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3-02 11:11:16| 人氣4,8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李察朱威爾事件》:他們說我看起來像嫌疑犯。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他符合假英雄炸彈客的特徵。」
「這麼一想,那個肥咖還跟母親同住呢。」

1996年7月,亞特蘭大舉辦奧運期間,百年公園發生一起爆炸案,逾百人受傷與兩人身亡;第一個發現嫌疑背包的警衛李察朱威爾,及早疏散人群才沒造成更大傷亡,一夕之間,李察成為媒體寵兒與國民英雄,然而,FBI從李察過往檔案資料判定他極可能是安置炸彈又舉報炸彈以贏取媒體關注的假英雄…

Clint Eastwood執導的《李察朱威爾事件》,從幾個面相探討媒體與偏見對人與事的影響。

媒體。
首位揭露FBI暗中調查李察與爆炸案關係的女記者凱西,在爆炸案剛發生的當下,即時反應不是要幫助受傷民眾,而是興奮地跟同事表示自己可能挖到大新聞,訴說新聞記者與媒體,表面打著「揭露真相」的正義旗幟,私下真正在乎的仍是自身的名氣與聲望與利益,完全沒有顧慮到披露未獲得證實的消息對當事人可能造成的傷害。一如李察的辯護律師華森介紹李察的母親芭比為「百年公園爆炸案的第113名受害者」,指控媒體為另一種恐怖攻擊。

偏見。
《李察朱威爾事件》開場,導演用膠帶和巧克力,表現出李察敏銳的觀察力與過度熱心,以及這樣的性格可能讓人對他產生的誤解;隨後,FBI懷疑李察涉有重嫌,主要來自李察符合他們對炸彈客的「想像」:李察與母親同住、他的身形、擁有大量的槍枝等條件,成為被高度懷疑的對象。即便FBI老早發現李察有不在場證明(時間線兜不起來),仍堅持己見,不願另闢調查路徑。另外,凱西在獲知李察是FBI的嫌疑人時,她的立即反應是:「這麼一想,那個肥咖還跟母親同住呢。」或者律師華森不斷警告李察不要表現得「像一個炸彈客」等,在在說明「形象/印象」對人的影響力。

偏見源於我們對於不同階層與外貌與性向的人所賦予的標籤,藉由標籤組成我們對人的觀感,而非依據可靠事實得出答案。偏見一旦根深蒂固地存在內心,便可能導致人們距離真相越來越遠




名聲。
《李察朱威爾事件》開場未久,律師華森曾對李察說過:「不要變成混蛋。一點權力就會讓人變成混蛋。」權力令人著迷讓人盲目,一如記者與報社直到李察朱威爾事件後期,才開始調查證據的可信度…凱西急於想成為披露獨家新聞的大記者、報社想要成為被業界崇拜與吹捧的對象,從人到公司全都被權力沖昏頭,遺忘了新聞的尊嚴與價值不在於聲望,而在於對真相的捍衛。

儘管李察朱威爾事件是20幾年前的往事,但關於媒體的亂象、執法單位的濫權、對人與事抱持著各種偏見與刻板印象等問題,依舊存在現實生活中。《李察朱威爾事件》的可貴,在於Clint Eastwood 導演不厭其煩且循循善誘地規勸銀幕外的觀眾保持對人與事的開放態度,不讓偏見產出另一個受害的李察朱威爾。

《李察朱威爾事件》拍得不溫不火,Clint Eastwood 導演穩穩地講好一個故事,不流俗不賣弄;本片的演員群戲精采,飾演凱西的 Olivia Wilde 和飾演FBI探員的 Jon Hamm ,都有著讓人一秒憤怒的能力(說明他們演出的成功)、飾演母親芭比的 Kathy Bates ,精準傳遞母親的焦慮與擔慮,讓人為之心疼(她也憑本片入圍奧斯卡女配角)。

飾演律師華森的 Sam Rockwell ,痞痞的又帶點正義感的角色性格,會讓人想起他在《意外》和《兔嘲男孩》中的演出,華森一角算是本片的情緒出口,沒有這個角色的存在,電影會變得太難受;至於飾演朱威爾的 Paul Walter Hauser ,緩慢的說話語調與有點慵懶的神情,都跟他過往的銀幕氣質有點相似,不太討喜的外貌與態度,很符合角色的形象設定,增加影片的說服力。




若要說《李察朱威爾事件》有什麼明顯缺點,大概是凱西一角吧,電影對她如何從沾沾自喜地揭露自以為是的真相到最後發現錯誤的心境轉折,沒有太細膩的書寫,使得這個角色雖能有效地點燃觀眾的情緒怒火,卻沒能帶出更多的自省與成長意義。

「我相信法治,少了法治就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國家。」

最後,《李察朱威爾事件》尾聲,李察指控FBI無法找到任何不利於他的犯案證據,卻又一心想要將他定罪,忽略其他種可能性。他說如果真正的罪犯再次犯案,他們將會後悔自己當初的盲目,也說,根據偏見對人進行指控,將會造成日後人人自危的下場,未來將沒有任何警衛敢在第一時間告知發現任何可疑物品以免像他一樣惹禍上身。

《李察朱威爾事件》讓我想起近期台灣社會對於該不該公布感染肺炎者的居住地,以及人民對於感染者該抱持如何態度的討論,陳時中部長說:「當社會跟隔離者、確診者形成對立的時候,那會形成什麼情形?就很多人不敢被隔離,因為他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不敢被隔離,他就必然要隱匿,若大部分的人都要隱匿,不據實以告,被社會這樣的氛圍逼著要害人害己,再也不做利人利己的事情。這樣的氛圍,會對我們的防疫工作,造成很大的傷害。」部長的一席話,放在這部電影同樣適用。防疫或是防範恐怖攻擊,除了政府單位的監控與追蹤外,人民與政府官員的應對態度也是同等重要,當人民出於恐懼選擇不再相信法治也不再相信人性(害怕受到歧視也害怕惹禍上身),才會更容易造成國安的破口吧。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台長: hatsocks
人氣(4,821)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英美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隱形人》:看不見的敵人。
此分類上一篇:《音速小子》:只想要一個朋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