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有個十分有趣的片名,如此大剌剌說一個人惹人討厭,還真透露出一種理直氣壯的莫名吸引力,於是,我和好友決定前往電影院一窺這討人厭的松子究竟是怎麼令人討厭法。
一、以徒勞為名的深淵起點
看似柔弱如水實則韌性堅強的中谷美紀獨挑大樑,飾演松子這個角色,影片以倒敘手法,透過每一個曾與松子接觸過的人,剪輯出松子那令人討厭的冗長一生。令人意外的是,那潦倒於溪邊垃圾屋最後陳屍於河畔的五十三歲松子,年輕時其實是個美麗得十分夢幻的學校音樂老師。
悲劇由一個不得不的頑皮鬼臉作為起點,長年臥病在床的妹妹,是爸爸的重心所在,爸爸不曾開朗笑過,即便松子百般討好。渴望父愛聚焦的小小松子,因為一個擠眉弄眼的鬼臉意外引來了爸爸牽動嘴角的淺淺笑容,松子如獲至寶,但爸爸並未因為松子的鬼臉而特別關注松子,甚至警告松子停止分享浪漫的初戀情事給根本無法擁有戀情的妹妹聽,也因此松子和妹妹之間的關係愈來愈緊張,只待一個引爆點,即能玉石俱焚。
為了彌補童年缺憾的鬼臉,反覆出現於松子人生的關鍵時刻,成為松子生命中一個必要的符碼,並啟動了以徒勞為名的永世詛咒。
二、被討厭的宿命?
松子的個性非常單純天真,這樣的女子卻得背負著跌跌撞撞的坎坷人生。導演中島哲也,不曾改變松子等於天真的命題,即便松子在感情上遭遇了無數次的背叛,松子依舊是一個能為了愛情而赴湯蹈火的痴傻女子。要敘述一個這麼不懂得人情世故變化的單純松子,導演花了許多力氣鋪陳,以熱鬧喧騰的歌舞劇方式,以通俗逗趣的明示手法,以繁複絢麗的夢幻場景,將松子驚濤駭浪的生命之重,巧妙綴入輕鬆的拍子加以潤飾演繹。因此,在戲院裡不但能聽到不絕於耳的朗聲大笑,同時也能感受到一顆顆淚水藏在眼角醞釀的重量。
松子令人討厭嗎?其實松子一點都不討厭,相反地,松子美麗亮眼,執著且死心塌地,但她生命中的每一個男人卻全都不約而同的選擇背叛她,這些男人畏懼的正是松子視愛情為一切的絕對姿態。松子無法忍受自己是一個人的孤單狀態,她渴望一雙熱切看著自己的眼睛,她需要一個永不離棄的承諾,而愈是鑽進絕對無法獨活的信仰裡,愈是令他人難以承載負荷。於是松子成為令人討厭的松子,她的人生也不斷上演著以徒勞為名的難堪戲碼。
為了這些男人,松子變成了受暴婦女、第三者、陪酒小姐、殺人犯、獄中囚犯、美髮師……,美麗的中谷美紀不斷變換著各種面貌,屢屢燃起希望的晶亮眼神,又屢屢跌墜至萬丈深淵,唯一不變的是那一種無法獨活的信仰堅持。而那一幕幕不斷變換的場景、身分與面貌,中谷美紀演來毫不錯亂,且皆能恰如其分地一一詮釋,令人嘆為觀止。
三、救贖的可能
最後,松子躲進了垃圾小屋,把自己活成了蓬頭垢面的胖女子,這一個階段的她不再相信男人了,但她仍然無法獨活,於是她崇拜起當紅男歌星,並成為電視前的追星一族,虔誠的她甚至將自己冗長的悲慘一生寫成厚厚的一本書信,寄給了自己的偶像,只可惜她盼了好久好久,住家的信箱始終沒有偶像捎來的信息,而這一次,也是松子最後一次被男人背叛的印記,徒勞的永世詛咒正接近尾聲。
松子的獄中好友和松子在醫院不期而遇,松子倉皇逃去,而她則緊追在後,並遞上了一張自己的名片說道:「如果你想繼續幫人剪頭髮,記得來找我。」覺得自己已經徹底結束的松子,毫不猶豫地把名片扔到垃圾屋前的溪畔。就在當天夜晚,躺在垃圾堆中的松子看見了已故的妹妹,妹妹巧笑倩兮,松子對著俯瞰自己的妹妹,舉起了曾經剪髮無數的雙手,開始溫柔的為妹妹修修剪剪,妹妹的新髮型十分好看,松子微微笑著,這一幕象徵救贖與被救贖的畫面,我始終印象深刻,導演那細膩的心思,真真令人折服。
當天夜晚,松子再度燃起了希望,唯獨不再因為男人,不也再因為愛情。松子拖著蹣跚的沈重身軀,來到河邊尋找被扔擲的名片,只不過那樣熱切而焦急的搜尋背影,終究還是一場徒勞。找到名片的松子,因為多管閒事,竟被深夜遊蕩在外的一群孩子們給打死了,她的一生就此劃下了最錯愕的句點。
生命之無常竟意外現身於曙光微露的時刻,即便無比嘲諷,仍舊容不得任何人抗拒或者辯駁。
四、不再是一個人的天梯盡頭
事實上,松子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只不過當她終於開始隱約明白這一點時,也已經是生命倒數的最後時刻了。
影片仍未結束,導演精心安排了當年還是音 樂老師的松子,一步步爬著樓梯,那是通向二樓妹妹房間的梯子,只見樓梯無限延展,直上雲霄,松子唱著美妙的歌兒持續地往上爬,並在天梯的盡頭,與擁有新髮型的妹妹手牽手繼續走著,這一刻松子將不再是一個人,她人生中最沈痛的病處,終於痊癒。
松子以徒勞為名的永世詛咒,在源頭處發酵,也在源頭處結束,這是導演最後能給予松子的一種溫暖救贖,儘管註定是遲來的了。
寫下這篇文章,已是看完電影後的一個月了,幸好還是能將它化成文字存放。我一直認松子的沈重之處並不在於愛情重於一切的荒謬信仰,而是童年不受父愛關注的陰影,那陰影的深沈色澤雕塑並且放大了松子的內裡缺陷,進而啟動了永世徒勞的詛咒,這才是最怵目驚心的地方!
----------------------------
PS:原文寫於2007年1月18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