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揮別去年長達近三個月的失業期,幸運地謀得學校助理的短期職缺,工作至今已經三個多月了。換句話說,工期已經過了一半,迨六月底就要從這間學校「畢業」了。
因為被分派到總務處,而「總務」的意義就是「『總』是在服『務』」,所以這三個多月來的工作內容就是在「打雜」,舉凡「紙上作業」的財產管理、公文撰寫、……等,到「身體力行」的設備借用、水電維修、種植花木、……等,樣樣都包辦。因此,在總務處學得樣樣都會的技能,但也樣樣都不專精,因為都只是學到皮毛。更不用說到以前在學校所學的語文專長了,根本就派不上用場。
總務處時常要處理許多臨時發生的狀況,例如老師的課程進行到一半,筆記型電腦當機或投影機無法放映,便要急忙去教室內排除障礙。有時事情來得又急又突然而且繁多,便會感到分身乏術。故障排除了,大家心中都認為是「應該」的;但若故障無法排除,那些「高高在上」的老師或已被寵壞的學生便會開始怪罪總務處的不是,並要求「義務性」地將今天無法上課的後續責任都交由總務處概括承受。因為要處理的事情又多又雜且具時效性,所以清早要提早到校,中午無法安心用餐,下午無法準時下班是常態(等同無薪加班)。因此,在總務處工作除了要能夠任勞任怨,還要具備高度的抗壓性。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festiva6646/40/124013770858)
我深知現在的社會價值觀早已扭曲成「做錯事先檢討別人」的歪風,再加上年輕一代「只想享權利,不想盡義務」的錯誤觀念,不僅不懂得體諒,更不用說設身處地為別人想,所以在總務處工作總是「做到流汗,乎人閒到流涎」。但我並沒有因此氣餒,反而覺得這是一個訓練EQ與磨練心志的好機會,所以工作雖不容易,但卻快樂與滿足。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festiva6646/40/124013787628)
其實,在學校工作,來自工作本身的壓力並不大,反倒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上的「精神折磨」會讓人感到萬般無奈。學校與工商企業不同,在公司上班除了努力工作外,還要有強大的企圖心與進取心,使公司的業績能夠成長;但學校的事情只要有人做就好,成效好壞倒是其次,反正公文是可以瞎掰的,說穿了就是造假。所以學校的職員很多都是「公務員心態」,並沒有太認真的去執行工作,只流於形式。因為沒有花太多心思與時間在工作上,許多「閒閒沒事」的人便開始去「觀察」別人的缺失、打小報告,鬥爭因而產生。那些批評別人很閒的人其實自己才是最閒的,他們有時間去探察別人,卻不將心思用在工作上。辦公室內的三姑六婆只要時間一到便開始泡茶、準備點心,預備他們的「八掛論壇」或「批鬥大會」。聽到他們在指責別人不是的同時,總覺得被點名的對象根本就是他們自己,但他們本身卻渾然不覺,反而愈說愈起勁,愈笑愈大聲,那些言語聽起來格外刺耳,而顯現在她們臉上的「淫笑」頓時間成了一種諷刺。所以回到辦公室內,我總是默默做自己的事,戴著面具、小心翼翼地與人來往,就怕被那支殘酷的「抓扒子」抓得遍體麟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為了求溫飽而必須「為五斗米折腰」確實是一種無奈特別是像我這種「本以高難飽」且「舉家清」的人而言,也只能「徒勞恨費聲」。但在經濟如此不景氣、一職難求的年代,有一份可以餬口的工作,心中已經萬分感恩了,怎敢對得來不易的工作挑三撿四。畢竟,想要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啊!如此,也只能以崔瑗的《座右銘》來勉勵自己:
座右銘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俗譽不足慕,惟仁為紀綱。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
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
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PS. 感謝漂亮的護理科5年1班同學充當臨時演員與模特兒
引用典故
1. 東漢.崔瑗《座右銘》
2. 唐.李商隱《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