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想得到的邏輯叫做是非﹐最近開始產生一個邏輯叫做代價。這個念頭的起源是來自呂秀蓮副總統。有一次她去上[康熙來了]﹐主持人問她很多勁爆的問題﹐例如說﹐如果有小孩跟她說要跑去穿鼻環之類的事情﹐她會不會贊成。結果她說﹐她會告訴小朋友﹐作什麼事情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所以﹐要想清楚。
前幾天見到老朋友。老朋友從小到大﹐從讀書到工作一直很低調﹐也就是說﹐她從來不是屬於接受掌聲的那一群人。後來我才知道﹐這麼低調不出色的她﹐目前是我認識的朋友當中﹐年薪最驚人的一位。
以前聽說台北的明星高中排名﹐某某高中的女生最ㄏ一ㄠ/﹐七早八早就開始談戀愛﹐只想著男人沒想著成就。最近我遇到了一個某某高中畢業的女生﹐她的年收入數百﹐因為她早早結束掉虛幻的愛情憧憬﹐嫁給一個財力雄厚的老公﹐開創自己的事業。
今天收到一封e-mail﹐是一個工程師的主管﹐寫著他求學工作的心路歷程。他有我最想要的L開頭車子﹐四十多坪的公寓﹐36歲﹐沒有交過女朋友﹐他覺得人生很黑白﹐想要自殺從新來過﹐因為擁有了一切之後﹐他始終擁有不了一個﹐「願意留下來和你吵架的人」。
我也跟著回想起求學時代的一切。我還算滿愛唸書的﹐所以唸書說起來不算是那麼痛苦的事情﹐可是我付出的代價是﹐除了唸書﹐永遠不能有自己的情緒。不管遭遇到多大的事情﹐只要月考擺在眼前﹐那就是一切。很多人都說讀書人冷漠﹐我覺得那是壓抑出來的﹐既然大人都說﹐都不關你的事情﹐把書唸好就好了。我覺得唸書付出的第二個代價是﹐不能跟男生混在一起﹐連男生打電話到家裡來都不行。我有太多朋友到現在都三十過了﹐看見男生還是覺得像看見外星人﹐約會不把好友拖去會害怕。
當然也不盡然所有唸書派的人都是如此﹐也有被放牛吃草﹐只為自己唸書快樂長大的小朋友。不過後來幾乎都很一致地﹐掉進封建制度的陷阱不可自拔。
唸書派的人付出的最大代價是﹐[不行]。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的方式都是[不行]、[不可以]﹐沒有被教導[換個方式再來一次]的出路﹐所以很多唸書派的人長大了什麼都不行﹐什麼都不可以﹐只有按著別人畫好的地圖去走才對。所以﹐不唸書的人﹐覺得怎樣都行的人都當大老闆去了﹐唸書的人只能照著老闆的規則工作、分股票。我常常懷疑﹐所謂的封建制度可能是一個陷阱﹐一個有錢人設下的陷阱﹐要一些不會動腦筋的人﹐[以自我成就]為滿足﹐去幫他們做事情。
封建制度給了讀書人所謂的社會地位﹐可是沒有給讀書人合理的報酬。
唸書派的人受大最大的戕害觀念叫做[聽話]。聽誰的話﹖比你有權力的人的話﹐他們可能是父母長輩、學長姐、可能是老闆、可能是前輩、甚至是一些很會講話的同儕。在經歷過幾次慘痛的經驗之後﹐我恍然大悟﹐這是恐怖主義。有一次我媽又叫我聽話﹐我就跟她說﹐如果別人要陷害你﹐也要聽他的話嗎﹖而且別人都只會想到自己的利益﹐為什麼要幫別人的利益扛轎﹐自己搞死自己呢﹖結果我媽就很生氣﹐她說她是媽﹐她不會害我﹐我就說﹐可是當媽的也有判斷錯誤的時候吧。
讀書本身是一件好事情﹐學歷也是很不錯的事情。就好像﹐金錢本身也是一件好東西。可是﹐擁有的過程總是會不小心付出太大的代價﹐遺忘生命中有更美好的事物。就好像﹐一個保持開闊的心腸﹐一個好的生活方式﹐一個健康的身體。以前國中的時候就有聽說資優班學長嗑安非他命提神唸書﹐當時覺得嗑安非他命很噁心很不道德而且犯法的﹐現在回想起這個事情﹐我只覺得﹐拿生命開什麼玩笑﹖也不過就是一個聯考。
我有同學從來沒怎麼碰過書本﹐小時候被老師打得死去活來就是不唸書﹐後來他唸什麼學校我永遠不記得。他現在靠著關說去了公家機關當約聘人員﹐每年都出國去玩﹐他好得不得了。
有一次我問我不愛唸書的老公﹐唸書對他來說到底算什麼﹖他說唸書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有錢有閒之後﹐人還要想辦法提升自我﹐還有培養一些對自己真的有好處的習慣﹐像是欣賞藝術之類的。不然有錢有閒之後﹐人生唯一樂趣只剩下花錢﹐那也很沒意思。
只有書本理想情懷﹐沒錢過日子﹐也很沒意思。
封建讀書果然是一件古怪的大事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