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一篇文章)。
撰寫上一篇文章時,隨意瀏覽,不經意看到「雲淡風輕」這詞句。此時,也正在看四大菩薩的書籍,靈感一起,就將如來與菩薩的名號,結合成「雲淡風輕如來情,妙音遍吉觀自在」這個句子。不敢稱為佳句,唸起來也滿順的,就此翻譯一下:
◎『譯』:雲淡風輕:形容天色晴朗美好。宋.程顥.偶成詩:「雲淡風輕近午天,望花隨柳過前川。」亦作 「風輕雲淡」﹑「風輕雲淨」。
◎『譯』:如來(梵語:Tathāgata),音譯為多陀阿伽陀,佛的十大稱號之一。
- 《金剛經》究竟無我分第十七:「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 《金剛經》威儀寂淨分第二十九:「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 《成實論》一:「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
- 《大智度論》二十四:「如實道來,故名為如來。」
- 《大日經疏》一:「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
- 《秘藏記本》:「如來謂成佛以後悲願力故垂化也,乘如而來故曰如來。」
如來 = 佛。佛有十種稱謂世尊、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
如來 = 自性。如實之來。覺悟。
如來 = 自家寶藏。『能見』『能聞』『能覺』『能知』等,這些功能『不即不離』如來藏。
◎『譯』:情 = 指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有情無情皆由【緣起】而生,緣起是【法】,一念菩提心,覺性.......你的還是你的,我的還是我的。直到此【心念】到究竟處,才証悟【佛性;法性】都是【性空】。
◎『譯』:妙音 = 文殊菩薩的另一種稱謂。
將外在善惡之音聲,化成美妙說法之音。
◎『譯』:遍吉 = 普賢菩薩的另一種稱謂。
吉祥遍滿十法界。(十法界=分為四聖與六凡,四聖是指佛、菩薩、緣覺、聲聞四種聖者的果位,乃聖者之悟界;六凡則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及地獄等六界,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輪迴的世界。)
◎『譯』:觀自在 = 觀世音菩薩的另一種稱謂。
「觀」是觀照,時時看著念頭的起處,不動搖;「自」是自己。要時時「在」。「在」熟了,「自」也不要了,有「自」還是做作。一切都不可得,真即假,假即真,更無聖凡之別,一切一切都融歸自己,無在無不在,「在」也沒有了。 先要內觀自在,才有辦法外觀世音。
☆★☆『整句解釋』☆★☆︰
(1)如來就像微風般地,輕啟沉久的自性。烏雲似的無明,剎那間地淡出藍天白雲。大日得以普照大地,讓一切有情無情,均在它的廣被照澤下滋長。文殊殊利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亦復如是化導眾生。
(2)真情覺悟的自家寶藏,就像淡淡的雲一樣,明明看的到卻抓不到;就像輕輕的風一樣,感覺得到卻看不到。自家寶藏真情的空性一顯露,外在的得、失、苦、樂、毀、譽、稱讚甚至譏諷……之聲,皆化為美妙悅耳的聲音。而且普遍地充滿著吉祥如意,遍及一切有情與無情。這些都要先從觀照內心開始,你的內心如果經常忐忑不安,那裡來的自在?佛家常說觀照守護當下這一念,就能去掉妄念,也就能找到真心。但是要曉得,這個『妄念』裏面是含藏著『真心』,『真心』就含藏在妄念之中,要妄念都去除乾淨,真心才能顯現出來。如同當狂風吹動水面,水上面有波紋,就不能顯現天上的白雲,要水面完全靜止時,才能將天上的白雲顯現在水面。意指狂風暴雨過去後,就要變成了雲淡風輕的好天氣。遇到好事不要沾沾自喜,壞事也不需要垂頭喪氣,這樣才不會被境外人、事、物所轉,也才有智慧,就不會增加煩惱痛苦。所以,內觀自在,才有可能外觀世音,而遍及一切。如此,才能證悟空性,自家本來面目才會浮現。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