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又稱阿羅漢,梵文為 Arhart,巴梨文作 Arahant,意指聲聞乘修証的最高境界。曾聽說:阿羅漢是“焦芽敗種”或“自了漢”之詞。至此果位者,諸漏已盡,永離輪迴,不再受人世生死果報之苦,得大解脫了。怎麼會有如此之說呢?維摩詰經曰:「二乘如焦芽敗種,不能發無上道心。」這應當是迦葉尊者自謙之詞,表示所有佛弟子與維摩詰大菩薩相比,如同焦芽敗種;而維摩詰鼓勵諸羅漢迴小向大,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況且,這句話根本不是佛陀說的。
因此,羅漢又稱不生,羅漢的修為值得人們敬重,應受大家供養,所以,羅漢有時又譯作應真或應供。《太子瑞應本起經》云:「一心之道,謂之羅漢。羅漢者真人也,聲色不能污,榮位不能屈,難動如地,已免憂苦,存亡自在。」這也就是說,羅漢乃一位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外修身而內修心,淑世化人的聖僧。
羅漢果大都是由佛在世時的弟子所證得,這些弟子都是現比丘形像--光頭赤足,身披袈裟者,因之,歷代羅漢像都呈比丘像。
十六羅漢,出自於《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 (唐玄奘譯)一書所載,此書是佛滅後八百年,錫蘭的高僧慶友(亦即難提蜜多羅)所說的,曰:
「佛薄伽梵般涅槃時,以無上正法,付囑十六大阿羅漢并眷屬等,令其護持使不滅沒,及敕其身與諸施主,作友福田,令彼施者得大果報,時諸大眾聞是語已,少解憂悲復重請言,所說十六大阿羅漢,我輩不知其名何等。慶友答言:第一尊者名賓度羅跋囉惰闍,第二尊者名迦諾迦伐蹉,第三尊者名迦諾迦跋釐隋闍,第四尊者名蘇頻陀,第五尊者名諾距羅,第六尊者名跋陀羅,第七尊者名迦理迦,第八尊者名伐闍羅弗多羅, 第九尊者名戍博迦,第十尊者名半託迦,第十一尊者名囉怙羅,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託迦。如是十六大阿羅漢,一切皆具三明六通八解脫等無量功德,離三界染誦持三藏博通外典,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壽量,乃至世尊正法應住常隨護持,及與施主作真福田,令彼施者得大果報。……時此十六大阿羅漢及諸眷屬,隨其所應,分散往赴,現種種形,蔽隱聖儀,同常凡眾,密受供具,令諸施主得勝果報,如是十六大阿羅漢,護持正法,饒益有情,………
南宋雷潮夫婦研究《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花了十六年為蘇州紫金庵塑造的十六羅漢,分別用一個字來形容:慈、虔、瞋、靜、醉、誠、喜、愁、傲、思、溫、威、忖、服、笑、藐,可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貫休俗姓姜,字德隱,唐末婺州蘭溪人,七歲出家,日讀法華經千言,過目成誦。既精奧義,詩亦奇險,兼工書畫。受具戒後,乃往豫章,傳授法華經、起信論。貫休受後人推崇,在於他是高僧,又能詩、能書均稱絕唱,尤其是人物畫,更是古今獨步,因之他入蜀後,能得到蜀主王建的特殊禮遇,賜號禪月大師,終於蜀,春秋八十有一。有關他的羅漢畫,文獻中記載甚多。以下十六羅漢畫即是出自貫休高僧之手:
