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醬草
紫花酢醬草
英文名稱: Lavender Sorrel,Violet Wood-sorrel Oxalis
學名: Oxalis corymbosa DC.
Oxalis martiana Zucc.
Oxalis violacea L.
科名: 酢漿草科(Oxalidaceae)酢漿草屬(Oxalis)
別名: 紫酢漿草、紅花酢漿草、大本鹽酸仔草、紅花鹽酸仔草、銅錘草
用途:
1.嫩莖葉可食用、藥用、地被植物、觀賞、花壇。
2.紫花酢醬草也是一種童玩,剝掉它的皮,兩兩葉片處交在一起,即可進行拉鉤遊戲,誰先拉斷就算輸。
3.藥用:性味:全草、根:酸、寒。效用:全草:散瘀消腫,清熱解毒。治疔瘡,腫毒,咽喉腫痛,痢疾,跌打,毒蛇咬傷;根:清熱,平肝,定驚。治小兒肝熱,驚風。全株均可入藥,具解毒消腫,清熱通便之功效,內服主治腸、肺炎等,外用主治疔瘡、皮膚炎與香港腳等症。但胃、肺寒症者不宜常用或大量使用。
莖: 草本,高約 20~35 公分;有多數小鱗莖聚生在一起,鱗片褐色,有 3 條縱稜,被毛,鱗片內分生子球。
葉: 葉叢生基部,葉子綠色,三出掌狀複葉倒心型,呈平滑狀,且為互生或是叢生,全緣無缺刻。根生葉,葉柄又細又長,長 15~24 公分,葉片由三片小葉所組成,闊倒心形,長約 3.5~5 公分,寬 3.5~5.3 公分,先端凹缺;偶而會有突變的四片小葉個體,俗稱幸運草。酢漿草的葉子會有睡眠運動,在夜間會閉合下垂,如果白天陰雨、太陽不露臉,睡眠運動會持續進行。
花: 繖形花序有花 6~10 朵;萼片 5,綠色,橢圓狀披針形,長約 0.6 公分,寬約 0.25 公分,先端有 2 條褐色斑紋,外面被白色毛;花瓣 5,喇叭狀,淡紫色,基部綠黃色,有深色條紋,倒披針形,長 1.2 公分,寬 0.5 公分,先端鈍或截形;雄蕊 10 枚,5 長 5 短,長者長約 0.6 公分,短者長 0.3 公分,花絲基部合生,被白色短柔毛;子房由 5 心皮組成,具 5 稜,柱頭頭狀,深綠色。花期 5 月。
果實:
特性:
酢醬草類的植物為多年生草本,全株都帶有酸味,他們的嫩莖葉是酸酸的清爽野菜,而鱗莖下方長了一條粗粗的根,像小蘿蔔,有點甜。多年生草本,根肥厚,地下麟莖發達,沒有明顯的莖。葉根生,呈叢生狀,具有長柄,柄上有茸毛,三出複葉,倒心臟形。花粉紅或紫紅色,長在很長的花梗上,排列成繖形花序,花苞下垂。開花卻不結果,所以沒有種子。
文字資料來源:
http://163.17.44.1/teach/校園植物/紫花酢醬草/紫花酢漿草.htm
酢醬草
紫花酢醬草
別名:紫酢醬草、鹼酸草
英文名稱:Wood Sorrel
學名:Oxalis corymbosa Dc.
