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07 16:00:44| 人氣2,1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二章-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農業到商業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後來我們老祖宗伏羲皇帝過逝了;前面我們講過,「皇帝」是後人對一個領導者的稱呼,當時不叫做皇帝,而是以君長來稱呼,就像一支族群中的「族長」或者「酋長」或是「頭目」一樣,直到這支族群族人太多了,閩南話說的諺語;樹大就必然會分枝,分群立族,一個族群變成了五個族群,有了其他族群,就必然會有爭鬥,這時怕族群與族群發生衝突,於是就立君為王,就好比,一個家庭裡一個父親管理五個兒子一樣,父親是王,五個兒子就成了君長,那麼父親的兄弟,又在其他地方自立為王,於是人就越來越多。可是在人文的開始,人越多,問題就越多了,人類紛紛佔地為王,這地區是我們的,你若越區到這邊來打獵,那就準備打架了,於是各地戰聲四起,沒有王法的殺來殺去,今天你殺了我的人,明天我殺你的人,這仇恨便結深了。這時大王的權限已經無法管裡約束,因為大家都是王,都一樣大,於是皇帝制度就這樣來的。所以像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孫權,都以君主為稱,後來軍將士兵多了,國土土地寬闊了,又稱主公,一旦有了人民百姓,就稱帝,帝就是皇帝。
那麼君是怎麼來的呢?古字的君字是這樣寫的。〔附圖〕

看起來像是一手持拐杖,拐杖下面一個口字,古字的「君」像一個年紀大的長者持著柺杖一樣。這就是象形文字的「君」,後來以「君王」並稱,而後才稱皇帝。這表示年齡大的長者拿著拐杖,很有智慧,很有威望,是領導人的人,後者把這種領導的人稱為君,包犧氏就是古代的君長、君主。伏羲以後的君長、君主,我們叫他神農氏,他發明了農業。我們中國是以農立國,便是從神農氏這個老祖宗開始的,他教我們斲木為耜。「」「」住在城市的人,可能不知道,也沒看過這些東西,住鄉下的人可能就看過。「耜耒」就是過去犁田用的工具,犁的下方有尖尖的部分,客家話叫「ㄌㄞ」「ㄊㄧㄡ」也就是指「耜頭」的部分,〔附圖〕

上面犁尖以上的部分叫「」。神農氏發明農業,以教天下,用犁來犁田地,既省力又方便。神農氏把這種技術教育先民,這就是我們農業的開始,用一個卦來代表,就是益卦
這個字大家再研究一下,為什麼要用益卦來代表?風雷就是益卦,上面颳著,下面打著,就是益卦,從這點來看,人類一開始不只是住在山洞,況且也不是每個地方,都可以挖山洞來住人,所以過去教科書上說北京人,是五千多年前的人類,還說是穴居的山頂洞人,現在我們再看這個益卦的字。人類為了避風遮雨避雷,於是老祖先取益為舍,〔附圖〕

比照一下下面這張七千年前的房舍照片,和益字是否很像。

這是根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房舍,重新蓋的樣貌。

河姆渡遺址,七千多年前的房舍遺跡。
所以字,就像房舍、房屋,因此人類早在七千多年以前就知道,怎麼蓋房子來躲風雨了。那個時期叫做「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鎮,濱臨在浩蕩東流的餘姚江,遺址發現於l973年,面積四萬平方公尺,由相互疊壓、聯繫的四個文化層組成,其文化遺存距今已有六千九百多年的歷史,早期的先民就在這樣一個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和生息,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先後經過兩期的考古發掘,從五千年前的第一文化層開始,到七千年前的第四文化層,時間延續長達二千年左右,兩期考古發掘,共出土七千餘件文物,遺址以其悠久、獨特而又豐富的文化內涵,被學術界命名為「河姆渡文化」。它是目前所發現中國東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文化特徵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地域特色,說明早在七千年前,生活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先民們,經過長期的摸索、觀察、實踐,已經脫離了原始的狀態,發展到使用成套農業生產工具,普遍種植水稻的階段,農業已成為當時主要的生產活動。
「河姆渡遺址」以第四文化層最為重要,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稻谷堆積,據農業學家的鑑定,確認為人工栽培水稻,這證明了長江下游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區之一。更令人驚嘆的是,在遺址第三、四文化層中,發現了大面積木構建築遺跡,縱橫交錯、蔚為奇觀,有的一排長達二十五公尺之多,這種成熟地使用卯榫的木結構建築,設計之科學、規模之宏大,不僅是中國所罕見,更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早的建築傑作。近年來,在寧波、餘姚、慈溪、奉化、象山、鄞縣以及舟山等地,又先後發現了一批植根於河姆渡文化後期的「良渚文化」遺址,更豐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內涵。事實充分說明,早在約七千年前,生活在長江下游一帶的先民們,就在同大自然的艱苦奮鬥中,開發長江流域,直至進入文明社會。〔圖片來原來自網路〕

