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0
自從寫完上一篇之後,很多人跟我說,真羨慕你的留學生活好愜意,竊喜之餘,腦袋閃過的是,多少淚濕衣襟、心酸悲泣的夜晚誰人知?於是我再度審閲前文,終於發現元兇─我好像只講「光明面」,所有國外求學生涯的痛苦,似乎都「盡在不言中」。為了平衡報導,端正視聽,我決定灑一點實際的眼淚,爲這美麗的幻想塗上一點暗影,希望更接近真實些。
國外和國內唸研究所,究竟有啥不同?我相信不在書讀多寡,也不在老師指導品質,前者修行在個人,後者端繫個人運氣,要讀很多的書,要找適合的老師,不必拋家棄友,遠渡重洋,散盡千金只為了一張薄得輕撕就破的文憑。
我常覺得,在國外,對身心的磨練,遠比考試和論文折騰。當然也是有真命天子型的,兵來有將擋,從未遇過麻煩事,開開心心來,快快樂樂回國去,但這樣的生活雖似神仙,卻也略嫌乏味。人生的甜蜜,若沒有苦澀的摻伴,甜也甜得膩,難以體會裊裊繞樑的餘甘,不是嗎?這樣講很抽象,現在來舉幾個例子好了。
第一關:感情
如果原是單身,一個人在外倒也灑脫;如果偕伴同來,儷影雙雙,浪漫徜徉異國也是美事一樁。最牽掛的莫過於千絲萬縷繫念遠方的那個她/他,想念是有代價的,當用過的電話卡橫屍遍野躺書桌上獰笑,在在提醒你這個月預算又超支了,吃飯可以省,治裝可以省,連頭髮都任它隨便長,那幾毛錢硬是不給理髮店賺,但省下的那些錢最後還是消失在電話末端。如果說錢丟到馬桶還會聽到咚地一聲作為回報,那電話裡節節敗退的餘額是最不帶走一片雲彩的,走得如此悄然,如此不拖泥帶水,卻又如此理直氣壯。而這麼多無聲無息的話費流來流去,是否真能留住真情?
幾家歡樂幾家愁。通過重重考驗的,柳暗花明又一村,認為這段艱難是老天給的禮物,更加堅定彼此的默契,也許年老時坐在搖椅上細數這段跨海的曲折煎熬,還會相視會心微笑。
然對於橫生變數的情場傷兵,只能聽任電話那端日益冷漠、更形陌生而終究無聲。無語問蒼天,跨海的無力感讓靈魂出了竅,身體在上課,但腦袋在盤算,是不是該飛一趟企圖力挽狂瀾,還是放手讓它成歷史。白天猶如行尸走肉,聽著路上車子呼嘯,看著行人來來去去。
夜裡萬籟俱寂才開啟真正的考驗,所有的聲音都褪去了,所有的顏色也都隱身夜幕,只有雨落在那飄了一地枯葉的聲響,滴滴答答,敲擊著此刻比枯葉還脆弱的心,伴著如大海般無邊無際的靜,整個人空了起來,在夜裡漂浮。
這裡不是台灣,你的哥兒們無法陪著你失戀,無法在錢櫃和你對唱一晚,大吐悲怨;無法混在電玩發狠大打一場;更無法半夜三點騎摩托車衝上貓空喝茶看星星。
你只能一個人關在狹迫的房間,籠罩在夜的深影,面對自己,空虛如潮水,早已滿溢卻仍源源不絕而無法扼抑。
而家,如此遙遠...。
你可曾害怕過黑夜?你可曾聽過深夜那掏心的低啜,悠悠地從門縫鑽了出來,一聲一聲,如泣如訴,敲在心坎,那麼無助,那麼脆弱。白天的壓抑,豁著過去甜蜜苦澀的回憶,在靜謐的夜裡傾巢而出,像大雪一樣,大把大把,不顧一切地恣意揮灑,不曾停止也沒有盡頭地飄落、覆蓋,直到天明,才見窗外已然雪白一片。
而昨夜,埋在雪裡,深深地。
曾有朋友問我,他們想出國但放不下感情,我總大落落地說,想走到哪就勇敢去走,留得住的感情不會跑,但兩年多來的夜裡,多少淚水,多少故事流洩門縫間,我不再如此狂言了。人畢竟是人,鋼鐵尚且因高溫而融化,我又何能奢求人心如鑽石,堅定而恆久真值?
捨與不捨,搏與不搏,便是清官難斷了。
一直喜歡水中草的話:「有時你留戀的不一定是這個人,而是過去的回憶和曾經共同編織的夢想。」──送給那一串串美麗哀愁的故事,與人。
圖:花開之際也常是淚水繽紛的季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