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08/rex_chiang/1/124632776658)
南開大學有一個笑話,南開大學有三種人:男生、女生和女博士生!!意思是女博士像怪物一樣,不能算是女生,當然也更不是男生,所以獨立列為一個品種稱之為「女博士生」。 其實中國人對高學歷的女生,普遍也是覺得很奇怪,沒事讀那麼多書幹什麼?因此女博士也是屬於很難找到合適對象的族群。這個笑話還有第二版,南開大學有四種人:男生、女生、女博士生和女博士生的先生!!女博士生已經夠奇怪了,還有人娶女博士生,那還不更奇怪嗎?這個笑話是今年剛畢業的南開大學女博士告訴我的,所以我沒有任何貶抑的意思,這是南大女博士生自我解嘲的笑話吧。
想到中國唸書,個人倒沒有特別看法,也沒有所謂贊成或反對的意見,畢竟那是個人的私事,自己想好決定好就行,別管別人的想法。只是在中國唸書能否有附加價值,划不划算自己去衡量吧.。我一個長輩的好姐妹,五十幾歲的人了,目前在北大讀藝術方面的碩士學位,結果今年沒拿到學位,明年還得再讀一年;拿到碩士學位後,她考慮留在北京工作...領中國當地的薪水,而且未來她在中國沒有足夠的退休準備金可在中國退休,在北京也沒有房子更沒有醫療保險...一個五十多歲的人,本身經濟並不寬裕,還能這麼「天真浪漫」,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另一個朋友,靠自己的實力參加中國博士生的考試,考進了南開大學的環保系所的博士班,二年後博士論文也發表在學校所指定的專業期刊上,但因為博士答辯沒通過,所以還得再等半年,才能再參加博士答辯。他認為博士答辯沒通過的原因是他的指導教授無法接受他的西方思想 (他碩士在美國讀的,大學在台灣讀的),因為他的論文主題是有關公眾參與環保法令的研究,「公眾參與」這四個字涉及到很多的民主思想,他的指導教授認為「不適合中國國情」,所以要他再修改,下次再提出博士答辯。
這位朋友本來在天津開公司從事環保工程承攬,當初知道他去唸環保博士後,心想這是一招好棋,因為他在南開大學的教授和同學未來都可能在環保界有一席之地,日後南開的教授和同學就是他深厚環保人脈的基礎。可惜的是,他對生意不在行,在中國做工程常常收不到錢 (包括部份不肖台商也一樣!) 最後終因不堪虧損而結束營業。本想在中國找工作,但環保是「花錢」的事,而不是「賺錢」的事,一般公司不會用專業的環保人員;所以在中國一直沒能找到好工作,於是返回台灣上班。
我和他聊天時,我說他的個性實在是適合當學者作研究,而不是包工程攬活兒幹的生意,等明年博士拿到手,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回台灣謀個教職之類的工作...雖然我也知道現在台灣連個教職都很難找到!但總是一條適合的路。他回答我說:沒用的!你忘了?台灣不承認中國的學歷啊!是啊!我倒真的一時忘了,因為我總覺得他憑自己真本事考上博士班,博士論文也能登上專業的期刊,證明是有實力的人,蠻佩服他的...但台灣不承認中國的學歷,有實力也沒用啊!
我在天津已經二年半了,在天津比較熟的一些台灣朋友,現在差不多都走光了,我在納悶我是不是有「剋友運」(有些女子有幫夫運,有些女子有剋夫運,所以我這是「剋友運」)?除了一位大公司的業務經理是輪調到廈門廠以外,其他自己開的小公司台商都混不下去,只能回台灣重新謀職或創業了。也許是天津所屬的環渤海灣經濟還沒開始熱絡吧?
不過,其中一位朋友回台灣重新創業後表示,目前訂單接不完,預計今年就能開始獲利,一掃在天津這二年的陰霾和鬱悶。主要就是我上文所說的,回台灣後他有很多的資源和人脈可運用,台灣的銀行也容易拿到貸款,他有很多新的想法在台灣也比較能夠找到空間去實現。在天津,一個人孤孤零零,什麼資源都沒有,要如何和當地的中國人競爭?
台灣人,你在中國有什麼優勢嗎?憑什麼你認為你會勝過中國人?如果你打不過中國人,又如何在中國的地盤上賺錢發家?每個人都覺得中國是機會,都想來發展,但我認為中國並不是一塊適合每個台灣人來發展的沃土;中國的人更多,競爭更激烈,而台灣人在中國所能運用的資源相對也較少,想要在中國闖出一片天, 可得比在台灣花上更多的心力和更好的機運才能成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