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8-26 12:17:49| 人氣2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楊茲舉: 一隻自由飛出飛入的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非馬的詩,有時不自覺地便被帶到了一塊新鮮如初戀的草地,或是一個被微笑點亮的燦爛的花園。於此你可以舒心地躺倒在草地上,恣意沐浴早春鮮嫩的陽光,盡情呼吸醇香的空氣,你會有生命淋漓舒放的歡愉和快感;同時,你仰望天空的眼睛也會因一隻小鳥煽動的翅膀而罩上一片沉思的影子。

我注意到非馬對“鳥”這一原型意象的鐘愛,我甚至認為非馬與這隻自然精靈有着很深的血緣關係。“鳥”意象在他的詩中顯然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位,他幾乎是偏執的放飛着它,在他的詩中不時閃現。當你仰對非馬構架起的詩的天空的時候,那隻鳥必定飛翔在你的頭頂,翱翔着俯視着你,使你倍感自身的渺小和不自由。

這是一隻形而下的鳥,更是一隻形而上的鳥。它飛自非馬的心靈,自由飛出飛入於他的詩心。可以說,它就是非馬詩歌的精魂。




我們先看看《清晨聽鳥》:


用最原始的方法
小鳥們在我窗外
一下下
擦打着火石
這裡那裡地
逐步
點亮天空

性急的啄木鳥
卻一個勁兒地在那裡
啄啄啄啄
要鑿穿黑暗的穹項
全盤
引進天光

在這裡,“鳥”的意象有多重意義。首先,在“清晨”、“窗外”的現實時空中,“鳥”是一個自在之物,它們嗚叫的清脆宛轉的聲音,是詩人直接感知的對象,作為“自然”、“性本”,是詩人藝術創造的起點。其次,在詩人的心靈時空,它是象徵。“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在強大藝術聯想力推動下,非馬由聽覺感官感受清晨鳥鳴之音始,展開豐富的聯想,並熔鑄自己的主觀意願和情感,使“鳥”成為“點亮天空”、“鑿穿黑暗的穹頂/全盤/引進天光”的“光明使者”。美的印象有賴於意象的擇取,詩人鐘愛於“鳥”,選擇了“鳥”,由感覺到表象聯想,描繪出“擦打着火石”、“性急的啄木鳥/卻一個勁兒地在那裡/啄啄啄啄”的形、聲、性俱備的具体畫面,既賦予聽覺美感,又賦予視覺美感。進而,“鳥”成為詩或美的象徵。詩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美好事物的呼喚。清晨,在晨曦的薄霧中,用自己的心血變成了氣力,再用氣力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像天光清明透亮,喚起了沉睡中的人們,這就是詩。

不記得是誰說過,人類要活得完善,必須擁有兩個美麗的花園:一個是外在的花園,主要靠科學帶來的物質文明的力量所促成的;一個是更美麗更卓越的內在花園,它是靠從文化中升到極致的美與卓越的詩心來建造的。非馬引以為同調。作為在現代高科技領域從事核能研究的科技人員和“不務正業”於藝術領域的詩人,非馬無疑是兩種花園的建造者。從內心傾向看,非馬對內在花園更鐘情與迷戀。在談到詩的張力與核能能量時,非馬說:“詩的張力與核能,分屬兩個平行的不同世界,一個是精神的,一個是物質的。物質的力量再強大,終有枯竭的時候。精神的境界則無窮無盡。當然,一個不重視精神生活的人,眼睛能看到的,大概只有物質的存在吧。”(劉強《尾象》)

不幸的是,重物質而輕精神成了現代人的普遍病症。而“外在花園”也似乎目漸變成外在廢墟。現代社會存在的種種弊端,工業化進程中出現的各種弊端,使許多人除了現實生活中那些毫無意義、荒誕可笑、殘忍恐怖的事情以外,別的什麼也看不見,人們在工業技術社會所創立的制度下感到壓抑,感到失去自由。詩人非馬投靈機於清晨之靜謐,一聲鳥叫清澈地掠過心底,劃開無數心靈之扉。他終於從有限世界中找到無限、永恒之象徵,在渴望、遙望自然故園中追尋內心的寧靜。詩人聽鳥的“清晨”,存在於自己明淨的心境——那處美麗的內在花園。“鳥”這個自然實体,透過詩人的想像,而提升為聲聲不息、生命力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源泉。它“鑿穿黑暗的穹頂”,洗淨心靈層積的塵埃,創造一個透亮澄澈的心靈世界。

台灣著名詩人羅門在《時空的回聲》中說:“鋼鐵的都市,它以圍攏過來的高樓大廈,把遼闊的天空與原野吃掉,人類的視覺、聽覺與感覺在跟着都市文明的外在世界在急速地變動與反應,現實的利害又死死抓住人們的欲望與思考不放,人便似鳥掉進那形如鳥籠的狹小市井裡,詩人的聯想之翼也自然地收下,日漸退化,飛不起來,且逐漸忘去內心中那片壯闊的天空,於是詩與心靈便一同在人生存於日漸物化的都市中被放逐,人的內在生命遂趨於萎縮與荒蕪了,所以我堅持詩的偉大的聯想力,是打開這隻鐵籠使一切存在重獲最大自由的力量。”(1)非馬的《清晨聽鳥》迸射着詩的偉大的聯想力,放飛心靈之鳥,唱出一曲自然頌歌,生命之歌。