原產地:熱帶南非、南美
生活習性:屬多年生鱗莖草本
用途:可食用、童玩用
紫花酢醬草生長在庭園、路旁、安全島、荒地及花盆、花圃中,經常成群繁生,讓人歎為觀止。它沒有明顯的莖,葉子直接自根際長出,葉柄細長,葉片由三小葉組成,偶而會出現突變的四小葉個體,俗稱「幸運草」。花期自十二月至翌年六、七月,尤以三、四月間開得最多最旺。雖然花束眾多,但是說也奇怪,居然每一朵多為不孕性,奧秘究竟在哪裡,值得進一步探究。儘管果實闕如,無法進行有性繁殖,但是肥大的主根上方,卻生有多數細小的鱗莖,每一小鱗莖都可獨立長成一株幼苗,難怪族群日益壯大,個體多的難以想像。
紫花酢醬草屬於酢醬草科,酢醬草屬。多年生草本,無明顯的莖,但鱗莖發達,且鱗莖外圍有紅褐色的鱗片保護著。葉根生,成叢生狀,具長柄,小葉三片,倒心形,花粉紅色,在總梗上排列成繖形花序。花萼與花瓣均為五片,雄蕊十枚,五長五短,不結果,別稱紫花酢醬草、大本鹽酸子草。
紫花酢醬草是植物童玩的上等材料,將葉子自葉柄基部摘下,小心剝去外皮,兩兩從葉片處交纏在一起,即可進行拉鉤遊戲,誰先拉斷就算輸。玩法雖然簡單,卻充滿喜感,而且老少咸宜,材料無虞匱乏。它的花可以炒食或摻入麵糊中油炸,葉片可鹽漬成小菜,主根洗淨去皮後則可生吃、煮湯或炒肉絲等,妙用多多。
文字資料來源:
http://www.nhps.tp.edu.tw/camplant/i6.htm
以下是黃花酢醬草
酢醬草
黃花酢醬草
英文名稱: Creeping Oxalis
學 名: Oxalis corniculata L.
科 名: 酢醬草科 (Oxalidacaea)酢醬草屬(Oxalis)
別 稱: 酢漿草、酢醬草、鹽酸草、鹽酸仔草、酸味草、三葉酸、三角鹽酸、山鹽酸、蝴蠅翼、Puunokku(泰雅);Puunokku(排灣)
分 布: 臺灣全島海拔二千三百公尺以下地區均可見到,各離島也有,常成片生長於庭院,路旁、農地及空曠的荒廢地。
用 途:
1.食用:嫩莖葉沸水燙煮後,瀝乾後,再行炒、煮、炸等食之。
2.蝴蝶食草:酢醬草是沖繩小灰蝶幼蟲的食草。
3.藥用:性味:全草:酸、涼。效用:全草:清熱解毒,安神降壓,利濕涼血,散瘀消腫。治痢疾,黃疸,吐血,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燒燙傷,痔瘡,脫疘,疔瘡,疥癬。全草亦可入藥,具消腫解毒,利濕清熱之功效。內服主治肝腸炎等,外用治跌打內傷,惡瘡腫癤,毒蛇咬傷,燙傷火傷等。
莖: 草本,莖蔓性匍匐或斜上昇,被疏柔毛,在節處生根,主根肥厚,頂端著生多數小枝,小枝直立生長。
葉: 3 出複葉,互生,具長柄,柄長 1~7 公分;小葉片長 0.3~1.5 公分,寬 0.5~2 公分,倒心形,葉基銳形,葉尖鈍形,微凹頭,葉緣全緣;托葉小,明顯。
花: 花 1~多數朵,黃色,腋生,花冠長 0.7~1 公分,徑 0.4~0.7 公分,被疏柔毛;花梗長 0.6~1.5 公分,圓筒形;花萼 5 片,長 0.2~0.3 公分;花瓣 5 片,長 0.4~1 公分;雌雄同株,雄蕊 10 枚,5 長 5 短;子房 5 室,花柱 5 裂。花期全年。
果實: 果實為蒴果,長條圓錐狀,長 1.5~2.5 公分,5 稜,縱裂;種子多數,扁闊卵形,具有 7~9 條橫皺紋。黃花酢醬草的蒴果成熟時,會像機關槍一樣,用白色的物體(果實的果瓣)將褐色的種子彈出去。
特性: 多年生葡匐草本,莖橫臥地面,被疏柔毛,在節上生根;複葉具小葉三枚,互生。小葉通常為倒心形,無柄,幾乎全年開花,春季花開最旺,花呈繖形花序,黃色,徑約 1 公分,萼綠色,5 片,花瓣亦為五片,倒心形。果實為縱裂之蒴果,圓筒狀,長約 1~1.5 公分。果實成熟後會自動迸裂。小葉入夜會「睡眠」,白晝時三小葉平展,入夜後陽光消失,小葉就逐漸下垂,好似睡覺般。
文字資料來源:
http://163.17.44.1/teach/校園植物/黃花酢醬草/黃花酢醬草.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