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11 23:17:28| 人氣7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這人吶(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難搞的人─

上禮拜……是個莫名其妙的禮拜,讀書這檔事也因此延宕甚至是停擺了。誰叫我本就易於分心的性格,一打開課本,腦海裡頭像有頭脫韁野馬般四處亂撞,思緒早就飛到九霄雲外。想到某個物事,心窩便磅磅的激動起來,最後胸口一悶,哎呀!那當頭真真只有四個字想說:好想死掉。這種狀態要讀書,倒不如在家睡大頭覺還來得有意義多了。

雖說讀不下正經兒書,總得找些正經事兒作。兩眼發直渾渾噩噩像個尸居餘氣的廢人也不是自己能忍受的作風。那就看些閒書吧!耐得住性子時,可以讀完兩、三千字的散文;耐不住性子,照樣可以翻完整篇文章(甚至整本書翻完都沒問題!)只是我不知道究竟裡頭說了些什麼罷了!

這種難以控制的心不在焉狀態,實在挺叫人難受。難受的地方不在於那發作起來的當下,而在於無法測度何時會發作。那狀態是悶悶的、陰陰的,明明想到些什麼又無以名狀跟言喻。好比一個啞巴看到漂亮的風景,連聲讚嘆都發不出來一樣的苦悶;或像喝可樂脹了氣的肚子卻久久等不到一個飽嗝那樣的使人焦躁。有時又不是無法形塑的問題,是難以向人道的關係,是結結實實挨了一記耳刮子,吞了顆黃蓮啞巴虧的感受。

但有時總是自己想太多。

近些日子又有人說我這人”難搞”,我聽起來倒十分親切。倒不是自己有Sadism(施虐者)或Masochism(受虐者)一般的特殊癖好。而是指教別人久了,偶爾被人指教,便覺得很新鮮。或許是因為感受到自己是活在紅塵濁世當中,而非不食人間煙火那種乏而無味的深山隱士生活。

隨著年歲增長,書亦陸陸續續多讀了一些。書讀多了,性子也跟著傲了起來,總覺得高人一等嘛!自古以來知識份子的通病皆是如此──所謂的”知識份子的傲慢”。隨著時代演變,這世代能吸收資訊的方式多了,只要會用電腦,想查什麼便有什麼。博學多聞似乎也已經不是什麼太希罕的事情。然而正因為資訊來源唾手可得,是人都知道,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很珍惜。就如同住在基隆廟口附近的人,不一定去過基隆廟口一樣,因為覺得”想去,任何時刻都可以去,反正在附近罷了”便是此種念頭,興許自小到大還真沒去過基隆廟口了。

既然不珍惜得來的資訊,對其真假價值自然也無從了解,就在這般得過且過的心態中,一種《自私的美德》作者安‧蘭德所說的”偽個人(自由)主義”便形成了。大體而言,便是假個人自由的大纛,掩飾自我放縱或鮮於思索的任性事實。

書讀多了,自然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什麼是應做的?什麼是不應做?而看到此處的此時此刻,或有人會對著螢幕裡頭這篇冗長泛論批評道:「這世上哪有一定的對錯標準?」而我得先在心裡頭嘆口氣,OS說:「又來了!」然後再回應此種說法。

這世上的確沒有一定的對錯!但你所質疑而我所說的全然是不一樣的層次問題。伏爾泰說:「我不一定贊成你所說的話!然而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這是秀才與秀才討論問題的前提──便是為自己的論述負責,同時代表著論述的一切,都是經過縝密思索而來的結果,從辯論術語來說,這叫”舉證責任”。而部分人看待是非對錯有唯一標準的批評,是出於秀才與兵的討論(如果還能稱得上是討論的話)。這是理性與非理性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

記得我曾同一朋友討論過這問題。我說:「相信正常人都不會同意殺人是對的行為吧!」朋友不以為然地說:「搞不好有人覺得殺人是對的。」我心想:「是啊!當有人拿著白晃晃的刀子站在你面前,一臉正經的告訴你:『我要殺你了,因為我覺得是對的!』而你會大剌剌的躺下說:『Come On!來殺我吧!因為你是對的!』。」

我可以同意犯罪的行徑不完全出於單純想犯罪的念頭,必然有其難言之隱或苦衷之處,然而犯罪是個事實,法理情是面對事情的次序以及相對考慮的態度。而進行到最後一層次的”情”時,判斷輕重亦代表著自我由知識所建構的價值觀是否完善及全面。這也是我所認為的”多讀書最最重要的原因”。

也因為如此,所以我難搞!

當我的價值體系建構成相當的雛型後,我便束縛在其中無法自拔。或有人會覺得:「看起來好可憐。」但我卻認為還好,甚至對此我樂此不疲。就我定義而言,那居住於仍舊不斷堆砌的價值體系下的我,便是我自己。尼采說:「人生是一面鏡子。到它裡面去找尋我們自己,便是我們應該努力的第一目的。」我認同!所以要我改,很難啊!

記得我某位朋友曾形容我是個偏執的人,我得說:「相信我!真正偏執的人比我來得恐怖很多。」充其量只能說我原則規範的很明確(或許是我落伍了,所以顯得奇怪,畢竟這年頭已經沒什麼人重視”原則”這回事)。然而我也得請週遭這些人體諒我一些,因為回顧那些與我非常要好的老師輩,也幾乎都是這個樣貌,所以囉!

當然!除了閱讀來探索自己之外,我看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不想被牽著鼻子走”這個目的,我另外一位好朋友亦曾說過。只是他說的對象是我,而我針對的是社會上的種種。

資訊普及流通跟開放的同時,亦伴隨著壟斷、捏造、訛傳等等負面的作用。我曾在某個部落格看見這樣一種說法:「越是帶有普世價值的物事,其所有權就越不可能普世化。」(參見《一個人的世界》〈賺誰的錢與誰在賺錢〉)。換句話說,看起來民主自由帶來一個透明且開放的世界,然而事實卻是壟斷在少數人手中。而大眾則被各個範疇交錯複雜的資訊、刻板印象或觀念所矇蔽。

我也不想被牽著鼻子走。

這可好了!一個表裡如一的硬脾氣,對上一個表裡不一的反骨頭。我得承認雖然我口中老是嚷嚷著「我很隨和。」實際上規矩比誰都多。「你真是一個規矩很多的人。」一個即將遠赴花蓮的先生曾這樣說。

But!So What!

反正我本來就是一個不相信目前這種看似齊頭式民主的人。就我認知而言,開明專制才是屬於我屬意的模式。再次強調,如同伏爾泰所說:「我不一定同意你說的,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我這人吶!哈!

台長: 夏目三四郎
人氣(7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懺悔記 |
此分類下一篇:我這人吶(四)
此分類上一篇:我這人吶(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