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文鳥在初夏的睡蓮池中寫詩。
立在寬闊的空間,賞窗外那一池睡蓮,那一池塘的睡蓮原就已是美麗的句點。
最是意外的驚喜!破折號後斑文鳥塗寫了一段插曲──在美麗的睡蓮池中跳飛嬉戲,給初夏注入清涼幾許,冰鎮了眼、清涼了心、美妙了意!
隔著偌大的窗玻璃想像牠們的聲音、想像花朵的香氛氣息,眼、耳、鼻、舌、心、意──隨睡蓮、隨池中的斑文鳥舞一段初夏正午愉悅、輕妙的圓舞曲。
斑文鳥
特徵: 嘴粗厚錐狀呈鉛黑色,胸、腹部有褐色鱗狀斑紋;會發出輕柔之「嗶、嗶...」聲。又稱「黑嘴筆仔」。
習性: 好群棲群飛,以雜草籽、昆蟲為食。
棲地:平原至低海拔山區之開闊樹林、草原及農耕地。
雀形目 梅花雀科 Lonchura punctulata
特 徵
身長11公分左右;外形長得和麻雀很像,但嘴巴較麻雀粗厚,呈鉛黑色,故台語稱叫『黑嘴筆仔』。頭、喉嚨、背、翅膀及尾巴為暗褐色,而胸腹部為淺的灰白色,並有褐色魚鱗狀斑紋。幼鳥長得和成鳥很像,只是胸腹部沒有魚鱗狀斑點。
習 性
斑文鳥在台灣為常見的留鳥,多成群出現,平時以啄食禾本科植物的種子、果實或草籽為主食;但繁殖時期之育雛則一律以昆蟲喂食幼鳥。飛行呈密集隊形,以直線波浪式前進,但速度不快。
棲 地
通常出現在在平地到低海拔的地方,喜歡在草叢及農耕地活動。
鳴 聲
常發出清柔似『匹─匹─』的叫聲。
鳥類小常識
短而有力的圓錐形鳥喙
斑文鳥、麻雀等食用種子的鳥類,牠們的嘴為了可以打開種子的硬殼,就演化成較粗而短的形式,短短的粗喙就像鉗子一樣,可以將種子的硬殼夾碎,食用裡面的籽肉。一般而言,鳥類吃了果實會幫助植物散佈種子,但是被斑文鳥吃過的草籽,卻是被咬碎而完全消化,因此較不會有幫助植物傳播種子的作用。
文字資料取自:
http://www.lfes.tcc.edu.tw/%E5%AD%B8%E7%BF%92%E5%A4%A9%E5%A0%82/%E7%B6%A0%E6%A0%A1%E5%9C%92%E7%B6%B2%E9%A0%81/%E9%B3%A5%E9%A1%9E%E5%8D%8010/09.%E6%96%91%E6%96%87%E9%B3%A5.htm
斑文鳥檔案
俗稱 "黑嘴畢仔"。體長 12cm,體上部為褐色,體下部為淺褐色並有鱗斑,嘴黑色,粗圓錐狀,強而有力,以稻穀或種子為食,通常以10幾隻為群,在芒草叢或稻田中活動覓食,飛行時以直線波浪式前進,並發出細膩之哨音,繁殖力強,通常一年可下蛋4一5次,哺育雛鳥時期,則捕食昆蟲。
與麻雀有血緣關係卻較懼人,所以雖常與麻雀混群出現,卻都是離人類較遠的開闊地或農地,與麻雀的食物相很類似,其外表就如同其名般有斑點。
中名 :斑文鳥
學名 :Lonchura punctulata
英名:Spotted Munia
科別:燕雀目文鳥科
俗稱 :黑嘴筆仔
形態:
身長10公分,成鳥體上褐灰色,下部淺棕色,體側及胸部褐色,各羽緣白色,呈明顯鱗狀斑,未成年鳥則無。嘴粗厚灰黑色,粗圓錐狀,背部暗褐色,胸腹淡褐色雜有魚鱗狀斑紋腳鉛灰色。
生態:
通常出現於平地之空曠草地、樹林及農耕地,喜成群,性喧嘩。喜食禾本科植物種子,圖中啄食大黍種子。
習性:
斑文鳥和麻雀同屬文鳥科,在台灣為常見的留鳥,多分佈於平地及低海拔山坡地。多成群出現在平地、稻田、草叢、荒地、農耕地帶,平時以啄食禾本科植物的種子、果實或草籽為主食;但繁殖時期之育雛則一律以昆蟲喂食幼鳥。飛行呈密集隊形,但速度不快,並發出輕柔似哨音之「啾、啾」的叫聲。
文字來源:
http://www.cyps.hlc.edu.tw/animal-web/%E6%96%91%E6%96%87%E9%B3%A5.htm
同屬於文鳥科的斑文鳥和也麻雀一樣,是愛鳥者眼中「不以為鳥之鳥」。來到關渡平原賞鳥的人,攜帶著精良的望遠鏡,窮視力之極致,習慣將眼光放在遙遠的保護區裡,尋找那些受到優渥保護的珍稀野鳥。就在附近稻田上滿天飛舞的麻雀,和眼前草叢裡的斑文鳥反而視而不見。自以為高貴的人類,認為這些都是庶民性格的粗俗野鳥,總是不屑一顧。
野外斑文鳥雖然並不稀有,平時只是十來隻成群,隱藏在禾草叢中咀嚼籽實,輕聲細語行為猥猥瑣瑣,既保守安靜或只是輕聲細語。
我對野鳥發生興趣,進而企圖做一些觀察記錄的過程中,斑文鳥一直是被當作麻雀行為的「對照組」。斑文鳥體型和麻雀相似,食性也相同,麻雀與人親近並不忌諱人類咄咄相逼的文明生活。然而斑文鳥則寧願在人類生活週邊,在田野郊區和我們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麻雀可能因為數量多、為害作物、聲音吵雜會惹人嫌惡。然而斑文鳥飛行在良田阡陌之外;啄食著殘禾稗穗之實,既不會對人類有益;也不為患眾生。兩種野鳥在自然環境中並不會爭奪領域和食物,各自發展生存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環境中斑文鳥野外的數量雖不見減少,但是也沒有顯著增加。然而親近人類的麻雀,竟然在「人為迫害嚴重的環境」中優勢成長,成為最普遍的野鳥。
文字取自網路 :
http://dearbird.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_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