(一)賓度盧跋羅墮闍(坐鹿羅漢)
頗羅墮尊者,又稱日月燈明佛,頗羅墮是賓度盧跋羅墮闍的簡稱。永住於世,現白頭長眉之相。又稱住世阿羅漢。賓度盧為名,譯作不動;跋羅墮闍為姓,譯作利根、捷疾、重瞳,為婆羅門十八姓之一。為十六大阿羅漢中之第一位,與眷屬一千阿羅漢,住在西瞿陀尼洲。護持正法,饒益有情。據《賓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十誦律卷三十七》所載,師原為優填王輔相之子,年少出家學道,證得阿羅漢果,有神通。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畫其像為箕坐岩上,左手持杖,伸右手倚岩,於膝上置經典,睥睨前方。
紫柏大師的贊詞﹕一手持杖,而手屈二指。膝上閣經,而不觀。杖穿虎口,餘指間屈,以此為人,喚渠何物。頭顱異常,隆而復窊,嵒底雙眸,光芒難遮。
蘇東坡贊曰﹕白氎在膝、貝多在巾。目視超然,忘經與人。 面顱百皺,不受刀箭,無心掃除,留此殘雪。
(二)迦諾迦伐蹉(喜慶羅漢)
迦諾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辯家。又作嘎納嘎巴薩、那迦跋。為十六大阿羅漢中之第二位,與眷屬五百阿羅漢,住在北方迦濕彌羅國。護持正法,饒益有情。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畫其像,作左肩負杖,雙手結印之相。
紫柏大師的贊詞﹕「雙手結印。而杖倚肩。形如枯木。忽開面門。須臾之間,眼桂鼻掀。榭栗一條,拳拳握牢,有心無心,筆墨難描。」
蘇東坡贊曰﹕「耆年何老?粲然復少。我知其心,佛不妄笑。嗔喜雖幻,笑則非嗔。施此無憂,與無量人。」
(三)迦諾迦跋釐墮闍(舉缽羅漢)
迦諾迦跋厘隋閣尊者,是一位托化緣的行者。又作迦諾迦跋黎墮闍、嘎納嘎喇錣、羅墮。為十六大阿羅漢中之第三位,與眷屬六百阿羅漢,住在東勝身洲。護持正法,饒益有情。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畫其像,作瘦骨嶙峋,瞠目,眉橫如劍,右手執拂,左手按膝之相。
紫柏大師的贊詞﹕「骨瘦稜層,目瞠眉橫如劍。右后執拂,左手按膝。骨齊枯柴,物我忘懷,眼露眉橫,見人活埋。右手握拂,抑揚雌雄,聳肩並足,龍象之宗。」
蘇東坡贊曰:「揚眉注目,拊膝橫拂。問此大士,為言為嘿?嘿如雷霆,言如墻壁。非言非默,百祖是式。」
(四)蘇頻陀(托塔羅漢)
蘇頻陀意為隱形。為十六大阿羅漢中之第四位。與七百位羅漢眷屬共住於北俱盧洲,護持正法,饒益有情。
唐代禪月大師所繪之圖像為趺坐石上,著通肩法衣,右手握拳,置於胸前,左手安於膝上。
紫柏大師的贊詞﹕「趺坐石上,右手握拳,左手安膝,眉長覆面。一手握拳,一手閣膝,累足而坐,萬古一日。面部少寬,頭多峰巒,若問法義,兩眉覆觀。」
蘇東坡贊曰:「聃耳垂肩,綺眉覆觀,佛在世時,見此耆年。 開口誦經,四十餘齒,時聞雷雹,出一彈指」。
(五)諾矩羅(靜坐羅漢)
諾距羅尊者,又為大力羅漢。又作諾矩那。為十六羅漢之第五。傳說即阿羅漢具德經中之諾酤羅長者,彼與其眷屬八百阿羅漢共住於南贍部洲,護持正法,饒益有情。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所繪之圖像,為倚坐石上,雙手執如意形之木童子置左肩,作搔背狀。