非馬不僅對“鳥”做詩化的形象描繪,還對“鳥”做哲學的理性冥思。寫於1973年的《鳥籠》是這樣的:


打開
鳥籠的

讓鳥飛



把自由
還給



與“鳥”意象如影隨形的是“籠”這個意象。而且,我們注意到,勾連兩者的關鍵詞是“自由”,如果說“鳥”是自由的象徵的話,那麽,“籠”無疑就是自由的外在強制力。也就是說,“鳥”與“籠”不管發生什麽關係,都與自由有關。

關於“自由”,胡適先生曾作過分析:“‘自由’在中國古文裡的意思是:‘由於自己’,就是不由於外力,是‘自己作主’。在歐洲文字裡,‘自由’含有‘解放’之意,是從外力裁制之下解放出來,才能‘自己作主’。在中國古代思想裡,‘自由’就等於自然,‘自然’是‘自己如此’,‘自由’是‘由於自己’,都有不由於外力拘束的意思。”(2)陶淵明《歸田園居》云:“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樊籠”即束縛。“樊籠”在這裡是與“自然”相對提出來的,按胡適說法,“自然”即“自己如此”,也就是道家所說的人的存在的本然性,因而,“樊籠”就應該理解為對人的存在的本然性的束縛。 “鳥”是自然之存在物,“籠”是人為的社會之存在物,作者是在
表現人類社會與自然宇宙的對立,還是人的社會——歷史性對人的自足的本性的束縛?是靈與肉的沖突,還是自由與奴役的矛盾?非馬詩歌豐富形象,深廣的內涵,決定了人們對它詮釋和演繹的多元化。

“鳥”是因為“籠”的羈押而失去自由,那麼,打開鳥籠的門讓鳥飛走,自由歸還的對象,應該是“鳥”無疑。然而,非馬《鳥籠》卻出乎人意料地把自由還給了——鳥籠。吟讀至此,由不得你不愣神之餘玩味再三,繼而拍案,折服於他哲思之獨到。

世界上的事物沒有不存在它自身對立的那一面,也沒有不存在它自身對立的這一面。事物的那一面出自事物的這一面,事物的這一面亦因於事物的那一面。事物的對立的兩個方面是相互並存、相互依賴的。《庄子齊物論》“彼出於是,是亦因彼”所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鳥與籠和自由的關係何嘗不如此。鳥在籠中受限制、束縛、羈押,失去自由,一為被動,是外在強制力(籠即力的一種實体)作用。二為主動,是自願。如鳥將籠視為歸宿、避風港、避難所,它失去飛翔的自由,但也因此獲得遮蔽風雨、躲避危險的自由。當鳥為被
動時籠為主動,鳥為主動時籠為被動,在同一時空,它們互為主体、客体。非馬的智慧之處,在於打破一般人以“鳥”(人的存在的本然性的象徵)為中心的思維定勢,而將“籠”也視為一個獨立的觀照個体。套用存在主義哲學的一句話說:他人即地獄。“把自由還給鳥籠”反映了詩人更為徹底的自由精神。

然而“鳥”與“籠”畢竟只是宇宙萬物中的“一對”關聯實体,仍然無法窮盡圓通的宇宙,因此連卞之琳《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的哲學深度都無法達到。非馬顯然清醒意識到了這個局限。隨着思考的深入,詩人在更加宏闊的時空背景和更加高遠的視點上作着探索。他在1989年和1995年分別創作的《再看鳥籠》、 《鳥籠與天空》,就是寶貴的結晶。
《再看鳥籠》:

打開
鳥籠的

讓鳥飛



把自由
還給




《鳥籠與天空》:

打開鳥籠的

讓鳥自由飛

又飛


鳥籠
從此成了
天空


世界萬物都是相互聯繫的,同時又都是相對的。鳥飛出鳥籠樸向天空,天空卻只不過是放大了的鳥籠罷了:鳥飛回籠中,籠只是縮小了的天空而已。自由是相對的,同時又是絕對的。從相同的觀點來看,天地萬物都有它們的共同性,“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庄子齊物論》)由此,鳥、鳥籠、天空,亦即天地萬物同質的概念,是哲學符號。

一隻僅懂得自由“飛出”的鳥,它抗拒的是生存境遇的糾纏,要擺脫的是社會形態的局限。“現代逍遙精神認識到,人生在世不可能逃避生存境遇的糾纏。退出生存境遇,依然与生存境遇有一種反常的關聯,生存境遇是人非得接受不可的事實,”(3)木模式離開生存環境談自由,談抽象的人的價值,常常會陷入矛盾困境。只有既能自由飛出,又能自由飛入的鳥,才能用明淨的心境觀照事物的實況,事人無待無外,擺脫生命感覺中某種內在意向的局限,上升到一种通達的境界。

至此,非馬既熔入豐沛的生命感受,又澆鑄其精深的哲學思想,完成了他的詩歌精神的鍛煉——一隻自由飛出飛入的鳥:本真的生命,自由的心靈,通達的哲思,自然的藝術!

(作者為瓊州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注:
(1)蔡源煌等,羅門論{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4月,P199
(2)胡適,自由主義{A}何乃舒,胡適隨想錄實用人生{c}廣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10月.
(3)劉曉楓拯救與逍遙{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7月。


原載:《非馬飛嗎--非馬現代詩研討會論文集》,鄭萬發選編,長征出版社,2004年12月


台長: 非馬
人氣(28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