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04 12:35:01| 人氣7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效自問:張耀仁自序第一本小說集《之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張耀仁,一九七五年生。台灣台南人。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畢業。目前就讀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班,擔任中國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曾獲中央日報文學獎、宗教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獎項。短篇小說〈大旅社〉入選《八十九年小說選》(九歌出版) 。合著《《不倫練習生》、《百日不斷電──別為文學抓狂》。明日報個人新聞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renny915/

  《之後》簡訊:
  每日的瑣碎經營,個人拉雜的生命史,積澱成為當下的意識轉換,可能漫長沉滯沒有一絲風動,也許一秒二十四格條條閃過,一瞬就是一輩子。以詩意結構與細膩語言,作者寫有尋父、遺失的母親、異色亂倫、女性孿生幻想、掃地阿姨、檳榔攤徐娘等題材,以實相編織一張張想像的綱,將人層層套入過往的氤氳與私我的內裡之中。


無效自問
張耀仁自序第一本小說集《之後》


      耀小張 , 我人正在天祥 , 有些事一言難盡。我的狀況確實非常
      糟 , 這些月來除了糊口的稿子寫完便已耗盡全部精神 , 長篇也
      掛點。你的序我反覆啄磨 , 不知怎麼就是無法寫出足以無愧之
      序 ,整個人近乎失能….我的精神有些耗弱 , 所以出來走走。請
      不要被我影響 , 讓自己成為一強大者繼續走這條說真的還痛苦
      的路。
          
                 ──駱以軍 , 二OO五﹒六﹒二十九

  這一刻 , 我想起了我父親。
  一個大雨滂沱的午后 , 他跳上嘉義開往白河的公車 , 心底洩氣地想著:「啊不然 , 算了!回去那個菜市場賣魚也不錯啦 ! 」──他原本打算報考嘉義高工 , 想說將來畢業後可以到哪個科技公司謀職任事──豈知 , 報名早就結束啦 ! 他失魂落魄地倚在公車上 , 車窗震響 , 工洞工洞 , 以至於他的腦袋一土一下激烈搖晃著 , 像那些不斷搖晃的街景 , 像他還未甘心的思緒。
  也就是這時候 , 我父親看見一塊紅布條 , 上面寫著「保證」、寫著「讚」 , 他趕緊跳下車 , 興沖沖地跟著大夥排隊繳了錢 , 然後考進嘉義高商 , 從此對於會計產生興趣 , 參加銀行招考無攻不克 , 五十八歲那年從銀行退休 , 頭銜是職等最高的經理。而今 , 我父親和我母親手牽著手 , 兩開開心心、無憂無慮地環遊世界 , 最新的計畫是準備前往日劇《愛在聖誕節》男主角春木與女主角由季共同想望:「據說看見極光就能夠遇上幸福」的北極黃刀鎮。
  也因此 , 我父親往往問起:「如果那時候 , 我真的去了嘉義高工呢 ? 如果那天沒有睡得那麼晚 , 是不是 , 我的人生就要改變啦 ? 我還會認識你媽嗎 ? 還會生下你嗎 ? 是不是你就不會坐在這裡寫小說、寫自序囉 ? 」
  無效問句。
  這一刻 , 我這麼激動著──關於那些迢遠的、一去不復的時光──永遠有什麼「關鍵」的引爆點 , 像是突然接對了的紅白線頭 , 抑或稍不注意就啪地關機而漏失了資料的電腦 , 在無法預知的狀態下 , 我們啟動了那個改變一生的按鈕 , 直到驀然回首 , 這才恍然大悟:「如果當初不是這樣的話…….」
  如果當初我沒有寫小說的話 , 如果當初我沒有遇見年輕的小說家….
如果 ......

      耀小張 , 聽說哲生之事時 , 我正替家父作頭七 , 像夏目漱石
      《此後》結尾 , 整個世界旋轉 , 燃燒起來。這條路何其孤單
      痛苦 , 一定要頂住。
   