紫柏大師的贊詞﹕「雙手執木童子,爬癢。俄覺背癢,手爬不能,用木童子,一爬癢停。未癢癢無,既癢爬除,敢問尊者,此癢何如。」
蘇東坡贊曰:「善心為男,其室法喜,背痒孰爬,有木童子。高下適當,輕重得宜,使真童子,能知茲乎。」
(六)跋陀羅(過江羅漢)
跋陀羅尊者又稱拔達喇、耽沒羅跋陀。意譯作賢。為十六羅漢之第六位。此羅漢與其眷屬九百阿羅漢共住於耽沒羅洲,為護持正法,饒益有情之聖者。
據唐代禪月大師貫休之畫,此羅漢趺坐於岩上,右手隱於法衣中,左手執念珠,安於膝上。
紫柏大師的贊詞﹕「匾腦豐賾,瞠目上視,手搯數珠。春秋幾何,畫夜百八,珠轉如輪,聖凡生殺。腦額欠肥,偏頗所希。眼光射空,鳥駭停飛。」
蘇東坡贊曰:「美狼惡婉,自昔所聞,不圓其輔,有圓者存。現六極相,代眾生報,使諸佛子,具佛相好」。
(七)迦理迦(騎象羅漢)
迦理迦尊者,又作迦力迦、嘎禮嘎、迦羅。為十六大阿羅漢之第七。與其眷屬一千阿羅漢共住於僧伽荼州,為一護持正法、饒益有情之聖者。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繪其像,作宴坐石上,長眉繞身之相。
紫柏大師的贊詞﹕「宴坐石上,眉長繞身。面不盈揲,五官分職,聲色香味,各有法則。身無一尋,眉長丈餘,以此為舌,隨時卷舒。」
蘇東坡贊曰﹕「佛子三毛,髮眉與須。既去其二,一則有餘。因以示眾,物無兩遂。既得無生,則無生死。」
(八)伐闍羅弗多羅(笑獅羅漢)
伐闍羅弗多羅尊者,又作伐闍那弗多、伐闍羅佛陀羅、闍羅弗多羅、拔雜哩逋荅喇。意譯金剛子。為十六羅漢中之第八。即與其眷屬一千一百阿羅漢共住於剌拏洲,護持正法,饒益有情之聖者。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所畫之像,其上半身脫法衣,坐石上,兩臂交於膝上,垂掌,作沉思狀,其右側置貝葉。
紫柏大師的贊詞﹕「露肩交手,心有所思。貝多展石,橫眸讀之,交臂露肩,心有所思。空山無人。老樹為伴,風弄新條,如柔如斷。」
蘇東坡贊曰:「兩眼方用,兩手自寂,用者注經,寂者寄膝;二法相忘,亦不相損,是四句偈,在我指端。」
(九)戍博迦(開心羅漢)
戍博迦尊者為十八羅漢的第九位。即與其眷屬九百阿羅漢共住在香醉山,護持正法,饒益有情之聖者。
紫柏大師的贊詞﹕「側坐正見半面,一手執扇拂,一手屈三指。左手握扇,右手握拳,眾人之見,我則不然。以扇握手,拳亦何用,作是觀者,雲山我肘。」
蘇東坡贊曰:「一劫七日,剎那三世。何念之勤,屈指默計。屈者已往,信者未然,孰能住此,屈信之間。」
(十)半託迦(探手羅漢)
半托迦尊者,又作半他迦、半托迦、半諾迦、槃陀伽、槃特、般兔。或作摩訶半託迦、摩訶般陀。意譯作道生、大路邊生、大路。為十六羅漢中之第十。與其眷屬一千三百阿羅漢,住在三十三天,為護持正法,饒益有情之聖者。
唐代貫休所畫者,係於石上敷坐具趺坐,通肩法衣,作兩手持經卷讀誦之相。
紫柏大師的贊詞﹕「雙手持經,縮頸聳肩,注目視之。肩高枕骨,目迸天裂,經轉雙瞳,清機漏洩。風月無主,煩茲耆年,是龍是蛇,逐句試宣。」
蘇東坡贊曰:「垂頭沒肩,俯目注視,不知有經,而況字義,佛子云何,飽食晝眠,勤苦用功,諸佛亦然。」
(十一)羅怙羅(沉思羅漢)
羅怙羅尊者又稱「羅睺羅」、「羅護羅」,意為「覆障」,「障月」,「執月」的意思,因為他是在月蝕之夜出世的。為十六羅漢中之第十一。與其眷屬一千一百阿羅漢,住在畢利颺瞿洲。為護持正法,饒益有情之聖者。
蘇東坡贊曰:「面門月圓,瞳子電爛,示和猛容,作威喜觀,龍象之
姿,魚鳥所驚,以是幻身,為護法城。」
