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掛紙」小考: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走向戶外,靜觀自然草木,樹葉青青柳色新,芳草綠如茵,時令所形容清明萬物都是「清潔而明淨」,果然不假。
照理說,清明時節正是郊外踏青好時節。但一向重視慎終追遠,家族傳承台灣人,清明這一天,有更重要的大事要做,那就是「掃墓」。
維基百科這麼寫道:「掃墓,是東亞的傳統習俗,閩南人稱掃墓,客家人則呼為掛紙、廣東人言為拜山、行青。掃墓是維護、修整祖先墳墓的祭祖活動,也含有慎終追遠的意味。」
我們家一定要全員出席的活動就是「掛紙」,掛紙必備「蟻粄」(客語音,是艾粄之意),內包曬乾蘿蔔絲,粄皮微甜。「蟻粄」需使用大量艾草,老天爺巧安排,艾草就是剛好會在春天長在田間及空地,在家附近尋找和採摘艾草,就是家中小孩們一年一度好玩的工作。每次看見媽媽像變魔術似地,把我們採回來艾草搗碎,揉入粄皮,再包成一個個綠意盎然「蟻粄」,就覺得好神奇呢!長大後看到朋友家清明居然不是吃「蟻粄」,卻吃「潤餅」,更覺得不同習俗相映成趣。
關於掛紙的墓紙,好似就有不同講究呢!維基百科上說:「一般來說,墓紙有兩種款式,皆為長方形,邊緣或平直,或有鋸齒。一種是泉州款式有紅、黃、青、白、靛等各種顏色的,稱為「五色紙」。有說法稱早年同安用黃色墓紙,三邑用白色墓紙,安溪、永春等其他地方用紅色墓紙。後來泉州人一併使用「五色紙」。另一種則是純黃色的「黃嘏紙」,是漳州人、客家人使用的。如無墓紙,亦可使用金白錢(黃色、白色的長條狀紙錢)。」
客家人不稱掃墓,而稱「掛紙」,則其來有自:
「臺灣客家掃墓稱掛紙,可能來自山西介之推的故事,因為,介之推是山西人,山西為了紀念介之推,在清明掃墓,不燒紙錢只有掛紙。如沁源縣「掛紙錢于塚上,不焚」,是因禁火的關係;武鄉縣也「先祭祖塋,添土,掛紙」,榆社縣也一樣「各家上冢拜掃,墓頭掛紙錢」,還有「迎之推於小綿山的儀式」,河北地方也叫掛紙,如昌黎縣志:「清明節,拜掃先塋,填新土,掛紙錢」等。
又如清代錢謙益有詩云:「柳絲不斷四陵夢,掛紙知君到秀州」的詩句,掛紙,是有典有源的。掛紙後,分米食等祭品或零錢給周圍觀墓者,叫「分醮墓」,這可追溯到戰國齊人於墓地乞食祭品的故事。而山西至今仍有掛紙分送祭品之俗,如荣河縣志云:「清明多祭師祖,無論移居遠近,咸往拜叩,有宰豬分肉者,有按丁分錢者」等等,與臺灣客家的分醮墓頗為近似。」(以上引自客委會《客家掛紙習俗的由來》)
關於「掛紙」後,主人家會把祭品分食給周圍觀墓者,這習俗在物資並不充裕五六0年代,猶記小學時曾聽同學向我炫耀:清明時節他在家附近別人家祖塔,拿到多少好吃的紅粄、發粄、紅蛋.....等等。如今對照上述記載與見聞,完全吻合。
讀到客家籍作家鍾鐵民《掛紙》,具體而微描述客家人「掛紙」活動,甚至因燒銀紙,放鞭炮,時而引發火災的場景,也生動捕捉。
鍾鐵民在本文中特別提到:「現在的孩子對掛紙已經沒有什麼興趣,在燒焦的亂葬崗上,曝曬火熱的太陽,怎麼可能讓他們產生追思先人的情懷呢?設計一套合乎現代精神的儀式應該很有必要,任由農業遠古時代的儀式放在今天這樣的社會,有太多荒謬行為,如燒紙錢、放鞭炮等等,無法讓受過現代教育的孩子認同,自然很難對這種祭拜懷有什麼敬意。社會習俗可以隨生活方式的改變而修正,只是自然的轉變太慢。如果有妥切的法令,可以更快更容易加以導正。掛紙,僅僅是其中一項。」
值得新一代客家人省思。全文請見http://literature.ihakka.net/hakka/author/zhong_tie_min/min_composition/min_onlin/essay/essay_b09.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