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14 21:33:46| 人氣8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錄:父母不是怪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父母不是怪獸

大阪大學教授小野田正利在《父母不是怪獸》書中表示,他不同意用「怪獸家長」這樣的名詞來形容現代的父母。其實,家長與校方擁有同樣的目標,就是教育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

只是,由於經濟景氣低迷,社會少子高齡化的現象愈趨嚴重,加上網路科技的普遍,造成人際關係的稀薄化與孤立化,以及人們心中的不安全感,才會出現這種所謂「怪獸家長」的現象。

「兩個都同樣害怕與防衛的人,就像刺蝟,難以溝通,」馮喬蘭說。倘若親師雙方都能卸下武裝,掌握基本溝通之道,坐下來好好傾聽對方心聲,或許雙方都會發現:「原來,我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

有作好準備的老師

爭端,總是一個巴掌拍不響。老師認為家長是「張牙舞爪」施壓,不尊重教師專業,深感受傷;而被指為「怪獸」的家長們,則認為學校老師經常抱持「威權心態、逃避溝通」,令人義憤填膺。

擔任台中縣頭家國小校長的錢得龍,曾以其多年觀察指出,「擅於指導、難於妥協、多於防衛與強於自尊」等教師性格特徵,往往是造成親師溝通的障礙。

他在一篇「教師的人際溝通與人際吸引」文章中舉例,老師「擅於指導」的職業特性,使老師在溝通時,經常會不經意把「你應該」、「你不必」等脫口而出。這些指導命令式語句,在與不同行業的家長溝通時,就很可能因話不投機產生心結,無形中壓抑家長再次溝通的意願。甚至他也發現,「老師與高社經背景的家長,最容易意見不合」。

「但社會就是有百樣人,這是職場常態啊!老師不是本來就該要有『家長價值觀會跟我很不一樣』的心理準備嗎?」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認為,家長提出的要求或許不盡合宜,但這更表示他們需要協助與啟發,而不是把家長當敵人,甚至還自動把威脅放大,直覺就認為這種家長「會帶來麻煩」,「預設立場,會讓老師更緊閉、無法坦誠,」馮喬蘭說。

教學現場需要面對越來越密切的親師溝通,也帶來越來越頻繁的衝突;但是教師養成體系和在職訓練課程中,卻極端缺乏親師溝通相關的學習。

負責師資培育的大學課程中,多數教授沒有中小學實際教學經驗,親師溝通實務都只談理論;而踏出校園後,學校行政體系也未安排足夠的經驗傳承。

老師被直接丟入教學現場,面對親師溝通,卻只能「各自摸索,憑個性與直覺應對,」一位師院畢業的國小老師回憶,自己大學四年,印象中只有一位教授曾擔任過國小老師,能在授課過程中將帶入教學實務。

目前的師培課程中,雖然「班級經營與輔導」有包含親師溝通議題,但並非每位教授都有能力貼近實務,「甚至有位教授,根本是當年自己當老師時,就很不受家長歡迎,後來出國拿到博士,轉了一圈卻成為我們老師,」這位國小老師苦笑地說。

有樣學樣,「怪獸兒童」跟著出現

東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金子元久曾在二○○六年針對日本一萬所中小學的校長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將近三成的校長認為「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的利己要求」,對於教育會產生嚴重的妨害。

更糟的是,由於怪獸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甚至常常到學校以強硬態度對老師提出許多不合理的要求,孩子看在眼裡,耳濡目染之下,有樣學樣,漸漸地也認為老師不值得尊敬,而且又有父母當靠山,甚至變成「怪獸兒童」,成為校園裡令人頭痛的小霸王,令老師們感到力不從心、心力交瘁,漸漸失去教學的熱情與理想,最後變成只求「自保」,別讓家長上門找麻煩就好,不願再多奉獻其他的心力在教育上,免得多管閒事徒惹是非。 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怪獸家長」現象,日本許多教育機構制定教戰手冊,教導老師如何面對這些家長,並且提出建議。

台長: fianse
人氣(8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文章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轉錄:電音三太子時代的鄉愁
此分類上一篇:立委江義雄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