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0-31 12:26:05| 人氣1,271|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凡事要智慧

推薦 2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凡事要以「智慧」為導向,唯有「般若」智慧是真正的依歸。
大乘佛法說菩薩當行「六度」(六度萬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六度的排列次序,「般若」排在最後面,闡明了前面的五度,都必須以「般若」為導向、為依歸。
譬如行善「布施」,要有智慧的行善布施,慈悲但不盲目盲從,行善、修諸善法要不忘菩提心(註:菩提心是覺悟心、向道之心),《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個道理要弄明白、要記住。同時亦要懂得不住相布施(參見金剛經),以清淨心、慈悲心來行善布施。其他「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也是一樣,都不離般若智慧。
這裡舉一個「精進亦需智慧」的例子。
佛陀住世時,有位弟子每日修行很精進,幾乎已到了不眠不休、毫不鬆懈的地步。
有一天,佛陀就問那名弟子:「你過去未修行時,在世俗從事什麼行業?」
那弟子答說:「是琴師,以彈琴謀生。」
佛陀又問:「當你彈琴的時候,把琴弦繃的太緊行嗎?」
弟子答:「不行,琴弦太緊一彈就會斷。」
佛陀繼續問:「若是把琴弦放鬆可以嗎?」
弟子說:「也不行,太鬆就彈不出聲音來了。」
佛陀又問:「怎樣才能彈出美妙的音聲呢?」
弟子回答:「必須琴弦不緊不鬆。」
佛陀頷首說:「這就對了,修行也是如此!不能像你現在這樣過於急進。」

「精進」是必須的,凡事要成就就必須持續的精進。但是過度的精進,反而成了急進躁進,容易造成心理的負荷壓力。
所以我們凡事要智慧,要以智慧來觀照事物事理,以「般若」智慧為導向、依歸。

台長: 靜 觀
人氣(1,271) | 回應(2)| 推薦 (2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心的方向 |
此分類下一篇:生活的主人
此分類上一篇:靜的力量

(悄悄話)
2014-10-31 16:42:33
(悄悄話)
2014-11-05 04:08: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