                ──駱渣 , 二 OO 四﹒四﹒八

  無效問句。
  許多年後 , 我漸漸懂得「這條路」的艱辛、角力 , 其中的傷害與無以名狀的恐懼──面對那泊泊湧出的質疑:你追索什麼 ? 相信什麼 ? 為什麼非得寫作 ? 我竟發覺自己再也沒有力氣去還擊──那彷彿隔了一條極寬的沙河 , 不斷陷落的叫喊與無論如何難以迄達彼岸的憂畏尖刺著心 , 最後連同聲音也一併滅頂。
  三十歲了 , 距離川端康成寫下《伊豆的舞攘》已經相隔二年。三島由紀夫的腹肌還來不及優美誘人。卡夫卡花掉半個月寫成〈蛻變〉。米蘭昆德拉從憂鬱的捷克離開。〈脂肪球〉還在莫泊桑的腦海中翻滾。喬伊斯的妹妹在一個冬天裡從火爐搶救出那本《青年藝術家的畫像》。海明成改寫的《戰地鐘聲》造成大賣。卡繆出版《異鄉人》。喬治﹒歐威爾是一名極其
平凡的漢普斯特書店員。張大春的〈將軍碑〉據說正由警備總部一個字一個字校對──
  那究竟意味著什麼 ?
  我坐在桌前 , 我盯著電腦 , 我對家裡的肥貓說:在故事或小說的背後──「在那之後」──是否擁有一張明晰光潔的面孔 , 是否具備了一個清楚的脈絡、一個可供被描摹被相信的文壇藍圖 , 或者更逼進文學核心的 , 路徑 ?
  無效問句。
  我知道沒有人能夠將情況說得清楚 ( 畢竟 , 「那個光輝的年代」已經近乎薄脆的泛黃紙張了 ), 但我終究想起了那一天──在日記裡我這麼寫著 ..一九九六年一月四日──我和年輕的小說家第一次極面 , 坐在那間耗盡所有力氣也找不到打火機的咖啡店裡 , 整個訪談過程中 , 碩胖且高大的小說家始終緊握著一包揉皺了、乾癢的香菸盒 , 斷斷續續說起那些光度逐漸暗下去的、成為模糊輪廓裡的「他們的身世」。
  我當時是怎麼想的呢 ? 我問了小說家什麼 ? 我對文學困惑嗎 ? 我會不會狂妄地以為:「這有什麼難 ? 我一定行滴 ! 」──那幾年 , 青春無措的小說家不知在哪個角落裡困鬥 , 而我在昏昧無光的山中咖啡館裡聆聽他叨叨絮絮訴說著一遍又一遍的創作與生活──那時候 , 我是如何看待眼前這位「正一點一滴黯淡著」的小說家 ? 我是否想著:「完蛋了啊 ! 這個『為了逃避兵役而變得又胖又腫再也瘦不下來』的傢伙 , 該不會是一位明天就要消失了的、抑鬱以終的蒼白文藝青年吧 ? 」
  無效問句。
  許多年後 , 我再度聆聽那卷彼時訪談所存留的錄音帶 , 因為年歲刮磨以致聱牙凌擾的話語 , 聽來像極了另外一個不相干的自己──二十歲的自己──誤打誤撞闖入那個碎琉璃的瀲灩世界 , 遇見那一刻面目模糊、實則目光炯亮的小說家 , 從離開咖啡店那刻起 , 我的心緒在轉彎的山路路口一下一下感到被光痕灼痛的熾熱 , 我感到有什麼在我體內「像要衝出來那樣」…..
  ( 究竟什麼是小說典故事的分別 ?)
  ( 怎樣才算一篇「好的」小說 ?)
  ( 小說要怎麼寫 ?)
  ( 為什麼 , 為什麼又退我的稿 ?)
  那些所有的困惑、憤怒以及傷懷 , 我以為可以在往後的日子獲得更理解與更明確的答案 , 卻發現世界僅僅是一只透明的保特瓶 , 物質性的變形與堅韌橫阻在眼前 , 所有的答案皆失去原本清晰的面貌 , 而我像一名走失的小孩 , 拚命拍打著無法被擊破的塑膠瓶 , 兀自大嚷──

     「如果那時 ,( 在陽明山 ) 多用功些就好了。」那個「那時」 ,
      就是您現在的年紀…..寫小說要焚盡更全面的專注和生命力 ,
     簡直像竭澤而漁 ( 把全部的生命浮士德式交易給小說了 ) 。

              ──駱渣 , 二 OO 二﹒十二﹒十八

  無效問句。
  這一刻 , 時光被拉得那麼那麼長 , 宛如麥芽糖的黏膩與不透明 , 我聽見我父親反覆說起那些從前的「如果不是這樣」、「如果不是那樣」 , 我同樣思索著小說家略帶沙啞且變得遲緩的嗓音 , 像他筆下永遠蒼白而羞赦的「衰人」──現實是一名馱在肩上的小孩 , 開始不覺得疼 , 突然整個人就趴在地上──那些生活的摧擊與未必賦予報償的「這條路」,路的前方有倒映的黑影 , 黑影長出尖銳的角蹄 , 不知從哪裡鑽出來的幼獸哀鳴 ,ㄇㄧㄝㄇㄧㄝㄇㄧㄝㄇㄧㄝ。
  我忍不住對著黑影說 : 我要出書了啊 !
  「那又怎麼樣呢 ? 」黑影大叫 , 腳尖在地面預備著一個街撞的姿勢。
  越來越碩大的墨黑襲湧過來 ! 遠方有張牙舞爪的噴火龍越過城堡上空! 天際低垂著黑與白的笑意 , 風箏失速翻滾 , 有人掙扎著向前奔跑、尖叫 , 雷聲劈進地表 , 四面響起灰色的吶喊──
  我驚醒過來 , 生在床沿 , 反問自己究竟怎麼了 , 追求什麼 ? 害怕什麼 ? 失去什麼 ? 二十歲時 , 從沒有想過三十歲會是這個樣子 ..困忌、困惑、困惑──那時候 , 以為小說應是如何如何、文學該怎麼怎麼 , 而今看來 , 似乎也沒有什麼非得堅持的理由 , 心中那份信念變得模模糊糊 , 甚至羨慕起那些美美的愛、好笑的 BBS 、離奇的 MSN,另外加上一點點嫉妒和圖書館!
  「如果 , 當初不是這樣的話…..」
「如果….」
  我知道 , 這一刻所有的問句都將無效──並非沒有答案 , 而是年歲的流轉遞壇使得一切更加不確定 , 也更不具唯一的指涉──那彷彿迢遙鋪展的筆直公路 , 海風獵獵 , 人影奔跑其上 , 無論跑了多遠 , 終究不知盡頭為何…..
  於是 , 我不由得想起了小說家長久以來對我說過的那些:那些親愛的、體己的或抱怨或傷感的私語──我仍惦記著那一席「流燄四射」的男性與男性問賭氣式的對決約定 ( 儘管我的信心竟日益漏逝 ), 並且想在此時附耳於小說家 , 低喃:在即將重新詮釋「偉大」的時刻 ,請容我拋出這一本「少作」權充試金 , 我深切明白其中必然具備的許多失敗、遲疑、渾沌 ,但請再給我一點時間 ( 這「一點」時間究竟是多長呢〉──我這麼告訴自己:
  屆時我將緊握那一把電光劍 , 我將砍劈那些縈繞心頭多年的困惑 , 並且微笑地對您說──
             ──二 OO 五年八月十七日寫於台北永和

台長: 東年
人氣(7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