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
深究與鑑賞
本文題為「左忠毅公逸事」,但全文對左公的言行事蹟著墨並不多,而是透過左公與史可法師生之間的兩件逸事,採取側面描寫以烘托主題的方式,突顯出左公的情操與志節。表面上看來,是在寫史可法,但無處不是在寫左公。另外,在文章的首末段分別交代了全文取材的根據,讓讀者充分了解,這篇文章確實是「逸事」,而與一般的傳記有所不同。
全文脈絡十分清楚,各段皆有其主題,茲分述如下:
一、以具體情節勾勒左公之識拔史可法
首段精鍊而生動地述說左公賞識、提拔史可法的經過。首先寫左公視學京畿,在一個風雪嚴寒的日子,微服出巡,於一座古寺中的廂房裡,看到一位書生伏案而臥,案上擺著剛草擬成的文章,文章的內容如何?並沒有介紹,但是從左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等連續性的動作,可以想見左公對文章內容的欣賞情形,因而有上述的愛惜體貼之舉動。其次,當史可法應試的時候,左公聞吏呼史可法之名,因為在此之前已知史可法是位人才,乃「瞿然注視」,其意並非想要看史可法是否長得儀表堂堂(實際上史可法是軀小、面黑、貌陋),而是想要了解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是否具備了人才應有的氣質?文中雖未說明,但看來左公是放心了。於是在史可法呈卷之後,當然是又看了文章的內容(此點文中亦未交代),經過再度證實以後,即果斷的當面評定為第一。最後,作者又寫左公把史可法召入內室,使拜見夫人,並說自己的幾個兒子皆平庸無能,只有史可法才能繼承自己的志事,充分顯現了左公寬雅的器量。本段即是以這三個具體的情節,以詳略相間、濃淡相映的筆墨,把左公識拔史可法,猶如伯樂相得千里馬般,很形象化的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出來。
二、生動刻劃左公為公誼而不顧私情
第二段寫左公雖身遭酷刑,仍念念不忘國事,既為史可法的輕身而陷險境擔心,更為史可法如遭不測,天下事乏人支拄而痛心。前半段,除了渲染獄中禁錮之嚴外,又寫史可法不惜以重金賄賂獄卒,且喬裝改扮,冒險入獄探監。當他看見左公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之慘狀,不禁悲慟欲絕,以至抱公膝而嗚咽,表現出對老師所受遭遇的極度不忍。從這些記述,可以看出史可法的有情有義。但這只是個鋪墊,還不是本段的重點,因為作為逸事主角的左公尚未有所動作。因此在後半段,作者極力刻劃左公對於弟子這一番深厚情誼的反應。由於飽受折磨,他已面額焦爛不可辨,兩眼無法睜開,不過當他從聲音判斷出來人正是史可法時,不僅毫無欣慰之情,反而用力撥開眼皮,以凌厲的目光,痛責史可法:冒險探監,這是「輕身」;國事糜爛,如遭不測,還有誰能支拄?這是「昧大義」。這不只是左公對史可法的當頭棒喝,也是左公對史可法所上的最後也是最深切的一課。左公此時的置個人死生於度外,而耿耿於國勢的艱危,至此完全突顯出來。而寫到左公作勢摸地上刑械,想要投擊撲殺史可法,其實更顯示出他對史可法這位人才的十分痛惜之情,左公心裡的難過更倍過於史可法,可是為了公誼也就難以顧及私情了。難怪史可法對此一幕刻骨銘心,而在以後常悲痛的對人說:「吾師肺肝,
皆鐵石所鑄造也!」
三、描述史可法公私兩顧,以報知遇之恩
第三、四段記敘史可法在左公遇害以後,於公則為抗禦流寇,不辭勞苦;於私則善盡子弟之道,常到左公家裡向左公的父母、妻子請安問好。在這兩段中,表面上看來,左公並未出現,其實還是在寫左公。一方面以史可法的公私兩顧,印證了左公對史可法的確沒有看走眼。而第三段寫公事,著墨較多;第四段寫私情,用筆頗省,也襯托出左公以公事為重的胸襟懷抱。另方面又照應了首段「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以及第二段「天下事誰可支拄者」等左公對史可法的期許勉勵,果然並沒有落空。
四、回應開頭,交代所敘內容由來
第五段為小結,交代所敘內容的由來,點明雖屬逸事,但卻是有源有本,並非嚮壁虛造,強調了內容的有所依據。在形式上又與首段開頭「先君子嘗言」一語相呼應,造成銜接若環,首尾圓密的效果。
文章定位:
人氣(22)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