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 - 嫁粧一牛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kLQghpSv6Q
主要演員: 龍邵華、陳亞蘭、柯叔元
看過陸小芬主演的電影版,再來看這部,劇情差不多,但這部戲裏陳亞蘭演的”阿好姊”可是一個潑辣婦,不同於陸小芬版的溫馴..
這三位老演員真是很棒,角色都很入戲,龍邵華演的阿發仔是一個重症的半聾夫,他的家庭貧寒到經常連一粒米都沒有,只有地瓜簽湯水可以喝,由於他聽不清別人說什麼,也經常被村民揶揄和戲弄,但好脾氣的他總是笑笑不在意。
阿發仔平日幫人家牽牛車載貨,以賺取微薄的工資,也因為他沒有自己的牛,所以也只是一個受僱於人的牽牛工。
他的老婆阿好仔,生了三個女兒,早期的年代生女兒都認為是賠錢貨,加上因為家貧,她又生性好賭,三個女兒都被她賣掉,只留下最小的男孩阿狗,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也因為沒錢讓孩子上學,總是天天帶在身邊到處打零工,幫農戶剝花生之類的,賺些零星收入。
在百般無趣的生活中,一天,隔壁莫名搬來了一個姓簡的年輕力壯的光頭小夥,以在巿場口賣進口洋衫為業,這對於阿好仔來說終於有新鮮稀奇的事來轉移她的注意力,事事都百般熱心的湊過去幫忙,幫著幫就幫上床了…
嚐到壯男滋味的阿好,似乎才明白男女之事是快樂而不是無趣應付的,所以她簡直欲罷不能,天天只想往隔壁跑,然而重聽的阿發仔,即使重聽,到最後還是在村民刻意大聲喧傳給他聽後,他隱忍著不敢向阿好問明白,但是家裏莫名的開始有好吃好喝的,有白米飯吃,有肉吃,桌上的菜色根本讓他只想好好飽食而不想去揭發阿好…
只覺得,這真的是窮人的悲哀…
至於三姑六婆和誹議,自古以來都不曾斷過,我覺得這點好像是華人特別嚴重,尤其是早期的台灣,女人沒有地位,也被以”價值論”來看待,而男人,只要有錢就是大爺,這種種的社會現象,幸好到現今已經改善不少了,至少現在的女人自我價值提高很多,甚至女人的能力連男人都不如。
阿發仔有他個人的悲哀,他實在是太窮了,窮到連光頭小夥送他一件衣服他都說買不起,因為太窮了,有小夥子提供白米飯,他總是一邊吃著白飯一邊想著,明知這是老婆用身體去換來的,卻也提不起勇氣去翻臉。直到有一天他把姓簡的小夥趕出去後,家裏又開始只有地瓜湯水喝的日子。這讓他重新思考: 是吃飯重要?還是臉面重要?
直到,發生了許多事之後,光頭小夥送了他一套牛車,這是他長久以來的夢想,他總是夢想著能有自己的牛車,如今,不花一分錢就平白得到了,他也想開了,即使被村民嘲諷”賣某做大舅”,他也認了,殘酷的拮据生活,讓他向現實低頭了。
阿好一直以來也對阿發很不滿,嫌惡他不會賺錢,但她卻總是在手上有了一點錢就跑去賭博,根本不管兒子有沒有飯吃,以舊社會的眼光來看,她不但一點也不賢惠,還現實極了,或許,她真的也是窮怕了,窮到只要是對她有好處的,根本完全無視於世俗的眼光和議論,她都可以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走在路上她一樣可以昂首闊步,把日子過好最重要,她只要做她自己。其實,我覺得她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好,只不過是各取所而需而已,我們為什麼要在意別人的眼光?日子是自己的,能吃飽,能餵飽一家人才是比較重要的。
柯叔元在這部戲裏是一個十分稱頭的壯漢,理著光頭,有時不著上衣,顯露出他結實壯碩的二頭肌和六塊肌,加上他飾演的是一個鹿港人,身為一個外省人,在戲中,他所說的一口鹿港腔口音台語,真的挺道地的,身為演員實為不易,要演什麼像什麼,就要不斷的學習和新知...,姓簡的生意人,為何會迷戀上阿好這樣的村婦?討好阿發,討好阿狗,就只是為了跟阿好一親芳澤,我覺得這個角色由柯叔元來演真的很不錯.
陳亞蘭把”阿好”這個角色釋演得真好,對丈夫和兒子,開口閉口都是粗俗的髒話,很符合當下這個女人的氣質。在她的思維中,應該是覺得,平常在丈夫身上要不到的,不管是物質還是性生活,她在簡姓小夥身上都可以得到滿足,所以她何樂不為?餐餐能吃飽,對她來說才是最現實的需求。
早期的農業社會,誹語是最常見,尤其是對於沒有地位的女人來說,活著完全是被束縛的,在男權社會的女人沒有自主權,而且也安於這樣卑賤的地位,甚至總是成為誹謗和是非議論的始作俑者。我倒覺得,阿好只不過是提早做了現代人會做的的事而已。
一個人可以完全接受自己現在的狀況,無論有多少缺點,犯了多少錯,曾有過多少失落和抱怨,其實全都不重要…無論現在是什麼樣子,都可以接受,接受自己,充滿信心,生活上所面對的一切,都是剛好而已…
“嫁粧一牛車”的起源,就是來自”賣某做大舅”,阿好過著一女共事二夫的小日子,丈夫不用花錢就實現了擁有自己的牛車,也成就了讓兒子有錢去上學,不得不讓人感嘆,”窮”真的很可怕,志氣算什麼,生活還是要好好的過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