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03 23:53:54| 人氣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如常 隨筆 ( 一 )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常 隨筆 ( 一 )

參「禪」之前須先修「定」,修「定」之前須先「讀頌經典」,「讀頌經典」之前須先學「禮佛」。

禮佛 : 禮佛不單是身體的禮拜動作而已,還要懷著「懺悔心」及「感恩心」;

懺悔過去無始劫以來,因為「無明」,卻從「身、語、意」啟動「貪、瞋、痴」,而造作種種「惡業因」,致生今日六道輪迴之「惡業果」;

感恩今日尚能獲得「人身」,又能有此機緣,在未失人身之前,懂得皈依佛門;

禮佛時,以懺悔心、感恩心,觀想佛祖就在面前加持,放下傲慢心及懷疑心, 生起虔誠的恭敬心、如此方能走出貪瞋痴三毒之迷霧中。

如常 過去總認為只要心中有佛,應該不用再注意形式上之禮儀;直到有一天,如常 在大殿禮佛時,因禮佛數十遍後,覺得體熱,就隨手將外套脫下,

此時忽聞一位師父嚴厲糾正 :「怎可如此無禮,在大殿中隨意卸衣,應到外面卸衣後再進來禮佛。」

就這樣,一棒喝醒,原來如常 還是心中無佛;大殿中的佛像,雖然是木雕、石雕、或是無論以何種材質雕塑,應該皆要如佛祖親臨一般禮敬,如金剛經所云:「見相非相,即見如來」,眼所見雖為雕塑之相,但應觀想其為佛祖法身, 虔誠恭敬的禮佛,如此方能映照自己之如來本性。

古代大師,因時、因地、因人,為了破除執著,以木雕之佛像或經書,丟入柴火中焚燒;今日世人不明究理,尚未透徹「空」之道理,就想效法,那將落不昧因果之中。

「空」:亦是無常,世上萬物、萬法皆有生、滅,世人無法永遠常保有,緣助則生、緣消則滅;也隨心生、亦隨心滅。

但在由心生至心滅之間,無論時間長短,應善加珍惜運用,譬如地、水、火、風四大假成之色身,當擁有之時,若能加以珍惜,依佛陀教誨,守戒奉行,有朝一日必能了脫生死而成佛;若任意糟蹋,色身一失,萬劫難復,不得不慎。

讀誦經典:須以「不識字」之心讀誦之,即是先不要了解經典字義,因此時「般若智慧」未生,將無法了解真實義,似懂非懂,不如不懂,可免入「誤經」之途;

如心經、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普門品、阿彌陀經…等,視個人因緣,選擇比較投緣之一部經典,由頭至尾專一、耐心及恆心的反覆讀誦,可口誦、可默誦,日復一日,如此便能減輕個人業障及共業,漸漸生出「般若智慧」,然後再廣涉其他經典。

修定:即是「止觀」,「置心於一處」;可息妄心、分別心。

方法甚多,可一門深入,亦可多門交替應用,達至心淨、無生無滅;

(1)如「念佛」:觀想諸佛莊嚴法身,意念佛號,綿綿不絕,久而久之,至無佛可念,即心即佛。

(2)如「數息」:觀想鼻息一進一出,一生一滅,不急不徐,數至十,再從一數起;無數遍後,鼻息一進一出,不再數息,自然呼吸,而觀鼻息中之水氣出去後,漸漸與大氣中之水氣和合為一,遍及虛空,進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3)如「調息」:嘴微閉,舌抵上顎,吸氣,觀想鼻息慢慢經過氣管、肺、肚臍、下至小腹丹田處,也就是走前面任脈,此時丹田微鼓;吐氣,觀想鼻息慢慢由丹田至尾椎,稍微縮肛,順著脊椎骨由下往上至頭頂百會穴,也就是走後背督脈,此時丹田微縮,吸氣、吐氣,如此循環不息,不能憋氣,不用力,緩緩而入緩緩而出,久而久之,進而無念,氣息自轉,遍體微熱舒暢,法喜充滿、清淨本性自起。

(4)如「寫靜字」:眾所皆知,靜乃停止不動之意,故以靜治動,乃為上策;以意念觀寫「靜」字,一劃、二劃、三劃…至十六劃,寫完靜字,再從頭寫,反覆數十遍後,再觀想「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八個字,不觀字義、不觀寫,只觀字體,一字一字連貫慢慢觀想,反覆觀之,能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相應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不生色識、聲識、香識、味識、觸識、法識六識,觀至無字可觀,達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5)如「內觀」:不是觀色身之五臟六腑,而是自我反省,觀日常生活中之行住坐臥是否有偏離正道,觀剎那剎那意念轉變中,是否與佛理相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六神通乃非稀奇古怪之事,本是人人具足,只因無明遮蔽,而不自知;有時卻因業障現前,啟動部分神通,但因本性混沌,卻通到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等三惡道,起妄念、幻聽、幻覺、幻視,而至心神不安寧;

對治之道乃為禮佛、讀誦經典、修定,三步驟可反覆修習,必能令本性漸漸澄清,遠離三惡道,能通至阿修羅道、天道;阿修羅道脾氣暴躁,心地善良,如怒目金剛般;天道則具菩薩心腸,助人為樂,但此時離成佛尚遠,不可因此執著,妄自尊大,否則易墮魔道;

此魔道乃源於自己心魔之道,起心動念,六根對應六塵而生六識,庸人自擾,並非外魔干擾,因外魔了解,此時此人定力不足,時佛時魔,尚無資格接受外魔考驗;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參禪:乃是以讀誦經典漸生之般若智慧,參悟經典之字義。參禪之初,當誤入死胡同時,就得暫停,再下工夫,修定、讀誦經典、禮佛,然後再參;即使要「頓悟」,亦需功夫紮實方可;如參話頭:參「我是誰」、參「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

我就是我、我不是我、我還是我;

「我就是我」:因執著有我,故而有生,有生必有死,生生死死輪迴不息,乃是苦之源頭。

「我不是我」:要如何破我執?只要無我!明心見性,學佛成佛。

「我還是我」:了脫生死,由輪迴的我,還原成佛性自如的我。

參禪須深入經藏裡參,不只參於心,更要「行」,行於行住坐臥間,一花、一草、一木、一石、行雲、流水皆有禪意;

但不能死守陳規,否則還是有我執,本師釋迦牟尼佛 應化講經說法49年,乃是因時、因人、因地而說;參悟經典是要明理,而非執著無理,萬法本無常,須適時變通應用,不如法就得修正,無分別心、不二、無男無女、無大無小、無高無低,人人一律平等,皆有佛性,皆是未來佛。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無論過去現在未來,皆不能有貪、瞋、痴三毒之妄心,方能參悟如來本心。

台長: 天才老爹
人氣(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宗教 |
此分類下一篇:如常 隨筆 ( 二 )
此分類上一篇:[ 六道 ] 淺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