紫柏大師的贊詞﹕「撐眉怒目,手有所指,怒則不喜,雙目如劍,眸
子流火,睛空電閃,凡有邪思,指之即空,本光獨露,如日在中。」
(十二)那伽犀那(挖耳羅漢)
那迦犀那尊者又作羅迦納、納阿噶塞納,意「龍軍」,常稱「那先比丘」。十六羅漢之第十二。傳與其眷屬一千二百阿羅漢共住於半度波山,護持正法,饒益有情。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畫其像為坐於巉岩之上,著通肩法衣,以拳拄頷,開口露舌,風貌甚奇。
紫柏大師的贊詞﹕「擎拳拄頷,開口露舌,見喉而大笑。目動眉搖,
開口見舌,以識悟物,擎拳曲析。背後雲山,流泉潺潺,不以耳聞,
我心始間。」
蘇東坡贊曰:「以惡轆物,如火自爇;以信入佛,如水自濕。垂肩捧手,為誰虔敬?大師無德,水火無功。」
(十三)因揭陀(布袋羅漢)
因揭陀尊者,又作因羯陀、因竭陀。為十六大阿羅漢之第十三。此聖者與其眷屬一千三百阿羅漢住於廣脅山中,護持正法,饒益有情。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畫其像為杖藜倚肩,左手托經,垂頭注視,右手掐珠。
紫柏大師的贊詞﹕「杖藜倚肩,左手托經,垂頭而注視,右手搯珠。降伏其心,使心不閒,珠轉指上,經置掌間。猶恐其放,杖倚腹肩,以經視眼,心遊象先。」
蘇東坡贊云「捧經持珠,杖則倚肩,植杖而起,經珠乃閑。不行不立,不坐不臥,問師此時,經杖何在?」
(十四)伐那婆斯(芭蕉羅漢)
伐那婆斯尊者,又作伐那波斯、拔納拔西、伐羅婆斯。為十六羅漢中之第十四。與眷屬一千四百阿羅漢,住在可住山,護持正法,饒益有情之聖者。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所畫之像,其趺坐巖窟內,衣蓋肩,隱兩手,閉目入禪定。
紫柏大師的贊詞﹕「六用不行,入定嵒谷,心如死灰,形如槁木,神
妙萬物,蒼巖骨肉。」
蘇東坡題曰:「心如死灰,形如槁木,神妙萬物,蒼巖骨肉;鐵磬誰鳴,空谷傳聲,呼之不聞,不呼眼瞠。」
(十五)阿氏多(長眉羅漢)
阿氏多尊者,又作呵逸多。十六羅漢中第十五尊,與其眷屬一千五百阿羅漢共住於鷲峰山,為護持正法,饒益有情之聖者。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所畫,為雙手抱膝,開口仰視,齒牙畢露,脫掉數枚。
紫柏大師的贊詞﹕「雙手抱膝,而開口仰視,齒牙畢露,脫出數枚。抱膝何勞,頭顱岩嶢,才開口縫,舌相可描,以眼說法,開合無常,明暗代謝,奚累此光。」
蘇東坡題曰:「勞我者皙,休我者黔,如晏如岳,鮮不僻淫。 是哀駘宅,澹臺滅明,各研於心,得法眼正。」
(十六)注荼半託迦(看門羅漢)
注茶半托迦尊者,又稱周利槃特。十八羅漢的第十六位,與其眷屬一千六百阿羅漢,住在持軸山,為護持正法,饒益有情之聖者。
紫柏大師的贊詞﹕「倚枯槎,而書空,腰插棕扇一握,上畫日月。古樹苔垂,指頻屈抻,請問大士,為我為人。棕扇一柄,匪搖風生,無邊熱惱,披拂頓清。」
蘇東坡題曰:「以口說法,法不可說,以手示人,手去法滅。 生滅之中,了然真常,是故我法,不離色聲。」
十六羅漢圖片來自:http://www.guxiang.com/painting/wudai/guanxiu/index.htm
(咦!不是十八羅漢嗎?且待下回分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