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來了!
隨著冷氣團的侵襲,氣溫驟降,寒意襲人。一個人在偌大的糖廠園區中漫步,園中花朵已凋零,小徑旁樹木漸枯槁,冷風吹來,罕無人煙,有「草木搖落而變衰」的蕭瑟與「萬徑人蹤滅」的寂寥。雖無「孤舟蓑笠翁」在此「獨釣寒江雪」之景,卻有失意惆悵的騷人墨客在此感受「歲寒」之淒冷。在這個經濟不景氣又面臨失業困境的當下,一職難覓,心情有如「走馬蘭台類轉蓬」,就像那無根、隨風縹緲的蓬草一樣,只能自傷飄零而無歸處,但又帶有一絲無奈。此時也只能以「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來勉勵自己,雖處亂世也要堅守節操,待時而動。
人生,正如同數學的正弦函數,有高潮也有低潮,高潮過後便走向低潮,樂極生悲,至低潮極點便又回向高潮,「否終則泰」。處於高峰之時,內心是喜悅的,所有煩惱都飛到九霄雲外。相反地,處在低谷時,內心是痛苦的,所有的開心都跌到萬丈深淵。所以,人生是有苦有樂,悲喜交織。正如同美國小說家海明威在《True Nobility》一文中所言:“Bereavements and blessings, one following another, make us sad and blessed by turns.”。
在人生的正弦函數中,所經歷的每件事情都是一個點,在發生的當下,也許心中會感到欣喜若狂抑或悲傷斷腸,但在經歷過這些喜悅悲傷後,這些點都會連成一條線,待心情平復後,回想這些刻骨銘心的喜悅與哀傷,這才發現世間的興衰起伏也只是人生過程中的一段經歷,正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最佳寫照,心境終將歸於平靜。
一件事情的終點往往是另一件事情的起點!高潮是低潮的終點,低潮也是高潮的起點。換句話說,高潮是低潮的終點,但低潮也是下一次高潮的濫殤。高興是悲傷的結束,但悲傷卻也是下一次高興的開端。這就是人生的正弦函數,唯有處在 y = 0的平復點,心思才是清楚的,也才曉得「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意義。
同理可證,出生是死亡的開始,死亡是生命的結束。人自出生後便義無反顧地往墳墓堆邁進,這是生命的宿命。若說生命的誕生是為了前往死亡這個終點站,那麼生命的過程同時也在創造更多新的生命,而每個被創造出來的新生命也都理所當然地又前往死亡,至死方休,正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
人生的興衰,就像鐘擺效應,循環不已,正如同寶島歌王葉啟田在《愛拼才會贏》這首歌中唱出:「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昨日的貧戶,可能是明天的總統。今日的大老闆,也會在一夕之間破產,變成街友。
當人落魄時,大多都會想要東山再起。但正當如日中天、意氣風發之時,又有幾個人有憂患意識,會先設想到「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的蒼海桑田、物換星移,與「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昨是今非、今非昔比呢?有水當思無水之苦!昨日的繁榮盛況,待鉛華洗盡後,就成了今日的衰敗景象。走在人生的路上,當不時回頭看看,回想以往所歷經的苦,隨時有「由奢反儉」的心理準備,接受「昔盛今衰」的窘境挑戰。
人生的鐘擺也是此起彼落的,有誕生,便有死亡;有人在順境,便有人在逆境。「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就是這個意思嗎?站在高峰時,居高臨下,也要回想自己以前身處困境中所受的煎熬與苦痛,別忘了幫助那些身陷萬丈深淵的人。
身處人生寒冬的我「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也許正站在下一次盛夏起始點。但「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一時落魄不免膽寒」,在如此嚴酷的環境下,只希望能有「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勇氣,有信心地等待下一個晴天。
引用典故
1. 《楚辭.宋玉.九辯》
2. 《論語.子罕第九》
3. 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
4. 唐.柳宗元《江雪》
5. 唐.劉禹錫《烏衣巷》
6.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7. 唐.李商隱《無題》二首
8. 宋.蘇軾《定風波》
9. 美國.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True Nobility》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