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10 01:36:10| 人氣2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死後兩百年,光芒開始綻放(陶淵明0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7月11日 以西結書15~16章

  回鄉的頭兩年,避開達官貴人和車馬的喧擾,生活過得非常愜意。《飲酒》第五首,陶淵明看見雲嵐在山間飄浮,就覺得自由自在;看見飛鳥歸巢,彷彿他也找到歸宿。心靈融入大自然,那種感受簡直是沒辦法形容,別人怎麼可能瞭解呢?而且又哪需要對誰解釋呢?

﹡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住在人間,卻沒有車馬的吵鬧。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心靈遠離對名利的追逐,所在的環境就自然安靜了。在園裡採朵菊花,抬起頭來,恰好看到南邊的廬山。夕陽映照在青色的山巒上,飛鳥盤旋一陣子就歸巢了。這種真實的感受,簡直是沒辦法形容。

農民的日子是悲哀的,第三年一場大火把房子和家當燒毀了。隨後幾年,天災人禍(蟲災、水災、風災和兵災)接踵而至,讓他飢寒交迫。有一首詩說:
﹡原文
「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鳥遷。」

﹡譯文
夏天長,往往沒飯吃,剛起床就盼望太陽快點落山;冬天沒有被褥,剛天黑又盼望快點天亮。


★ 真理戰勝了,就不怕飢寒

  幾個孩子都由於營養不良而發育遲緩,有些朋友送錢周濟,有時候他也上門去借貸。在四十九歲和五十四歲那兩年,當局徵召他擔任著作郎,他都不肯。有一次全家斷炊了,陶淵明躺在病床上,江州刺史(州長有時叫太守,有時叫刺史)親自帶著米肉去探望。他爬不起床,只揮揮手表示沒辦法接待。

陶淵明的心裡,不是沒有掙扎。「豈不實苦辛,所懼非飢寒。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戚顏。」(飢寒交迫,難道不痛苦嗎?該過正確而貧窮的日子,還是去當官呢?心裡經常在交戰。只要真理戰勝了,我就不怕飢寒,臉上也不會掛著難過的表情。)所以,在極端的貧困之下,他仍然鍾情田園,作品也仍然像浮動在晨曦暮靄中的綠色,以及湍湍的流水。

古中國的農民求生維艱,替全家人找生路才叫做光宗耀祖;逃避現實只會招來鄙夷的眼光。表面看來,陶淵明終身得不到肯定,可以說是自找的。隨時有機會當大官,卻自我放逐,溜回家種田(退縮),拒絕為國家效力(自私),不肯賺取功名(孤僻),挨餓、生病卻不接受禮物(自命清高到頑固的程度),沒有顧及全家老老小小的需要(不負責到冷血的程度)。

問題是,他再怎麼嘗試都不能改變朝廷的風氣,事情絕對是「不可為」了。在這種狀況下,獨立於一個時代之外,恬淡而不附和,也是一種表態。堅持過著自認有價值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種積極。獨自跟「笑貧窮不笑邪惡」的主流思想抗衡,寧可挨餓都不肯同流合污,也需要勇氣和操守。

陶淵明不怕鋪天蓋地的貧賤和輕視,堅持當正確的人。主戰場已經淪陷了,他轉進到第二線的戰場上,用另一種方式把生命奉獻給國家。

台長: 魏筱玉
人氣(2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