一次偶然的挖掘,揭開了一個奇蹟,農民興修水利時,發現了「河姆渡遺址」,由此這個掩蓋了七千年之久的文明破土而出。


在這片先民生息、勞作過的土地上,重現當年考古發掘現場,展示七千年前新石氣器時代先民生活、生產的狀態及場景。

入口「雙鳥朝陽」的河姆渡出土石刻圖騰,三塊巨石堆砌成品字型中空洞狀,寓意著人類從山洞走向平疇的歷史過程。

「河姆渡遺址」生動而形象地展示著遠古的歷史起源和文明啟蒙,對研究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具有保貴的價值和普及意義。

「河姆渡遺址」當年的考古發掘現場。 ( 翻拍自現場展示圖片)

展出的兩個男女人頭骨和復原的頭像,讓觀眾見識到我們遠祖的模樣,維妙維肖、栩栩如生,跟現在的我們比較,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也推翻了達爾文的動物進化理論。

河姆渡先民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藝,生動逼真的陶塑,優美的刻畫裝飾與絢麗的繪畫,創造了輝煌的原始藝術。

稻作農業在河姆渡已有重大發展,出土的陶缽內部經常能看到燒糊的鍋巴。

考古挖掘除了出土大量的稻穀,還有翻土用的工具「骨耜」、「木耜」及其他農耕器具等物件。

以「夾炭黑陶」為主的缽、盤、盆、罐、等生活器具,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東方民族的飲食習慣已基本形成。

遺址現場出土的小孩骨骸,經過鑑定,確定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

「雙鳥朝陽」象牙雕刻是原始藝術品中的精品,形象地反映了原始農業發明以後,先民對候鳥和照耀萬物太陽的崇拜。

「遺址現場展示區」以再現先民生活為主體內容,展示出復原的「杆欄式」建築,重現當時河姆渡人生產、生活的場景。

一期文化共發現有規律的排樁二十五排以上,高出地面,豎立柱架,橫樑蓋頂,這種建築形式稱作為「杆欄式」建築。

「河姆渡遺址」卯榫木構件的出土,糾正了以往只有金屬工具產生以後的春秋戰國時期才有卯榫技術的記載。

「夾炭黑陶」是河姆渡出土陶器的主要特徵,運用條盤築法和貼塑法製成泥胚,飾以圖紋,燒製成陶。

在復原的「杆欄式」建築內外佈置著各類生活、生產場景,使人彷佛回到了遠古時代,親身體驗先民創造燦爛文化的過程。

發現不少飾品有鳥和太陽結合的圖騰,反應了原始農業對自然的依賴和先民對候鳥和太陽的崇拜。

「楊梅」盛產在浙江餘姚一帶,「河姆渡遺址」園區內種了很多,任人隨意採摘,吃起來酸酸甜甜的。

除了稻米以外,自然資源對「河姆渡文化」仍有著重要作用,農業在它發生的初始階段尚未能輕易取代漁獵採集。

「哺育小孩的母親」:經考據,河姆渡文化早期,子女知母而不知父,屬於母系社會。

用骨、角、獸牙和玉石材料制成的工具,是河姆渡先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又一體現。

「河姆渡文化」所發現的卷布棍、絞紗棒等原始紡織機構件,迄今在同時期前後的遺址中可謂獨一無二。

從這些考骨資料來看,就能證明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不僅僅只是五千年而已,也可依中國神化史上的記載,用另一種角度來看,人類的起源,西方文化很多地方是有問題的。由於農業社會慢慢演變,我們的歷史進入了商業社會,慢慢的,人類的需求更多了,食物需要鹽,穿著要講究華麗,於是布的需求也增加了,人呢?也慢慢懂得享受了,不需自己冒生命危險去打獵,與野獸搏鬥,只要用布匹去和獵人換就有魚、有肉,這時商業貿易開始了。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人類有了農業以後,為了各人的需求,於是日中為市。在中國大陸,至少五、六十年前,還有這種風氣。西南一帶叫趕場,北方叫趕集,南方叫趕墟,西北一帶叫趕屯;這和現在晚上去逛夜市,意義都是一樣的,閩南話叫「商展」。這種日中為市。或三天一次或五天一次,大家輪流,所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就是噬嗑卦。以貨易貨,就是交易、貿易,易就是交換過來;那個時候還沒有貨幣。貨幣的開始叫「寶貝」,〔附圖〕
貨幣是以貝殼來當代表,我們中國文字朋友的「朋」字,就是兩串寶貝掛在頸上,古人與朋友出去遊玩,身上掛著兩串寶貝大家去吃喝,這就是朋友。這個時候,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噬嗑就是咬食、咀嚼的意思,上古時候沒有文明,文明的開始,是由漁獵社會發展到農業社會,其中經過了幾十萬年的痛苦奮鬥。再由農業社會進步到商業行為開始,又經過幾十萬年的階段。這個時候,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還沒有建立,上面所說的,只是文明開始而已。文明跟文化是兩個觀念,文明包括生活發明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文化包括文字、藝術、種族思想種種觀念的綜合,這一點大家要弄清楚。下一節我們要講的是第二個階段。

台長: 涉月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