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07 14:01:03| 人氣7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常佛學:菩薩行(4)佛陀出家的本事和釋迦族的滅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中阿含柔軟經的佛陀自說,我們可以看到他出家前奢華的生活:
我出家以前,生活極其從容閒樂、優游柔軟。父親為我建造種種宮殿;雨季、酷暑和寒冬,我均有住處。宮殿附近,建造各種花池;紅蓮、青蓮、白蓮,花開三季。池畔,常年也盛放善意、波師、素馨、好香蓮、蜜香、增上信以及波羅乃等各色花,五彩繽紛,爭相比妍。
驕慢的我,有四人為我沐浴。浴後,身抹赤栴檀香,穿彩絹衣裳;上下裡外,都是新的。晝夜我也常用絲綾遮覆,以免夜露沾濕,烈日曬壞。
平常人家吃粗麥、麥飯、豆羹、薑茶;我家最下等的僕役,吃粳米酒肉。我自己,經常享受野禽山珍。
我出門的時候,隨從三十位,騎最好的馬,前後跟隨甲盾兵衛,最前有侍從開道。
雨季的四個月夏期,我總是在夏宮獨居,沒有其他男子,只有女妓伴我娛樂。

「只有女妓伴我娛樂」這樣的字眼,當然不會出現在一般的佛陀傳記書寫。這樣的奢華生活,看也似有王家貴子的氣氛;一般傳記都寫佛陀是王子出身,或是因要豐富傳奇,或是誤將釋迦族當做一個獨立國家看待。

佛陀在世的時候,經歷中原大戰婆羅門文明諸國的勢力已經衰敗;志願參戰的各地族長,回到東方和南方的邊陲,運用中原文明富國強兵,卻形成新興勢力。
當時的印度,實際上是分踞十六大國的戰國亂世,而佛陀的故鄉迦毗羅衛城邦只是印邊陲小邦,釋迦族不過是西鄰強國拘薩羅庇護下的武士階級,岌岌可危。
所以,在增壹阿含經高幢品中,佛陀自說:
曾經有釋種豪族幾千人,來到我住所,對我請求:如果你不出家,而是做統四天下的王者,我們釋迦族就會聲名遠播,永垂不朽,你父親的王統也不至於斷絕。

精確的說,佛陀的父親只是大雪山南麓迦毗羅衛城邦推選出來的的執政;佛陀並不是傳說的王子出家。所以,雜阿含一二七六經會說:
生於武土階段,資力小欲望大,想在今生今世希求王位的夢想必遭破滅。

自古以來,因為精通、獨佔祭祀的咒語、魔術,婆羅門階級被奉為印度社會最上層,被尊為精神指導,但是,在佛陀年輕的時候,這種氏族制的農村社會已經解體,新興都市的王侯、貴族和富豪開始活躍,掀起各種新思潮,紛起領導社會從傳統的拘束解放。良好出身年的輕人要不是野心勃勃想去逐鹿天下,追求帝霸事業,就是想出家修道,追求精神世界中轉輪聖王的地位。

佛陀成名以後他的信徒中有各國的國王與大臣,所以經常應邀協調國際事務;比如說摩揭陀和拘薩羅這兩個超強王國之戰,摩揭陀國王阿闍世被俘,因為佛陀的裁判被釋放。跋耆國建立共和國之時,也曾經向佛陀請教國家健全的條件和政道。

儘管如此,佛陀終究沒有能力去防止他自己故國城邦的滅亡:
流離王想攻打迦毗羅衛城;三次,佛陀都趕在軍隊的前面,早早坐在路邊。
流離王每次都恭敬問他:「到處都有好的樹,像枝葉繁茂的榕樹,為什麼你要坐在枯樹下?」
他就回答:「親族的福蔭,一定勝過外人。」
流離王一聽就想:他如來世尊,為了親族坐在這裡,我只好收兵。
釋迦族終於滅亡的情景(這差不多是在佛陀七十多歲的時候),我們在增壹阿舍經等見品中可以看到:
流離王和他的四部兵陣,終於攻進迦毗羅衛城,將釋迦族腳埋地中,以暴象踐踏,踩殺一盡,流血成河,又放火將城燒得一乾二淨。
臨走前,流離王擄掠五百名釋迦族美女到尼拘律園,想加以姦淫。每一位女子都當面對他鄙夷的說:「我絕對不和女奴的兒子苟合!」這五百女子都被砍斷手腳,扔進深挖的坑中。

佛陀的故鄉迦毗羅衛城和他的家族,就這樣滅亡了。

台長: 東年
人氣(7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