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29 18:31:05| 人氣2,1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飲馬黃河、問鼎中原,楚莊王耀武揚威啊!(華中5楚莊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幾代以後,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率領部隊浩浩蕩蕩地開到周朝首都洛陽的郊外,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對周天子耀武揚威。


★ 城下之盟

  楚成王想爭霸中原,在「城濮大戰」被晉國打敗,又被兒子穆王篡位。十二年以後穆王去世,莊王才十九歲就登基了,政局實在是欠穩定。晉國發現這個好機會,在他剛剛就位那年,召集了許多中原小國,在宋國新城(河南商丘)舉行盟會。

大夥兒都參加了,只有蔡國認為自己身為楚的附庸,不適合去跟別國結盟,所以決定缺席。晉國哪能容許這種事情?當然要殺一儆百啦!出動大軍去壓境,讓蔡莊公「兵臨城下」,就像用鋼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屈辱地簽訂「城下之盟」,變成晉的附庸。

楚國自顧不暇,只能龜縮在華中,不敢發聲。陳、鄭這些中原小國看到楚國變成這樣,立刻倒向晉國那邊。

真是奇恥大辱啊!楚國的官員都摩拳擦掌。問題是這種事情急不來,莊王沒有一點權力,朝政完全由若敖氏掌握。那個家族是楚國的戰神,世世代代當將領,建下彪炳的戰功,發展出強大的武力。最近幾代都當令尹(宰相),主持國家的大政。


★ 二子作亂

  群舒(安徽境內的的幾個小附庸國,在楚國東邊)也發現了這個好機會,在莊王剛剛就位那年開始蠢動。令尹子孔(若敖氏)和太師(穆王的老師)潘崇率領部隊去攻討。子儀(若敖氏的成員,又叫鬥克)和公子燮(王族)在郢都留守,看起來忠心耿耿的。實際上因為只當上「國師」和「國傅」(國君的兩個老師),沒爭取到宰相的職位,準備發動政變。

他們在郢都加修城牆,準備打一場硬仗。後來想想勝算不大,乾脆派幹員去群舒,趁子孔在指揮作戰,把他謀殺掉吧。幹員沒達成這個任務,回報說失敗了。那叛變的計畫豈不是提早曝光了?公子燮和子儀一陣慌亂,挾持著莊王往河南方向逃跑。

把國君當人質,這像話嗎?廬(湖北南漳)大夫戢梨和叔麇簡直是看不下去了,設計誘殺他們,替莊王解除了第一個危機「二子作亂」。


★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外有強大的齊國,內有權傾朝野的若敖氏,一片內憂外患啊!而且放眼朝中,到底誰是忠臣誰是奸臣呢?舉兩個例子,若敖氏的子孔當令尹,隨時可能對莊王不利。潘崇大權在握,但這位太師也是個危險人物,就是他慫恿穆王去逼死父親奪位的。

莊王這個年輕人,該怎麼辦呢?他把一切都忍下來,就位的頭三年成天打獵享樂,不問國政。警告眾大臣別來勸諫,否則就要處死。默默地鍛鍊自己,積蓄力量,一面觀察朝中的動靜。

大臣伍舉請莊王猜個謎:有隻大鳥披著五彩羽毛,高高站在京城的山上,看起來挺神氣的。可是停頓了三年,不飛也不叫,它究竟是什麼鳥呢?莊王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則驚人。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伍舉高興地告退。

幾個月以後,另一個大臣蘇從看看沒動靜,又冒死去勸他。才踏進宮門就大哭起來,楚莊王問他怎麼回事。他說我來勸諫,所以非死不可了;而楚國的命運也跟我一樣。莊王說你真傻,來勸諫就是找死!蘇從痛切地說:「如果我的犧牲能讓大王醒過來,我就達到心願了。」

沒錯,這批人確實是忠臣,動員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楚莊王把幾十個大臣處死或撤職,重用伍舉和蘇從,並且大量拔擢有才幹的人來整頓內政,百姓高興極了。「令尹」仍然是若敖氏(鬥氏)的專利,由子孔、子楊和子越三個人擔任。但莊王後來也任命若敖氏的政敵蒍賈(賈氏)當司馬,掌握軍權,把若敖氏的權力稍稍分散一點。


