫生。如果不是因為每天在唸經、做功課,真的不知道如何度過內心煎熬的痛苦時期。
人最可貴的是在於有原諒別人的能力,所以不要以牙還牙,讓痛苦永不止息,要有慈悲心,且施恩不望報,以後才能修成佛菩薩。佛菩薩說的對,希望自己也可以努力彌補、放下我執,阿彌陀佛,謝謝大家。
(分享完畢)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因為有緣,才會成為一家人,家人之間的關係,通常就是報恩、報仇、討債、還債這四種。文中有緣人提到自己原生家庭母親與奶奶的婆媳問題,「因為母親前幾世虐待奶奶,把年幼的奶奶趕出家門、霸佔財產,才造成今世母親為奶奶做牛做馬,仍都無法得到奶奶的一句稱讚。」就是基於「報仇」和「討債」這兩種基礎而形成的「惡緣」。
憨山大師:「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生老病死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業報的產生,都是來自自己過去種下的惡果,要自己想辦法承受。《地藏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即使是子女也只能幫您忙,但不能替您受,生、死皆是如此。所以千萬不要做傷害他人的事,因為一時的獲得,卻可能換來下輩子的痛苦餘生。
有緣人的母親過去世不明因果,因「痴」心起了「貪」念,想霸佔所有財產,趕走了奶奶,使奶奶日子過不下去,心生「嗔」恨,帶著這股怨氣,這輩子成為她的婆婆,而母親則成了媳婦,因為過去世媳婦霸佔了原來屬於婆婆的財產,她欠了婆婆錢,所以她要為婆婆付出許多,直到還完這些錢為止。如果沒有過去世的貪心和自私自利,怎麼會有後面這些做牛做馬的討報?因果業報就是這樣,如影隨形,怎麼都跑不了,這給我們世人警惕,拿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畢竟總有一天用各種方式還回去,而且再努力付出,也換不到對方的感謝。
幸好,「有佛法就有辦法」,沒有解不開的結,只有不想解的人。佛法之所以可貴,在於唸經可以幫助當事人開智慧、放下怨念,讓人們變善良而產生的功德力,可以作為討報者的賠償金,這就是「因果債,功德還」,討報者和被討報者雙方都能受益的最佳解。
阿伯常說:「甘願還,就會還得很快」,既然已經知道了因果緣由,剩下的就是趕緊把相欠的經文唸好,真心誠意的懺悔。《現場開示─阿伯的話精華節錄》:「無論是討報還是被討報,雙方都痛苦,不想要痛苦就要誦經迴向消業障,並且誠心懺悔不要再犯,避免累世都在業障迴圈中跳脫不出;怨歎沒路用(台語),要把因果趕快消掉才是重點。」若是努力精進,也許有緣人的母親不用一年的時間,就能解開和婆婆三十多年的婆媳恩怨,有緣人也一樣,寧可用短時間唸經換取承受幾十年的外在折磨和內心痛苦,哪一種方法最好,高下立判。
人心是肉做的,除了唸經解開婆媳的相欠業力,平常媳婦也要多多關心婆婆,常常對婆婆說好話,常常買好吃的東西給婆婆吃,順著婆婆的意,時時在內心對婆婆懺悔,雖然婆婆的靈有記憶,會對媳婦起嗔心、不滿,但收到媳婦的真心懺悔和關懷,也會軟化自己的態度。
媳婦孝順婆婆,把婆婆當自己母親照顧,是良好的婦德。雖然過去三十多年的相處充滿風雨,但在唸經迴向圓滿,解開雙方的業力後,媳婦仍要扮演好自己本世的角色。我們想要兒女怎麼對待自己,就必須先這樣對待自己的公婆和父母,當兒女的模範,良好的孝順家風才能代代相傳。
唸經不只是讓我們消除業力,也是讓我們學習佛菩薩尊師重道、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的種種善舉,唸經不忘行經。金剛經說:「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功德從與人為善開始,從日常孝順父母、公婆開始,無論是否有業力相欠,都要孝順。盡力扮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成為善男子、善女人。唸經迴向圓滿業力,時時感恩,人生豈有不幸福的道理。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