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時的小技巧防鈣流失
不良飲食及烹飪習慣往往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對此應多加注意,在烹飪時,要儘量去除影響鈣吸收利用的因素,以保存更多的鈣。
1、烹調葷菜時常用醋。
糖醋魚、糖醋排骨等是最利於鈣吸收的菜肴。
醋是酸味食品,不僅可以去除異味,還能使魚骨、排骨中的鈣溶出。
魚、排骨中的蛋白質和鈣的含量較高,在酸性環境中,鈣與蛋白質在一起,最容易被吸收。
烹飪時,可用小火長時間焐燜,使魚、排骨中鈣的溶出較完全。
2、把豆腐和魚一起燉煮。
魚肉中含有維生素D,可促進豆腐中鈣的吸收,使鈣的生物利用率大大提高。
3、蕃茄炒雞蛋、雪裡紅炒黃豆等“補鈣”作用也不錯。
維生素C能促進鈣的吸收,而蕃茄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與雞蛋同炒,蕃茄中的維生素C可促進鈣的吸收,使鈣的吸收率提高。
雪裡紅也富含維生素C,與黃豆同食,同樣可使鈣的吸收、利用率大大提高。
4、菠菜、莧菜等綠色蔬菜先焯一下。
在消化道中,草酸、植酸等容易與鈣結合成一種不溶性的化合物,影響鈣的吸收。
所以,當食物中的草酸、植酸等過高時,不但影響本身鈣的吸收,還影響其他食物中鈣的吸收。
因此,烹調時應儘量除去這些不利於鈣吸收的因素。
由於草酸易溶于水,可在烹調前,在沸水中把菠菜、莧菜等焯一下,除去草酸,再和豆腐一起炒,這樣就不會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鈣了。
5、把大米先在溫水中浸泡一下,或多食用發酵的麵食。
因為大米和白麵中含有很多植酸,可以與鈣形成不溶性的植酸鈣,影響鈣的吸收。
為此,可將麵粉發酵,或把大米先在溫水中浸泡一下,可以去除部分植酸。
6、黃豆發芽後食用。
黃豆(大豆)中植酸含量很高,可採用發芽的辦法,去掉黃豆中的植酸。
同時,黃豆中本不含有的還原性維生素C含量會大大增加,它可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
天天飲食】
※含鈣量豐富的食物一覽表
○主食類 | 燕麥、小麥、黑麵包、麥片、米、糯米、甘藷。 |
○海產類 | 吻仔魚、條子魚、鮑魚、小魚乾、馬頭魚、蝦、牡蠣、蟹、乾貝、海鰱等。 |
○肉類 | 香腸、內臟、肉鬆、豬骨頭等。 |
○豆類 | 蠶豆、蓮子、黃豆、豆腐乳、豆乾、杏仁、豆枝、豆鼓、豆花、豆皮、黑豆、豆腐等。 |
○蔬菜類 | 青江菜、油菜、空心菜、白菜、海藻、髮菜、紫菜、雪裡紅、海帶、芥藍菜、木耳、金針、枸杞、莧菜、蕃藷葉、蘿蔔、川菜、芹菜、蒜苗、韭菜等。 |
○水果類 | 柿子、橄欖、紅棗、黑棗、栗子、木瓜乾、葡萄、核桃等。 |
○奶蛋類 | 蛋黃、奶粉、起司、乳酪、冰淇淋、牛奶及奶製品等。 |
○其他 | 酵母粉、黑糖、養樂多、冬瓜糖、菱角、腰果、健素糖、味噌、茶葉、糖、蜂蜜、瓜子、白芝麻、黑芝麻等。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