★ 庸人自擾

  莊王三年,楚國發生大饑荒,周邊的部落紛紛反叛。戎先在西南反叛,湖北境內的庸、群蠻、麇和百濮也都在找機會,楚國的側翼受到威脅。莊王關閉了申、息的北門(通向中原的門戶),防備晉國和中原各國。而且他感到不安啊,打算遷都到地勢險要的阪高(湖北當陽)。

大臣建議「擒賊先擒王」,庸族既然「庸人自擾」地挑起這場動亂,只要先先制服庸族,其它的小國就會懾服了。千萬不要遷都,這是被動的挨打嘛,我們遷到哪裡,他們也可以追到哪裡。

那好吧,集中力量攻打庸國!這時候糧食非常匱乏,楚莊王跟戰士吃一樣的伙食,決定要堅持下去。一邊緊急聯絡秦(陝西)、巴(四川)兩國,要求他們偕同出兵。

莊王先派小部隊接戰,假裝戰敗七次。庸人上當了,以為這楚國真是不堪一擊啊,戒備漸漸鬆懈下來。這時候,楚秦巴吹響動員號,用「分進合擊」的戰略,兵分幾路把庸人打敗,並且滅掉庸國。

接著,在莊王四、五年,用兩年的時間擴充軍隊,加強訓練,製造精良的武器,征服了許多南方的部落。楚國確立了南方大國的地位,側翼(後方)各國再也不敢來挑釁。


★ 飲馬黃河,問鼎中原

  莊王六年,去中原(河南)打敗宋國,小試身手並且熟悉中原的環境。第八年親自率領大軍北上,去周都洛邑(河南洛陽)南邊的陸渾,打敗當地的戎族。

贏得勝利以後,在洛邑郊外公然閱兵,並且在黃河飲馬,展示楚軍的實力。楚軍來到周王室的邊境,周定王很惶恐,派使臣王孫滿去慰勞。莊王接見他,詢問九鼎的輕重大小。九鼎相傳是夏禹鑄造的,代表九州,是國寶和天子權力的象徵。
「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洛,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莊王說,楚國只要把兵器的尖角折下來,就能鑄造九鼎了。「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這句話一出口,不必再進行任何的廣告宣傳,全天下都知道楚國擁有銅礦這種戰略物資,而且正在普遍地使用先進的銅武器。

「觀兵周疆、問鼎輕重」是歷史上的一件大事。這代表楚國進入空前強盛的時代,並且對中原構成威脅。

王孫滿勸他不必打聽鼎的輕重,為政的重點在「德性」而不在「實力」(在德不在鼎。)當年周成王占卜,上帝賜給周王室七百年基業,允許三十位君主當政。現在周的道德雖然衰微了,但是天命並沒有改變。
「昔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

莊王認為王孫滿講得沒錯,楚國還沒有滅掉周朝的條件。他不再放話,班師回國了。


★ 平定若敖氏

  莊王九年,觀兵周疆凱旋回來。部隊剛剛打完仗,又長途跋涉了,非常疲憊。令尹子越(鬥椒)對「賈氏掌握兵權」這件事不滿,趁莊王不在佔據了郢都,發動聲勢浩大的叛亂,又率領部隊去郢都郊外攔截莊王。

莊王想跟子越妥協,要求雙方和平相處,他可以用「文、成、穆三位先王的子孫」當人質,保證不會加害子越。子越拒絕,這表示非決戰不可了。莊王率領部隊迎敵,雙方在皋滸(湖北襄陽)遭遇。

子越連射兩箭,一箭射在銅鉦(鳴金收兵的用具)上,一箭穿過車蓋,都幾乎射中楚莊王。實在是孔武有力啊!部隊產生恐慌,紛紛向後退。楚莊王趕緊派人到部隊裡傳話:「過去文王攻打息國,得到三支利箭。子越偷走兩支,現在已經射完了。」御林軍這才穩定下來。

莊王親自擊鼓,鼓勵戰士往前進攻啊。部隊向敵人靠近,神箭手養由基搭上箭,射殺了子越,若敖氏的部隊開始潰散。楚人失去這個戰神家族,固然很傷心,但內亂外患終於平定,莊王掌握了國家的軍政大權,局勢穩定下來,可以準備北上爭霸了。

(楚莊王是楚國最重要的一個國君,他的故事在「華中5」~「華中10」,從今天起陸續推出。)

台長: 魏筱玉
人氣(2,1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