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芒
科名: 禾本科
多年生;稈叢立或具根莖。
葉下具白粉,葉舌膜質,撕裂,上緣具毛。
圓錐花序長15-35 cm,其組成份子之總狀花序長10-25 cm,小穗具有短柄;外穎紙質具有三出脈,漸尖;上位外稃具曲折長芒,芒長約10 mm。
大約在10月進入花期,而至12月或次年1月果實飄散。
目前台灣的芒草可區分成五節芒和中國芒複合群(芒複合群)二大系統。
五節芒外形高大花期約為4-7月,在台灣低海拔山區常見。
中國芒複合群(芒複合群)的變化大,分布範圍涵蓋全島,可依外部形態區分為八丈芒、台灣芒、白背芒及高山芒等4個變種,其中3個變種是台灣特有。
八丈芒的主要特徵是在葉片下方有瘤狀乳突;
台灣芒的主要特徵是葉鞘表面具有軟毛;
白背芒小穗具有短柄,外穎具有三出脈;
高山芒小穗柄長,外穎具有五出脈。
行政院農委會農葉試驗所:
http://www.tfri.gov.tw/main/news_in.aspx?siteid=&ver=&usid=&mnuid=5102&modid=529&mode=&nid=1447&noframe=&noframe2=1&doprint=1
雖然我們常常說賞「秋芒」,但是在台灣想要在秋天賞芒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哩!
一般是以節氣「立秋」的到來界定為秋天的開始,但是「立秋」大約是在每年的八月初。這時候的台灣,動輒高溫超過攝氏卅度,很難讓人感受到「秋涼」的感覺。不過,植物對於時序的改變可是比人敏感多了。
這幾年流行的「賞芒」大多只的是欣賞白背芒的花穗,事實上,所謂的「芒花」包含了不止一種植物。不同種類,開花的時間跟喜歡的生長環境也不太一樣。白背芒分布在台灣全島低海拔的向陽山坡及破壞地,開放時間大約在每年11月以後,但是真要看到滿山開滿芒花的景象,就要到12月以後比較容易了。
台灣被稱為「芒花」的植物大約包括了:「甜根子草」、「台灣芒」、「高山芒」及「五節芒」。秋季時,最早開放的是「甜根子草」,每年大約9月左右便把台灣幾條大川的沙洲河床染上一片雪白。再來在低山平野登場的是「白背芒」,它以翻飛的白浪,為大地舖上一片秋雪。而中海拔霧林帶的山林裡,「台灣芒」為這迷霧森林帶來秋意。高海拔的山區裡,「高山芒」是不可卻缺的秋季使者。至於「五節芒」,這個植物書籍裡常見的名字,在不同的人眼裡,給他不同的定位,有些人把平地低海拔的芒草當都成是他,有些人則把它定義為春季開花,分布以中南部為主的芒屬植物。
文字資料來源科博館網頁:
http://www.nmns.edu.tw/public/BotanicalGarden/flowers/2008/winter/971223.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