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舊作,只是忘了打字,寫於前年中研院研究員指責量尺分數不公平,杜部長嚴詞反駁之際。今年基測已採用新量尺,不過大考計分方式太多,不管哪各位部長上任,先弄懂大考計分方式,才不至於鬧笑話。
===================================
當年杜正勝部長面對麥克風講出:「不管是考18分或每科2、3分,這都是量尺分數,大家不要......」此言一出令眾家媒體震驚,因為經歷上、下午兩次詢問,我們竟然這麼明確知道教育部長睜眼說瞎話。
不只杜部長不懂計分方式,連當年曾志朗部長在記者追問何謂量尺分數,無法招架之餘,隨口回答:「其實我也不懂,但我們要相信專家。」明快地處置量尺分數的爭議。
西漢出身軍旅的周勃當上丞相,有一回漢文帝問他:「決獄多少?歲出多少?」竟然答不出來,文帝轉頭問副丞相,陳平一派輕鬆回答:「決獄問廷尉,錢穀問內吏」就化解危機,後來周勃感到羞愧,承認自己只會打仗,不會治國,只好黯然辭去丞相一職。
回到現代,我們之前大聲疾呼,為了追求測驗分數可以比較,設計出量尺分數卻背離傳統計分的模式應該好好被檢視,現在好了,原來連部長也不懂計分方式,難怪不能瞭解學生、家長的壓力。現在的量尺分數,學生為了追求完美,吃盡苦頭,決不可犯一丁點錯,否則懲罰性的扣分旋即壓頂,考題愈簡單,扣分愈重。
即使錯5題,分布各科情況不同,扣分也不同,這種計分方式,即使適合西方社會,也未必適合東方社會,不能在社會還沒有共識的基礎下貿然使用,在激起民怨時,全盤漠視,任憑主事者大聲斥責家長觀念不改、放話一年考12次基測,甚至攻擊異己的策略,指責中研院研究員不要亂放話。
醒醒吧!部長,你可以不懂,但不要亂出口,西方諺語:「智者說話,是因為有話要說;笨人說話,是因為想說話。」部長得到的資訊無一不是幕僚在你耳邊提示,你完全不懂,我們就不能奢望你能解決當前莘莘學子的壓力。
基測是量尺分數,每科滿分60(民國97年以前),學測是級分制,每科滿分是15,指考是百分制,滿分是100,這樣「多元」的計分制度就是弱勢族群的夢魘,因為他們連謀生都有困難了,哪有空餘的時間懂這些。
而學生的學習歷程,每幾年,就必須面對全新的計分方式,讀書已經很辛苦了,又何苦讓學生在這些截然不同的計分迷宮中盲頭打轉,以致於鼻青臉腫,面目全非呢?
更奇怪的是,量尺分數原先設計是資格考,凡讀完國中必須具備「基本學力」,標準也許是100,也許是50,我們不得而知,可是明明是資格考,即使考30分,也不用補救,一樣有學校可以念,教育部卻對此毫無作為,只有規劃而無配套。基測考100分以下,可見學習態度出了問題,基礎沒有打好,高中也未能把關,難怪18分讀大學,也不用大驚小怪。
最近,看到新聞畫面中部長粗暴拉開麥克風,甚至將攝影記者推開,讓人不禁疑惑,教育是讓人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多少父母在成長過程中諄諄教誨的待人處事,教育部長在鏡頭前一一戳破,令人喟嘆斯文掃地,而部長事後託詞「病毒說」也未得到大眾之理解。
推人是失德,不懂大考計分是失能,硬拗成語「呼呼大睡」是失言,如此失德、失能、失言的教育部長不能見容於戒嚴時代,卻能安坐在民主時代,這種奇蹟也只有台灣才有,但,這不值得驕傲。
98.8.3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