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03 14:47:14| 人氣5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如果我們曾經相愛─ 又為何互相傷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紙牌中心/紅心A報導

「麥擱安內打我媽媽!」小天王周杰倫的這首歌,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年關將近,回顧今年社會上發生的事,你會發現,家暴案佔了不少新聞版面。家暴案如同骨牌式的ㄧㄧ倒在眾人面前,平日光鮮亮麗的主播、藝人,勇敢站出來控訴施暴者的新聞,其實帶給社會不少觀念上的衝擊,許多躲在幽暗角落的受害者,也終於能夠走出家暴,捍衛自身的權益,不只如此,許多受害者也逐漸能與施暴者對話,解決根本的家庭與心理問題。

2005年可說是一個不太安穩的年份,一月開始就發生了邱小妹妹家暴事件,受虐兒童被醫院當作球ㄧ樣踢來踢去,不僅扯出醫療上的漏洞,也賠上一條寶貴的生命。到了七月份,有漂亮寶貝之稱的模特兒王靜瑩,召開記者會控訴射擊國手陳威陶家暴,清秀的臉上還依稀可見施暴的痕跡。不到兩個月,電視女主播李娜亞也終於勇敢站出來,表示多年來遭到同是主播身分的丈夫暴力相向,公主與王子般的婚姻破裂,為了女兒她決定離婚。然而這些英雌們的表現,僅僅只是擺脫受害那麼簡單嗎?為社會帶來的衝擊和效應又是什麼呢?

北市家暴中心調查發現,今年度家暴接案量明顯增加,從今年1到10月有6693人通報,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027人,通報量成長43%,今年家暴中心專線的來電量,分為民眾通報和責任通報,在責任通報量上,去年平均每個月500人,而今年七月王靜瑩家暴案後的幾個月,通報量就達到八、九百人。

家暴中心主任童富泉表示,經過媒體頻頻披露家暴案的效果,的確激勵了不少遭到家暴的婦女,其中包括遭到家暴長達10年以上的受害者,新聞的刺激讓躲在黑暗中的她們決定走向陽光、不再隱忍。

除了激勵受害者勇敢走出家暴的效應外,其實社會大眾在觀念上逐漸有了另一個重大的轉變-也就是「與施暴者對話」。近年來媒體報導家暴案只專注在譴責、懲罰施暴者,暴力行為固然可惡,然而核心的家庭與心理問題卻很少探討到。

「與施暴者對話」是由心理出發,解決家庭問題的方法。遇到家暴案件,法官往往在審理的過程中,可能會採取直接強制隔離受害者,以保護受暴者的人身安全。但透過心理諮詢的制度,卻有機會呈現出這個家庭的全貌,讓法官更了解當事人的深層心理狀況以及他真正的意圖,並給予適當的協助。

像在台北地方法院擔任家事案件心理諮詢師的劉于華,就曾經接獲女兒毆打親生母親,最後法院判給母親保護令,並要求個案搬出家裡的案例。ㄧ般人可能會認為女兒打母親大不孝,然而法官經過心理諮詢的訪談中發現,原來施暴者在家中是主要經濟支柱與提供者,但與母親關係相當對立,並常為了維護父親的權益而起衝突,至於女兒對媽媽的不諒解是來自於,母親曾因外遇與騙父親錢離家出走數年等等家庭問題。

因此,劉于華認為家暴原因非常複雜,不能只是單純的將施暴者和受暴者分開,家暴現象應該視為家庭系統失衡的一種危機。隨著家暴案件層出不窮,家庭系統的失衡導致許多家庭破碎,家庭的問題如果沒有在心理上根本的解決,對於施暴者和受害者來說,都是一個痛苦的折磨,所以心理上的關懷,對家暴當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治療。

這幾天又有了藝人王靜瑩的新聞了,報導指出,現在的她每周至少打一次高爾夫球,而丈夫陳威陶有空就會去陪她,夫妻復合似乎指日可待,只是當初的受害者王靜瑩還在觀望,不僅要療心理的痛,還要觀察丈夫的心。

(*Pic by www.chax.net/ gloomy19.html)

(*原汁原味 仿冒必究)

台長: 紅心A☆夏貝瑞
人氣(5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用好文章來說服我 |
此分類下一篇:現代人必學的「行銷」
此分類上一篇:「草莓族III」利用優勢吧!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